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该做的事再做想做的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选择好你的目标,当下应该做什么(4)

汤姆逊由于“那双笨拙的手”,在处理实验工具方面感到很烦恼,因此他的早年研究工作偏重于理论物理,较少涉及实验物理。后来,他找了一位在做实验及处理实验故障方面有惊人的能力的年轻助手,这样,他就避免了自己的缺陷,努力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珍妮·古多尔清楚地知道,她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动物方面,她有超人的毅力、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干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没有去攻数学、物理学,而是进到非洲深林里考察黑猩猩,终于成了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

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设计自己、量力而行。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才能、素质、兴趣等,确定进攻方向。不要埋怨环境与条件,努力寻找有利条件;不能坐等机会,要自己创造条件;拿出成果来,获得了社会的承认,事情就会好办一些。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不仅要善于观察世界,善于观察事物,也要善于观察自己,了解自己。

不管是从事何种行业的人,都必须认识自己的潜能,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否则就很可能会埋没了自己的才能。

9.不断调整努力方向

发展是无穷无尽的。尽管在书籍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使用“终极”、“最终”这样的字眼,但人生永远也不会有一个终极的发展目标。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两个贫苦的樵夫每天一起上山去砍柴。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了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远远高于木柴的价格,将这两大包棉花卖掉,足以使家人一两个月衣食无忧。于是,两人乐滋滋地背上了棉花,准备下山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个樵夫突然看见山路上扔着一大捆棉布。两人连忙上前细看,竟是上等的细布,足足有10多匹。那位首先看见棉布的樵夫欣喜之余,就跟自己的同伴商量,说一同放下肩上的棉花,改背棉布回家。

可他的那个同伴却有不同的想法,他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经走了许多路,好不容易走到了这里,再丢下棉花,先前自己的辛苦岂不是白辛苦了,他坚持不愿换上布匹。没办法,那位首先发现棉布的樵夫只好尽其所能背上了棉布,继续前进。

又走了一段路,肩背棉布的樵夫看见森林里闪闪发光,就走到近前看个仔细,原来是地上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子真正发财了。他连忙邀自己的同伴过来,劝说他扔掉棉花,一起背着黄金回去。

但他的同伴仍坚持原来的观点,棉花已经背了那么长的时间,扔掉了等于将自己的辛苦也扔掉了。并且说,那些黄金可能不是真的,不要白费了力气,免得到头来落个一场空。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背着两坛黄金,和那位舍不得棉花的同伴一起赶路回家。

可是,两人刚刚走到山下,一场大雨把两个在原野上的人浇成了落汤鸡。更为不幸的是,那个背着棉花的樵夫,再也背不动又湿又重的棉花,只好丢下一路上都舍不得丢掉的棉花,空着双手跟着那位背着两坛黄金的同伴回了家。

对于这个故事的真伪,你自然可以有你自己的观点,但是,那位放弃棉花背棉布、后又放弃棉布背黄金的樵夫的做法,起码能给我们一个启示:人只有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才有可能是最后的成功者。

这就如我们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我们的目标是考上大学,但考上大学后又会有新的目标出现。比如继续读硕士,读完硕士可能还会读博士、博士后等,但即使是博士后仍不会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有可能你又会将获得诺贝尔奖作为新的成功目标,等到新的目标成为现实,你的面前又有新的发展目标。

你的一次成功不过只是完成了一个小目标,你不能有半点的自满和骄傲,而应该立即对自己的发展目标进行调整,下一站,你该背上黄金回家!

人生如此,发展也是如此。当我们制订了成功发展的计划,然后将它付之于行动,你就在实现着你的成功发展计划,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目标。当旧的目标实现了,你又会制定新的目标,制订新的发展计划,使你的发展能量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得到发挥,并以此达到人生的辉煌境界。

1946年,在战后的日本,两个年轻人靠着借来的527美元做资本,挂出了“东京通讯工业株式会社”的招牌,这就是当今日本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工业公司之一索尼公司的前身。在不到60年的岁月中,索尼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终于跃居日本电子制造业的榜首。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是一家酿酒厂老板的儿子。中学毕业之后,他不顾父亲要他继承祖业的愿望,在上大学的时候选择了物理学专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在海军服役,认识了专攻电器专业的井深大。从此,两个年轻人成为患难之交。盛田和井深大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等打完仗后要把电子学和工程学结合起来用于消费品领域的生产。战争结束后,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办起了一家小小的电子公司。

公司的条件十分简陋,每逢刮风下雨,要打起雨伞才能投入工作。由于资金十分缺乏,他们的电子公司最初只能通过修理收音机来维持公司业务的运转。但由于盛田和井深大一开始就注意抓好质量关,因此他们的公司赢得了用户的信任。不过,钱虽然是赚了一点儿,但离真正地打开局面还差得很远。

1949年的某一天,井深大前往日本广播公司办事,在那里他偶尔看到了一架美国制造的磁带录音机。井深大不禁怦然心动,他马上意识到这种商品其中所蕴藏着的巨大潜力。回去之后,井深大和盛田一商量,就决定调整自己公司的业务方向,买下录音机的生产专利。

以当时索尼公司的条件和技术力量,制造录音机并不是很难,但是生产磁带是个大问题,因为当时在日本国内的市场是无法找到磁带的。他们经过一年的奋斗,终于生产出自己的磁带和录音机。然而可惜的是,这种录音机的价格高得惊人,每台竟达到了七万美元。于是,盛田和井深大召集公司全体成员,连续进行十多天的智囊大会战,终于找到了降低成本的办法。

录音机的生产取得了成功,但盛田和井深大这时又调整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已经在盘算着经营另外一种新的产品。

1952年,井深大听说美国人发明了晶体管,他十分感兴趣,就立刻与盛田飞赴美国考察。到美国之后,恰好西电公司以二万五千美元的价格出售该项产品的生产专利权,他们当机立断,立刻决定将其买下。经过几个月的奋战,世界上第一台袖珍晶体管收音机在盛田和井深大的公司里诞生了。由于晶体管的体积很小,以此生产制造的收音机可以装进口袋,所以,他们公司首批生产的二百万台收音机一下子被抢购一空,销售额正好是盛田和井深大当初在美国购买专利所花费用的一百倍。

为了给这种袖珍收音机起个好名字,盛田和井深大几经讨论,最后决定取拉丁文的“音”和英语中“可爱的孩子”之义,取名为SONY(索尼)。这个名字不但十分好记,而且还正如盛田所说的可以纪念他和井深大这“一对小顽童”兄弟般的友谊。从此以后,“SONY”(索尼)的名称响遍了全世界。

盛田和井深大刚创办公司的时候,不过是想办个将电子学和工程学结合起来的用于消费品生产的小企业,而且一开始他们的公司主要业务就是修理收音机。但等到他们看到了进口的新的产品即磁带录音机之后,就调整改变了他们的发展目标,等到取得成功之后他们又一次一次地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后来的电视机等新的产品就是这样在调整发展目标中不断地被开发研制出来的。

可以说,盛田和井深大创办的索尼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电子市场上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跟他们这种不断进取、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有着极大的关系。

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奋斗、不断努力的发展过程。原有的目标实现了,这时候就需要制定新的目标,然后继续朝新的目标奋斗、努力、前进。也只有这样,人生才能不断前进,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

10.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这片天地必须靠自己务实地去铺造,实实在在的成功永远属于自己,希望你造就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个人目标的实现有许多路可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想方设法一步步铺就自己的成功之路。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在年仅36岁时就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制片人,电影史上十大卖座的影片中,他个人囊括四部。他是如何获得此等成就的?他的故事实在耐人寻味。

斯皮尔伯格在十二三岁时就知道,有一天他要成为电影导演。在他17岁那年,当他参观环球制片厂后,他的一生改变了。那可不是一次不了了之的参观活动,在他窥得全貌之后,当场就决定要怎么做。他先偷偷摸摸地观看了一场实际电影的拍摄,再与剪辑部的经理长谈了一个小时,然后结束了参观。

对许多人而言,故事就到此为止,但斯皮尔伯格可不一样,他有个性,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从那次参观中,他知道得改变做法。

于是第二天,他穿了套西装,提起他老爸的公文包,里头塞了一块三明治,再次来到摄影现场,假装是那里的工作人员。他故意避开了大门守卫,找到一辆废弃的手拖车,用一块塑胶字母,在车门上拼成“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等字。然后利用整个夏天去认识各位导演、编剧、剪辑,终日流连于他梦寐以求的世界里。从与别人的交谈中学习、观察并发展出越来越多关于电影制作的敏感来。

终于在20岁那年,他成为正式的电影工作者。他在环球制片厂放映了一部他拍的不错的片子,因而签订了7年的合同,导演了一部电视连续剧。他的梦终于实现了。

我们也要像斯皮尔伯格一样知道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善于学习,用恰当的手段,为自己铺就成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