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身处红尘世界中的人们,心中总是充满了梦想和欲望,前程、功名、财富、地位、爱情、辉煌等,它们如远在彼岸的时隐时现的朦胧乐园,寄托着我们人生的美好愿望,吸引着我们作舟扬帆,奋力向前划行。
然而现实常常与我们想象中的相差甚远,生活中并不总是艳阳高照,人生中也不总是风光旖旎,阴影不时飘过,荆棘时有出现,人生之路布满了泥泞坎坷,生活中不如意之处十有八九。在梦想的幻灭中和挫折的打击下,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对人生产生了许多疑问,在灯红酒绿的世界中放逐浮沉,渐渐迷失了自我,迷失了心智,迷失了本性,对自己越来越不自信,对生活越来越感到难以掌控,对幸福和成功越来越感到迷茫。于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观望,找不到人生的前行方向,体会不出生命的真正意义。
什么才是真实的自我?什么才是真实的生活?什么才是真实的幸福?什么才是真实的成功?如何才能发现真实的自我,走向真实的生活,拥有真实的幸福,获得真实的成功?这一方面,佛家和道家给我们做出了清晰的解答和有益的启迪。
一位作家出名后,总是忙得昏天黑地。他感到生活很累,便去请教一位年长的禅师。
作家向禅师言道:“师父,我为何自从出名以后就觉得工作越来越忙,生活越来越累呢?”
禅师问:“你每天都在忙什么呢?”
作家如实地回答道:“我一天到晚要交际应酬,要演讲演说,要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同时还要写作。唉!师父,我活得太苦太累了。”
禅师突然打开衣柜,对作家说道:“我这一辈子买了不少漂亮的衣服,你将这些漂亮的衣服都穿在身上,自然就能找到答案。”
作家说道:“师父,我穿着自己身上的这身衣服就足够了。现在你要我将这些漂亮的衣服都穿在身上,我会感觉很沉重的,我肯定会极不舒服。”
禅师说道:“既然你懂这个道理,为何还要来问我。”
作家问道:“师父,我还是不明白您的意思,敬请您说明白一点儿,好吗?”
禅师说道:“你不是已经知道你穿着自己身上的衣服已足够了,再给你穿上更多的漂亮的衣服,你会感到很沉重,也会觉得很不舒服。你难道还不明白你是作家,不是外交家,也不是演说家,更不是政治家,为何要去扮演交际家、演说家、政治家的角色呢?为何要去做交际家、演说家、政治家应该做的事呢?这不是自找苦吃,自找罪受吗?”
作家恍然大悟道:“每个人都只能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才能得到幸福和快乐,人生才会轻松愉快啊!”
很多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究竟为什么这么累呢?因为在追求一些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因为在做一些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身外之物不可强求,身外之事不可强为,只追求属于自己的东西,只做自己该做的事,如此,人生才会自在洒脱。
佛与道,在对于人的内在欲望和外在追求的剖析,在对人生的幸福标准、处世哲学、为人准则、生活信条、功名追求等方面,都有着相似的见解,在许多方面有着相通的地方。佛家重在养心,教导人们要从内心出发,修炼无我超脱的宽大心境,解除心中的无明我执,放下心中的万般烦恼,看开外界的名利诱惑、成败得失;道家重在养性,启发世人从本性出发,修炼与世无争、遗世独立的自然本性,参透人生梦境,参透世俗功名利禄,游心于物之初,逍遥于白云之上。两者都注重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如寥廓世界中两座高耸的山峰,向世人展示其巍峨的雄姿和浑厚的思想,又如茫茫暗夜里两道耀眼的光束,直射人们迷惑悲苦的内心,照亮人们前行的漫漫人生之路。
本书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佛陀也有烦恼痛苦,那是在自己成道之前,心中欲念丛生,思迷智障;开悟之后,心性澄清明净,内心光明普照,欲望全无,烦恼痛苦自然烟消云散。生活在红尘中,若不想被世俗的诱惑所迷惑,不想让自己的心灵被污染,不想让自己的身心疲惫劳顿,就要修炼佛家的“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超脱心境和道家的“游心于红尘之中,逍遥于白云之上”的淡泊性情,给自己的心灵找个干净的地方休憩,放空妄念,放下烦恼,妄念不生,烦恼不来,人生时时都是菩提,人间处处都是道场。
读佛,与伟大的佛陀交心,涵养我们荒芜干涸的心田。
悟道,和智慧的高士对话,滋养我们浮躁瘦削的本性。
佛养心,安顿内心,在纷繁的世界中寻觅真实的幸福。
道养性,回归本性,在迷茫的世界中找到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