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的智慧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解密人的动机(3)

有时候,一首诗、一幅画会像一场学术讲座一样具有说服力,或者说,它的目的是表达性的,但同时又具有交流性。例如,一幅画可以具有很强的装饰作用,同时也可以为我们描绘或使我们想起世界上还有美好的一隅。

抛开美学本身不谈,我们研究审美冲动的天生的强烈兴趣也许就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审美冲动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让物品各归其位的欲望。我们想这样做或许是为了对称,或许是为了条理清晰,或许是为了布局。比例失调,组合别扭,都会在我们的心中唤起一种重新调整、改善以及纠正的冲动。

这种情况是否可归因于我们内部需要或归因于外部干扰,或者更确切地说,归因于融为一体的两种因素,这一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毫无疑问,实证研究对于阐明所有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

成长性动机与匮乏性动机

按语:

马斯洛晚年时期对人的需要层次的观点进行了一些重大的修正与发展。主要体现在成长性动机与匮乏性动机的区分上,特别是他提出了超越性动机理论。

对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关系进行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各种需要的不同性质,但显然还不足以说明自我实现的需要与其他各级需要之间的根本差别。鉴于此,有必要提出匮乏性动机与成长性动机的区别,并以成长性动机概念进一步说明自我实现需要的性质,从而使动机理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这一区分源于对人类行为的分析。依据并非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有动机的观点,首先区分出因应性与表现性两种行为,这两种行为存着以下区别:

根据定义,因应是有目的、有动机的;而表现则常常是没有动机的。

因应更多是决定于环境和文化的可变因素;而表现则主要取决于机体的状态。它往往就是那种状态的一部分,比如,低能者的愚笨,健康者的笑容和轻快的步态,和善深情者的仪表,美女的娇柔等。

因应多半是后天习得的;而表现几乎总是与生俱来的、释放性的和不受抑制的。

因应更容易被压抑、约束、阻止、受文化渗透的影响;而表现则往往不受控制甚至不可控制。

因应的目的通常在于引起环境的变化且常常如意;而表现则没有任何目的,既便是引起环境的变化也是无意的。

因应特别表现为手段行为,其目的是满足需要或消除威胁;而表现则往往就是目的的本身。

因应是有意识的,虽然它可能成为无意识的;表现则经常表现为无意识的,或至少不是充分有意识的,比如,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自己行走、站立或大笑的风格。

因应性需作出努力;而表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无需费力。

表现性行为证实了人的行为并非都是由动机驱动的事实,基于此,马斯洛建议用“超越性动机”或“后动机”概念来描述自我实现者的动机。可以说,最高级的动机就是达到非动机,即纯粹的表现性行为。换言之,自我实现的动机是成长性促动,而不是匮乏性促动。这是第二次天真,聪明的单纯,适意的状态。

由上述内容,我们进而区分出了两种不同的动机:

匮乏性动机

匮乏性动机指的是机体的基本需要或匮乏性需要,它在本质上是有机体身上的赤字所形成的需要,我们把它叫做匮乏需要或匮乏性需要。打个比喻来说,这些匮乏就好比为了健康的缘故必须填充起来的空洞,而且必定是由他人从外部填充,而不是主体填充的空洞。

成长性动机

成长性动机则是指被自我实现的趋向所激发。马斯洛将自我实现定义为:个人成长的顶峰期,这时,个体已摆脱由基本需要和匮乏性动机带来的忧患。对大多数人而言,它不是终点,而是完成充分发展的一种动力和渴望。同时,也是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程度上发挥自身潜在的天赋能力和趋势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马斯洛已对以前基本需要的概念进行了修改:基本需要仅限于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则从基本需要的范畴中分离出来并进入到成长性动机或超越性动机的范畴。

当人屈从于匮乏性需要的满足或被成长所支配时,在人的心理生活的许多方面均会表现出差异:

匮乏性需要可以说是抵制冲动,是将使人烦恼、愤怒、不快的东西予以排除,亦即缩小需要、缓解紧张、降低驱力、减少焦虑;而对自我实现的需要而言则是认可冲动,冲动是令人满意、愉快和受欢迎的,即它们构成了紧张,这些紧张也是令人愉快的紧张,并不需要加以缓解或排除。

匮乏性需要是以阶层等级的方式彼此联系起来,以致一种需要的满足以及它从活动中心移开的后果,是导致更高层需要的浮现,需求和欲望虽在继续展开,却是在更高一层的水准上展开,其自身则要求缓解紧张和恢复平衡;而对成长性动机而言,满足滋生出更多的而不是更少的动机,满足增强了而不是减弱了成长的欲望,成长本身就是奖赏和激励的过程。

匮乏性需要的满足是消极地避免疾病;而成长性需要的满足则是导致积极的健康。

匮乏性需要带来的是贫乏的、低层的至多算是宽慰的愉快;而成长性动机带来的则是丰富的、高层的且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持久性和不变性的愉快。

匮乏性需要是物种的需要,为人类所共有,甚至其他物种也有这种需要;而成长性需要则是特异的,一旦匮乏性需要获得满足,每一个人就会以其独特的形式开始发展,为了其自己的目的使用这些必需品。

匮乏性需要只能由他人来满足,因而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环境,而受匮乏性动机激发的人必定是畏惧环境的;自我实现的人则有更多自信和自制力,他们相对地独立于环境,更多地受自己内在的本性、潜能、天资、创造冲动的支配。

受匮乏性动机激发的人,要多依赖他人,他们是出于私利而更需要、依恋、期待他人的,因而他与他建立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有私利的人际关系;而受成长性动机激发的人,则是从完全无私利的、无所求的角度去客观地、完整地认知另一个人的,因而他与他人建立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无私利的人际关系。

受匮乏性动机激发的人往往把注意力集中于自我意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受成长性动机激发的人则把注意力集中于世界,能以问题为中心,因而能超越自我,成为最充实、最纯洁的人。

对由匮乏性需要的满足受挫所导致的匮乏疾病的治疗,其基本要求是提供所缺乏的东西,由于这些东西来自别人,所以一般来说,治疗必然是人际的;而受成长性动机激发的人,其冲突和问题,经常是他自己通过向内求助于沉思的方法,即自我检查的方法解决的。

建立在匮乏性动机基础上的学习是一种手段学习,即学习从外部世界满足匮乏性动机的方法;而建立在成长性动机基础上的学习则是知觉学习、增进领悟和理解、认识自身和人格的稳定成长,即增强协调、整合和内部一致性的学习或性格变化的学习。

与受匮乏性动机激发的人的知觉相比,受成长性动机支配的人的知觉往往是超然的、被动的、不干预的知觉,它更能知觉对象的内在本性,超越事物的二元对立。

在匮乏性需要中,爱表现为匮乏爱,这是一种自私的爱;而在成长性需要中,爱则表现为非需要的、非自私的爱。

超越性动机

按语:

20世纪60年代中期,马斯洛的心理学进入到超个人心理学阶段。有感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概念在社会上的误用所带来的危害,加上东方文化的影响,以及研究的深入,马斯洛开始以超越性动机论来说明自我实现需要的性质及其在需要层次系统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