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思维的常识--80%的成功都赢在思维(2)
许多刚开始在美国做企业的中国人跟我交流时,经常讲这件事不能做,那件事也不能做,总是以非常绝对的标准去处理一件事情。他们坐在决策者的位置上,但却喜欢讲对错,而不是分析得失。这与吴老板的思维异曲同工。
我就告诉他们:"这种思维让你什么都干不成,企业人的常识应该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得失,而不是去看一个市场哪儿不对。因为市场的属性永远是中性的,它其实没什么对错,也没有该不该做的标准,你自己觉得不行的东西,别人未必也这么感觉;别人做不好,不代表你也没戏。所以你要有自己的判断,必须将思考中立起来,要有一种手术刀思维,剖开看清楚,客观地得出结论。"
有一个姓陈的东北人借了30万元的启动资金到深圳做生意,赔得一塌糊涂。他后来跑到美国和朋友开餐厅,在旧金山的唐人街--也许是全球中餐馆生意最好的地方,开设了一家中国饺子馆,半年后发现又亏了。
他很郁闷:"我不是这块料?"就和朋友到我的公司做市场咨询,他要弄个明白,为什么自己准备得很好,却总是一头撞到南墙上。这位陈老板无奈地说:"我刚进这一行时,前景还挺好,大家都比较赚钱。但我一进来,就发现不行了,我不但赚不到钱,反而还赔掉老本。"
我看了他的计划书和简陋的财务报表,上面零碎写了些他对生意的见解,都是理想化的设计,这没什么参考价值;财务记账又十分不专业,对他目前的小生意并不是最重要的,也没有意义。我就问他是怎么经营的,可不可以跟我分享一下。
陈老板还没开口,他的朋友先说话了:"这正是我一直告诉他的,他管理企业太情绪化了。比如在管理员工时,他不喜欢白人员工事事计较的作风,就把人家立刻开除,事实上那是我们店最能干的伙计了;他觉得自己的饺子一定要有东北的味道,就不管周围顾客多以江南移民为主的事实,愣是做成了东北风味的饺子,结果客流量少得可怜。"
"哦,我认为市场可以开辟嘛,做出品牌才比较重要!不要计较一时得失嘛!"陈老板倔强地说。
他的朋友不无讽刺:"喂,不要忘了我们是小本经营,哪有时间等你的理念开花结果,等到品牌做出来的时候,我们早就关门大吉了。"
眼看两个人又要吵起来,公司的顾问制止了他们,示意两位少安毋躁。这时每个人都看出了问题,那就是这位陈老板的对错型思维不适合当一名管理者。好的决策者需要分析得失,理性决定,而不是执迷于对错,或者被自己的喜好捆绑,进而无视现实的需求。
对企业主来说,思维常识会害人,也会救人。关键在于他如何定位自己,能不能理智地面对现实,来决定自己怎样去思考和做出决策。有些事情,分析得失比较重要;有些事情,认清对错则较为关键。两者的区分十分微妙,而判别它们则属于一种高级智能。成功者的一个重要素质,就是能分清什么时候该论得失,什么时候又该讲对错。
多数人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他们总期望别人发生改变,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不是由自己做出让步,一起寻求共识。这种态度就是对错型思维的体现。
有时候人们在辩论中非要分出高低,让对方说出对错来,或者争执出孰是孰非,这本质上也是对错型思维。
持有对错型思维的人,并不真正关心问题。他们只关心自己是否能赢,或者是否有面子。他们要得到的就是"对方比自己矮一头",或者自己的"强烈愿望"得到了执行,无论结果是对是错。但结果经常是好的期望不会到来,坏的问题却会加剧。
得失型思维的表现则是相反的:这不是一个对错题,而是利弊题。我要做的是选择最合理的方案,而不是击倒我的对立面。对错只跟立场有关,它是主观判断,和事情本身没有关系,但得失则关系到事情能否得到解决。
你经常预设立场吗?
通俗地说,这是一个在思考和决策时"我们的屁股坐哪儿"的问题。错误的常识是,人们的思维经常服从于他的立场,然后再去为特定的立场服务;正确的常识意味着,我们要建立一种客观思维。也就是说,你必须跳出来看待问题,跳出自己或他人替你设定的有局限的视野,从一个更高和更全面的角度进行分析,以避开某些立场的绑架。
什么是预设立场呢?
1.先有结论,再找证据:心中已设定了是非对错,再去搜集"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为了"符合"结论,会勉强拼凑论据来证明自己是正确的。
2.先有决定,再听建议:早已决定怎么去做,听取别人的建议,只是为自己的决定寻求更多的支持罢了。
3.先有印象,再看表现:有第一印象在前,日后不管这个人如何表现,都会倾向于第一印象的判断,并说服自己相信这个判断。
人的大脑在认识事物之前--任何陌生事物,都不是没有一点印象的白板,也不是一个真空杯子,而是已经存在了某种倾向性观点(立场)的环境。这是由他的知识、价值观、利益、情感和当时的情绪状态等诸多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对他的观察、思考、决策和行动已悄悄做出了预先的定位。
比方说,谢尔顿家的斧头丢了,他立马觉得是邻居莱昂纳多偷的,因为两周前正是这个刚搬来的家伙借过自己的斧头去砍一棵树。他走出家门,正好看到莱昂纳多从外面经过,他观察这家伙走路的样子,像是偷了自己斧头的,脸上的表情和跟别人说话的语气都像做贼心虚。两天后,谢尔顿在自家地下室偶然找到了自己的斧头,原来没有人是小偷,只是自己不小心把它遗忘在了这里。这时,谢尔顿再看到莱昂纳多时,发现他的一举一动都不像是小偷了。
这就是预设立场,也叫先入为主。莱昂纳多是一个蒙在鼓里的倒霉蛋,他的行为方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是谢尔顿自己的心理在不停地反复变化,立场在不断自我修正。如果你也是一个喜欢预设立场的人,那么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像谢尔顿这样--还没开始分析,内心就已有所偏差了。带着预设的立场看问题(人)时,不管其他人对你提出什么意见,提供什么信息,你都难以改变已形成的"偏见"或印象。
来自日本的佳苗山惠小姐就犯了一个类似的错误,差点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蒙上一层阴影。她在华盛顿通用电气旗下的一家公司工作,虽然业绩优异,却是一个敏感的女孩。有一天晚上7点钟,她正在单身公寓做着晚餐,上司突然打来电话,很严肃地跟她谈一个与某重点项目有关的方案。这份方案出自她手,她认为写得很好,充分考虑到了竞争对手丰田公司的情报,为通用提供了一份某款新车型全面的市场分析和定价策略建议。但是,上司却在电话中说:
"我认为有些条款你考虑得不够成熟,明天早晨带着方案到我的办公室来!就这样,拜拜!"
山惠小姐这时怎么想呢?她就像无数普通人一样,产生了自己的预设立场。
立场A:"上司根本就不喜欢我的方案,明天去了肯定遭到狂风骤雨般的训斥,然后方案就被射杀了,我也从这个项目出局了!"
如果对上司早就怀有敌意,或早有矛盾,通常都会产生这种预感。但是也许上司并没有这种想法,他只是对细节有所不满,希望当面与佳苗山惠商讨,督促她拿出最优方案。
立场B:"上司想对我潜规则!一定是的,特别是大家都知道我还单身,怎么办?我要不要告诉朋友,给董事会写邮件,或者干脆报警?"
当老板下班后给你打电话指点工作,并约你在某个时间去见他时,你或许会认为这是一种性暗示,并产生警觉或痛恨的立场。但事实上,你可能在自作多情,对方就是关心工作而已,对你没有半分妄想。
立场C:"我坚信方案写得很好,公司不会有人比我更清楚这个项目应该如何运转,那么,上司想晋升我?"
在这三种立场中,C是最乐观的一种预设心理。不过,它也是经常乐极生悲的可能性之一,许多人都告诉我,他们在自己满怀希望走进上司办公室时,基本都会得到一个郁闷的结果。所以,假如你喜欢乐观地预设立场,也许应该为自己搜罗最充足的理由,最好是有不容辩驳和证据充分的推断。
山惠小姐的预设立场是B,这令她差点酿成大错,因为她犹豫良久,决定要给同事(公司和她关系最好的人)发一条短信,征求对方的意见。她不无苦恼地写出了自己全部的担忧,然后迫切地期待得到最快的答复:
"想点妙计,帮我搞定这个"坏老板",快!"
幸运的是,她在发送前停顿了三四秒钟--这段短暂的时间挽救了她在通用公司的前途。她终于想到了一个可怕的却极为可能的结果:如果我的怀疑是错误的,那我就完蛋了。同事会把这事告诉别人,然后不出24小时,全公司就都知道了。我诋毁了上司的名声,同时也就摧毁了自己。
第二天早晨,佳苗山惠准时走进上司的办公室,迎接她的还有另一个人--人事部门主管。结果是C,上司宣布即刻起,增加她在这个项目组的权力,她升职了。当然任务也是繁重的,因为有些细节需要她继续修改。原来,由于时间紧迫,她的顶头上司没有等到次日上班再通知她,所以选择在晚上紧急打电话,让她做好重新提升方案的心理准备。
有些管理者对我说,他们在和下属或管理层同事的沟通中,经常出现这种预先设定的"立场冲突"。有位杭州的房产公司老总说:"我提出一个方案去讨论时,偶尔就会预设某些股东肯定不同意,一定会跟我作对。一旦预设了这种立场,沟通就变成了吵架大会,果然会跟那些股东僵持不下。有时跟下属开会也这样,潜意识感觉他会顶撞我,最后果然对立起来。"
这是因为,他们提前设置好了定位,把自己和其他人摆在了不同的位置上。在实际行动中,他就是奔着验证自己的立场去的--"看,我早说了,他就是跟我唱对台戏!"
我记得有一次公司面试,坐在对面的是一位衣着严谨的先生,履历光鲜,言行举止也给公司的面试官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在复试中,当我问他原来的公司为什么不能让他继续待下去时,他向我列举了许多那家公司存在的问题。
我点点头,突然问:"你有没有尝试跟老板就这些事情沟通呢?"
他不屑地回答:"哦,先生,我跟他讲不通的,他想法古怪,不是个可以接受建议的人,同事们也都知道这一点。"
半小时后,我通知人事部门,取消对他的拟聘决定。因为这个人在沟通中习惯预设立场,有严重情绪化的一面,不适合担当调查顾问的角色--这一职位对从业者的客观性要求极高,否则极易被自己的偏好左右,有意识地去"诱导"自己想要的答案,从而得出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的调查结论。
而且我想,一个还没有跟老板交流就先给老板扣上一顶"恶魔"帽子的下属,是不会成为一名好下属的,将来也不会成为一名好老板。在工作中这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害人不浅,它是阻碍一个人向上晋升的"毒素"。
客观地讲,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既定的预设"框架",用来应对未来的问题和决定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比如你讨厌自己的客户,他所说的任何话,你都可能觉得其中藏有圈套;你憎恨某条规则,在做事时就会有意挑战它的束缚,造成违反规则的事实。在这种动机的驱动下,我们就对事物形成了预先的价值判断,或者先定下对错、是非,再去具体分析。在这种框架中,就很容易导致偏听偏信、视而不见或充耳不闻的情况,我们忽略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只看到对自己的预设立场有利的信息,然后迅速地加以采用。
那么,由此得出的结论和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不客观也不能为自己带来最好回报的。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假如环境没有强迫你这么干,永远都不要轻易地选择立场,也不要冲动地预设立场。要学会看清事实后再做决定,从而节省时间,也避免出现沟通上的误会和决策上的失误。
有罪推论带来的麻烦
由"预设立场"导致的一个与思维有关的麻烦,就是有罪推论--在发生问题时,人们先预设嫌疑人,然后站在他"一定有罪"的立场上去搜集证据,为了证明他有罪去采取行动,而不是本着客观中立的立场,先具体分析再定位责任人。
就像警察仅根据你的眼神很像坏人就拔枪逮捕你:"我觉得你是坏人,所以我要拘捕你。"就像老板因为你迟到了一次就觉得你还会迟到,而不去细究迟到原因一样,这种思维习惯给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带来的危害通常是极为严重的。
我们在调查和审讯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斯诺特工有一次盯上了住在华盛顿康涅狄格大街的朱莉女士,认为她与一桩试图袭击伊拉克驻美使馆的案件有关。朱莉是个40来岁的中产贵妇,名下有一家很小的移民机构,专门办理中东人向美国的移民。"9·11"以后,这项业务在美国大为缩水,一般很难操作成功,但朱莉的事务所却精通该业务,成功率很高。另外,朱莉还有一名远房亲戚在伊拉克经商,两人在最近半年内的通话达到了96次。朱莉本人的性格也是疑点之一,她有些双重人格。这些汇集在一起的资料,让她成为怀疑对象。
邻居说:"我不喜欢她,她有时沉默寡言,冷漠地从你身边走过,不看你一眼,有时又和你谈笑风生,说起来没完没了,表现得过分热情。"另一位邻居则耸耸肩说:"谁也不知道她想什么,但我只想离她远一点。"
综上,斯诺无不肯定地说:"我认为她就是袭击组织的一条主线,或许疑犯正是由她秘密运作进入美国,甚至她可能就是幕后主谋。"
为了证明朱莉是有罪的,斯诺动用了高科技窃听手段,5名联邦探员组成一个团队,努力奋战了两个月,终于侦听到她要跟自己的远房亲戚去曼哈顿一个隐秘的地方见面。"她准备策划新一场袭击?要运作新的恐怖分子进入美国?都有可能!"斯诺决定立刻逮捕她。
但当朱莉女士惊慌地坐进审讯室时,我从她的眼神立刻看出--这个女人一定是斯诺特工有罪推论的受害者,她不过是做了一些与伊拉克或中东地区有关的生意。也许她有强大的人脉可以把中东富人移民到美国(可能搭上了某位与移民局存在交易的掮客),但她绝不是恐怖分子的资助者或袭击案的主谋。审讯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在现实证据面前,斯诺之前的推论不堪一击,最后差点在对方强大律师团队的阵势面前引咎辞职。
这也成了斯诺引为深刻教训的一次经历,使他在后来的工作中变得极为谨慎和客观,很少再逾越法规的界限。对FBI探员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好事,但至少不会再让他惹上天大的麻烦。
人们在思考一个人是不是做错了事情时,一个很坏的常识或习惯是--因为"过去怎样",所以"现在也一定怎样"。先假定对方一定是如何的,然后再去证明这个"结论"。这使得人们在思考和决定一个问题时过于唯心主义,"我想到的、猜测的就必然是已经或即将发生的!"他们很难听进旁人的建议,看不清真实的情况,发生沟通障碍,并被假象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