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在出世中入世,在入世中出世(4)
宋朝有一将军曹翰,在讨伐南方的贼寇之后,路经庐山的圆通寺,寺僧因知曹翰的军队风纪不好,大家就吓得四散逃逸,只有住持缘德禅师端坐法堂不动。曹翰叫他,他也不理不睬,曹翰非常生气的说道:“我的军队路过此间,为什么你连一声招呼都没有?你竟敢如此无理!”
禅师听后,平静的睁开双眼,回答道:“一个军人站在佛前咆哮,如此无礼,难道你不怕因果报应吗?”
曹翰更是大吼道:“什么因果报应不报应,难道你不怕死吗?”
缘德禅师也提高了声音说道:“难道你不知道面前坐着一个不怕死的禅僧吗?”
曹翰非常讶异于禅师胆量,同时也被禅师如此的定力折服,问道:“这么大的一座寺庙只剩下你一个人,其他人呢?”
缘德禅师道:“只要一打鼓,他们就会闻声回来。”
曹翰就猛力敲鼓,敲了好久,但却没有出现任何人。曹翰不悦道:“已经打鼓了,怎么还没有人回来?”
缘德禅师从容道:“因为你打鼓的时候,杀气太重,请念一句‘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然后敲一下!”
因此,曹翰念佛打鼓,打鼓念佛,不久藏起来的寺僧都跑回来了。曹翰此时非常有礼地合掌问道:“请问禅师尊名?”
禅师平静地回答道:“我是缘德。”
曹翰惊叹不已,随即跪下来祈求道:“原来是德高望重的缘德禅师!禅师,请指示我,如何才能在战争中制胜?”
缘德禅师漠然的应道:“不知道!”
佛学百科
佛教善恶的标准是什么
从善恶的概念界定讲,导致快乐的思想行为为善,导致苦难的思想行为为恶。
从思想感情来说,贪心,嗔恨心,不分善恶的无明心,我执、法执等邪见,嫉妒心,傲慢,自私等属于恶;无贪心、无嗔恨心、无无明邪见、知羞耻心、平等心、慈悲心、自知自律心、尊敬爱护众生心等都属于善心。
从行为方面讲,杀生、盗窃、淫乱、说谎、挑拨离间、恶言伤人、拨弄是非等违犯道德和法律,危害社会和众生的一切行为都属于恶行;不杀生、不偷盗等十善行,遵守道德、法律,做有利于社会安定、繁荣、昌盛,使众生幸福快乐的一切行为都属善行。
说的一丈,不如行的一尺。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修行,在大众会下住了多时,度量很宽,待人厚道,常能劝人放下。
于是就有人问他,“你这样劝人教人,你自己放下没有?”
他说:“我三十年前就断无明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后来觉的在女众会下,还是有些不自在,所以就跑到深山住茅棚去。
这回无人来往,自由自在,以为就真无烦恼了。
谁知有一天,在庵中打坐,听到门外有一群牧童,吵吵闹闹说到庵里去看看。
有的说:“不要动修行人的念头。”
有的说:“修行人的念头是不会动的。”
后来,牧童都进来了。老修行坐在蒲团上没有理他们。他们找吃的,找喝的,闹个不休,老修行不动不声,牧童以为他死了,摇他也不动。但摸他身上,还有暖气。
有人说:“他入定了。”有人说:“我不相信。”于是,有人拿根草挑他的腿,老修行还是不动;挑他的手,也不动;挑他的肚脐,也不动;挑他的耳朵,也不动;挑他的鼻孔——老修行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大声骂道:“打死你这班小杂种!”
那时观音菩萨在空中出现,说:“你三十年前就断无明了,今天还放不下吗?”于是菩萨留下了两句偈语:“说的一丈,不如行的一尺;说的一尺,不如行的一寸!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老修行听了,知道自己原来心中仍有挂碍,于是就更加刻苦修行了。
醍醐灌顶
我们知道,说比做容易。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只是一个起心动念,但真正到了去做的时候,往往却要考虑很多外界的因素,还要想到自己是否有坚定的毅力把这件事情做下去。总之,无论什么时候,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非但要对自己说,更要有毅力做下去。
禅机故事
哪里没有佛
一次,有位禅师在佛殿里随众课诵,忽然咳嗽了一声,就将一口痰吐在佛像身上,管理的纠察师看到以后就责骂他道:“岂有此理!怎么可以把痰吐在佛身上呢?”
这位吐痰的禅师又再咳嗽了一下,对纠察师说:“请您告诉我,虚空之中哪里没有佛?我现在还要再吐痰,请问哪里没有佛?”
佛学百科
关于道
道:1.真理的意思;2.即梵语所说的菩提或涅槃;3.修行的方法。
道士:有道之士。
道元:道的根本。
道力:种种正当道理的力量。
道心:1.义理的心;2.求道的心。
道行:修道的功行。
生活应像弹琴一样,应张弛有度。
佛陀在世的时候,经常外出游历,随缘度众生。有一次,他游历到占波国境内,选了一个叫雷声池的大湖岸边暂时住下来。
占波国的民风淳朴,风景优美,尤其雷声池湖边的风景更加秀丽迷人。每年夏季多雨时节,这里常常有很响亮的雷鸣声,久久在湖面上回荡,所以因此而得名。由于占波国风景优美,尤其是依山傍水的雷声池那里又很幽静,所以吸引了许多修行者到这里修行,苦修者亿耳就是其中之一。
亿耳在雷声池湖畔找了一个幽静的地方,一个人独自在那里修行。他奉行的是以苦行获得解脱的修行方式,所以常常不分昼夜的赤着双脚在山林中快速行走,就算脚掌被利石划破、被荆棘刺穿,也不停下来休息。尽管亿耳这么勤苦地修行,但是他身体中存在的欲望并没有消除,心中的痛苦仍没有得到解脱,所以亿耳更加苦恼了。
有一天,亿耳心想:“像我这样吃苦修行,从不因痛苦而退缩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找不到第二个了。可是到现在我心中还有欲望没有被清除,心中的痛苦也没有得到解脱,这是为什么呢?对了,我家有产业,积有不少财富,我应该回去把财物都布施给他人,这样对我的修行应该大有益处。”于是亿耳决定回家把财产全部施舍出去。
亿耳的家距离雷声池不远,他很快就回到家中,不顾家人的劝阻,大量向别人及僧侣施舍财物。他什么也不想,只盼着施舍完财产能尽快修得正道。
佛陀知道了亿耳广施财物的事,并且明白亿耳心中所想的一切。佛陀觉得应该点化这位认真的苦行僧,于是动身到亿耳的家中。等到亿耳发放完食物后,佛陀来到他面前,对他说:“亿耳,我听说你末出家时,弹得一手好琴,是吗?”
亿耳答道:“是的,我从前很会弹琴。”
亿耳知道眼前这位慈眉善目的人就是人们传诵的佛陀,虽然他选择的修行方式与佛陀倡导的不一样,但亿耳还是对佛陀很尊敬。
佛陀又问:“假如你的手指不停的拨动琴弦,使琴弦发出急促的声响,这样的琴声好不好听?”
亿耳回答:“这样弹奏的琴手不是好琴手,弹出的音乐也不会好听。”
“那么,如果你的手指一直很慢的拨动琴弦,这样的琴声好不好听呢?”
“这样弹奏的琴手也不是好琴手,而且弹出的音乐也是不好听的。”
佛陀按着问:“如果一个琴手按照音乐的节拍旋律,有快有慢,有板有眼的弹奏,弹出的音乐将会怎样?”
亿耳认真回答:“这样的琴手才是好琴手,弹出的乐声是很动听的。”
亿耳隐约感受到佛陀想教他些什么,所以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等待佛陀开口。
果然,佛陀慢慢开了口,对亿耳说:“一个人在修行时,为了更快得到正果,急功近利,是不能够摆脱痛苦欲念,求得正果的;如果一个人对修行十分懈怠,从不努力去做,同样也是得不到正果的。只有处于两者之中,既不急躁也不懈怠,中道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持续努力一定会得到解脱。”
亿耳听了佛陀的话,大受启发。他又重新回到雷声池湖畔,认真按照佛陀提示的方法修行,最后终于修成了阿罗汉。
醍醐灌顶
生活也好,修行也罢,都应像弹琴一样,张弛有度。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的神经绷得太紧而觉得太累,也不至于太松弛了导致懈怠。我们需要好好地调节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劳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禅机故事
途中善自珍重
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动念想下山,因此向归宗禅师辞行。
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灵训照实回答:“回岭中去。”
归宗禅师慈悲关怀道:“你在此参学十三年,今天要走,我应该为你说些佛法心要,等你行李整理好,再来找我一下。”
灵训禅师将整理好的行李先放在门外,就去见归宗禅师。
归宗禅师招呼道:“到我前面来!”
灵训依言近前。
归宗轻轻地说道:“天气严寒,途中善自珍重。”
灵训禅师顿然彻悟。
佛学百科
顿悟是什么意思
顿悟是佛教关于证悟成佛的步骤和方法。与渐悟相对,指无须长期按次第修习,一旦把握住佛教真理,即可突然觉悟而成佛。顿悟之说,在佛教经典中早有记载。《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即有“速疾解脱顿悟涅槃”之语。《菩萨珞璎本业经》卷下“佛母品”也称“听等觉如来说珞璎法藏,是故无渐觉世尊,唯有顿觉如来。”中国佛教不同派别在成佛的步骤、方法上,理论各有差别。安世高所传的小乘禅学,侧重于数息行观的精神修炼,认为达到阿罗汉果位也要累世修行,积累功德,后被看成是主张渐悟的一派;支谶、支谦所传的大乘般若学,侧重于义解,直深实相本体,后来被看成是近于顿悟的一派。东晋时的支道林、道安、慧远、僧肇等把成佛的步骤、方法与所谓菩萨修行的“十住”阶次相联系,认为在“七住”以前是渐悟过程,到了“七住”,对“无生”(实相、真理)法有了坚定的识,已证得“无生法忍”,虽非究竟,但已可有顿悟。这种顿悟,还承认“一住”至“七住”是渐修过程,是一种渐进的顿悟,被称为“小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