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心理学(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生活中的心理学(3)

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对心理学越来越感兴趣了。今天,人类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已经非常发达,使我们对于周围的世界有了十分精确的掌控,甚至都可以飞跃出地球去开拓更为广袤无垠的外部星空了。美国的“深度撞击”号在人类的遥控下成功撞击了一颗小行星——你如何不叹服人类智慧的伟大呢?可是,在黑夜里,当你躺在床上,听着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声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自己才是这个宇宙中最神秘的事物呢?我们对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了多少呢?我们每个人既相同又不同,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生活,我们每天都上演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这一切内部的深层的机制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努力研究外部世界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同样,我们研究我们自身的内心世界也要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所要研究和利用的内心世界和“资源”,主要就是我们的心理能力。人的心理能力是非常丰富的,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珍贵的财富。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每说一句话,都受到一定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尽管有时候我们觉察不到。说一个人发脾气、闹情绪,这就是一种心理活动;说一个人洋洋得意、意气风发,这就是一种心理状态;说一个人品行不好、思想消极,这其实就是在做心理学研究了。心理学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越是复杂的生活,越要懂得心理学的道理才行。懂得运用心理学管理自己,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有意义,我们的学习、工作才会有所成就,我们和他人才会友好互助地相处。

人的心理和人的生活是相互影响的。人一降生,就是带着心理能量来的,虽然这种能量是潜在的和不成型的。同时,一定的生活环境便会将这个刚出生的小家伙一下子包围起来。生活环境的差异对人的早期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导向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出生在一个暴力家庭,他的心理上就会发展不健全,可能会成为一个性格古怪、情绪反常、十分叛逆的人,他可能早早辍学,不愿回家,讨厌家庭,讨厌社会,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样是他,如果出生在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他的心理就会健康地发展,自小懂得关爱和帮助别人,懂得尊敬长者,懂得好好学习,珍惜家庭温暖——他将来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不同的生活环境造就人不同的心理;有不同心理特征的人会选择不同的生活道路。

“生活如流水”,人们经常如是说,可这个比喻并不怎么恰当。静静流淌的水囊括不了生活的全部内涵。生活,应该说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穿峡谷、过险滩、漫平原,九曲十八弯,时缓时急,直至奔腾入海。人则是这条大河上的航行者,时而激动万分,时而忧心忡忡,时而又迷茫惆怅,但终归还是保持向着海的航向,这就是生活中人的心理写照。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它必然是来自生活的;它最终又会回归生活,指导生活。懂得和运用心理学的一些道理,你的生活必然会活得有滋有味。下面不妨来了解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效应。

(一)超限效应

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超限效应”。

马克·吐温是美国着名的短篇小说家。有一次,他听人作募捐演讲。一开始,他觉得那人讲得很好,使人非常感动,准备捐些钱。过了十几分钟,那人还没有讲完,他便有些不耐烦,于是决定少捐一些钱。又过了十几分钟,那人仍然滔滔不绝,于是乎,他决定一毛不捐。冗长的讲演终于结束了,大家开始募捐。马克·吐温却气愤难消,不仅没有捐钱,还从募捐箱里偷走了几元钱。

超限效应也常常体现在人们的家庭教育中。比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父母就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五次地重复对孩子做出同样的批评。孩子一开始可能感到内疚和不安,逐渐便会变得不耐烦,最后甚为反感。孩子一旦受到批评,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从心理不安中恢复过来;受到重复批评时,孩子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便逐渐高涨起来。

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批评教育要在一定的限度内,注意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即使非要再次批评,那也要换种说法或角度,不应简单地重复。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小辫子被“揪住不放”,逆反心理也会得以避免或减轻。

(二)3对1规律

你应该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就是当你自己想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别人可能一口回绝;如果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他可能就乖乖就范了。那么至少需要几个人才能奏效呢?实验表明,能够引发对方同步行为的人数至少为3~4名。

当两个人统一口径诱使某人采取趋同行为时,他一般会坚持己见。如果人数增加到3人,趋同率就迅速上升。如果5个人中有4人意见一致,此时趋同率最高。人数增至8名或15名,趋同率则几乎保持不变。

但是,这种劝说方法在一对一的谈判或对方人多时就很难发挥作用。如果对方是一个人,你可以事先请两个支持者参加谈判,并在谈判桌上以分别交换意见的方式诱使对方做出趋同行为。以纸牌游戏为例,一般由四个人参加,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时机成熟,有人会建议提高赌金或导入新规则,同时也会有人反对。这时如果能拉拢其他两人赞同你的建议,三个人合力对付一个人,那么此人往往会因寡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

(三)皮格马利翁效应

有一个希腊传说,说的是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名叫皮格马利翁的国王,他酷爱艺术。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皮格马利翁雕塑了一尊少女像。他十分钟情于自己的得意之作,整天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它。爱神阿佛洛狄忒见他感情真挚,就给雕像以生命,使两人结为夫妇。

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这种期待的力量就被心理学家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四)贝勃规律

有一个关于“诱敌深入法”的有趣实验。如果报纸售价上涨0.5元,人们会十分敏感;而如果房价涨了100甚至200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贝勃规律”。

下面再举例子以说明这种“贝勃规律”。

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如果此时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觉察不出有什么差别。直到左手砝码的加重至306克时,他才会感觉左手的有些重。同样,如果右手举着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人才能感受到差异。也就是说,要比之前的情况多给一倍以上的刺激,人才会有所反应。所以,要想辨别出刺激间的差异,差额必须足够大。

企业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活动经常用到“贝勃规律”。例如,一家公司想裁掉一些员工,但这些人逆反、报复心理很强,首先拿来开刀则可能引起不良后果。因此,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冲击,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受到历次冲击之后,这些人已经麻木了。

再比如,在谈判中,一开始就提出令人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细节并使对方接受,这种“诱敌深入法”基本上也是以“贝勃规律”为基础的。

(五)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可能会存在这种情况:就是当你对一个人产生好感时,此人身上就好像出现了积极的、美妙的、理想的光环。由于这种光环的照射,此人外貌、心灵上的缺点就会被忽略,更甚者你还会主观地赋予他很多本不具有的美好品质,正所谓“情人眼中出西施”。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光环效应”或“晕轮效应”。

热恋中的男女,往往觉得对方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最帅的、最万里挑一的,可能结婚之后才会感叹:“当初我怎么就没发现这家伙这么多毛病呢?”正如莎士比亚曾经感叹的,“恋人和诗人都是满脑子的想象”——纤细瘦弱说成“苗条匀称”,脸色苍白称为“洁白无瑕”,身体肥胖成了“丰满健壮”,脸上黑痣也叫做“美人痣”。

其实,晕轮效应就是“以偏概全”,是一种评价偏见,甚至会达到“爱屋及乌”的程度。比如,所谓的“追星族”,或称“粉丝”,常因喜欢某位流行歌星或影星的某一特征而盲目模仿。模仿明星的发型、胡须、穿着,整容模仿明星的长相,甚至不惜代价去搜集歌星使用过的物品。晕轮效应也常常成为行骗的工具,比如有些人刻意将自己打扮成某种人的外表,从而行骗,屡屡得手。

俄国着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恐怕无人不知,但却英年早逝,都是晕轮效应惹的祸。他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虽然长得美丽,可与普希金的志向、兴趣相去甚远。每当普希金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她总是捂着耳朵痛苦地叫:“不要听!不要听!”她喜欢交际、玩耍,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或出席豪华晚会、舞会,而这些都是普希金所不喜欢的。但普希金还是为她丢下创作,搞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娜坦丽的漂亮蒙蔽了普希金的双眼,他觉得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可是他错了。

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随处可见。年轻人选择恋人,往往很看重外表,全然不去考究人的内心,从而做出错误选择。总之,晕轮效应是一种认知偏见,对人们的人际交往以及生活的许多方面有较大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尽量地避免和克服这种效应。

(六)巴纳姆效应

有一位着名杂技师,名叫肖曼·巴纳姆。他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过,因为他的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很受欢迎。他能使“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人们却常常认为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巴纳姆效应”。

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给一群人做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检查后,拿出两份检查结果让参加者判断哪一份更贴近自己。事实上,这两份结果中,一份是多数人的回答平均起来的结果,另一份才是参加者自己的结果。参加者往往认为前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

巴纳姆效应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比如算命,很多人算命后都会觉得算命先生说的“真准”。实际上,那些诉诸算命的人本身情绪低落、失意,对生活失去信心,没有安全感。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赖性大大增强,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算命先生善于揣摩人的内心感受,很快就能觉察到求助者的感受,说些稍加安慰的话语,求助者立刻会升起一股暖意。算命先生接下来的似是而非、无关痛痒的“人生预测”便会使求助者深信不疑了。

心理学对人类生活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可以参与解决工业、商业、教育、医疗、军事及其他各种社会问题。目前,心理学已经在许多的应用领域形成了分支学科,下面简单列举几个主要分支:

(一)工业心理学

主要包括管理心理学和工程心理学两大块。

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员工的选拔、培训、评价、使用等人事组织问题,还研究领导行为、组织结构、工作动机、激励手段、意见沟通等心理学问题。研究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在能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气氛,提高工作效率。

工程心理学主要研究现代工业人机系统,即人和机器的关系。目的是使设备的工程设计充分考虑人体活动特点,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工厂的照明、温度等工作条件,交通工具中的仪表安置等等都是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另外,现代工业劳作中,员工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也是其研究内容之一。

(二)商业心理学

商业心理学主要研究商业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商业活动中有关的人的行为问题。它包括市场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和消费者心理学等分类。

市场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因素在市场供求关系中的作用;广告心理学主要研究广告、商标、包装的设计及其心理效果的评价等;消费者心理学主要研究商品生产、流通过程中以及服务行业中消费者的心理规律,如购买动机和行为特点的分析等等。

商业心理学的研究是商业竞争的重要手段,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中很受推崇。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

(三)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旨在揭示心理发展和教育过程的关系,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当中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受教育者的心理个人差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教育者应具备的心理素质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直接关系到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

教育心理学又包括学科教育心理学和德育心理学等分支。学科教育心理学研究课程的内容和教授方法;德育心理学研究儿童道德动机、道德判断的形成过程,寻找培养优秀道德品质、正确信念理想的有效途径。

(四)法律心理学

法律心理学主要研究人们在司法活动中的心理活动和规律。根据研究内容的差异,法律心理学又可分为犯罪心理学、审判心理学、侦察心理学、司法鉴定心理学等。

犯罪心理学主要研究犯人作案的动机、对罪犯的有效教育改造等问题;审判心理学主要分析犯人供词和证人证词的可靠性问题;侦察心理学研究案件侦破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心理规律;司法鉴定心理学主要的目的是运用临床精神病学知识,对疑似精神病人的被告及其他诉讼当事人进行心理鉴定,为确定其法律责任提供科学的依据。

(五)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是关于健康和疾病问题的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因素在致病和维护健康方面的作用,以及医护人员和病人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

医学心理学还研究精神药物的作用、心理治疗的方法、病人的康复过程等问题。医学心理学家也从事一些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工作,帮助人们促进身心健康。

(六)军事心理学

军事心理学主要研究在军事活动中人的心理问题,包括军事人员的选拔和分类、军事技能和武器的学习掌握过程、适合军事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战术、宣传和反宣传等。军事心理学上,军事组织就是一个小社会,其中的社会过程和关系,比如军官和士兵的关系、战争时群体内部情绪、军队士气的作用等,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根据兵种的特点,军事心理学可分为航海心理学、航天与航空心理学。航海心理学主要研究军事人员在长期离开陆地情况下的心理特点,舰艇操纵和海上战斗时的特殊心理学问题。世界各国的军事心理学研究成果都保密,除非已经失去了军事价值,否则不可能公开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