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让孩子了解“钱”为何物(2)
若孩子对其他较富裕家庭的物质生活表示羡慕,家长不必感到羞愧,更不可申斥孩子,而可以告诉孩子不同的工作会有不同的收益,而工作的机会对每一个人并不是完全一样的。甚至可以以日常生活中的事实来对孩子进行启发。比如洗一个碗的报酬是五角,而擦一辆自行车的报酬则是五元。
孩子们也许并不完全明白贫富分化的缘故,但是很有必要知道不管钱多钱少都是劳动的结果。
对教他们明白“钱是工作挣来的”的机会有很多,当你带着你的孩子上街的时候,会看到很多正在工作的人:马路上的交通警察、清洁工、自行车停放处的管理员、超市里的售货员、甚至麦当劳里帮他点餐的阿姨……你都可以告诉他,这些人都是在工作,因此才会每个月会挣到钱,不工作的人是没有钱的,他长大了以后也要自己工作挣钱。当他对其他较富裕的家庭的小朋友的生活表示羡慕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不同的工作会有不同的收益,而工作的机会对每一个人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要让他明白只有勤奋的人在机会合适的时候才会有好的工作,从而得到相应的报酬。
理财教育笔记:
1、尊重孩子提出的问题,并实事求是地将家长做什么工作,取得什么样的收入告诉孩子,大可不必向孩子隐瞒家庭的收入状况。
2、教孩子明白“钱是工作挣来的”,不管钱多钱少都是劳动的结果。
不可轻视任何一分钱。
小时候,我们都唱过儿歌《一分钱》,如今一分钱已经在流通领域里基本消失了,但这首歌的意义远远超过一分钱的价值,它告诉我们,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珍惜的。
香港的何东是位亿万富翁,一分钱对于他来说,只是牛之一毛。
但何东有一轶事:他对一分钱都要较真。一次,他下车时不慎将口袋里的一分钱掉在地上,那枚钱滚进了草丛。何东便停下脚步蹲下身来仔细在草丛中寻找,找了半天,却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那枚硬币。
何东并没有放弃,第二次经过时继续寻找。有一位服务员实在看不下去,她偷偷扔了一枚硬币在草丛中,何东终于找到了,他高兴极了。
有人问起此事,何东说:“钱都应该有所值,而不应该浪费,对于金钱的意义,一分钱与一万或者一百万应该是同等重要。”
类似的还有富翁李嘉诚,他有一次曾经掉了一元钱到阴沟中,保安帮他找到并交还给他。李嘉诚收下那一元钱,而从皮夹中抽出一百元给了保安。
对李嘉诚的做法,众人当然好奇。李嘉诚则说:“我给保安100元,并没有浪费,而是继续进入流通。而那一元钱如果不捡起来就浪费了。”
很多时候,富人们常给人以一种越是有钱越吝啬的印象,但实际上,不论是何东、李嘉诚,他们对应花的钱从不小气,捐金钱给慈善事业都一掷千金。他们的这些生活小节,恰恰是一种成熟而理性金钱观的具体表现。这就是:每一分钱都应该物有所值,每一分钱就是他们的一名战将,都有自己的位置。而我们这些普通的人却很少会去考虑一分钱对我们的意义。
不要让你的孩子也这样,至少在他刚接触钱的时候,要让他形成一种思维:每一分钱都很重要,都不能轻视。
理财教育笔记:
1、不要让你的孩子忽视任何一分钱。
2、教孩子用储钱罐储存硬币。
让孩子理解和体谅父母挣钱不易。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班上常有发生金钱失窃的事件,老师便命令每一位小朋友,一一打开书包,接受老师的“临捡”。
在小不学里,小朋友将在校园里捡拾到的金钱,送交教导处,学期结束时,学校会颁发一张拾金不昧的奖状,以资鼓励,以增强孩子的荣誉感。
据报导:现在的小朋友,只喝饮料,不喝白开水。学生们认为:喝白开水很丢人,容易遭同学取笑!甚至据调查统计:学校里若装设贩卖机,一般学生,一天食用的碳酸饮料,平均可高达三罐。以此估计,中小学生一天的生活费,除了午餐费、车费、加上零食花费,保守估计,至少需要百余元。
生活与消费之间,休戚与共、息息相关。人一生之中,必须透过不断的消费行为,完成物质方面的所需,以得到满足需求的生活品质。所以,金钱的价值观与消费行为,及正确的理财及消费观念,必须从小灌输孩子。
首先让孩子明白家中金钱的来源,是父母及祖先辛苦工作所得的。
美国的“带子女上班日”已经实行6年。每年4月23日,许多企业都事先准备好这项活动的人员、设施等。一到这天,许多企业办办室到处可见活泼快乐的小朋友,整个办公室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这一天,儿童们可以受到免费早餐、午餐的招待,参与专门为他们组织的活动,在了解父亲一天里究竟忙些什么以外,还参加企业的业务活动,增长知识与见闻。
政府机构也不例外,甚至总统这天也专门去国会提出有关儿童问题的提案。
6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加这一活动。活动使孩子认识到,父母上班工作,下班操劳家务,照顾孩子,的确不容易。
让孩子理解和体谅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好处。中国也应实行这种制度,让孩子们也看看爸爸妈妈的辛勤劳动。
让孩子了解家中钱的用途,并了解家中的经济状况。关于孩子的零用钱,亲子依家庭经济,共同商定零用钱的数额,并让孩子明确计划大概的零用钱用法,分辨需求度,做有效运用。且能做支出纪录,了解自己供需,作为规画金钱使用的参考。
此外,鼓励孩子为某一种有意义的目的而储蓄:了解储蓄的正确意义,不单为积财而储蓄。例如:购买红十字邮票、为自己存保险费,慈善捐款等。
假日时,与家人上市场、购物,增进经济生活的知识、养成正确消费行为。
适时给予孩子“钱虽不是万能,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观念。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正确的物我观念。
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一个家财万贯的员外,富比臣相,但成天都快乐不起来。因为,员外烦恼家中的金银财宝,会遭人偷窃、让人觊觎,不由得杞人忧天,成了道地的守财奴。
金钱的价值不在于钱的本身,而在于藉由金钱的力量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人的“需求”,有可以让人向上向善的,也有引人挥金如土般的堕落。金钱价值的善恶好坏,决定在此。
人的需求中,物欲是个无底洞,犹如鸦片毒瘾。正如前一阵子的社会新闻:某些大学生,因羡慕同学之间,人手一支流行手机,为达到物欲上的满足,竟然当街行抢他人之物,一念之间,便陷入了沉沦而无法自拔,遗憾终生。
在许多的年轻族群文化中,新兴了一种族群,常是实时行乐,不擅理财,到了每个月底,两袖清风,囊橐无余,将薪水花用光光,名为「月光族」。
学生为了购买一双名牌球鞋,自己建议妈妈,给予安排家事服务的机会,赚取零用钱,存足金额之后,欢喜的凭自己劳力所得,买下心仪已久的球鞋。一双鞋,穿在足下,自鸣得意,平添一股成就与珍惜感。
所以,藉由日常生活的消费行为,培养孩子对金钱价值的判断力。适时给予孩子支配零用钱的机会,知道将零用钱的适度规划和善用。
理财教育笔记:
1、如果企业允许,可以带孩子到公司上班,让他们了解父母的辛苦,增长知识与见闻。
2、假日时,带孩子一起上市场、购物,增进经济生活的知识、养成正确消费行为。
和孩子一起做“购物”游戏。
孩子认识了钱币,知道钱币是从哪里来的,这并不等于他们就理解了钱的价值。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要让他们真正懂得“钱的价值”显然还为时过早,不过家长可以先让孩子了解钱与商品足如何交换的,让其知道钱是等价物的概念。
让宝宝知道钱能做什么,可以跟宝宝一起做购物游戏。用玩具、卡片、水果等当“货物”,一一标出“价格”。用废磁卡当“信用卡”,塑料圆片、纸片等当“现金”。无论“价格”还是“现金”,数字尽量简单,而且以“现金”和“价格”吻合为好,方便宝宝接受。比如,苹果标价2元一个,“现金”中就有2元的硬币或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