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工作的常识--80%的人仅用一只脚走路(3)
一个半小时后,华金回来了,拿回了客户亲笔签名的拜访确认单。两名职员目瞪口呆,他们神情尴尬,想说点什么,可又吐不出口。迈克说:"告诉他们,你是怎么按时到达的?"华金耸耸肩:"很简单啊,主干道虽然有些堵车,但我告诉的士司机,请他绕道,多付5美元车费而已。"
这件事后来被我当作公司内部管理的典型事例进行了普及,增加了对员工工作考核的几项基本原则:
1.一件工作,你是否用心去想办法了?
2.如果工作没有完成,你是否想到了所有的方法?
3.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准备采取什么样的办法?
这三个问题在高德公司作为对工作不力的总结,用在我们的员工培训上。半年后,据行政考核部门的负责人对我汇报:公司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过强化培训,公司职员的执行力大幅度上升,工作的主动积极性和参与度也有很好的增加。
不找任何借口--等于贯彻到底的执行力
拒绝找借口,让自己全身心对工作负责,其实就是让自己懂得,在工作中是没有任何理由应付上司命令的。这可以使你养成坚毅的决心,形成完美的执行力。让自己在限定的时间内把握住每一分钟的机会,将任务做到最好。
这是执行力的体现,也是自身价值的直接表现。因为一份工作你做得怎么样,上司都看在眼里,不会有丝毫的错漏。试图通过敷衍工作来逃避责任,只能在上司的眼中留下一种对你非常不利的负面印象。
只有奋进和努力,才能提高执行力。也只有完全担当责任,才可以把上司的7分要求完成10分,超额地胜任你的职位。每个老板都希望看到这样的员工,一旦有晋升的机会,他们也会优先考虑这样的下属,而不是那些遇事向后躲、有事先撇清责任的家伙!
不推卸责任--等于积极挖掘自身的潜能
在工作时不找任何借口,就要求我们积极想办法战胜困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确立这样的工作常识,就能够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提升自身的能力,挖掘自身的潜能。即便最后工作的结果不能令人满意,也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对下一次任务起到很好的帮助。
同时,合理地利用时间也是能把工作做好的重要因素。有时候,一件事成功与失败的界限,往往在于你有没有把有限的时间利用好,是否充分地抓住了全部时间,是否及早地展开工作。有的人工作做不完、工作效果太差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在开始的时候不着急,等着急的时候又没时间了。最后只能给自己找理由,或者推卸责任给自己的同事。
在任务下达后,立刻把这件工作视为当前最重要的一件事,制订计划后就马上行动,绝不耽搁,才能有充分的时间想到一个最完善的解决办法,也就不至于事到临头才发现自己一点办法都没了。这就是积极态度的体现,也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素质。
而且,你将通过自己积极的表现赢得公司的信任和认可,这对你将来的事业发展也是有益的帮助。没有人喜欢偷懒的下属,哪怕他很有能力;上司都会欣赏诚实肯干的手下,即便他现在的工作能力还不足,也会给他机会继续表现,传授给他经验,帮助他成长。
"想当然"害死人
工作最需要的是严格的量化和精确的计划,而不只是想象力、创造力、无限的激情以及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
工作要让人看到明晰的前景和可控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再去迸发自己的理想,加入自己的个性。
然而,人们总是一厢情愿地执迷于后者,忽视前者,就像一名充满热情的赛车手:"我努力,我奋斗,我超越,我只要做到了这些,就一定能赢过对手。"像阿Q那样的精神胜利法?想一想就能摆平所有的事情了?没错,许多人在工作时都活在这种完美的幻境中,片面地迷信意志的力量,但结果总以"受到失败打击"告终。
我见过的成功者--事业取得一定高度的人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拥有极度的理性思维和追求事情可控性的职业素养,从来不会"自以为是"地做出感性的决策。在股市崩溃时,从华尔街的摩天大楼纵身跳下的"绅士"们就像他们疯狂购进某些危险股票时一样,表现出了自己不理智的一面。
对此,巴菲特有一句名言:"只有在海水退潮时,才能发现谁没穿裤衩!"所有的工作都可以应验这句预言,如果你想当然地对待工作,工作就会像海水退潮一样在最后让你原形毕露。
宝洁公司的CEO约翰在评价为什么他管理的这家公司会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王者时,说:"人们总认为宝洁十分神秘,我有什么可说的?只有一条,我们拥有一套科学而客观的量化管理系统,这保证了宝洁100多年的成功,而且它还在不断完善。"
这意味着,宝洁公司的每名成员和每一道工序都遵守着一个"工作必须量化"的常识。他们严谨地评估和制订任何一项决策,可视化地控制每一个工作流程。于是,它的产品在全球的上市成功率高达85%--国内很多公司就连可怜的5%都达不到,怀揣着伟大的梦想冲锋,却不断遭遇"惨重的失败"。
"我投注了如此多的热情,为什么还会失败?"
"哪里没有做对?我明明已经付出很多了,期望值这么高,为什么运气还是不在我这边?"
"我忙了几周的方案,洋洋洒洒几万字,老板凭什么只看了一眼就扔进了垃圾桶?"
他们困惑并且焦虑:"为什么我的想法总是不能成功?为什么他的就可以?"
麦当劳公司前CEO吉姆的看法是:"成功的产品都有严格的量化操作手册。"成功的人当然也一样。一个人的成功,本质上是成功于他优异的对自己的组织能力。同时,这也是成为好的管理者,或者向更高的起点迈进的核心素质。学会在工作中运用量化管理,而不是被想象主宰或含糊其词,学会现实主义而不是幻想主义,回归理性常识,你才能将头脑中的创意进行加工,把它变成真正的果实。
工作代表着你要完成下面四项基本要求:
一、质量和效率
这是对工作效果的要求,也是老板和客户最重视的环节。你提供的产品(工作)有多少价值,就由质量和效率来决定。比如,经理让你在一周内写出两篇广告设计的方案,如果一周后你交上的两篇东西毫不达标,只能返回重写,说明你没有完成这两项要求,你的工作不具备任何价值。
二、明确的时间
工作都有时间要求。你总不能让上司或客户无限期地等待你的结果,甚至超出数倍的周期才能做好一件事情。所有的工作(哪怕你是自由职业者)都有时间要求的限制,需要在明确的时间内做完,即"在几月几号或几天内完成"。
我们的调查人员每周都要交一次"反馈统计报表",此项统计工作不得迟于9个小时完成。前不久,我的助理加入了一项新的规定:"每名调查顾问应在每周二的下午3点之前提交他上一周的调查反馈统计。"这就是一种对工作的明确的时间要求了。
三、明确的数量
工作当然要有一定的数量要求,例如需要持续多长时间、达到多少件(次)、提供多少话题的咨询。它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让执行者清楚和准时完成。当老板命令你的部门40天内销售不低于5000台的电器时,就是对数量的规定。
四、不超过规定的差错率
工作还有差错率的限制,这是对差错率的要求。一旦你出的错误超过了制定的标准(容忍的上限),就要面临惩罚:罚款、扣除奖金直到被解雇。具体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视你出错的比率来定。
在这四项要求中,每一项都必须精确并且量化。公司在用量化思维管理你的工作,你也要接纳这种思维来进行自我管理。它和"思想自由度"并不矛盾,而是提醒我们不要让大脑的"灵光一闪"来操控重要的理性思考,比如哪些是自己做不到的,哪些又是应该做的。要养成严谨的量化习惯,也要掌握灵活的量化方式,你在工作中才能想有所得,并行之有效。
不要迷信数据
32岁的梅根是美国广播公司(ABC)的财经节目主持人。她从7岁起就立志成为一位闻名世界的电视主持人,并为此奋斗了18年,成功地进入ABC。作为ABC史上最年轻的主持重点节目的后起新秀,她的奋斗经历完全可以写本励志书了。
但是2012年的圣诞节过后,这位观众心目中的主持界红人被辞退了。ABC高层毫不犹豫地宣布:"梅根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离开美国广播公司。"事件的导火索就是前一天她对于"圣诞经济"专题的报道。她误信了华尔街一家证券公司提供的"数据"--"圣诞产品为这个国家创造的产值的76%都是泡沫",进而在节目中拿着这份画满图表和数据表格的研究报告对人们在圣诞节的消费狂热大加嘲讽。
"这份数据告诉我们,圣诞经济就像一群猴子戴上帽子去爬树,自以为离地表已经很远了。"她说,"多么喜人的场景,但是……喂,注意你们兜里的钱,被树下那个穿着燕尾服的胖子偷走了。"
孤立地看,这并没有什么,只是一次正常的节目吐槽。但是梅根得罪了ABC的主赞助商之一:一家生产和销售圣诞树的全美大型连锁超市。他们仅在这个盛大的节日就向ABC投入了数百万美元的广告费用,却在当天受到了该电视台当家主持人的"无情羞辱"。所以,节目其实还没有结束,董事会就已经收到了赞助商的抗议电话。
梅根的遭遇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过度迷信数据是人们普遍的"现象",甚至多数人已经把数据视作一种常识--他们依靠数据得出判断,对数据有权威崇拜的心理。但是,假如你没有经过细致的研究和佐证,就对这些由模拟曲线、柱状图和饼图得出的结论推崇备至,以其为基础决定自己的行为,那你很可能离真相越来越远。
对此,梅根懊悔地说:"我未经核实,就武断地认为这是一份踏实的材料,但最后才知道这只是竞争对手利用电视台互相进行攻击、抹黑和作弄的把戏。那家证券公司提供的数据根本不能说明什么,而我却盲目地认为这可以在节目上当作一种证据来支持我的观点。"
数据并不是常态,它反映的只是一种静态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现象",有时甚至是一种"假象"。
如果根据超出常识范围的数据做出推断,采取行动,往往会输得很惨,数不胜数的例子已证明这点。
数据并非没有说服力,前提是经过多方搜集,而且这种搜集必须是客观、中立和全面的。
在FBI的一次会议中,我的顶头上司哈罗德曾拿着一份《纽约时报》对我们说:"媒体就是孕育骗子的子宫,尤其是当他们发布一些关于某领域的数据时,你能看到的仅仅是那个坐在电脑前一脸阴险地编造谎言的混蛋,正试图通过这样一份低劣的报道来测试你的智商。"哈罗德的评价未免偏激,但为了防止联邦特工在调查中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他的比喻并不离谱。
我们都不清楚新闻报道的真假比例是多少,也没有人可以统计出来。媒体人无时无刻不在扭曲真相、隐瞒事实并虚构另一种"事实"。他们受雇于某些利益集团--比如华尔街的金融财团或政治说客,通过巧妙的设计提供统计数据,却不会告诉你这些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有没有旁证和科学依据。
有可能你看到的某些数据是毫无意义的,是没有实质价值的。就像华尔街著名的操盘手山德拉对我交代的--他在2003年9月因为弄虚作假欺诈市场投资者被捕--"公司让我制造一些数字,让投资者相信这是可以赚钱的股票。上面注明了7.9的风险率,但我把8.3的投资回报列在了前面,所以我一点不奇怪人们会毫不犹豫地在购买协议上签字。"
山德拉"制造"的这份市场分析报告和回报预测本身在数字上并没有错误,但他在关键环节进行了精妙的伪装。他把很高的投资回报率(几乎是不可能的)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一开始就在告诉潜在投资者"这是一只绝不赔钱而且一定让你暴富"的股票,然后在风险评估的部分,他语焉不详,甚至刻意忽略了最基本的对股市风险的介绍,让从没买过股票的普通投资者对此没有一丝抵抗力。
他任职的证券公司在7个月的操作中获得了3000万美元的不当利益,有5821人上当受骗。但是,就在我们的调查结束并公布结果以后,还有很多持有该股票的人不相信眼前的事实--他们信誓旦旦地拿着那份报告,怀疑联邦特工找错了对象。
还有很多数据只会告诉你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或者反过来,让看到它的人发生判断错误,比如将相关性理解成因果性,将因果性理解为相关性,然后得出荒谬的结论。就像地震局在一份报告中同时列出了一次地震和某位运动员参加跳高比赛的消息。是因为有人跳高才导致了地震发生吗?当然不是,但问题是一定会有人上当。
任何违背常识的数据都是不正常的
你必须警惕一个诱惑力太强的项目,比如像山德拉提供的项目,在诱人前景的背后经常隐藏着一个深渊。虽然这是一个容易创造神话的时代,许多投资项目都有奇迹般的回报,但这并不具备普遍性,而且都有其特殊的原因,也没有超出常识的范畴。有人第一次操作股票就赚到了几千万元,原因可能并不仅仅是他太懂股票了,而是他提前得知了内幕消息。
这就是常识:任何超越常规的事情发生,背后一定是有特殊原因的。你在跟着去做时,就很难成功。许多人在事业上的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在面临诱惑时,忽视了这种常识的存在,他们内心的冲动战胜了理性。
别被有倾向性的数据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