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美丽重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 冲蚀型天坑的杰出代表

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位于武隆县后坪乡,相比于芙蓉洞、芙蓉江、天生三桥等著名的武隆喀斯特地貌,这里一直罕有人知。直到2001年,随着科学研究者的不断探索发现,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才终于得见天日,成为武隆喀斯特地貌的重要部分之一。

箐口天坑

箐口天坑是典型的冲蚀型天坑,其口部面积4万余平方米,最大深度达295.3米,在世界范围内都属罕见,其稀有性不言而喻。

处于乌江支流木宗河源头的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由落水洞、竖井、喀斯特峡谷、冲蚀型天坑群和地下洞穴等要素组成。按照发育起始年代,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是武隆喀斯特地貌中发育年代最晚的一处。这处喀斯特水文地貌系统,在地表有大面积非可溶岩出露,下层为很厚的寒武系和奥陶系碳酸盐岩层,而此处的包气带厚度为200~400米。地表水流的侵蚀、地下水的纵向发展以及深厚的包气带,为此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天坑按照成因分为塌陷型天坑和冲蚀型天坑两种。武隆作为我国重要的天坑分布区,现已发现10个天坑。更重要的是,该区的天坑可分为两个群体和两种类型:一是天生三桥的塌陷型天坑群,一是后坪箐口冲蚀型天坑群。

不同于天生三桥青龙、神鹰等塌陷型天坑的成因过程,后坪箐口冲蚀型天坑群多为流水冲蚀而成。当地表水从北、东、西三面向盆地中心汇流时,经过长期冲蚀,形成的漏斗形裂隙深入碳酸盐岩地层中,形成了没有谷口的死胡同型河谷,即“盲谷”地貌现象。其中“盲点”规模小的便成为小型落水洞,而流入水量大、水流冲蚀时间久、“盲点”规模大的则成为冲蚀型天坑。

后坪箐口冲蚀型天坑群由箐口、牛鼻子、石王洞、打锣凼、天平庙5个冲蚀型天坑组成。箐口天坑是形态最为完美的冲蚀型天坑,坑内景色壮美,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内的二王洞可通往其底部;打锣凼天坑最大深度为372米,与天平庙天坑相邻;石王洞天坑内有数层溶洞,到了雨季,天坑内瀑布飞溅,蔚为壮观。

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内发育有复杂的洞穴系统,由二王洞、三王洞和麻湾洞等高层化石洞与现代地下水道组成,已探测的洞穴总长度超过37千米。二王洞有二王洞屯、灶孔眼两处入口,从二王洞屯洞口往北可直通箐口天坑底部。

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内的阎王沟峡谷目前是盲谷式现代峡谷,切割了近似水平的碳酸盐岩地层,长约2300米,谷深近500米,上宽下窄,属地缝式峡谷的二元结构。该峡谷与这一地区冲蚀型天坑和洞穴系统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阎王沟峡谷发育早期,地表水不断冲蚀出露地表的非可溶岩,形成宽谷,地表水经过宽谷排向木宗河;而随着水流冲蚀作用的加强、时间的推移,阎王沟峡谷下切,地表水从其南端的灶孔眼汇入二王洞地下排水系统中,位置更低的二王洞洞穴系统对水流产生袭夺作用,进而使地表水流从灶孔眼流入地下。

二王洞

二王洞是箐口天坑的早期地下河道,其洞内空间很大,支洞繁多,遍布石山、石柱、石瀑布等景观。另外,洞内岩壁的纹路则记录着二王洞形成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