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器之才
成功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特别的地位。
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
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
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回答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
“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人生哲理
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
发泄
一天,陆军部长斯坦顿来到林肯那里,气呼呼地对他说一位少将用侮辱的话指责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议斯坦顿写一封内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伙。
“可以狠狠地骂他一顿。”林肯说。
斯坦顿立刻写了一封措辞强烈的信,然后拿给总统看。
“对了,对了。”林肯高声叫好,“要的就是这个!好好训他一顿,真写绝了,斯坦顿。”
但是当斯坦顿把信叠好装进信封里时,林肯却叫住他,问道:“你要干什么?”
“寄出去呀。”斯坦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不要胡闹。”林肯大声说,“这封信不能发,快把它扔到炉子里去。凡是生气时写的信,我都是这么处理的。这封信写得好,写的时候你已经解了气,现在感觉好多了吧,那么就请你把它烧掉,再写第二封信吧。”
人生哲理
人总是有受别人鸟气的时候,这种不满情绪堆在心中是有害的,反击回去或发泄给别人都不是上策,林肯的主意最好。
秘密
罗斯福当海军助理部长时,有一天一位好友来访。谈话间朋友问及海军在加勒比海某岛建立基地的事。
“我只要你告诉我,”他的朋友说,“我所听到的有关基地的传闻是否确有其事。”
这位朋友要打听的事在当时是不便公开的,但既是好朋友相求,那如何拒绝是好呢?
只见罗斯福望了望四周,然后压低嗓子向朋友问道:“你能对不便外传的事情保密吗?”
“能。”好友急切地回答。
“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人生哲理
“出我的口入你的耳,切莫向第三个讲起。”这全是自欺欺人的废话,你任何时候都不能指望别人就某事守口如瓶,你可以给好朋友说,他也会同样地给他的好朋友说,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打死我也不说”。
回报
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师勘弥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当他要上场时,一个门生提醒他说:“师傅,您的草鞋带子松了。”他回答了一声:“谢谢你呀。”然后立刻蹲下,系紧了鞋带。
当他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却又蹲下,把刚才系紧的带子复又弄松。显然他的目的是,以草鞋的带子都已松垮,试图表现这个百姓长途旅行的疲态。演戏细腻到这样,这位大师确有其过人之处。
话说回来,正巧那天有位记者到后台采访,看见了这一幕。等演完戏后,记者问勘弥:“你为什么不当时指教学生呢,他不懂得这演戏的真谛呀。”
勘弥回答说:“别人的亲切关爱与好意必须坦然接受,要教导学生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在今天的场合,最重要的是要以感谢的心去接受别人的提醒,并给予回报。”
人生哲理
演戏就是做人,做人做到家,事才会做到家。勘弥告诉我们,千万不要随意封住别人对你的善良之门。
大器之才
1965年,我在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担任管理员。一天,有同事推荐一个四年级学生来图书馆帮忙,并说这个孩子聪颖好学。
不久,一个瘦小的男孩来了,我先给他讲了图书分类法,然后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的图书放回原处。
小男孩问:“像是当侦探吗?”我回答:“那当然。”接着,男孩不遗余力地在书架的迷宫中穿来插去,小休时,他已找出了三本放错地方的图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不遗余力。干完一天的活后,他正式请求我让他担任图书管理员。又过两个星期,他突然邀请我上他家做客。吃晚餐时,孩子母亲告诉我他们要搬家了,到附近一个住宅区。孩子听说转校却担心:“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我一直记挂着他。但没过多久,他又在我的图书馆门口出现了,并欣喜地告诉我,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我们这边来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其实,我当时心里便应该有数。这小家伙决心如此坚定,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我可没想到他会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电脑公司大亨、美国首富——比尔·盖茨。
人生哲理
在许多伟大或杰出人物身上,总有优于或异于常人之处会或早或迟地显示出来。在成名之前,这些“异象”犹如稍纵即逝的彗星难以被人察觉注意,大多在功成名就之后,人们才想到他们当初的不凡。但不管事前或事后的记录,无疑都是留给人类的一份精品。
宴会上的洗手水
温莎公爵除了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大传奇外,还有许多不为人知道的小故事。
有一次,英国王室为了招待印度当地居民的首领,在伦敦举行晚宴,其时还是“皇太子”的温莎公爵主持这次宴会。
宴会中,达官贵人们觥筹交错,相与甚欢,气氛融洽。可就在宴会结束时,出了这么一件事。侍者为每一位客人端来了洗手盘,印度客人们看到那精巧的银制器皿里盛着亮晶晶的水,以为是喝的水呢,就端起来一饮而尽。作陪的英国贵族目瞪口呆,不知如何是好,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主持人。
温莎公爵神色自若,一边与客人谈笑风生,一边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像客人那样“自然而得体”地一饮而尽。接着,大家也纷纷效仿,本来要造成的难堪与尴尬顷刻释然,宴会取得了预期的成功,当然也就使英国国家的利益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人生哲理
任何时刻都不要让你的重要客人与顾客在小事上陷入尴尬境地而出丑,否则,你就会在大事上出丑。
例外
爱因斯坦经常拒绝作家的采访或坐着由画家为他画像,但有一次,他改变了态度。
一天,一位画家请求为他画像。
爱因斯坦照例回绝道:“不,不,我没有时间。”
“但是,我非常需要靠这幅画所得的钱啊。”画家恳切地说。
“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爱因斯坦马上改变了态度,“我当然可以坐下来让您画像。”
人生哲理
这个故事中有两点引人深思,一是爱因斯坦的同情心使他的人格更加伟大;二是画家坦率地直陈困难,而获得成功,这种做法比花言巧语更能打动人心。
女王敲门
一次,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
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
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人生哲理
回家之前,就应该把各种头衔职位扔在脑后,更别说进卧室了。
识破圈套
世界著名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一次欧洲指挥大赛的决赛中,按照评委会给他的乐谱在指挥演奏时,发现有不和谐的地方。他认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不如意。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地说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小泽征尔的错觉。面对着一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突然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判台上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们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前两位参赛者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终因趋同权威而遭淘汰。小泽征尔则不然,因此,他在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中摘取了桂冠。
人生哲理
在权威面前一旦养成屈膝哈腰的精神习惯,不但自己只能生活在人家的影子中,而且人家也未必瞧得上你,自己不尊重自己,任何人也不会尊重你。
斯隆与杜拉克
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经理的斯隆被西方管理学界誉为“现代化组织的天才”。杜拉克则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
1944年,斯隆聘请杜拉克担任通用的管理政策顾问。二人见面时,斯隆说了这样一番话:
“我不知道我要你研究些什么,要你写什么,也不知道该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这些都该是你的任务。我唯一的要求,只是希望你把你认为正确的东西写下来。你不必顾虑我们的反应,也不必怕我们不同意。尤其重要的是,你不必为了使你的建议易为我们接受而想到调和折中。在我的公司里,人人都会调和折中,不必劳你的驾。你当然也可以搞调和折中,但你必须先告诉我们,‘正确’的是什么,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调和折中。”
管理学家们认为,通用何以能成为通用,斯隆何以被称为“组织天才”,这段话都传达出了重要信息。
人生哲理
许多人请外来和尚的本意是要注入新鲜血液,那么就不要把他同化到庙里已有的和尚群体中。
果断
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个鸟巢被风从树上吹掉在地,从里面滚出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
当他托着鸟巢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于是,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口,急忙走进屋去请求妈妈。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终于破例答应了。
小男孩兴奋地跑到门口,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他看见一只黑猫正在意犹未尽舔着嘴巴。小男孩为此伤心了很久。但从此他也记住了一个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决不可优柔寡断。这个小男孩长大后成就了一番事业,他就是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
人生哲理
在人生中,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可能会失去更多成功的机遇。
明智的一厘米
撑竿跳名将布勃卡有个绰号“一厘米王”,因为在重大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记录,将之提高一厘米。
巴塞罗那奥运会前就有人披露出其中的奥秘,此公训练时经常跃过6.25米的高度,但在正式比赛中他从不拿出真本事,而是一厘米一厘米地提高自己的记录。因为他与赞助人和运动会组织者有约,每破一次记录可得75万美元的奖金。所以,他说:大幅度提高成绩是不明智的。
布勃卡如此这般,称雄多年。当然了,他的聪明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别人不服亦不行,你倒是跳得比他高呀!
人生哲理
有时候,可持续性发展比一下子就到顶峰要明智、经济得多。留点余力明天用,因为每天进步一点点,所以每天快乐一点点。
鸡毛蒜皮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小孩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
小男孩不服气:“您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谴责我。”
“但是,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身受其害的坏习惯。”
人生哲理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身受益,要是坏习惯,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
第二落点
19世纪中叶,美国加州传来发现金矿的消息。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纷纷奔赴加州。17岁的小农夫亚默尔也加入了这支庞大的淘金队伍。他同大家一样,历尽千辛万苦,赶到加州。
淘金梦是美丽的,做这种梦的人很多,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人蜂拥而至,一时间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金子自然越来越难淘。
不但金子难淘,而且生活也越来越艰苦。当地气候干燥,水源奇缺,许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没有圆了致富梦,反而丧身此处。
小亚默尔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发现黄金,反而被饥渴折磨得半死。一天,望着水袋中一点点舍不得喝的水,听着周围人对缺水的抱怨,亚默尔忽发奇想:淘金的希望太渺茫了,还不如卖水呢。
于是亚默尔毅然放弃打金矿的努力,将手中挖金矿的工具变成挖水渠的工具,从远方将河水引入水池,用细沙过滤,成为清凉可口的饮用水。然后将水装进桶里,挑到山谷一壶一壶地卖给找金矿的人。
当时有人嘲笑亚默尔,说他胸无大志:“千辛万苦地赶到加州来,不挖金子发大财,却干起这种蝇头小利的小买卖,这种生意哪儿不能干,何必跑到这里来?”
亚默尔毫不在意,不为所动,继续卖他的水。哪里有这样的好买卖,把几乎无成本的水卖出去,哪里有这样好的市场?
结果,大多淘金者都空手而归,而亚默尔却在很短的时间靠卖水赚到6000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了。
人生哲理
在追逐主要目标的过程中,会有派生出来的次要目标与机遇,大家都在蜂拥而上抢第一落点时,去抢第二落点不失为明智之举。
没有选择的选择
现任北京外交学院副院长的任小萍女士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组织上安排的,自己并没有什么自主权。但在每一个岗位上,她也有自己的选择,那就是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1968年,任小萍成为北京外语学院的一名工农兵学员。当时她年纪最大,水平最差,第一堂课就因为回答不出问题而站了一堂课。第二天,教室里挂出一条横幅:“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她就是这个“阶级兄弟”。但等到毕业的时候,她已成为全年级最好的学生之一。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到英国大使馆做接线员。做一个小小的接线员,是很多人觉着很没出息的工作,任小萍却把这个普通工作做出了花。她把使馆所有人的名字、电话、工作范围甚至连他们的家属名字都背得滚瓜烂熟。有些电话进来,有事不知道该找谁,她就会多问问,尽量帮他准确地找到人。慢慢地,使馆人员有事要外出,并不是告诉他们的翻译,而是给她打电话,告诉她会有谁来电话,请转告什么,有很多公事、私事也委托她通知,任小萍成为全面负责的留言点、大秘书。
有一天,大使竟然跑到电话间,笑眯眯地表扬她,这是破天荒的事。结果没多久,她就因工作出色而破格去给英国某大报记者处做翻译。
该报的首席记者是个名气很大的老太太,得过战地勋章,授过勋爵,本事大,脾气大,把前任翻译给赶跑了,刚开始也不要任小萍,看不上她的资历,后来才勉强同意一试。一年后,老太太经常对别人说:“我的翻译比你的好上十倍。”不久,工作出色的任小萍就被破例调到美国驻华联络处,她干得又同样出色,获外交部嘉奖……
人生哲理
一个人在无法选择工作时,至少他永远有一样可以选择:就是好好干还是得过且过。在同一种工作岗位上,有的人勤恳敬业,付出得多,收获也多。有的人整天想调好工作,而不做好眼前的事。其实,这样的选择就决定了将来的被选择。
分段实现大目标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只要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性情木讷,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人生哲理
在现实中,我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较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稍微具有一点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许会少许多懊悔和惋惜。
母亲
拿破仑有一次在同贡庞夫人交谈时问道:“传统的教育体制似乎一无是处,为了使人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缺少的是什么呢?”
“母亲。”贡庞夫人回答说。
这个回答深深地打动了皇帝。“不错!”他说,“在这一个词里包含着一种教育体制。那么请您费心,务必要培养出知道怎样去教育自己孩子的母亲。”
人生哲理
母亲的品质决定着孩子的未来。一个家庭,哪怕穷得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善良、节俭、乐观和整洁的女人在料理,这样的家庭仍是心灵的圣堂与快乐力量的源泉。母亲为社会贡献的最主要的产品就是你的孩子,除了自发的爱以外,母亲必须学习教育的艺术,否则,任何教育改革都将是徒然。
一双鞋
在火车将要启动的时候,一个人急匆匆地踏上车门,可是他的一只脚被门绊了一下,鞋子掉了下去。火车开动了,这个人毫不犹豫地脱下另一只脚上的鞋子朝第一只鞋子掉下去的方向扔了下去。
有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如果一个穷人正好从铁路旁经过,他就可以捡到一双鞋,这或许对他很有用。”这个人叫甘地,在印度,他被尊称为“圣雄”。
人生哲理
一个人的伟大,首先是灵魂的伟大,其次才是才华的出众以及取得的成就。
最好的报酬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助的哭声,于是他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粪池里,于是弗莱明把这个小孩从死亡边缘救出来。
隔天,有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农夫家,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小孩的生命。”农夫说:“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
就在那时,农夫的儿子从茅屋的门走进来,绅士问:“那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骄傲地回答说:“是。”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小孩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
农夫答应了。后来农夫的小孩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他在1944年受封骑士爵位,且得到诺贝尔奖。
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肺炎,用什么药救活他呢?盘尼西林。那绅士是谁呢?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是谁?是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人生哲理
一个小小农夫的一点点善良,竟然给世界带来如此重大的变化,善莫大焉。
补脑
大作家马克·吐温收到一位初学写作的青年的来信。写信人对这样一个问题颇感兴趣:
“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质,而磷质有助于补脑子。那么要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就必须吃很多的鱼才行吧?不知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实际。”
他又问道:“您是否也吃了很多的鱼,吃的是哪种鱼呢?”
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你得吃一对鲸鱼才行。”
人生哲理
只听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除了广告以外,还没有听说过补品补出来的伟大人物。
促销
毛姆成名之前,生活清苦。为求文章有价,有一次写完一部小说后,毛姆就在报纸刊登了这样一份征婚启事:
“本人喜欢音乐和运动,是个年轻又有教养的百万富翁,希望能和毛姆小说中女主角完全一样的女性结婚。”几天之后,毛姆的小说被抢购一空。
人生哲理
应当说,毛姆开了现代畅销书炒作的先河。只不过,今天的这些文人炒作手法比毛姆要差远了。
一生磨一镜
在荷兰,有一个刚初中毕业的青年农民,来到一个小镇,找到了一份替镇政府看门的工作。他在这个门卫的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他一生没有离开过这个小镇,也没有再换过工作。
也许是工作太清闲,他又太年轻,他得打发时间。他选择了又费时又费工的打磨镜片当自己的业余爱好。就这样,他磨呀磨,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样的专注和细致,锲而不舍,他的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了,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他们的都要高。借着他研磨的镜片,他终于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从此,他声名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他看来是高深莫测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拜会过他。
创造这个奇迹的小人物,就是科学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0岁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他老老实实地把手头上的每一个玻璃片磨好,用尽毕生的心血,致力于每一个平淡无奇的细节的完善,终于他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他的上帝,科学也在他的细节里看到了自己更广阔的前景。
人生哲理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你能执著地把手上的小事情做到完美的境界吗?
敌人与朋友
作为美国总统,林肯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他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
“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林肯十分温和地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人生哲理
可惜的是,这世界上太多的人只知道从肉体上消灭敌人。
人多势众
爱因斯坦创建相对论之后,科学界褒贬不一。1930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做《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
爱因斯坦知道后,禁不住哈哈大笑。他说:“一百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人生哲理
真理只认可科学的推理与事实,与人数无关。社会活动中我们必须正视“群众的力量”,科学研究中“人海战术”并不能奏效。
一件旧大衣
一天,爱因斯坦在纽约的街道上遇见一位朋友。
“爱因斯坦先生,”这位朋友说,“你似乎有必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瞧,你身上这件多旧啊。”
“这有什么关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爱因斯坦无所谓地说。
几年后,他们又偶然相遇。这时,爱因斯坦已然誉满天下,却还穿着那件旧大衣。他的朋友又建议他去买一件新大衣。
“这又何必呢?”爱因斯坦说,“反正这儿每个人都已经认识我了。”
人生哲理
如果爱因斯坦脑子中总装着诸如该穿什么大衣、该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之类的事儿,那也就不会有相对论了。
死刑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被当权者判处了死罪,其罪名是传播异说、败坏风俗、反对民主等。当权者没有采取绞死他的方式,也没有采取砍下他脑袋的方式,而是让他喝下一杯毒药水,让他体面而无痛苦地死去。
临刑之前,一个女人突然跑到他跟前,伤心地哭泣道:“我真伤心,你什么罪也没犯,可他们就要处死你了。”
“傻大姐,”苏格拉底笑着说,“难道你希望我犯罪,做一个真正的罪犯死去才值得吗?”
人生哲理
因思想而被判刑定罪,是思想家们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但从另一角度说,也是思想家们的骄傲,因为他们肯定最深刻地触动了专制者的利益。
光荣的借款
居里夫人在读书时生活极为贫困。后来,因为她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波兰的“亚历山大基金会”颁发给她600卢布奖学金,以资助她在法国继续深造。
四年后,居里夫人在研究钢铁的磁化技术方面获得了成功,法国科学协会发给她一笔酬金。尽管她当时生活仍很贫困,但她除了用这笔钱购置了一些实验仪器外,把余下的金额全部寄给了“亚历山大基金会”。
她在附信中说:“我把你们的奖学金当作光荣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初步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发给另一个生活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
人生哲理
人与社会之间应有这样一种良好的互动机制:社会能够有效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最大限度地回报社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又应成为成功人士的目标。居里夫人为整个世界树立了一个榜样。
家具问题
居里夫妇结婚时,他们的会客室里,只摆着一张简单的餐桌和两把椅子。后来,居里的父亲来信对他们说,他准备送给他们一套家具,问他们需要些什么样的家具。
看完信后,居里若有所思地说:“有了沙发和软椅,就需要人去打扫,在这方面花费时间未免太可惜了。”
居里对新婚妻子说:“不要沙发可以,我们只有两把椅子,再添一把怎么样?客人来了也可以坐坐。”
“要是爱闲谈的客人坐下来,又怎么办呢?”居里夫人提出反对意见。
最后他俩决定,不再添置任何家具了。
人生哲理
简单的物质生活其实有助于纯净灵魂和寻找智慧,你信吗?
胸怀
毕加索对冒充他作品的假画毫不在乎,从不追究,最多只是把伪造的签名涂掉。有人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这样。毕加索说:
“作假画的人不是穷画家就是老朋友。我是西班牙人,不能和老朋友为难,穷画家朋友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再说,那些鉴定真迹的专家也要吃饭。那些毕加索假画使许多人有饭吃,而我也没有吃亏,为什么要追究呢?”
人生哲理
这段话除了说明毕加索悲天悯人的胸怀之外,也表现了他的聪明之处:如他一味地去“打假”。只能使自己陷入大量的事务性纠纷之中,徒增烦恼,而没有时间、精力、心情去追求创作上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