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不“狠”,公司不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战略决策:当机立断,纵是刀山也要闯一闯(2)

看看有些公司的财报,你不难发现一个现象:有些公司的战略相当宏大、有气魄,相当时髦响亮,看似颇具号召力,可是拿到市场上去竞争,才发现只有象征意义,实际意义非常有限。这不禁让人对这类“没有落实到目标和结果上的战略”产生怀疑。

王府井百货大楼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兴建的第一座百货大楼。尽管曾经的它获得了很多荣誉,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它很快就失去了“中国第一店”的风采。

1996年,为了重振“中国第一店”的雄风,王府井百货公司的管理层花血本聘请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为其制定发展战略、设计经营方案。在同一年,王府井百货公司还聘请了安达信公司帮忙开发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在第二年,王府井百货公司再次聘请麦肯锡咨询公司为其制定市场营销和广告策略。

然而,这个耗资500万元的企业战略有些空喊口号,与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实际情况出入甚大,没有发挥预想的现实指导意义,也没有落实到目标和结果上,最后不了了之。

如果企业管理者只想把战略拿来作秀,拿到媒体面前去吹捧自己,那就另当别论。如果管理者希望用战略指导整个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就必须让战略具备很强的操作性,要可分解、可细化,有具体的目标,有可实施手段,有可考核的标准。只有这样,企业战略才有实际意义,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管理者一定要明白,企业的战略不仅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更应是一句务实的计策。好的战略让人一看,就知道它在说什么,应该怎么去做。好的战略甚至是可以量化的,也是可以分解的。因为具体的东西才能更好地实现,这样的战略才能很好地体现在工作目标和工作结果上去。

由此可见,战略要落实到目标和结果上面,是要求战略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战略要有可行性。当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战略之后,必须加强执行,要以结果为导向。如果战略制定之后,没有去执行,或者执行力度不够,一样无法产生好的结果。

马云说过:“一切的理念、想法、战略如果不能落实到结果和目标上面,都是空话。”我们经常发现这个员工说:“我努力了。”那个员工说:“我尽力了。”最后发现,每个人都捶胸顿足地说:“我尽心尽力了。”但就是没有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看看下面这个案例吧!

黎先生是台湾一家电脑配件生产商,他制定的公司战略是“走出去,与外商合作”。在执行中,他以及他的团队只是想着找外商合作,但并没有设定具体的合作计划,也没有具体的目标,所以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

有一次,一位美国客户到台湾考察。几家电脑公司都想争取这个客户,黎先生也得知了这一消息,因此,他打算去机场迎接客户。客户到达的当天,黎先生匆匆来到机场,发现几家竞争对手公司都已经在那里等候了。

过了一会儿,外商乘坐的飞机降落了,当客户走出机舱时,等候多时的黎先生和其他竞争对手准备迎上去,但是他们惊讶地发现:郭台铭和客户一起走下了飞机,他们边走边聊,似乎聊得很投机。原来,郭台铭在得知客户要来台湾考察时,竟然乘飞机去了美国,然后又陪伴客户坐飞机来到台湾。当飞机降落时,他已经和客户谈得差不多了。

每个企业管理者都想把大客户抓到手,都想今年取得多少销售额,但是想法归想法,目标是目标,如果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就无法取得好的效果。就像黎先生以及那些商家,虽然也想抓住那位美国客户,但是他们的执行力不够,营销策略过于平常,而郭台铭却能快人一步、高人一招。如果管理者有郭台铭那种执行理念,那么还有什么战略无法落实到目标和结果上呢?

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执行了但是没有取得好的结果,就不叫好的执行。我们经常强调“执行到位”,就是要求执行出成绩、出成果,要以结果论英雄。如果把目标当成一个任务,没有紧迫感,不去找方法,这样的执行是很难取得成效的。

5成功的决策者,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管理者也是决策者,一个决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执行的效果。重大的决策,还会产生全局性的影响。成功的决策可以让一堆废物变成宝,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让企业走出困境。不信?你就看看下面的案例吧!

一位美国出版商的仓库里积压了一大堆书,怎样才能把这本书卖出去呢?他思来想去,想到一招:他给总统寄去了一本书,说是送给总统,但是要求总统给那本书加一句评语。日理万机的总统随便翻了那本书,觉得还不错,就评价道:“这本书很不错,值得一读。”然后把这句评语装在信封里寄给了出版商。出版商如获至宝,立即把这句评语附在每本书上。读者们看到总统都在推荐这本书,于是纷纷抢购,出版商的书很快就销售一空。

看完这个小故事,让人不由得为这位书商的聪明决策而拍手叫绝。一个新奇的创意,就能让他的书成为畅销产品,这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起死回生”。

高明的决策、成功的决策者是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武器。面对瞬息万变的商机,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行情,面对企业可能遇到的困境,要想抓住商机,要想赢得竞争,要想走出困境,就必须有“四两拨千斤”般的决策,必须要有“出奇制胜”的点子。

1980年至1984年,尤伯罗斯担任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面对公费举办奥运会的传统,他提出了奥运会商业运作的“私营模式”,这不仅改变了奥运会“赔本赚吆喝”的传统,而且在没有政府出资的情况下,还赢利225亿美元,他把奥运会变成了众多商人眼馋的“摇钱树”。

尤伯罗斯原本是北美第二大旅游公司的老板,除了在业界有名气,外界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而且,他曾经还反对用纳税人的钱举办奥运会,但是由于他爱好体育,具有创办和管理大企业的经验,因此他精通公关事务。后来,他被科恩·费里国际公司聘用,并竞选奥运会奥组委主席,最后一举成功。

上任之初,没人愿意给奥组委提供办公室,洛杉矶市政府也不提供公用基金,加利福尼亚还不准奥组委发行彩票,当时真的是困难重重。没办法,尤伯罗斯只好自己掏腰包,用100美元给奥组委开了个账户。然后,他做出了一个个大胆而创新的决策——

出售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由此获得了36亿美元;

与可口可乐等公司实现合作,赢得了860万美元的赞助费;

放弃了只肯出价200万美元的柯达公司,转而与日本富士公司合作,获得了700万美元的赞助;

……

通过一系列的高明决策,尤伯罗斯为奥运会筹集了大量资金。奥运会结束后,赢利225亿美元,一举改变了奥运会赔钱的历史。正因为尤伯罗斯对现代奥运会的贡献突出,所以,1984年,国际奥组委将杰出奥运组织奖颁发给他。

用商业的眼光,把奥运会当成一家企业来经营,这是尤伯罗斯的高明之处。他在组织奥运会期间,提出的一些列打破常规的决策,为奥运会赢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变了以往奥运会靠政府出资、只赔不赚的历史,真可谓化腐朽为神奇。

当然,在企业经营中,有些决策或许不像出版商卖书那么绝妙,也不像尤伯罗斯组织奥运会那么精彩绝伦,它们或许只是一些“土办法”,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它们的实际作用。一个决策是否高明,一个决策者是否高明,要靠决策执行的结果来评判。

1993年8月,甘肃省医药管理局批准了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所申请的“奇正炎痛贴”的生产许可。随后,公司董事长雷菊芳开展了一场营销大战。对雷菊芳而言,营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无奈之下,她只好采取最原始的推广办法——送药,送到哪儿去呢?送给男篮、乒乓球队、体操队、女排……从各级运动队一直送到大街小巷里的平民百姓手中。

就这样,一送就是三个月。送出了几万贴,价值几十万的“奇正炎痛贴”,送得公司负债累累,送得公司油尽灯枯。不过,几个月后,送药活动收到了奇效。从1994年开始,从地方台到中央台,还有各行业的报纸,全国数十家媒体蜂拥而至,对“奇正炎痛帖”和奇正公司进行了连续报道。很快,“奇正炎痛贴”的口碑就树立了起来,求购者闻讯而至,产品供不应求,在3个月内断货4次,而奇正藏药公司也迅速崛起。

雷菊芳的营销策略非常传统,非常平常,但是事实证明,这个决策是神奇的。它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了滚滚的利润。当然,这个决策是冒险的,冒险的背后是对自己的残忍,这种“狠下心来送药”的魄力,最终也为公司带来了很好的效益。

什么样的决策才是最高明的呢?其实,只要能收到效果的决策,就是高明的决策。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管理者在做决策时,一定要根据公司的具体特点、市场行情来决策,这样才能在复杂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推动公司的大力发展。

6不断更换项目,无异于一次次失血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这句话颇有道理,但是如果挪动的次数太多,往往会把树“挪死”。因为每挪动一次,都会损伤树的根系,还没等树恢复元气,你又把它挪动了,最后树一点元气都没有了,不死才怪。

其实,企业也是如此,如果频繁地更换经营项目,无异于一次次失血,这样很容易导致资源高度分散和浪费。对于资金本不宽裕的创业者而言,这是非常致命的危险。而明智的做法是,将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继续投入到最有优势的项目上,这样往往只需度过一段艰难的时期,企业就会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举个例子:

温州有个商人,在近20年的创业过程中,不断更换经营项目,先后搞过石化、保健品、饮料、采矿、餐饮和白酒等八九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是经营一两年,见没有多大的成效,就更换新的项目。结果,他每个项目都在盈亏线上挣扎。

其实,这位商人经营的每个项目都有发展潜力,只要他坚持下去,就有做大的机会。但是他赚钱的欲望太大,总觉得手头的项目赚钱少,又辛苦,于是他不断寻找“高利润”、“来钱快”、“轻松”的赚钱项目。为此,他从南方跑到北方,辗转多地,虽然认识了不少商界的朋友,但终究算不上一个成功的商人。

作为一个商人,如果试图通过不断更换项目来创造财富,那么不但容易造成资金浪费,造成无效投入,还会留下一个隐患:创业者的能力无法得到提升,企业无法做精做强,永远处于“半罐子醋”的低水平状态。

回头看一看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成功大都有一个较为长期的坚持。陈宗明能成为亚洲的钢球大王,是因为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耐磨材料这一行;周夏耘能创办亚夏实业有限公司,是因为他爱上卖车这一行。如果他们遇到困难就改行,很难想象,他们会有今天的成功。所以,如果你想把企业做大做强,真正干出一番事业,就要学会专注于你的经营项目,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下去。

有个年轻人曾经营酒店不到一年就关门了,后来看到房地产行业很火热,就投资房地产,没过多久,他又卖起了整体橱柜和卫浴,做了三年,没赚到钱,反而赔了。再后来,他因为资本不够,所以不敢盲目投资。后来,他针对自己“做什么赔什么”的问题请教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说自己很倒霉,希望得到那位企业家的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