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教育没有情爱,就如无水之池(1)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学海泛舟】
苏霍姆林斯基,数十年如一日在教育一线奋战的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上。“我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热爱孩子。”他的这种情感给予了所有的孩子,因为在他的教育理念中,每一个孩子都是希望,只要教师们不让学生感到他们是无用的,假以时日,这些孩子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在他《给教师的建议》中,有这样一条:我建议你,年轻的朋友,要像爱护最宝贵的财富一样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它是很容易被摧折,被晒枯,被不信任的毒药摧残致死的。所谓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的完满的精神生活,这首先是意味着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这朵娇嫩的花儿。儿童信任你,因为你是教师、导师和人性的榜样。你必须严格地、坚持的关心儿童,毫不妥协地反对我们的教育工作中那种对儿童漠不关心、冷酷无情的现象。
他认为:“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为了这样的教育事业,他毕其一生致力于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他的学生不为分数而奋斗,只因好奇而求知,因求知而快乐。如果说,当今时代这还只是一个理想,那么苏霍姆林斯基早在二十世纪初中期就已将理想变为现实。
他坚持用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和学校管理。在他领导的学校,他制定了既严格又人性化的纪律:孩子每天按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不允许低年级学生一天在室内进行3小时以上的脑力劳动,不允许12~15岁的少年每天(除在校上五六个小时课以外)花四五个小时做家庭作业。他认为,过重的作业负担“会催残少年,使他的健康终生遭受不良影响,会损坏他的美,使脊柱弯曲、胸廓狭窄、眼睛近视。”
此外,他还重视情感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他的教育中,对人的同情心,与对祖国的热爱、对邪恶势力的仇恨,是自然融合在一起的。而且他特别重视儿童期的情感教育与道德教育,因为“在这个年龄,他们对人的苦难、不幸、烦恼和孤单特别敏感。”
他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科学指导教育、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的思想至今仍无愧于教育思想中的瑰宝。而一切的教育思想,无非都是要达成一个最质朴的目的——“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何其单纯,却又何其艰难的教育理想啊!
幸福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他们为自己的存在感到骄傲;不幸的孩子虽说各有各的不幸,但深究根源,却都是由于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无望、没有信心。而这种自尊感与骄傲感,恰恰掌握在教师和家长的育人理念中。如果我们从孩子进学校的第一天起,懂得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好的品质与能力,就足以呵护、保持他们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育思想的泰斗”,并不在于他有多么巧妙的育人招数,而仅仅在于他一切教育行为的出发点都是要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希望。
【智慧心语】
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教育的热诚打动了世界上无数的人,他博爱宽广的胸襟成就了帕夫雷什中学的神奇,那里的孩子们各有所长、各得其乐,因为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师的使命界定为:“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一条生活道路,不仅有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获得生活的欢乐,有自尊感。”一位老师的崇高不在于他懂得爱学生,而在于他用行动表达着对每一个学生的关切与热爱,尤其是对那些有缺陷或表现很差的学生。
他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一位教育学家的信念将是莘莘学子们最闪烁的希望。他说:“医生总是专注于研究病人的机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教师的事业也应如此。面对学习困难或表现不好的学生,首先应当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情感和道德发展的规律,找出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自尊与偏好的教育措施。”任何一位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医生都不会对病人说:“你的病是治不好的,你的未来毫无希望。”教育的事业也崇尚人道精神。但在教师行业中总有一些教师每天都让儿童感觉到,甚至直接告知儿童,他是一个毫无希望的人。这是无法容忍的。教育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在于,要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够格的、有希望的人,要使他体验到一种生活的乐趣、求知的乐趣和创造的乐趣。”
“从我经手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正是在告知我们的教师家长,模范生固然让人称赞,但并不足以否定那些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身上所独有的光芒更需要我们的教育者和家长们来发现和欣赏,并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
自尊是每一个孩子生活成功的关键。真正关心孩子成长的师长才能呵护孩子的自尊,保证他们每天在校园里可以心情愉悦、挺胸阔步。越是那些内心脆弱、没有突出优点的孩子,老师们越是需要给予敏感的关照,对他们需要特别的耐心与爱心,甚至不要有一句话、一个手势使得这些儿童感到老师对他的前途不抱希望。当您难以克制自己对于“差生”的不满情绪时,请您想想陶行知先生的话: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教育根植于爱。——鲁迅
【学海泛舟】
鲁迅是国民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一生立志改造“国民性”、“启发民智”。他的这个宏伟志向,注定他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思想家。1918年,他发表了《狂人日记》,堪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之作,不仅在现代中国文学史都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作品结尾所发出的一声最为沉痛愤懑的呼喊——“救救孩子”——也开启了一个有关启蒙与教育的重大话题。
1919年,正当五四新文化运动处于高潮,鲁迅发表了著名的社会评论《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虽然说的是做“父亲”的原则,但实际上核心的问题正是教育。在这篇文章中,鲁迅明确地提出了一个“幼本位”的主张,即,要把孩子放在“本位”,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从孩子出发。
传统中国的伦理思想中,父母总认为自己对孩子有养育之“恩”,孝大于天。在鲁迅看来,这种思想是愚昧的,家长对孩子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爱”,只有把“有恩”的心态转变成为“爱”,父母才能以“健全的思想、尽心的教育、完全的解放”来养育子女。因为“有恩”的心态总是将父母与子女放在不平等的位置,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深深的内疚感,从而磨灭孩子生而具有的“好奇心”与“自由精神”。与之对立的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是出于全身心的爱,甚至就能放下长辈的架子,在需要的时候做出退步,“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这就是他在那个时代提出来的全新的育人理念。
此外,鲁迅还针对中国长时期强调的“师道尊严”提出,师生之间也应该建立“平等关系”,要求老师对学生应该“和蔼若朋友”。他说:“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鲁迅曾为当时所谓的“教育”忧心感喟,他说:“我们是忘却了自己曾为孩子的时候的情形了,将他们看作一个蠢才,什么都不放在眼里。”
之后不久,鲁迅在北京师范大做了一次题为《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表面看,他谈论的是文艺问题,是“天才”的期待与培养问题,而事实上,仍是青少年教育问题。
鲁迅演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那些培育“天才”的父母教师们克尽其力、坚苦卓绝地做好培育、爱护“天才”的工作。他的基本观点是:没有好的泥土,不可能培育出好的花朵。父母老师们要为年轻一代的成长提供肥沃的、适宜成长的土壤。
这好的“泥土”究竟该怎样的呢?他认为,至为重要的便是要爱护青少年,不要怕他们幼稚,不要责怪他们无知,更不要动辄打击以至扼杀他们。“幼稚,尤其没有什么可羞,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不要衰老,腐败,就好。倘说待到纯熟了才可以动手,即便是村妇也不至于这样蠢。她的孩子学走路,即使跌倒了,她决不至于叫孩子从此躺在床上,待到学会了走法再下地面来的。”正是因为幼稚,才更需要成人的爱护与教导。
【智慧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