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战略决策:当机立断,纵是刀山也要闯一闯(3)
那位企业家说:“并不是你的运气太差,而是你太‘花心’,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你永远都在追市场,今天某个行业赚钱,你追上了,或许明天这个行业就不赚钱了。你总是浅尝辄止,而不是坚定不移地做一件事,把事情做精做透。这就像猴子掰玉米一样,最后往往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企业家对年轻人说:“告诉你一个坏消息:你这样做企业注定是要失败的;再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中国很多企业的失败,都是因为不够专注,你不是最惨的人。作为企业老板,如果你能够认真思考究竟能为客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并且始终如一地坚持做下去,那么你一定能找到自己真正爱的事业,你也注定会成功。”
做企业一定要专注,要坚持,要相信看到自己所经营的项目能给客户提供什么价值。不要抱怨行情不好,也不要抱怨运气太差,因为行情再不好,也有企业成功了。如果真的要怪,那就怪自己没有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专注是企业成功的基石。在这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年代,企业经营者一定要专注于一个专业的项目上,把它做到最好,这样自然容易成功。看看韩国、日本的企业,大部分的企业都专注于某个领域,或者专注于某一项产品线。这样反而很容易做好。所以,要成功先要做精,而不是先做大、做多。
不知你是否听过一些商业领袖、名人或企业家说过这样的话:“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这是何等有耐力的坚持?这种坚持是在坚持自己的风格,坚持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种坚持是有目的、有理由的坚持,而不是盲目的、无目标的坚持;这种坚持是建立在充分的调研、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之上的。只有这样的坚持,才会成就斐然。
7看准了就下手,优柔寡断难成大事
当今社会,市场环境非常复杂,商业讯息稍纵即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发现了机会却优柔寡断,那么,大好机会就会被别人抓住。因此,决策一定要果断,看准了就要下手。这样才能趁“机”而动,趁“机”而上,趁“机”而起。
1980年夏天,温州人周先生到上海出差,走在大街上,他发现很多人总是抱着大捆的文件夹、财务册。他感到非常奇怪,于是找了一家文化用品商店了解情况。原来,当时的上海在开展企业整顿活动,原来的办公表格、账册都要更新换代。从这一信息中,周先生看到了商机,于是果断买了几份不同格式的表格和账册,还购买了一本《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
回到老家温州苍南后,周先生马上开始制作企业管理表格,这些表格包括财务、设备、档案、物资等14类种。然后,周先生把这些表格委托给苍南一家印刷厂印刷,同时发动家人和亲友,给《上海市工业企业名录大全》上的企业邮寄征订信、表格样本、订单。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周先生总共寄出了8 700多封征订信,花了上千元的邮费,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经过一段时间的焦急等待,终于盼来了订单。有1000多家上海企业寄回了订单,为此周先生整整忙了两个月,一共售出7万多本文件册、账册,净赚了6万余元。这在当时,6万元简直是天文数字。但是,周先生丝毫没有满足,他果断地买来了印刷机、切纸刀、装订机等设备,创办了一家文教用品厂。
1982年,周先生又抓住了上海开始评定“文明企业”的信息,加紧生产“文明企业验收台账系列产品”,然后运到上海销售;1983年,周先生又抓住国家对工业企业评定“国家一级”、“国家二级”等称号的机会,抢先为上海企业升级提供系列用品……如今,周先生已经是一个拥有500万元固定资产的大老板,每年的产品销售额超过百万。
周先生之所以能够顺利地走向成功之路,在于他有一双捕捉机会的慧眼,还在于他有敢于果断下决心的智慧大脑,更少不了他快速执行的办事风格。周先生的成功告诉我们两个经商的准则:眼光要准,出手要快。如果看到了商机,却犹豫不决,不敢行动,那么再好的机会,也无法帮你成功。
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说过:“快速制订计划并迅速行动是一种修养。”身为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这种修养,而且如果你想成就大事,你就必须具备这种修养。只有具备了这种修养,你才能果断做出战略决策,才能果断出击,快速制胜。
当年日本索尼推出BETA录像机时,把它定位为家用录像机,并在许多国家举办宣传推广活动。很多消费者欣赏到了BETA录像机的清晰画质,但是购买者却很少。索尼公司的竞争对手松下公司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发现一条重要信息:虽然索尼BETA录像机的画质很好,但是市面上流通的录像带很少,因此,把录像机买回去却没有题材多样的录像带可供播放,这就是消费者不买索尼录像机的原因。
得出这一重要信息后,松下公司立即赶赴美国好莱坞,和制片商达成了合作意向——把很多经典影片和精彩电视节目制作成VHS制式的录像带,并与制片商签订了排他性协议,规定在合同期内,其他公司不得生产BETA制式录像带。就这样,松下公司和制片商达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企业想赚钱,决策者就必须果断决策,任何拖泥带水、畏首畏尾、优柔寡断的心理,都是决策者的大忌。成功的商人往往善于审时度势,快速做出决断,果断行动起来,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迅速占据优势。
然而,有些人在做决策时总是举棋不定、犹豫不决。当他们发现机会时,往往会左顾右盼,看看同行的动向,又左思右想,找人商量。他们意志不坚定、对自己的眼光不够自信,过于依赖别人的意见,最后在犹豫中错过了机会,等到再回首时,才后悔不已。
每当岳小姐回忆自己的经历时,总是痛心不已。用她的话说,当时上帝给了她一个机会,但她却有眼无珠、没有勇气接受。原来,岳小姐当年看到周围的朋友纷纷辞职创业,并且取得不小的成绩后,也心动了。虽说她是个白领,但是她不甘于为别人打工。
恰好在这个时候,一个朋友找她合作创业,店铺的位置、货源、资金等都准备得差不多了。虽然岳小姐觉得这个创业项目很好,但是她还是担心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于是她和家人商量,家人说:“你没事别折腾了,好好上班吧,做生意万一赔本了怎么办啊!”岳小姐左思右想,就是拿不定主意。
最后朋友没了耐心,和别人合伙了。几个月后,岳小姐看到朋友的生意红火,每天顾客不断,她后悔莫及。到后来,那位朋友的生意越做越大。每次想到这件事,岳小姐就会无比后悔。
拿破仑·希尔说过:“不要等到万事俱备以后才去做,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如果要等所有条件都具备以后才去做,那就只能永远等待下去。”不少经营者和岳小姐一样,在做决策时,总是前怕狼后怕虎,明明机会就在眼前,却没有勇气果断地去抓住。殊不知,机会只敲一次门,等你错失它之后,想追都追不回来了。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决策时的障碍,是行动时的绊脚石。身为企业老板,如果你不坚决消除这个障碍,你就很难在企业经营中大放异彩。或许稳扎稳打,凡事求稳的你能做出一些成绩,但如果你懂得“看准了就下手,想好了就行动”,你的成就会更加了不起。
8适时完成战略转换,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民间有一句俗话叫:“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这句话告诉我们:人要学会变通,就像《周易·系辞》中说的那样:“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对企业管理者而言,要做的就是适时完成决策转换,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企业经营战略,这样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
1837年,宝洁公司创立。最开始,宝洁公司只是一家很小的肥皂制品与蜡烛的生产工厂,创办者只有1000美元的创业资金,而且当时美国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按理说,当时并不适合创业,但是在两位创始人的用心经营下,宝洁公司却发展得很好,规模和实力不断扩大。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他们非常善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略决策,绝不在一棵树上吊死。
19世纪20年代,当时的电灯越来越普及,蜡烛不可避免地要退出人们的生活。这个时候,宝洁公司适时制定了收缩型战略,及时抽离了蜡烛制品的资金,在最短的时间内缩小了生产规模直至最后放弃蜡烛生产。而从蜡烛生产商抽出来的资金转移到日化产品的研发商,大大减少了蜡烛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平稳地度过了危机。
宝洁公司的战略决策调整告诉我们:面对市场形势的变化,企业应该适时做出战略调整,以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如果保洁公司不这么做,而是坚持继续生产蜡烛,那么结果可想而知——电灯越来越普及,人们已经不太需要蜡烛了,生产过多的蜡烛卖给谁呢?可见,企业某些不符合市场需要的经营项目,该放弃的时候就要果断放弃,千万不要固执地坚守。
市场在变、企业自身的情况在变、竞争对手也在变,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既然如此,企业的战略决策不能一成不变。有些企业制定完战略决策,就闷着头去执行,就像一头只知道低头拉车的牛,不知道抬头看看路,也不知道看看远方,看看周围,走到哪里算哪里,最后不栽跟斗才怪。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速冻食品市场领先于全国。2004年9月的广东和2005年3月的北京,一些大型超市对速冻食品的供货商漫天压价,原本是竞争对手的郑州三全食品有限公司和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联手撤货,一时间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一位管理者说:“在全国连锁性超市,我们只能在其中三分之一的店面赢利,大多数都在亏损之中,如果超市还要大幅度压价,这对我们很不公平。”
尽管郑州三全食品有限公司、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等速冻行业的龙头企业采取决策转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抗争意义,但是知情人士透露,当时撤货争取到的有利政策,在随后的几年又渐渐丧失殆尽。
如今,大概有三分之二的速冻品牌在大超市仍处于亏本状态,至于众多中小品牌,几乎没有赚钱的可能。既然赚不到钱,为什么生产企业还那么热衷大型超市呢?其实,他们就是想树立品牌,追求形象。
值得欣喜的是,郑州三全食品有限公司、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等公司懂得撤出大型超市,知道不能在大型超市这棵树上吊死,这种做法是面对特定市场环境的战略决策转移。而那些不愿意转移战略的企业,只有打掉牙往肚里吞,忍受赔本的现实。
管理者一定要明白,企业的战略决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要与时俱进。当外在的环境发生变化时,如果我们还固守着一成不变的战略,只会使我们离市场越来越远。战略决策要强调实战,而不是对产品“拍脑门”做创意、做策略,为此管理者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战略转移要考虑宏观的市场形式,要看你的产品能否在市场需求上引领潮流;
(2)战略转移要考虑国家政策方向,企业的产品、技术等,千万不要与国家政策法规相违背;
(3)战略转移要考虑产品竞争的市场运营,企业要考虑是做市场的领导者,还是做市场的补缺者。
只有充分考虑以上三个因素,企业才能制定可操作的实战型战略决策,也才能适时完成战略转移,避免企业在一棵树上吊死,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