美丽中国美丽吉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长白山 火山喷发造就的名山

长白山是纵卧在祖国东北边陲的第一名岳。它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的中朝两国交界地带,其山体为西南走向。它以独特的火山地貌景观闻名中外。远在周朝以前,长白山称为不咸山,汉朝时叫单单大岭,魏时称盖马大山,唐朝时叫太白山,到了金朝始称长白山。它的主峰白头山(在朝鲜境内,称将军峰),海拔2749.2米。在我国境内的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东北地区的第一高峰。

火山造就的名山

长白山

长白山,火山地貌和冰川遗迹共存相伴,空中花园和莽莽丛林刚柔并济。峰峦如聚,天池如碧,在平坦的东北平原上,长白山拔地而起,直插天际。

长白山在地质构造上属于亚洲东部巨型经向构造体系的第二隆起带的北段。基底是由辽河群和鞍山群硬化程度较高的岩石组成。长白山地区出露的岩层,除新生代火山岩外,还有少量古老变质岩系。华力西期的花岗岩、侏罗纪的火山岩和碎屑岩及沉积岩,呈岛状分布,构成残丘地貌。长白山地区地表出露的主要岩层为第三纪末至第四纪的火山熔岩,主要为玄武岩。

长白山最早的火山熔岩(玄武岩)称船底山玄武岩,形成于距今443万年的火山喷发,构成了长白山广阔的熔岩台地(过去又称熔岩高原)。

大约在距今200万~20万年,长白山经历过几次中心式火山喷发,沉积了军舰山组和白头山组火山岩,在长白瀑布剖面上的白头山组火山熔岩,绝对年龄测定距今61万年左右。此期火山喷发主要为玄武岩、碱性粗面岩、粗面质凝灰角砾岩,构成了长白山周围的倾斜熔岩山麓和白头山火山锥体。大约距今7500~1000年,中心式火山喷发,覆盖白头山火山锥体的顶部山峰和下部坡麓,称冰场组。下部为白色或黄色粗面质浮岩、大角岩和火山灰。

在长白山地区,多次发现火山灰下的炭化木,经C14(放射性同位素)绝对年龄测定距今1120年左右。证明在此时期曾有火山喷发。据史料记载,16世纪以来,曾有过三次喷发,1597年、1668年火山喷发,火光冲天、地动山摇。同时,天池附近发生地震,泉水冒出了大量的红色泥水。最近一次喷发是在清康熙年间,即公元1720年,多为“喷气”或“雨灰”。这次喷发淹没了大面积森林。同时火山口周围的山峰更加壮观,喷发后的火山口积水而成“天池”。目前,长白山处于休眠状态,是一座休眠火山。

谜一样的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最著名的景点是天池,有这样的说法:不到天池等于没到长白山。天池云雾溟渤,水鸣如鼓,如龙宿其中,故又名龙潭。在天池天豁峰和龙门峰之间有一缺口,天池水由此外泄,至瀑布一段,长1250米,称为乘槎河(俗称通天河)。这个出水口俗称闼门,故此天池又名闼门池。

天池湖面呈椭圆形,南北长4.5千米,东西宽3.3千米,周长13.6千米,湖水面积9.38平方千米。湖水平均水深204米,最深处373米。蓄水量20亿立方米,湖水温度终年较低,即使在盛夏之际,也只有8~10℃。湖面一般在11月底封冰,最厚冰层达一米以上,冰上积雪一米左右,翌年6月解冻。

天池俯瞰

天池的湖盆是由火山熔岩凝固而成,它四周围的山峰多是由火山喷出的火山碎屑和浮岩组成。从到处可见的冰蚀地貌和冰碛地貌中,可以推断在冰期时这里曾是冰斗冰川。

天池周围有16座山峰环绕,在朝鲜境内有7座,主峰白头山(朝鲜称将军峰),海拔2749.2米。在我国境内有9座山峰,如白云峰、鹿鸣峰、天文峰(鹰嘴峰)、白岩峰和青石峰等,海拔都在2600米以上。其中白云峰最高,海拔2691米,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高峰,耸立在天池边,云雾缭绕,巍峨磅礴。其他各峰也各有异景。鹿鸣峰,又名芝盘峰,与白云峰毗连,海拔2603米。近旁有一苔原,形如圆盘,每年七八月份,马鹿成群到这里避暑,嬉戏调情,嘶鸣不已,故称鹿鸣峰。山坡上的苔原常有热气从地下冒出,每至严冬,其他各峰满身披白,唯独此峰真形独露,黄草铺地,如深秋景色。鹰嘴峰,位于天池东北侧,海拔2670米,峰顶犹如鹰嘴,伸向天池而鸣。1958年在鹰嘴峰北坡建立了天池气象站,故现在又称天文峰。白岩峰,峰顶皆由黄白色浮石组成。青石峰形如玉柱,峰顶为青黑色玄武岩。玉雪峰由白色浮石组成,四季皆白,远远望去雪石难辨。关于玉雪峰,《长白江岗志略》中曾记载,“峰下四时积雪十余丈,俗名雪山。山下有冰穴数处,每见穴中炊烟如雾,或疑为仙人炼丹于此”,很有神秘之感。湖周各山峰临湖一侧上部岩壁陡峭,近于直立,中下部坡度见缓,常分布有火山熔岩因寒冻风化和崩塌形成的冰缘倒石堆。

天池湖水碧绿,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常常是岩影波光,碧水中映着朵朵白云,云山相映,云中有山,山间飘云,景色秀丽异常,真是“一泓天池水,层峦叠嶂峰,苍穹云袅娜,飞来万道虹”。在这仙境般美丽的湖滨,曾经流传着许多仙女到此沐浴的神话。

湖周峭壁百丈,环湖群峰环抱。这里气候多变,常有蒸气弥漫,瞬间风雨雾霭,宛若缥缈仙境。晴朗时,峰影云朵倒映碧池之中,色彩缤纷,景色诱人。天池中有冷水鱼虹鳟鱼,它肉质鲜美,来长白山能品味到这种鱼也是一大口福。曾几何时有传说,天池中有“怪兽”出没,曾轰动一时,但这一传说至今未被证实,仍是一个不解之谜。这给天池增加了一丝神秘色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观赏。

长白山天池火山岩

天池火山口周围的岩石,即火山口壁,是由多次喷发的岩浆和火山碎屑堆积而成的。由于不同时代不同期次喷发的岩浆性质不同,每次喷发形成的岩石的类型也不同,加之其他因素的作用,故而这些岩石在颜色上、形态上千变万化。

长白山第一谷——锦江峡谷

锦江峡谷位于长白山天池与望天鹅火山之间的相对平坦的火山熔岩台地上,由发源于长白山主峰以南小白山南麓的锦江切割侵蚀而成。锦江在上游分为南锦江和北锦江两支,在椅子山南2.5千米处以较小锐角汇合成锦江。锦江源头一带,在多期次的火山喷发和长期的风化侵蚀及地质控制影响下,形成了台阶状地形,锦江流经这里便形成了二级跌水的瀑布,落差60余米,远远望去,银河般的瀑布从褐黑色火山岩陡崖上跌落,激起连绵不绝的白色水雾,如烟似雾笼罩在茫茫林海之中,非常壮观。

锦江大峡谷熔岩林

锦江大峡谷是一条极为壮观的大峡谷,两岸谷坡显得异常陡峭。峡谷中的冰缘岩柱经受着长期的寒冻风化和风雨剥蚀,形成了多姿多彩雄浑壮丽的熔岩林景观。

锦江峡谷是火山岩经流水的长期侵蚀切割等地质作用所形成,深达100余米,且在峡谷中发育了犬牙交错神话般独特的微地貌景观,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火山岩区峡谷地貌,其特殊的发育位置和独特的微地貌景观在国内外实属罕见。

秋季的锦江大峡谷

秋季的峡谷中,树木颜色的变化和岩石的颜色相映成趣,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峡谷两壁几近直立,俯瞰峡谷微地貌景观形态各异、规模不一。有的像动物,有的似静物雕塑,有的高大耸立,有的横卧谷中。看上去或动或静、或温或怒,各具神韵。瞧!那“双峰骆驼”似在缓缓而行,两只“黑熊”一前一后相互追逐像在登山,还有那大象吸水、犀牛望月、鳄鱼吞石、雄狮长啸、恐龙探首和万马奔腾等。其逼真的形象使这里成为“动物”世界。更有那长城峰、女娲补天锅、五指峰、锦绣屏风等构成的“雕塑群”,游人犹如步入古代神话中的宫殿。

梦幻的锦江峡谷岩壁

锦江峡谷中高深峭立的岩壁,主要由火山喷发时降落的火山灰构成。灰黑色质地的细腻火山灰经流水切割和自然风化,为人们呈现出梦幻般的美景。

仙境般的高山花园

七月的长白山花海

由于气候寒冷,植物营养期很短,长白山植物的花期和物候都比较相近。7月上中旬,这里百花盛开,争奇斗艳,在天池周围镶嵌了一圈精美的花环。天池周围的山峰仿佛都镀上了一层鲜艳的釉彩。

每年7月上旬,整个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的花蕾全都绽放开了。瞧,蓝紫色的有长白棘豆、白山龙胆、长白耧斗菜、高山乌头,粉色的有山飞蓬、高山石竹、高山瞿麦、苞叶杜鹃,黄色的有长白金莲花、金露梅、假雪委陵菜、单花橐吾,雪白色的有洼瓣花、长白米努草花、大白花地榆,各种颜色的花儿交织在一起,整座山既像一条色彩斑斓的大毡子,又像一座五颜六色的“空中花园”。

长白山的牛皮杜鹃花

每逢夏季,长白山海拔2000~2600米的山坡上就变成了“空中花园”。由于没有树木遮蔽,这里阳光充足,花朵往往生机勃勃,色彩艳丽。置身其中,视线毫无遮挡,除了深山远谷,入眼尽是鲜花。黄白色的牛皮杜鹃正是“空中花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受强烈紫外线的照射,高山苔原带植物体内的花青素和花红素增多,植物基因发生突变,使生长于此的花朵花瓣常硕大美丽。同时,植物的造型也十分有趣,如宽叶仙女木的种毛宛如少女的秀发,大白花地榆的花序好像银色的蜡烛,松毛翠的植株酷似微型的苍松翠柏,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白山罂粟,那娇艳的容貌、婆娑的姿态漂亮极了。

长白山的高山苔原带实在是太美了!这些花儿在适应严酷环境的同时,将美丽奉献给世界。尽管这里的降水量每年有1333毫米,为淮河以北之最,但由于每年有200多天刮八级以上大风,高山土壤十分贫瘠,因而有严重的缺水现象。一些植物如长白红景天、高山红景天等需要靠肉质多汁的叶片贮存水分,抵抗干旱。

苔原带植物的脚下是火山灰和火山砾,土壤深层的有机养分十分稀少。倒根蓼的根长着长着,便从地下长到了地上,成了一种名副其实的“根能倒生”的植物了。再加上高山苔原的冬季长达10个月之久,头上还覆盖着1~2米厚的白雪,倒根蓼和其他植物一样,身材显得那样矮小、秀气,仿佛每株都是巧夺天工的袖珍盆景。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的年平均温度为-7.3℃~4.8℃,比号称“中国寒极”的漠河还要低。一些植物使出浑身解数,力争在五六十天的时间内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珠芽蓼一反常态,繁殖时不经过种子成熟、落地萌发的过程,而是在花穗的中下部产生一枚枚小珠芽,疾风过后,成熟的珠芽随风飘荡,繁衍他乡,整个生殖过程宛如胎儿从母体上分娩下来一样,人们习惯称它为“能胎生的植物”。

垂直自然带奇观

长白山具有十分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富饶的珍贵资源,自然景色绚丽多姿,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土壤、生物等自然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初春,山脚虽是万紫千红,山花烂漫,一片生机勃勃,而长白山顶峰依然是白雪皑皑的冰雪世界。人们若从山麓走到山顶,就会看到从温带到极地的不同自然景观,界限十分分明,就是在日本的富士火山也难以看到如此典型的垂直自然景观带。

长白山多彩林海

科学家指出,在欧亚大陆北部,物种的分布有一个从西向东逐渐丰富的规律,而长白山在欧亚大陆最东端孤山突起,垂直分布着四大景观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以及高山苔原带。蕴藏着1400多种的植物和超过400种的动物。图片展示的是长白山的针阔混交林带。秋季到来,阔叶林尽染霜色,针叶林苍翠依旧,斑斓的色彩重重叠叠,形成了多彩的林海景观。

在海拔600~1200米的熔岩台地上,地面平坦、辽阔,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林木茂盛,一片林海,为针阔混交林带。

长白山岳桦林

一般高山植物的垂直分布,森林的上限是针叶林带。唯独在长白山,针叶林带上又出现了岳桦林带。岳桦林树木稀疏,矮曲成丛,匍匐生长,以适应当地严酷的自然条件。

海拔1100~1700米的倾斜熔岩山麓地带,属于冰缘气候环境为针叶林带。

长白山高山苔原

海拔1800~2100米的火山锥体下部,山势陡峻,气候寒冷,风力大,降水少,自然植物为岳桦矮曲林,是森林带的上限。

红裙玉带

地质史上的冰川作用以及北太平洋季风气候的影响,造成了长白山海拔2100米以上的高山苔原景观。秋季来临,高山笃斯越橘茎叶由绿变红,而林木挂霜则如白玉雕成。这红色好似给长白山穿上了红裙,那白色则如一条玉带缠绕裙间。

海拔2200~2700米的火山锥顶部,地势之高为东北之冠。坡陡直立,孤峰挺拔,气温低,降水多,冬季长,无夏季,天气变化无常。长白山的冬季长达7个月,而天池地区竟长达11个月,并有多年冻土的分布,冰缘地貌发育。5月的南方已是百花盛开的季节,而这里仍是“无花只有寒”。8月中旬初雪,10月就大雪纷飞了。而到11月就全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长白山的降水量居东北之冠,年平均降水量多达1407毫米。年平均气温在-7℃,最低气温曾出现过-44℃。盛夏最高温度也只有8~10℃。夏季这里十天九雾,重雾时对面不见人,天气变化无常,有“一会儿雨,一会儿风,三伏天里结霜冰”之说。常常是当阳光普照,碧空万里的时候,转瞬间却风云突变,狂风大作,闪电雷鸣,暴雨加着冰雹倾盆而下,群峰和湖面统统笼罩在云雨之中。一会儿工夫又风转云移,风和日丽,一湾湖水,平静、安详,万物寂静。人们来到这里,仿佛步入仙境一般,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七、八月间,湖滨有稀疏的植被染岸,主要有牛皮杜鹃、笃斯越橘(蓝莓)、松毛翠等矮小植物。

巍峨长白山是壮丽的山、富饶的山,风景优美多姿。这里是北半球温带生森林态系统保持最完好的地方,为科学家研究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国家在长白山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并列为联合国“人与生物圈”森林生态系统研究定位站。长白山正吸引着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和广大游客去发现、研究,并探索它美丽多姿神奇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