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较真,有时糊涂有时醒(3)
有些人喜欢一个人的生活,听不得半句流言蜚语。没有人搭理时,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一旦有人闯入自己的世界,就有种痛不欲生的感觉。人生若是被繁杂的争论包围,对于他们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煎熬。
可是,既然活在人群中,就要承受得起众人的审视。不要因为别人的漠视,动摇自己前行的决心;也不要将别人的言论当圣旨,让外在的喧嚣搅乱心绪。
淡定之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专注地对待工作,从容地对待生活,从不为他人的言论所累。做人,就应该这样,不要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耳朵所听闻的事,不一定都是真的,唯有亲眼所见,才能辨别真伪。
苏格拉底是西方的一位大哲学家,一次,他在城市的广场上向学生们授课。一个学生站起来问他:“一个人如何才能坚持真理?”苏格拉底笑了笑,示意他坐下。然后,他拿起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身旁走过,边走边问:“请大家闭上眼,集中精力,闻一闻空气中的气味。”十分钟后,他回到台上,把苹果举到半空中,随意地晃了晃,耐心地问:“有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味道吗?”这时,只有一个名叫凡尔纳的学生举手回答说:“我闻到了,很香,很想咬一口!”
苏格拉底说:“很好!还有哪位同学闻到了?”学生们一下子愣住了,互相对望着,不知道该如何作答。苏格拉底说:“请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我们再试一次。”过了一会儿,他回到台上,又问了刚才的问题:“大家闻到苹果的气味了吗?”这一次,除了刚才举手的那位,其他人都举起了手。苏格拉底笑着说:“再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好好闻闻!”这时,人群里有人掐了一下凡尔纳,嚷嚷着:“快举手啊,傻子,我们都闻到香味了!”听到同伴这么说,凡尔纳一时也没了主意,只好人云亦云地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脸上的神色有些难过,他又从兜里翻出一个苹果,告诉学生们:“原本以为这么多人,还能有一个人坚持真理。可是很遗憾,现在一个也没了。第二次我拿出的,不过是一个假苹果罢了。”听完老师的话,所有人羞愧地低下了头,凡尔纳最为难过,因为他本是最接近真理的那个人。
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常人云亦云呢?很多东西,不仅要听,要看,还得学会判断。想要坚持对的理念,就不能为表象所迷惑,道听途说的信息,永远是不可靠的。
人生苦短,不要跟自己过意不去。无论境况如何,心中都要有杆秤,时不时拷问自己,警示自己,切不可被外在的纷扰所困。
很多时候,周围的事物并没有改变,唯一改变的只是我们自己。有些人不受领导重视、不得朋友待见,除了自身的问题之外,也可能与别人的教唆、偏见脱不了干系。遇到问题,不要垂头丧气,多关注自己,少理会别人。要改变旁人对你的看法,首先自己的根基要稳。
如果生活过得不快乐、不如意,就要去理性地分析,为什么会这样?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又何必在意多余的非议呢?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生命,我们不需要全世界都围着自己转。把快乐攥在手里,把烦恼抛在脑后,这才是幸福的秘诀。
想要成就大事,就别让外在的情绪影响到自己。即便有人在背后恶意中伤,在个人恩怨上大做文章,也不要理会。世事变化无常,自己根本左右不了。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人生才不会黯然失色。
王磊是一位刚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由于从小娇生惯养,初入社会的王磊,什么都不懂,做事总是战战兢兢。有一次,同事在电梯里议论他,说他工作能力不够,估计在单位待不久。听到这些议论,王磊心中更加不安了。
第二天一大早,慌忙冲入电梯的王磊,发现后面站着的正是老板。王磊心中十分犹豫:到底要不要回过头跟他打声招呼?思前想后,他还是硬着头皮转了过去,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后来王磊给老板送报告,刚巧老板从办公室里出来,却像没看见他一样,眼睛直接瞟到了一边。王磊十分懊恼,悲观地想:这差事估计干不久了。
有一回,王磊和同事吃饭,他想借机探探口风。酒过三杯,同事眼圈已有些泛红了,指着王磊的鼻子便说:“小同志啊,你还嫩得很!这公司这么大,人这么多,有能力的人太多了,你觉得你的饭碗能保得住吗?”听到这里,王磊脸色都白了。回去的路上,他反复思量着同事的话,越想越觉得难过。
接下来的两周,王磊就像丢了魂儿一样,心思已经完全不在工作上了,几次关键的会议也没有参加。很快,王磊收到了老板的一封邮件,他被公司辞退了……
王磊的事例既可笑,又可叹。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个人的性情不同,看待事物的立场和角度也会不同。太看重别人的意见,就会顾虑重重,原本挺简单的事情反倒变复杂了。前怕狼后怕虎,到最后,自我放弃,绝好的工作机会,也这样白白错过,事业什么时候才会有起色呢?
人这一辈子,不能老是活在别人的眼皮底下,生命匆匆,不必一味地委屈求全。别人觉得好的,未必就适合自己。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永远都会觉得不自由。总会有人说你好,也会有人说你不好,这些言语虽然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做人做事,只要无愧于心,他人的评说不闻也罢。
7宰相肚里能撑船
——胸怀大量才能成大事
佛说:胸怀空空,花香常在。胸怀博大的人,从不在蝇头小利上与人争高下,也不会为了眼下的受挫与人论短长。如此,视名利淡如水,遇挫折不灰心,才能展现出才情,释放出能量,成就一番大事业。
这个世界上,胸怀似海的人并不多,一般人想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大胸襟、大度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需要经受岁月的考量和打磨。很多人因为自己的小肚鸡肠,伤害了亲人和朋友,等到自己落了难,无人帮扶,才懊悔不已。
北宋时期,欧阳修的文章真可谓是名扬天下,是当之无愧的文坛领袖,而此时的青年才子苏轼不过初出茅庐而已,还没什么名气。宋仁宗二年,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当他看到了一篇朴实精练而又如行云流水的古文,又知道作者为一位名叫苏轼的青年人时,禁不住大加赞赏、拍案叫绝,他说“取读轼书,不觉汗颜,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一头地也”。他还预言一位比他更出色的散文大家就要出现了。厚道公正的品行使得这位“资深院士”毫不犹豫地将对青年才子苏轼的推崇与宣扬,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此后,每有机会,欧阳修必对苏轼大力举荐,使苏轼很快为天下人所知。
想要胸襟宽广,一要有丰富的经验,二要有充足的知识。区区两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人只有经历过人生的变故,积累下丰富的经验,遇到任何问题,才能大度容人,冷静处之。
一个人能有多大的胸襟,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对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智慧和机遇是他们登上人生巅峰的第一步,可还有一样东西不能少,那就是宽广的胸怀。心胸广阔的人,具有成为领袖的潜质,凡事能从大局出发,又能唤起众人的认同和共鸣。
从前,有一位老禅师,心胸广阔,德高望重,周边的人无不称颂他,都将他奉做顶礼膜拜的圣人。有一对夫妇,在他住处附近开了一家食品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不料,夫妇俩发现女儿的肚子无缘无故地大起来。这使得她的父母异常愤怒!好端端的黄花闺女,竟做出不可告人的事。在父母的逼问下,她起初不肯招认那个人是谁,但犹豫再三之后,她终于吞吞吐吐说出“老禅师”三个字。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老禅师。此时,他虽已名誉扫地,却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初生的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不免横遭白眼,或是冷嘲热讽,他总是泰然处之,仿佛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大闺女,终于不忍心再欺瞒下去了。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在附近一位渔民的儿子。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老禅师那里,向他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老禅师仍然是淡然如水,他没有表示,也没有乘机教训他们,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就当一切都不曾发生吧。”老禅师超乎“忍辱”的德行传遍乡里,反而为他赢得了更多的赞誉。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就当一切都不曾发生”,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包含着无数人生的道理。对于世间的争议和外界的喧嚣,老禅师看在眼里,却从未放在心上,这就是大胸怀、大度量。
人生这条路,是不易走的。即使生活给了你不平等的待遇,也不要放在心上,心胸宽广,包容一切,相信有朝一日,坎坷的过去也会成为一道动人的风景。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沙漠中,有两头狮子。一头将另一头的脖颈咬伤了,结果被咬伤的那一头,反而一头撞死在了坚石上。为了让同伴有足够的体力坚持下去,它便让同伴食了自己的肉。
动物尚能够以德报怨,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人生在世,一定要懂得包容别人的过错,不可事事计较,也不要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伤了彼此的和气。
有首诗这样写道:“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包容,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懂得包容,心才会变得澄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怀着狭隘的心胸去做人,很快就会迷失在茫茫人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