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众叛亲离
第七年: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2年
韩信在北方的顺风顺水不足以让刘邦在正面战场上顺利,在与项王的直接对抗中,他屡战屡败。可是,对刘邦来说,在荥阳成皋和项王拖着就行了,不用急着取胜,不要大败就好,反正大后期韩信已经壮大起来,相信还会越来越威胁到项王,转机迟早要到来。
事实上,后续的发展告诉我们,即使刘邦在正面战场大败了,他也还是始终处于全局的优势。
刘邦真的在随后的战斗中全军覆没了一回,几乎是一点儿部队都不剩了,又是滕公夏侯婴驾着车带着刘邦一辆独车跑了出来。
这个时候在北线的赵国,韩信和张耳手下还有很多部队,精明的刘邦并没有直接去找韩信,他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虽然说韩信是自己的手下,但毕竟现在自己一点儿部队都没了,兵都在韩信手上。韩信如果翻脸,真的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所以刘邦趁着他战败的消息还没有传到韩信耳中,驾着车谎称是汉军主力部队派来的使者,直接进入了赵国军队的中间。
此时韩信和张耳还在睡觉没有起床,刘邦直接闯入卧室之内夺走了兵符,开始用指挥旗召集众将。等到韩信张耳起来发现刘邦来了,刘邦早已控制好局面,分配好军队,根本没有给韩信张耳二人一点儿犹豫思考的机会。
在得到了赵国军队之后,刘邦重新掌控了局势,继续和项王拉锯,轻易的就挽回了之前的败局。
这个时候不同的人给刘邦提出了两条不同的策略:
一、学陈王立六国的后人为王,一起对抗项王。
二、将项刘两家的僵持线从荥阳成皋一带西撤到河洛地区
刘邦作为一代开国之君,确实展现出了他独到的洞察世事的眼光,在听取了多方意见之后,正确判断出这两个计策都不能采纳。
先说第一个,明显这是个非常糟糕的主意。陈王当时大泽乡首事,是以一人之力对抗强大的秦。他既然是白手起家,本来就没有什么,张耳陈馀劝他立所谓的立六国后人,无非就是空给一个名号,至于地盘什么的,你们自己去拿,这是拿别人的东西来做自己人情的大便宜。
而刘邦呢,他手上的地盘都是实实在在自己的地盘,如果拿这些地盘来立六国的后人,岂不是用自己的肉来养肥未来的敌人吗,即使这些人能够帮刘邦打败项王,那打败项王之后只怕刘邦面对的敌人会更多。
再说第二个,也是一个非常差的建议。古时候打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而在荥阳成皋之间有当时中原地区最大的粮仓敖仓。这个仓库在历史上可谓是兵家必争之地,在五十多年后的“七国之乱”中,这里也一直是双方焦灼的焦点,甚至是在一千年后的隋唐时期,瓦岗寨在李密执政之初,也正是因为打下了这座粮仓而声名大振,开始了称霸之路。
所以说,放弃荥阳成皋一线退到河、洛地区其实就是将这么一个巨大的军事资源拱手赠与项王。另外,荥阳成皋一带地处太行山脉,也是地形险要之处,飞狐口白马津(还记得斩颜良诛文丑吗)都是古来用兵之所,弃之可惜。
正面的刘邦被项王打败了一次又一次,可在其他方面局势却越来越向他倾斜,除了北面的韩信顺风顺水以外,他的说客随何在南面也取得了重大成果,成功劝降项王的一个得力干将,九江王英布。
随何一开始去见九江王英布的时候,连过三天都没有见到英布,随何就让随从把他的话传达给英布:“九江王之所以不见我,是因为他觉得楚国强大而汉国弱小,这正是我这次来的原因。让我见九江王,说的对也就罢了,倘若说不对的话,就把我们二十几个人全都杀了,这足够表明九江王背叛汉王而与楚国相好了。”
于是英布见了随何,随何问英布:“汉王让我见您,是因为我们私下里有些疑惑,不知大王和楚王是什么关系?”英布说:“我是以臣子的身份侍奉楚王。”
随何说:“您与楚王项羽同是诸侯,地位相等,您却以臣子的身份侍奉他,肯定是认为楚国强大,可以做九江国的靠山。但项王攻打齐国的时候,您本应该亲自带兵全力去帮助,您却只派四千人去,做臣子的该这样吗?彭城大战,您的一万多军队都没有过河帮项王,只是远远的观望,做臣子应该这样吗?您这是借依附楚国之名而实际上想独立!”
随何句句都说到了关键,他又说:“但是您现在还不敢公开背叛楚国,是因为您觉得汉国弱小。但是,楚国军队虽然强大,却背负了不义的恶名,汉王是以正义之师联合诸侯一起对付他。如今楚军陷在荥阳成皋之间,千里运粮,可以说进不能攻取,退又无法脱身,自己都难保了!如果楚军战胜了汉军,那么诸侯人人自危会互相救援;但如果汉军战胜了楚军,天下诸侯都会对他群起而攻之的!所以说,楚国的形势如今并不如汉国,您委身于即将灭亡的楚国,而不选择万无一失的汉国,是否不太妥当?”
随何见英布有些动摇,就提出最后的办法:“我并不认为九江国的兵力可以战胜楚国,但大王只要反叛能够拖住楚军几个月,汉王夺取天下就万无一失了,到时候汉王肯定会封您一块土地,而九江国也必定还是您的。”
恰好这个时候楚国的使者也到了九江,传项王的命令让英布尽快发兵,随何一看英布还在犹豫,就直接冲了过去对楚国的使者说:“九江王已经归汉,楚国凭什么来调他的军队?”楚国使者一听,大惊之下马上逃跑,随何又对英布说:“现在事情已经泄露,如果这个使者回到项王那儿,项王肯定会发兵攻打您,不如我们现在就追杀这个使者,快点儿寻求到汉王的帮助。”英布一看木已成舟,只能杀了楚国使者,和随何一起投降刘邦。
就这样随何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生生说服了英布反叛,当然,英布的反叛绝对不是随何一人之力,天下大势以及项王自己对于部下的多疑也是重要原因。
英布归降刘邦的消息马上被项王知道,项王派龙且攻打九江,把英布打的大败。英布落魄的去见刘邦,当时刘邦正在洗脚,一边洗脚一边接见他,他感到非常的屈辱。
英布很后悔,因为项王对战将从来都非常尊重,不像刘邦这样无礼。但是之后英布又发现他的饮食起居的安排全部都和刘邦本人一样的规格,马上变得大喜过望,充分体现了小人见利忘义的本质。
归降刘邦之后大家不能再称呼英布为九江王了,但是当时的他在刘邦这边又没有什么确切的封地,所以大家都称呼他为武王。原因很简单,黥布以前是土匪出身,当过山寨的武大王,所以也比较习惯别人这样叫他。
英布在九江的家人已经基本都被龙且杀光,他只带了几千嫡系部队和刘邦一起驻扎在成皋。
失去了英布让项王少了一条得力的臂膀,但毕竟也只是臂膀,马上项王又因为自己的多疑损失了“大脑”:楚国的第一谋臣,范增。
前文说过陈平一生献过“六大奇计”,可以说都是不上台面但效果很好的,这里要提一个,就是他在项王部队散布的谣言。他针对项王身边最核心的几个人比如钟离昧、龙且、周殷等人进行反间,项王的多疑果然让他慢慢的开始疏远这些肱骨之臣。
除了钟离昧这些人,当然还有最关键的范增,
项王手下武将不少,但是真正的有智之士却是少的可怜,这与项王自己喜欢直来直往的打斗有关系,也算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吧。如果项王身边真的一点儿有见识的人都没有,他也不可能走到今天。项王能一路称霸至今,就是因为有范增。
陈平专门准备了针对范增的离间计:项王的使者来汉营的时候,陈平准备了非常丰富的宴席,拿给楚国的使者看,结果他一见到楚国的使者,就假装很诧异的说:“我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没想到是项王的。”于是马上把酒菜换下去,换成了粗茶淡饭。楚国使者把这个事情报告了项王,按理说这条计策挺低级的,可项王就是低级到连这个都信,开始怀疑范增。
项王称范增为“亚夫”,也就是第二个爸爸,可谓是尊重之至了,但再尊重也还是架不住自己的多疑。
范增发现项王怀疑自己,气的直接告老回彭城,但还没到,就在路上重病发作而亡。
范增的死可以说是楚汉之争中真正质的转变,项王从此更加盲目的决策。虽然说可能即使范增还在,也不能挽回项王最终败亡的命运,但范增死后,项王走向绝路的速度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英雄的末路往往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失去了范增的项王,已经失去了胜利天平上最重的一块砝码。
范增死后,项王好像发现自己中计,气的开始猛攻荥阳,把刘邦团团围住,几乎就要活捉,幸好“诡计大师”陈平又站了出来,
刘邦从荥阳逃脱也是陈平“六大奇计”之一,陈平让纪信假扮刘邦,然后出城投降,又找了一群女子在旁边护驾吸引项王部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刘邦却乔装从另一个门仓皇出逃。
又取得了一次正面交锋的胜利,项王却并没有趁势追击,毛主席的诗“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说的就是此时的场景。但其实项王恐怕也有自己的苦衷,这个时候,项王背后的彭越开始捣乱了,他攻占了整个梁国的地盘,如果项王置之不理追击刘邦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粮草问题,非常危险。
所以,项王选择回身赶走彭越而不去追刘邦也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