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大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生产计划管理(1)

(第一节)生产计划的管理工作要点

一、生产计划的制订目的

1生产计划是关于生产系统总体方面的计划。生产计划是在计划期内应达到的产品品种、质量、产量和产值等生产方面的指标,并在时间上对产品出产进度做出安排。它是指导计划期内生产活动的纲领性方案。

2生产计划是生产制造企业经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生产任务做出的统筹安排,是生产制造企业组织生产运作活动的基础。制订生产计划是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一项基本任务,它是根据国家和市场的需求以及企业的技术、设备、人力、物资、动力等资源能力条件,合理地安排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品种、产量和出产进度,充分地满足社会和用户的需要。

3生产计划是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有效控制的前提。生产计划又是根据生产制造的利润目标和产品销售目标的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有效配置的基本手段。科学地编制和有效地执行生产部门的生产计划,是提高计划工作效果的关键所在。

二、生产计划的分类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生产计划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系统,生产企业可以从时限上把生产计划分成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3种类型。

(一)长期生产计划

长期生产计划是由决策部门制订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性规划。它是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要求,对有关产品发展方向、生产发展规模、技术发展水平、生产能力水平、新设施的建造和生产组织结构的改革等方面所做出的规划与决策。长期生产计划计划期一般为3~5年。

(二)中期生产计划

通常情况下的年度生产计划就是企业的中期生产计划,是生产企业中层管理部门制订的计划。它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利润计划、销售计划的要求,确定现有条件下在计划年度内实现的生产目标,如品种、产量、质量、产值、利润、交货期等。大致可分为生产计划、总体能力计划和产品出产进度计划几个部分进行管理。中期生产计划期一般为1~3年。

(三)短期生产计划

短期生产计划是年度生产计划的继续和具体化,是由执行部门制订的作业计划。它具体确定日常生产运作活动的内容,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等。短期生产计划计划期一般为1年以内。

三、生产计划的主要衡量指标

(一)生产计划是指未来生产活动的安排

包括产品产量计划、产值计划、产品生产进度计划以及生产协作计划等。从性质上可将生产计划分为年度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年度计划是整个企业全年的成品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是落实性计划,它是对年度计划的具体化,其目的是将整个企业的计划落实到车间、工段、班组、个人。

(二)生产计划的主要衡量指标

包括产品产量指标、产值指标、品种指标、质量指标。这些指标各有不同的内容和作用,并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对生产的要求。

1产量指标

在计划期内生产的符合质量标准的工业产品数量。产量指标一般以实物单位计量,例如,汽车以“辆”表示、机床以“台”表示、轴承以“套”表示等。有些产品若仅用一种实物单位计量并不能充分表明其使用价值的大小,因而用复式单位计量,例如,电动机用“台/千瓦”表示。

2产值指标

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为了进行商品交换、实行企业经济核算以及综合地反映企业生产的总成果,有必要采用货币形式来表示产品产量。由于产值指标包括的具体内容及作用不同,产值指标分为产品产值、总产值及净产值3种。

3品种指标

在计划期内生产的产品品名和品种数。品种指标不仅反映了在产品品种方面满足市场需要的程度,也反映了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4质量指标

生产部门在计划期内提高产品质量应达到的指标。常用的综合性质量指标是产品品级指标,如合格品率、一等品率、优质品率等。

四、生产计划管理的工作内容

生产计划管理是指确定和实现生产目标所需要的各项业务工作,其中包括市场预测、生产能力测算、具体编制计划、贯彻执行计划和检查调整计划等内容,按其实施步骤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准备编制生产计划

编制计划准备工作的内容是预测计划期的市场需求,核算自身的生产能力,为确定生产计划提供外部需要和内部可能的依据。这就需要确定市场对产品的需要,预测外部的环境条件,分析内部的生产条件,对各种资料和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和综合分析。

(二)确定生产计划指标

必须根据满足市场需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综合、平衡地确定和优化生产计划指标。

生产决策所需要的计划指标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品种指标

产品品种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规定生产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和种类。它不仅反映了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还反映了企业的专业化水平、生产管理水平。产品品种的确定在生产计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处于首要地位。

2产品产量指标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就是所谓的产品产量指标。它是以实物数量计算产品产量,反映生产的发展水平。它还是制订和检查产量完成情况、分析各种产品之间的比例关系并进行产品平衡分配、计算实物量生产指数的依据。

3产品质量指标

作为衡量生产制造企业经济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产品质量受若干个质量参数控制。对质量参数要求的统一规定就是质量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企业标准、企业内部标准等几种形式。

产品质量指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反映产品本身内在质量的指标,主要是产品平均技术性能、产品质量打分等;另一类是反映产品生产过程中工作质量的指标,如质量损失率、废品率、成品返修率等。

4产品产值指标

产品产值指标应包括以下3种。

(1)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是指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的货币表现。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工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水平的指标,是计算生产发展速度和主要比例关系及一些经济指标的依据。工业总产值包括成品价值,工业性作业价值,自制半成品和自制设备在产品期末、期初结存差额价值。价格根据不同需要可以采用可变价格或不变价格。

(2)工业商品产值。工业商品产值是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预定发售出的工业产品的总价值,是可以得到的货币收入。将商品产值和生产制造的销售实际收入相比较,可显示出生产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程度。两者差距越小,则说明生产越符合市场需求。商品产值包括,利用自备材料生产成品价值、利用订货者的来料生产成品的加工价值、完成承接外单位的工业性作业的价值等。

(3)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工业增加值以社会最终成果作为计算的依据,而工业总产值是以企业的最终成果作为计算的依据。以社会范围确定最终成果,不包括生产企业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消耗产品的转移价值。工业增加值的价值构成是新创造的价值加固定资产折旧。

(三)计算核定的生产能力,安排好生产进度

确定生产任务,妥善安排商品出产进度计划。既要从时间上保证生产指标的实现,保证产销的衔接,又要能保证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的稳定。

生产计划的制订一般先由计划部门提出初步指标方案,然后进行综合平衡,研究措施,解决矛盾,使社会需要与生产可能之间相互平衡,使得生产能力和资源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确保生产制造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生产计划的综合平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的平衡。测算企业设备、生产场地、生产面积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

(2)生产任务与劳动力的平衡。测算劳动力的工种、等级、数量、劳动生产率水平与生产任务的适应程度。

(3)生产任务与物资供应的平衡。测算原材料、燃料、动力、外协件、外购件及工具等的供应数量、质量、品种、规格、供应时间对生产任务的保证程度,以及生产任务同材料消耗水平的适应程度。

(4)生产任务与生产技术准备的平衡。测算设计、工艺、工艺装备、设备维修、技术措施等与生产任务的适应和衔接程度。

(5)生产任务与资金占用的平衡。

(四)正式编制生产计划

最终制订的生产计划安排必须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编制生产计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依据。

(2)预计年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

(3)计划年度产量、产值增长水平及生产进度安排。

(4)实现计划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对各单位、各部门的要求。

生产计划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综合平衡工作,为生产系统的运行提供一个优化的生产计划。所谓优化的生产计划,必须具备以下3个特征。

(1)有利于充分利用销售机会,满足市场需求。

(2)有利于充分利用营利机会,并实现生产成本最低化。

(3)有利于充分利用生产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五、市场预测的工作流程

1确定预测的目的与作用。

2根据不同的产品及其性质进行分类,并选择预测对象。

3确定影响产品需求的因素及其重要性。

4收集并分析相关资料。

5确定预测的时间跨度,并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与模型。

6计算并核实初步的预测结果。

7综合评定生产制造企业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因素。

8综合分析预测结果,估计预测误差,并做出修正。

9将预测的结果运用到生产计划中。

10根据生产实际对预测进行监控评估。

(第二节)生产计划管理规范化制度

一、生产计划标准模板

本部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生产与经营管理,做好计划管理和生产调度。在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搞好节约、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全部门总产值预计×~×月可达到××万元,为全年增产指标××万元的××%。

(一)指导思想

必须认真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各阶段技术经济指标,努力增产短线产品,厉行节约,实现增产增收,力争达到一个没有水分的增长速度。

贯彻5个原则。

(1)贯彻总公司关于今年生产实际比上年增长的原则,全年总产值一定要达到计划或超过××万元。

(2)继续贯彻以质量求生存,生产提前不靠后的原则。

(3)贯彻设备开足、劳动力用足、生产能力不放空的原则。

(4)贯彻编制计划的严肃性、先进性并留有一定余地(超产幅度××%~××%)。

(5)贯彻计划综合平衡的原则。

(二)要抓好4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开发,千方百计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特别是××××要根据市场以销定产,防止库存积压。

(2)通过企业整顿,建立健全各项生产管理制度,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经济效益上去;要反骄破满,认真找差距,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要努力达到本公司最高水平;要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和本位主义、分散主义的倾向;加强车间之间、科室之间的协调;不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

(3)切实抓好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与节约,确保生产稳定增长,根据目前部分原材料供应紧张的情况,必须千方百计、保质保量地供应原材料、辅助材料,搞好能源使用和节约等工作。

(4)搞好安全生产,做好××××等防护工作。安排好××人员的宿舍,搞好饮料食品的供应和食堂卫生等工作。针对本季度××××的实际情况,采取可行的方法,预防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三)各车间生产安排(略)

××公司生产部

×年×月×日

二、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第一条计划部制订计划时,要考虑生产状态,以过去数年中的实绩作为标准,制订年度计划预定表,并把此表送交营业部。

第二条计划部每月前要制订出月度计划表交送营业部。

第三条营业部要通过各车间送来的计划预定表了解市场情况,制订出下个月乃至下下个月的生产进度表返交各车间。

第四条车间要根据营业部下达的生产进度表,计算自己当月的生产预定量,并把此表上交营业部。

第五条在车间的最后一道工序,要汇总每天的生产数量,然后入库,并在最后工序的入库账上进行登记,根据入库量计数,算出与进度计划相对照的超过或不足数量,再以此数据记入生产日报,送交营业部。

第六条计划部要根据超过或不足数量,计算次日的机器使用情况。如要对原先的计划做出变更,需得到主管处长及生产总监的同意,并通知运输、工程及试验部门,采取恰当的措施。也就是说,根据制造进度表,决定制造预定计划后,制造部门要计算出各部门每天必须生产制造的数量,对各部门实施中出现的超过或不足计划数值的情况,要通知承担任务的部长采取恰当措施。此外,对各部门每天的在制品要进行试验性检查,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最后一道工序,要进行产品质量的各项检查,确定产品的质量等级。

第七条每月中旬要对当月的在制品进行盘存。在系统地调查当月生产状况的同时,要算出生产效率、实绩与计划的差异,而后制订作业方针。

第八条如果发生事故而减少生产,造成预定产量的不足,此不足须填入营业部的有关图表中。同时,营业部要根据市场行情,把可以推到第二个月的生产任务移至第二个月。

第九条产品若可能延期,则要考虑其损失的大小以及其他替代产品的选择问题。

第十条计划部在对要求试验的产品和部门进行调度时,要考虑营业部提出的有关数量、成本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一条营业部要考虑计划科的要求,在半月或一月前向计划部提交生产进度表。

第十二条根据计划部长的指示,计划科要以工程主任及调查处联合会议上提出的希望条件为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哪些机器开动,哪些机器暂停,然后算出这一时间段内预估的产量。

三、一般计划工作模板

第一条确定制造期限。

企划部要经常备有《标准完工工程表》、《制造作业能力表》等表格,在考虑预定的加工传票及订货传票有关工程结束期限要求和物资进货日期的基础上,确定结束设计及结束工程的时间,并把这个期限记入《制造指令》中。

第二条制订每月制造实施计划。

企划部要每月召开一次制造加工有关处室的联合会议,以季度制造预算为基准,考虑营销部的要求,制订目标与预算。

采购物资按照本季度中不同品种产品加工制造所需而进行,具体分解到月。

接受订货按照本季度实有时间(全部工作时间减去未完成订货任务必须占用的时间)安排,具体分解到月。

第三条完成报告。

(1)在产品加工制造结束并作为成品入库后,应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手续完成后,要立即填写《完成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