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淡定是一种从容的心态(1)
淡定,是一种从容的心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从容的心态,这样,在生活中不会因为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会因为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
人生不全是鲜花,也不全是喝彩,总有逆境曲折,坎坎坷坷。无论你处于怎样的境地,只要保持淡定的心态,就可以获得幸福完满的人生。
学会淡定,拥有淡定!拥有了它,我们就能在愈演愈烈的物欲和令人眼花缭乱、目迷五色的世相百态面前神宁气静,就会抛开一切名缰利锁的束缚,在人生的大道上迈出自信与豪迈的步伐。学会淡定,让心灵回归到本真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丰富、自由和纯净。
控制情绪,保持理智淡定
★ 调节情绪,淡定生活
一名初探歌坛的歌手,他满怀信心地把自制的录音带寄给某位知名制作人。然后,他就日夜守候在电话机旁等候回音。
第一天,他因为满怀期望,情绪极好,逢人就大谈抱负。第十七天,他因为情况不明,情绪起伏,胡乱骂人。第三十七天,他因为前程未卜,情绪低落,闷不吭声。第五十七天,他因为期望落空,情绪坏透,拿起电话就骂人。没想到电话正是那位名制作打来的,他为此而自断了前程。
我们在为这名歌手深深惋惜的同时,也更深刻地明白了不良情绪的危害。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史密斯教授,曾经针对受测者情绪的变化及其个人生理心理状态做了一个实验。
他在实验报告中指出:一般人情绪大多在处于焦虑、愤怒、恐惧时会有一种来自脑下腺的激素肾上腺皮质刺激素,分泌出来刺激肾上腺,因而影响受测者的生理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受测者极易产生心跳加速、口干、胃部胀痛等生理现象。这种情形如果持续进行,就容易引起心脏病、高血压或胃溃疡等后遗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困苦等不愉快的事,而一味地生气、焦虑、怨恨,不但不会使事情好转,反而会严重伤害身心健康。
人不会永远都有好情绪,任何人遇到灾难,情绪都会受到一定影响。这时,你一定要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面对无法改变的不幸或无能为力的事,就抬起头来,对天大喊:“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它不可能打败我。”或者耸耸肩,默默地告诉自己:“忘掉它吧,这一切都会过去!”
被称为世界剧坛女王的拉莎·贝纳尔,突遇风暴,不幸在甲板上滚落,足部受了重伤。当她被推进手术室,面临锯腿的厄运时,突然念起自己演过的一段台词。记者们以为她是为了缓和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可她说:“不是的,是为了给医生和护士们打气。你瞧,他们不是太正儿八经了吗?”
拉莎·贝纳尔在面对无法抗拒的灾难时,没有恨天怨地,没有抱怨命运不公。相反,她勇敢地跳出悲伤、焦虑的圈子,重新燃起生活的激情。
一句“他们不是太正儿八经了吗”,说这话时,她心中的情绪转换器调整到了最佳状态!拉莎手术圆满成功后,她虽然不能再演戏了,但她还能讲演。她的充满生命热情的讲演使她的戏迷再次为她鼓掌。情绪是可以调适的,只要操纵好情绪的转换器,随时提醒自己,鼓励自己,就能常常有好情绪。
那么,当坏情绪突然来临时,如何调适操纵情绪的转换器呢?下面的方法可供参考:散散步,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在散步上,尽量使心境平和,在平和的心境下,情绪就会慢慢缓和而轻松。
最好的办法是用繁忙的工作,也可以通过参加有兴趣的活动去补充,去转换。如果这时有新的思想,新的意识突发出来,那就是最佳的补充和转换。
人生感悟
坏情绪会来,也会去。没什么了不得,也没什么好恐慌。轻松地面对它、接纳它,它会感谢你的盛情,不再打扰你。
★ 把握情绪,理智做事
面对各种机会、诱惑、困境、烦恼的时候,要想把握自己,就必须控制自己的思想,必须对思想中产生的各种情绪保持警觉性,并且视其对心态的影响是好是坏而接受或拒绝。乐观会增强你的信心和弹性,而仇恨会使你失去宽容和正义感。如果无法控制情绪,将会因为不时的情绪冲动而受害。
情绪是人对事物的一种浅显、直观、不用脑筋的情感反应。它往往只从维护情感主体的自尊和利益出发,不对事物做复杂、深远和智谋的考虑,这样的结果常使自己处在很不利的位置上或被他人所利用。本来,情感离智谋就已距离很远了,情绪更是情感的最表面部分,最浮躁部分,以情绪做事,不会有理智可言。
我们在工作、生活、待人接物中,却常常依从情绪的摆布,头脑一发热,什么蠢事都愿意做,什么蠢事都做得出来。比如,因一句无甚利害的话,我们便可能与人打斗,甚至拼命;又如,我们因别人给我们的一点假仁假义,而心肠顿软,大犯错误(西楚霸王项羽在鸿门宴上耳软、心软,以致放走死敌刘邦,最终痛失天下,便是这种妇人心肠的情绪所为);还可以举出很多因情绪的浮躁、不理智等而犯的过错,大则失国失天下,小则误人误己误事。事后冷静下来,自己也会感到可以不必那样。这都是因情绪的躁动和亢奋,蒙蔽了人的心智所为。
要想把握自己,必须控制你的思想,对思想中产生的各种情绪保持警觉性,并且视其对心态的影响好坏而接受或拒绝。乐观会增强你的信心和弹性,而仇恨会使你失去宽容和正义感。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的一生将会因其而受害。
三国时,诸葛亮和司马懿祁山交战,诸葛亮千里劳师欲速决雌雄。司马懿以逸待劳,坚壁清野,欲空耗诸葛亮士气,然后伺机求胜。诸葛亮面对司马懿的闭门不战,无计可施,最后想出一招,送一套女装给司马懿,羞辱他乃小女子是也。古人以男人自尊,尤其在军旅之中。如果在常人,定会接受不了此种羞辱。司马懿另当别论,他落落大方地接受了女儿装,情绪并无影响,且心态甚好,还是坚壁清野。连老谋深算的诸葛亮也对他几乎无计可施了。
这都是战胜自己情绪的例子。生活中,更多人则成为情绪的俘虏。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之战中,孟获便是一个深为情绪役使的人,他之不能胜于诸葛亮,实人力和心智不及也。诸葛亮大军压境,孟获弹丸之王,不思智谋应对,反以帝王自居,小视外敌,结果完全不是对手,一战即败。孟获一战即败,应该慎思再出招,却自认一时晦气,再战必胜。再战,当然又是一败涂地。如此几番,把孟获气得浑身颤激。又一次对阵,只见诸葛亮远远地坐着,摇着羽毛扇,身边并无军士战将,只有些文臣谋士之类。孟获不及深想,便纵马飞身上前,欲直取诸葛亮首级。诸葛亮已将孟获气成什么样子了,也可想孟获已被一己情绪折腾成什么样子了。结果,诸葛亮的首级并非轻易可取,身前有个陷马坑,孟获眼看将及诸葛亮时,却连人带马坠入陷阱之中,又被诸葛亮生擒。孟获败给诸葛亮,除去其他各种原因,孟获生性爽直、缺乏谋略、为情绪蒙蔽,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如果你正在努力控制情绪的话,可准备一张图表,写下你每天体验并且控制情绪的次数,这种方法可使你了解情绪发作的频繁性和它的力量。一旦你发现刺激情绪的因素时,便可采取行动除掉这些因素,或把它们找出来充分利用。
人生感悟
情绪误人误事,不胜枚举。一般心性敏感的人,头脑简单的人,年轻的人,易受情绪支配,头脑发热。
★ 理智控制情绪才淡定
天有不测风云。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你在外面做生意失败了;回到家中突然遇到父母不幸去世;太太被老板炒了鱿鱼;孩子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人家找上门来等等。生活中有许多人和事,就是因为在突发情况下的不理性,而使事情恶化,自己也成了受害者。
一位大学毕业生应聘于一家公司搞产品营销,公司提出试用三个月。三个月过去了,这位大学生没有接到正式聘用的通知,于是他一怒之下愤然提出辞职,公司一位副经理请他再考虑一下,他越发火冒三丈,说了很多过激的的话。对方终于也动了气,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其实公司不但已决定正式聘用他,还准备提拔他为营销部的副主任。这么一闹,人家无论如何也不用他了。这位涉世未深的大学生因为他的不理性而丧失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研究表明,强烈的情绪反应会骤然阻断人们的正常思维,持久而炽热的情绪则能激发人们无限的潜能去完成工作。
生活中你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在情绪好、心情爽的时候,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学习和工作效率高;而在情绪低沉、心情抑郁的时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学习工作效率低。也就是说,情绪会左右人的认知和行为,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情绪影响人的心理动机
情绪能够影响人的心理动机,可以激励人的行为,改变人的行为效率。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行为效率,加强心理动机;消极的情绪则会阻碍降低行为效率,减弱心理动机。一定的情绪兴奋度能使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发挥最高的行为效率。这个最佳兴奋度因人而异。
2.情绪影响人的智力活动
情绪对记忆和思维活动有明显的影响。例如,人们往往更容易记住那些自己喜欢的事物,而对不喜欢的东西记起来则比较吃力;人在高兴时思维会很敏捷,思路也很开阔,而悲观抑郁时会感到思维迟钝。
3.情绪影响人际信息交流
情绪不仅仅存在于一个人的内心,它还可以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递,而成为人际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手段。
理性地面对社会百态,才能使生活提升至较高的品位。韩信肯受胯下之辱,非但不是怯懦,恰恰体现了他过人的理性。刘邦与项羽决战在即,正要韩信出兵相助之时,韩信提出要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刘邦勃然大怒,大骂韩信不该在这个时候要求封王。然而一经张良提醒,马上恢复理性,转而骂道:大丈夫要当王须当个真王,怎么可以要求封为假齐王?遂封韩信为齐王。韩信出兵,打败了强敌项羽,最终夺得了天下。如果当时刘邦不能理性地分析局势,那天下最终属谁所有,则难预料。
以理性面对社会,有利于顺境与逆境的反思,可既利社会又利自己;以理性面对生活,有利于苦乐中的洗炼,可尽享人生中的惬意;以理性面对他人,有利于善恶中的辨识,可近君子而远小人;以理性面对名利,有利于道德上的完善,可提高人品和素质;以理性面对坎坷,有利于安危中的权衡,可除恶保康宁。理性使我们大度、理智、无私和聪颖。
人生感悟
理性是知识、智慧的独到涵养,更是豁达、大度的深刻感悟。
★ 当忍则忍,适时委屈
人生的漫漫长路,风云变幻,难免危机四伏。为保全自己,打击对手,即使再愤怒,还是要做做样子;装装糊涂,麻痹对手,伺机而动才能咸鱼翻身。
康熙在八岁当上皇帝,那时他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他的父亲顺治帝临死前,命四个满族大臣辅佐他处理国家大事。鳌拜虽位居四大臣之末,但掌握着兵权,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而且性情凶残霸道,他有权有势,如日中天,皇帝成了他的附属品。
在康熙十四岁亲自执政后,鳌拜还是专横地把持着朝政,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不但小皇帝对他十分痛恨,众大臣也是敢怒不敢言。
康熙想除掉鳌拜,但慑于他的权势,只好先装模作样。他用一切时间学习政治,用一切机会实践政治。同时,他还要做出依然不懂事的样子,傻玩傻闹,绝不让鳌拜看出他的真实想法。
有一次,鳌拜和另一位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发生争执,他就诬告苏克萨哈心有异志,应该处死。这时,康熙名义上是已经亲政的皇帝,鳌拜先要向他请示。康熙明知道这是鳌拜诬告,就没有批准。这可不得了,鳌拜在朝堂上大吵大嚷,卷着袖子,挥舞拳头,闹得天翻地覆,一点臣下的礼节都不讲,最后,还是擅自把苏克萨哈和他的家属杀了。
从此以后,康熙下决心要整顿朝政。为了擒拿鳌拜,他想出一条计策。
康熙在少年侍卫中挑了一群体壮力大的留在宫内,让他们天天练习扑击、摔跤等拳脚功夫。空闲时,他常常亲自督促他们练功、比武,而且消息一点都没有走露出去。
有一天鳌拜进宫奏事,康熙正在观看少年侍卫练武,只见少年侍卫正在捉对儿演习,一个个生龙活虎,皇帝还在场外指指点点。
康熙看见鳌拜来了,大吃一惊,心想坏了,如果被鳌拜看出破绽,那别说皇位坐不安稳,就连命也要赔进去了。他灵机一动,故意站起身走进场去,笑着夸奖这个勇敢,奚落那个功夫不到家,说:“来,你和我打一架,看看我的功夫。”一派贪玩的少年形象。
鳌拜一看皇帝如此胡闹,心中暗笑,看来这大清的江山永远是我鳌拜的了。鳌拜走近康熙,刚要奏事,康熙却摆摆手说:“今天玩得痛快!有事先不要说,等我……”
鳌拜连忙说:“皇上,外庭有要事奏告。皇上下次再玩吧。”康熙这才恋恋不舍地和鳌拜进殿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少年侍卫们的武艺练习得有了长进,鳌拜的疑心也全消除了,这时,康熙决定动手除奸。这天,他借着一件紧急公事,召鳌拜单独进宫。鳌拜哪里有防备,骑着马大摇大摆地进宫了。
康熙早已站在殿前,一见鳌拜走来,便威武地喝道:“把鳌拜拿下!”只听得一阵脚步响,两边拥出一大群少年侍卫,一齐扑向鳌拜。
鳌拜不一会儿就被众少年掀翻在地,捆缚起来,关进大牢。
康熙用隐忍之法,除掉了这个朝廷祸害,显示了康熙少年有为、有勇有谋的皇帝风范。
当忍则忍。
人生感悟
不要为了一时的怒气,而逞一时之勇、图一时之快,不考虑后果,甚至忘记自己是谁!留得青山在,才有东山再起的资本。
★ 不为小事生气
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烦恼。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何苦要气?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它时,它便会消散了。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想想看,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人遇到不顺心的事会这样说呢?你也是这样爱生气、容易暴怒的人吗?是不是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甚至气得脸红脖子粗、全身发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