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中的绘画:刘小东笔记(1998—201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刘小东笔记

26号笔记本

西班牙笔记

1998—1999年 15.5×21.5cm

页1

出生几个小时,在一个莫奈式的粉红色的早晨,35年以后,火车接近巴黎。10点从Austirn沿着塞纳河走到Effel是下午1点,天气阴冷。静听铁塔有声。时间如吊瓶里的药液,一滴一滴融成一体。直到2:30,数清每根头发直到休克,再有35年未必成行。小东1998。

页23—页25

先生:

您好!开学又开始忙了吧。

我在马德里已经有四个多月了,几乎每天还是去学校画上几笔,周末休假时转转博物馆什么的。这里经常是假期,不明原因的,学校就没人了,商店也关闭,所以寂寞的时间很多。经常想念北京的生活,想念系里的同事,想念每天路过您车边时看到欧宝车盖上闪亮的高光。

在索菲亚现代博物馆看到两幅Anton Lopize的原作,其中“小女孩和奶奶(或妈妈)吃饭”那幅精彩极了。近看像抽象画,特松弛,远看具体真切。他的画总有某种死亡般沉寂的气氛,像飘浮在空中的灵魂注视着世界的每个细节,像人愣神儿时凝视着眼前的物象,十分清晰,但又有非他的东西在飘荡。

在博物馆为您买到了我所能找到的最厚最全的一本他的画集,想必您会喜欢。

这里的教学与我们有同有异。相同是他们也讲构图、色彩、造型等绘画的基本形式要素,不同的是学分制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自由学生想象力、创造力丰富,五花八门,各显神通。但老师打分很严格,完全按老师的喜好打分。他们以抽象装置教学为主,低年级也画模特、静物、风景等。有时还要根据音乐(边听音乐边画)创作自己的作品。我每天混在他们中间,想尽量了解他们教学及学生自己的想法,回国后对教学也许有些帮助,丰富大脑是很重要的。

我的学业到今年6月30日结束,我会按时回国。

非常感谢您允许喻红来这里与我团聚,我太想家了。等喻红来了我们再一起转转欧洲其他国家博物馆,可看的东西很多,丰富老师的头脑也就丰富了教学,我院的教学在您开明的领导下将越办越有活力。

祝您及聂老师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小东 1999.3.3 收信人是中央美术学院孙为民老师。

页26—页30

戴老师:

您好!开学前就开始忙了吧,开学后估计您是闲不着了。又是招生,又是下乡,还得教学改革。我离您这么远,眼看着帮不上忙了,多用用更年轻的人吧。

看了您的回信,很兴奋,能感觉到您旺盛的活力正在感染着系里每个人。您让我在教改上多动动脑子,多了解国外学校的情况我很荣幸。但您知道,教学永远是个复杂的大问题。随社会的变化一点点变迁,盲目的变动也许会损失几代学生,但一成不变势必死水一潭,被世界抛弃。

页1

页2

我出来四个多月了,老大不小了还仍然每天混在青年学生中间,虽然画着画,脑子经常想着我们的教学,大事小事总是反复比较着这里和我们那里的教学上的差异,就像花着比塞塔总想着兑成人民币是多少钱一样,是不自觉的比较,这种时常的闪电般的比较始终伴随着我。我很想系统地梳理这种东西,写成报告给您,对我们的教改或许有益,起码是一种不同的声音。但您也是经常出国的,语言不通很难理解得系统,很想梳理得逻辑井然。最好的办法是坐在一起静静地聊,深深地侃。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尽量地接触他们,回国后形成文字给您过目。

从整体上比较,我们美院是仅属于中国的,与这个世界艺术的走向越来越没有关联。我们保持着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曾经给我们带来光荣,但同时背着这个特色累得我们难以喘气,甚至不惜牺牲几代学生——他们像一个模子里扣出来的死胎——这代价维系着我们的光荣,其实这种光荣仅仅对中国县城文化馆般的其他中国艺术院校有着光环。

我们应该与今天的世界艺术保持联系,依我们具体国情校情起码我们应该多多订购国外艺术杂志,大小型国际艺术展的目录改善我们的图书馆,将图书馆变成让人高兴的、可爱的地方,让学生想去那里了解信息。

我们还应该让我们的食堂变成8小时全天服务,那里有烟有酒有吃有喝,是个融洽的、轻松的闲聊场所,学生老师有事没事儿愿意去那里聊天,聊聊就聊出了艺术,改变目前我们除了正式开会——一言堂大会——之外就各自关进小黑屋画画挣钱的死亡气氛,这种气氛让我们窒息,使我们变得脆弱,缺少了直言不讳的交流,也就丧失了艺术的活气。

我们系保持着四个画室的老制度,但似乎又担心其各自特点不足,有趋同的走势,于是很干戈地要求他们各自保持自己的特色又是这个“特色”两字像《毛主席语录》一样地屹立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是否应该少提特色多提自由,让每个画室自由竞争?趋同趋异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画室都有活力,老师学生心态自如,多多交流,其实教学就是为丰富学生创造力提供方便和融洽的场所。

这里经常放假,难熬的无聊时间很多,除了看看博物馆、画廊,别的也就没事儿干,特别感谢您允许喻红来这儿探监。6月30日我的学业结束,我们就马上回国返校。

祝您一切顺利!

小东 1999.3.3 收信人是中央美术学院戴士和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