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青春的敌人: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困惑与自我调适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青春的地雷--忧郁(1)

也许连青少年自己都不知道,在这个年龄阶段,自己的身心发展与改变有多么大。从医学的观点来说,青少年时期正值青春期,身体外观的改变,身高、体重的增长,第二性征的出现,以及内在荷尔蒙的分泌变化,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在这个阶段,也是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上,会开始追求团体的认同以及崇拜偶像的时期。在认知发展上,青少年的抽象思考及推理能力也成长得十分迅速。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青少年也开始要离开原生家庭,学习社会化和独立自主了。这些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发展变化,都可能对青少年朋友造成“内在”的压力,若是再加上学校课业、人际关系、家庭冲突等事件,所造成的“外在”压力,就有可能造成青少年的身心失调,甚至陷入忧郁情绪不可自拔!

忧郁正在侵蚀青春之花

据统计,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如果再加上28岁以下和35岁以下两个年龄段青年人的情况,数字将更加触目惊心。

晓琳在小学时是老师夸奖的好学生。她乖巧、听话,做事认真负责,因而常常受到表扬。她成绩优秀,爱好绘画,性格较内向,团体活动参加较少,但有几个知心好友。小学毕业后,晓琳考入一所重点中学。原来的伙伴都不在一起了,同时,学校里面都是学习尖子,竞争气氛比较浓,好强的晓琳发现自己学习不像小学那么出类拔萃,也没有一个好朋友,觉得十分不习惯,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心情一直十分沮丧。晓琳父母工作较忙,晚上回家一般已近半夜,早上很早就出门,生活起居由保姆照顾。晓琳觉得家中缺少交流,没有人理解自己,周末偶尔有时间全家人一起吃饭,饭桌上父母又会没完没了地告诫“只有像我们那样考上名牌大学才会成功”,搅得她心烦意乱,食而无味,感到压力很大,上课时常常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母亲因此大发雷霆,动手打她,警告她要好好用功,不然要取消其寒假出国旅游的计划,晓琳此后情绪越来越差,整天心神不定,接连几次的单元测验一次比一次差,从班上的前10名,逐次退步到20名、30名,甚至40名以后。老师找她谈过一次,感觉她很想改变,并努力改变自己,但不能坚持,情绪经常反复,心情抑郁,学习没有积极性,母亲性情急躁,往往大喊大叫,晓琳也逐渐学会顶撞对抗。期末考试成绩下来,晓琳排46名,父母非常生气,果然取消其出国旅游的计划。

晓琳寒假待在家里上网,被各类“精彩纷呈”的网络游戏所吸引,还以匿名的方式交上了几个网友,觉得心情好一些了。她觉得可以在网上找到认同和安慰,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内心的感受,每天呆在网上的时间超过十个小时,有时长达十多个小时。新学期开学后,晓琳不愿上学,早上起床后就立即进行电脑操作,妈妈只好强行送其到学校。上课时,有关游戏的情节反复在脑海中出现,使得她注意力极度不集中。她还情绪不稳定,对同学乱发脾气。她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网,其母一怒之下将电脑卖掉,并让保姆接送上学,以防她到网吧上网,同时还要给她请家教,被其坚决拒绝,认为自己变笨了,不可能有好成绩。父亲虽然很少打骂晓琳,但也没有阻止晓琳母亲的行为,常常责怪晓琳不听话,不努力学习,枉费父母的心血。面对越来越沉重的学业,面对父母的不理解,面对自己无法控制的情绪,晓琳想到自己过去很爱学习,现在不但成绩显著下降,而且原来有兴趣的看电影、听音乐、出国旅游也索然无味,有时很悲观,甚至想一死了之,但对人生又有留恋,因而下不了决心。在学校老师的提醒下父亲曾带晓琳去某儿童机构做过智力测试,结果基本在正常水平,后经人介绍到医院咨询。

经过心理医生检查:晓琳仪态整洁,情绪低落。能自述内心体验,讨厌学习,讨厌母亲,最烦的是没有人说话,没有人真正爱自己,没有人理解自己,不愿意说话,觉得学习不好,活得太累,生活没有意义,有过死的想法,是典型的忧郁症状。

其实,像晓琳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孤例,在青少年群体中是很普遍的现象。香港青年协会于2003年初就青少年情绪问题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访问了1133名年龄介于12~20岁的中学生。调查结果发现,五成受访学生在问卷调查前的一星期内出现过忧郁情绪症状,虽然不能由此判断出这些学生是否患上忧郁症,但却显示香港学生出现忧郁情绪表征的情况甚为严重。无独有偶,台湾“中研院”社会所组织相关社会学学者从2000年展开针对“当代青少年成长历程”的研究,对台北县市及宜兰县的公私立中学进行抽样追踪调查,样本超过5000个。研究发现,虽然升读高中的“联考”制度已经取消,但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参加“基本学力测验”的压力,忧郁指数没有明显变化,忧郁学生数也未见下降。研究人员表示,2000年调查开始时念初一的学生到现在已经高二,根据其5年来忧郁症状的变化,约略可分为稳定型、改善型及恶化型,所占比例分别是85%、9%及6%。如果依据台湾共有134万名中学生计算,大约有8万人处于忧郁恶化状况。

而大陆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在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如果再加上28岁以下和35岁以下两个年龄段青年人的情况,数字将更加触目惊心。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为21.6%~32.0%。研究表明:1984年北京地区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为8.3%,1993年为10.9%,而2002年中关村地区部分重点小学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为18.2%。另外16.0%~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突出表现为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为症状的抑郁情绪。

心事谁人知--忧郁的青春

忧郁的特征性症状为心境悲闷,缺乏活力、丧失兴趣、自责自罪、失眠、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为什么这样的情绪会发生在朝气蓬勃的青少年身上呢?

1.有轻微心理失调。有的学生情绪波动,时而热情豪放,时而郁郁寡欢;有的学生脾气暴躁,冒险逆反;有的学生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有的学生依赖从众,情感脆弱;有的学生自卑烦恼,多思多虑;有的学生嫉贤妒能,难以自控;有的由过分紧张、焦虑而引起学习困难,有的由体像变化、异性交往、情感误区引起青春烦恼等等。

2.有轻度心理疾病。如神经衰弱、社交恐怖症、紧张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神经性厌食症,或由人际危机、情感危机、学习危机引起轻生念头等等。当然,还有一类是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精神幼稚病(低能),情感性精神病乃至变态人格、性变态等等。为什么这样的情绪会发生在朝气蓬勃的青少年身上呢?

有一个高一的女生,学习成绩优秀。因面部烫伤较丑,进入青春期后产生嫉妒貌美女生的心态,经常抑郁苦闷。她曾几次想轻生,认为自己是世界上多余的,怨父母对她照顾不周,认为做人没有意思,不如趁学习成绩好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而告别人生,求得解脱。

这类学生不知人无完人,过分看重自己的弱点,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人的心理状态应该相对平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然而,这种平衡常会被争吵、歧视、侮辱、压抑等突发事件所破坏。这种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很容易产生自卑、羞耻、怨恨、不满;重者,会变得呆(思维迟钝,记忆衰退),懒(四肢乏力,懒于读书做事),忧(忧心忡忡,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甚至丧失理智,做出意外的出格行为),并最终形成忧郁情绪。

有一个初二男生,因其父是知青,政策允许他来到上海住祖父母家。该生见人腼腆,遇生人或校领导更局促不安,如遇女性,会手足无措,面红心悸,交谈时口吃,惹同学嗤笑。他性格内向、孤独,同班中无知心好友,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他经常心烦意乱,消沉苦闷,经常失眠、呆讷。他多次要求中止学业,回江西弋阳农村父母身边。

这是典型的社会适应障碍导致的忧郁情绪。失眠、呆讷、心烦意乱、情绪抑郁、学习效率低下,这是社会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的表现,加之性格内向孤僻,更易造成心理偏异,甚至缺陷。一个人能和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这就是适应。据了解,此学生原在江西很适应,学习成绩冒尖,只是较为内向。到了新的环境,遇到新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抑郁、焦虑,加上言语不通,又因幼年模仿和着急时口吃的坏习惯,因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进而导致了忧郁症状。

有一个初三的女孩,父母对其期望过高,使她的心理压力很大,造成应试恐惧。每当考试前、考试中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的症状,有时伴有腹泻和痛经,造成记忆再现困难,见题脑中一片空白,无法抑制自己的紧张情绪,考下来的成绩可想而知,周而复始,在心理上形成了巨大压力,变得忧郁起来。

青少年学生的烦恼集中于学习问题,他们的情绪、心境也随着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转移。据美国神经病学家奥尔顿研究,这些学生智力正常,视听觉器官没有毛病,可能是大脑左右半球功能联系障碍。这类学生考试必会产生心理压力,望考生畏,最后造成恐学、厌学,甚至逃学的心理。

有一个高三的男生,外表文静有礼,但内心非常痛苦。其每次作业反复检查十余次,生怕遗漏出错,在家反复洗手,重复关门,生怕疏忽大意。寄封信,要拆了粘,粘了再拆,反复拆封十余次还不罢休。这是强迫行为,无意义的想法无法排除。此类同学外表正常,但对其强迫行为难以摆脱,思想苦闷,情绪忧郁。据资料表明,此症多见于16~30岁,男性多于女性,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具有强迫性格缺陷:过分怕脏,过分细心,过分不放心,过分穷思竭虑。

因为人的心理千变万化,就青少年的忧郁症状而言,还有许多表现,这里列举常见的、典型的症状。现实教育的弊端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漠视人的心理健康。这种片面的教育造成了青少年的种种心理障碍,甚至使一些学生产生了某种程度的心理异常,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发生在某些青少年身上的忧郁情绪,就是这种心理异常的重要表现。

此外,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压力导致睡眠不足也是青少年形成忧郁的重要原因之一。最近美国科学家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不但会影响青少年的自信心,还会使孩子出现忧郁情绪。研究人员对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就读的2259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以及忧郁症状和自信心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与睡眠时间较多的学生相比,睡眠时间少的学生容易产生忧郁情绪,学习成绩也欠佳。研究结果还显示,中学生在校就读期间的睡眠时间是一年比一年少。

忧郁闯进你的青春了吗

抑郁症是一种青少年时期常见的情绪障碍性疾病,以心情显著而持久的低落为主要症状,并且伴有相应的思维、行为改变。诊断抑郁症并不困难,但是病人的表现并不典型,作为核心的抑郁症状,往往隐藏于其他心理和躯体的症状中,含而不露,因而容易导致医生误诊、失治,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1.留心抑郁情绪侵袭的报警信号

青春时期应当警惕以下一些报警信号,假若有一条特别严重,或数条同时出现,就很可能是抑郁症发作的征兆,一定要提高警惕:

①人逢喜事而精神不爽。经常为了一些小事,甚至无端地感到苦闷、愁眉不展。

②对以往的爱好,甚至是嗜好,以及日常活动都失去兴趣,整天无精打采。

③生活变得懒散,不修边幅,随遇而安,不思进取。

④长期失眠,尤其以早醒为特征,持续数周甚至数月。

⑤思维反应变得迟钝,遇事难以决断。

⑥总是感到自卑,经常自责,对过去总是悔恨,对未来失去自信。

⑦善感多疑,总是怀疑自己有大病,虽然不断进行各种检查,但仍难释其疑。

⑧记忆力下降,常丢三落四。

⑨脾气变坏,急躁易怒,注意力难以集中。

⑩经常莫明其妙地感到心慌,惴惴不安。

紜{1}经常厌食、恶心、腹胀或腹泻,或出现胃痛等症状,但是检查时又无明显的器质性改变。

紝{1}有的病人无明显原因的食欲不振,体重下降。

紞{1}经常感到疲劳,精力不足,做事力不从心。

紟{1}精神淡漠,对周围一切都难发生兴趣,也不愿意说话,更不想做事。

紡{1}自感头痛、腰痛、身痛,而又查不出器质性的病因。

紣{1}社交活动明显减少,不愿与亲友来往,甚至闭门索居。

紤{1}对性生活失去兴趣。

紥{1}常常不由自主地感到空虚,自己觉得没有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紦{1}常想到与死亡有关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