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清商文化(4)

谋共赢。清河地处燕赵之地,自古有行侠尚义慷慨悲歌之风,这种民风体现在商业活动中,就是善于合作共事,时时处处尊重合作方诉求,照顾对方正当利益,平时合作能够互相让利寻求共同收获共同发展,危难时刻能够互帮互助救急救灾。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历届县委、县政府不断在土地、税收、信贷、城建配套、用工、子女就业等方面推出优惠政策,鼓励全民创业经商和外来安居兴业,靠优惠的政策环境和贴心的人文环境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在商界,清河人在项目合作洽谈中往往目光长远,寻求长期合作共同发展,不仅将自己的利益收获计算清楚,还非常注意对方是否也有收益,是否收益满意,往往会主动降低自己的利益要求以照顾对方利益;合作中对方遇到经营困难,清河人一般也会主动出资帮忙或者再额外给予对方部分项目利益,以帮助对方度过难关。可以说,上至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至每一个商户个体,合作共赢的理念在清河深入人心。

羊绒文化,清商精神的集中体现

裴海潮。

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为纽带,以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清朝时以晋商、徽商等十大商帮为主,近年来更是形成了山东商帮、苏南商帮、浙江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等五大商帮。而清商,则随着改革开放而异军突起,成为众多商帮中不可小觑的劲旅。特别是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通过众多清河商人的上下求索、奋进不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清商文化,其内涵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值得大书特书。

在清河商人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不能不说与羊绒的关系。清河,因羊而荣,因绒而兴。清河羊绒让冀东南的边陲小城清河扬名天下,也让长期囿于贫困藩篱的清河人扬眉吐气。经过,30,多年的沉淀,羊绒已经成为清河的一张名片,一个标识,成为了每一个清河人独特的文化情结。

拨开悠久遥远的岁月风尘,回首清河商人的风雨历程,清商已经被赋予了,“开放包容”,文化特质,凝聚了,“创新求变”的文化精神,并且这种文化元素已经萌发出巨大的内生动力,奏响了“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的宏伟乐章,绘就成了“清河羊绒甲天下”的锦绣图景。

今天,就让我们通过透视、发掘清河羊绒的历史积淀,总结、提炼清商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加明晰清商迅速崛起的路线图,使之成为清商继续奋进不息的动力,推动清河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

开放,包容

清河地处平原,而牧区则在千里之外。是什么让羊绒这颗飘来的种子在清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开放的精神、开放的思维在推动、在支撑。是开放,让清河人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世界各国,在白山黑水、他国异域都留下了清河人的身影;是开放,让清河羊绒制品抢占市场高端,喊响了“清河羊绒温暖全中国”的口号;是开放,造就了清河羊绒“买天下、卖天下”的磅礴声势;是开放,让清河人走出去,清河羊绒门店遍布大江南北,打造了“皮皮狗”、“兆君”等享誉全国、全世界的知名品牌;是开放,使清河先后举办了二十届羊绒交易会,吸引了全国各地、世界各国的客商前来清河投资采购羊绒制品;同样也是开放,清河羊绒版图不断扩张,才有了“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的最强音。依托开放的精神,从时尚的米兰到神秘的克什米尔,从浪漫之都巴黎到纺织重镇比耶拉,从辽阔的内蒙大草原到繁华的上海大都市,无不闪烁着清河羊绒的绮丽风采。

海纳百川,能容乃大。包容是开放的对立统一,也是清河羊绒文化内涵的交融与互补。因为包容,大批牧民来清河销售原料,使众多的羊绒客栈成为清河独有的风景线;因为包容,清河积聚了山羊绒、绵羊绒、牛绒、驼绒、貂绒、兔绒,成为世界最大的以山羊绒为主,牛绒、驼绒、绵羊绒、兔绒等特种动物纤维加工销售的集散地。因为包容,哥伦布、道森、邓肯等国际羊绒巨头齐汇绒都,鄂尔多斯、鹿王、恒源祥等国内品牌花落清河;因为包容,国际羊绒服饰流行风尚信息在这里聚集、生发、传递,使清河享有了独步世界的话语权……包容,让清河羊绒厚重而自信,高贵而内敛,无愧地享有了“清河羊绒甲天下”的美誉。

综合来看,开放包容应该是清商精神的第一要义,二者的有机统一奠定了清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先人一步、快人一招的基础。是开放,让清河人有了“放眼全球”

的宏伟视野,让清河人走出清河、走出河北、走出中国,从而走向全球,走向世界。清河人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也是因为清河商人做到了与时代的节拍合拍。改革开放作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主题,作为中国高速前进的“红利”,无疑清河商人看得很清楚,把脉把得很准确,从而顺势而上、乘势而为,使清商始终做到了以开放的精神站到了市场的制高点俯瞰群雄。开放,也意味着与闭关自守的分割,意味着在走出去的同时能够,“引进来”。任何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社会必然是有着对有别于自身要素的充分吸纳与吸收,而清商也深谙于此。在清商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看不到闭门造车、抱残守缺,清河商人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掌握了某些资源、拥有了某项技术而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而是始终在学习、在借鉴、在吸收,在不断完善自身的“造血系统”,从而保持了“生命之树常青”,让清商成为令业界尊敬的一个商业群体。

创新,求变

清河商人的一部发展史,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就如同清河一部羊绒史,也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一样。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清河羊绒创造了无数个第一。通过盖板梳绒机的改造,使羊绒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并使羊绒产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可能;通过电子商务的大胆探索,打造了全国最大的羊绒制品网络基地;通过清河羊绒(国际)交易中心(CITC)的成立,打破了羊绒产业传统的交易模式,使羊绒产业进入电子交易时代;通过旅游文化节的举办和工业旅游线路的开辟,在全国开创了羊绒产业工业旅游的先河;通过建立全国最大的羊绒制品大市场,实现了“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相互补充;通过绵羊绒分梳技术工艺的开发成功,使清河成为全国最大的绵羊绒分梳生产基地;通过在全国率先推出“清河羊绒价格指数”,推动羊绒交易进入“指数时代”,使清河羊绒成为羊绒市场的“晴雨表”;通过依托创新的精神,清河羊绒在世人惊异与赞叹的目光里,实现了一次又一次华丽的转身。

创新是求变的基础,求变是创新的延伸。清河羊绒之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就在于清河羊绒勇立潮头,不断地求新求变。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理事长彭艳丽女士几乎参加了每一届的清河羊绒交易会,用她的话来说,清河羊绒百看不厌,每年都有新看点。上海皮皮狗毛纺织有限公司,CEO,张翔博士也深有感触地说,清河羊绒千方百计地实现了“千变万化”。的确,从梳绒机的轰鸣到手摇横机的队列,从纺纱织梭的飞舞到电脑横机的数控,清河羊绒的生产设备在“变”;从原料加工到纱线纺织再到制品生产,清河羊绒的加工方式在变;从走南闯北的贩子到,T,型台的模特,清河羊绒的形象在变;从单一的编织到丰富的提花印染,清河羊绒的生产工艺在变;从量的扩张、质的提高再到品牌的塑造,清河羊绒的发展战略在变。

清河羊绒始终根据市场变化,与时俱进,勇立潮头,不断地创新求变,保证了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并正在朝着个性化、时尚化、多样化的高端服装领域阔步挺进。求变,使清河羊绒越来越“时尚”、越来越“好看”。

如果说开放包容是清河商人雄起的精神基础,那么创新求变则是清河商人提升自我、超越自我的“不二法门”。

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高潮、衰弱到最终湮没的过程,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规律。

但我们能做到让自身发展的历程无限拉长,让式微的过程无限缩短,而这则需要的是一种勇于超越自我、提升自我的精神,需要在无中生有的同时做到“有中生新”,需要在开放包容的同时做到创新求变。而清商的奋进历程无疑是对这种精神的有力阐释,是对创新求变的一个鲜明注脚。

清商虽然崛起的时间仅仅有,30,多年的历史,但其所展现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其所闪现的夺目光彩则让我们看到了她所拥有的无限未来。创新、求变的精神让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历史征程中,即便是清商会面临比在创业阶段更要艰苦的境遇,要遭遇更加难以攀越的高峰,但她会因为自身所具有的独特特质而“独步天下”,会因为自身所具有的自我完善、自我修复、自我提升、自我超越机制而“笑傲江湖”。这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未来。

总之,我们在挖掘、透视、理清清河羊绒发展历程的同时,也是对清河羊绒文化的总结与概括,更是对清商精神的提炼与生发。清河羊绒文化是清商精神的集中体现,他们一脉相承、相互印证、和谐共生。开放包容、创新求变同是清河在区域经济中迅速崛起的精神支撑,是清河在向着区域中心城市宏伟目标强势奋进的不竭动力。在这种精神之光的感召与指引下,清河必将穿越历史的长河,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潮头大势话清商

刘志英。

清河不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亦是东汉到魏晋时期北方着名的丝纺织品中心之一。这既是历史对清河早期商业活动的记载和肯定,也是清河人民善于发现商机,把握发展趋势,坚持努力拼搏的渊源所在。一个地方的发展历史不会是一帆风顺和波澜不惊的。纵观清河的发展历程,她经过了饥贫、富有、落后和繁荣的过程,也正是这不平凡的历史,练就了清河人对发展之“势”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能力,锻造出了敢为人先、勇于拼搏、重德尚义的清商精神。

借势敢为人先,这是清商文化的主旨所在。自古以来,有大作为者无不善于借势而成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亦是如此。在古代,清河县纺织业历史悠久,享有盛名。《隋经图》曾记载“清河绢天下第一”,聪明的先人不仅抢占了当时商贸活动的制高点,也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从而使清商精神一脉相承。改革开放后,我们这里没有草原,更没有成群的山羊,但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敢创伟业、事争一流”清河精神引领下,全县人民不畏艰难,转变观念,积极借助改革开放之势,不断开拓创新,大搞羊绒分梳初加工、纺纱织衫深加工,创造了“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的佳话。几十年来,羊绒产业几起几落,在曲折中发展,在阵痛中升级,企业不断从创业型向创新型发展转变,产品由“贴牌生产”

向“品牌经营”转变。如今,百姓富了,县域经济实力增强了,不仅培养出一大批经商成功的人士,也成就了清河的羊绒产业。我县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羊绒之都”、“中国羊绒纺织名城”、首批,16,家“中国纺织服装电子商务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清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纱线和制成品网络销售基地,走在了网络销售的前沿。清河县无资源优势、无技术优势,却打造了令人瞩目的羊绒、汽摩、合金和耐火材料四大支柱产业,这是敢为人先的清河人民善于借助外部发展力量,打造自身发展优势的成功实践。同时,也为清商文化的不断丰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乘势勇于拼搏,这是清商文化的精气真髓。纵观古今,成就事业者大都擅长乘势而谋势,从而为自身发展聚集更多力量。睿智的清河人对乘势而上、谋势而动有着深刻的记忆。1984,年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出台了《放宽经济政策的,24,条规定》,全面大力度地推进了清河县家庭工业的大发展,各种各样的小加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清河的大地上。正因如此,才造就了王洪增、宋永恒、宋香瑞、段立成等一批在清河产业发展上的领军人物。他们以过人的胆识、非凡的气魄和卓越的才干在现代清河由穷到富、由弱到强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正是榜样的力量和示范带动,催生了清河独具特色的“千军万马闯市场,千家万户奔小康”的波澜壮阔局面。这不仅为今天清河的发展奠定了开创性的牢固基础,也为我县各个行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开拓型的企业管理者、优秀的业务员和熟练的技术工。如今的四大产业乘市场经济改革大势,大步向前迈进。汽摩产业方面,其主导产品操纵钢索、车用密封件、滤清器分别占全国市场总量的,40%、30%、10%,2012,年被授予“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称号。清河无基础优势、无区位优势,不但让羊绒、汽摩等四大产业在清河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而且日益茁壮成长。这是不畏艰难的清河人民善于开拓进取、勇创新路的结果,也是继承和弘扬清商精神的真实写照,为当代清商文化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明势重德尚义,这是清商文化的延续血脉。放眼世界,但凡成功的企业家都明势而趋势,讲究诚信经营,追求回报社会。如今,我县是全国最大的废旧硬质合金及有色金属经销集散地、再生硬质合金加工生产基地,废旧硬质合金经销量占全国的,60%,以上。这靠的不是庞大的销售队伍和辐射全国各地的营销网络,而是清河商人“诚信为本”

的经营理念。商人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上担负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谋求发展、回报社会是清河商人一直以来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