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随机应变信如神——回答的最佳说法
回答对方的提问,从信息论的观点上看,是对提问的一种反馈。在人际交往中,一问一答是常见的交谈形式,没有问和答,交谈就成为一句空话。但并不是说应该对方问什么就答什么,对方怎样问就怎样答,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回答,力求答得好,答得妙。下面我们介绍8种最佳的答话方式供借鉴。
(一)变答
所谓变答,是应答者面对别人不怀好意或咄咄逼人的问话,不答不妥,直接回答又非常为难时所采取的一种机智巧妙地改变答话内涵的答话方式。这种答话可以以攻为守,化害为利。
1950年代,由于台湾当局频频活动,一度造成海峡两岸局势紧张。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外国记者有意发难:“请问,对台湾问题,贵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后措施是什么?”
我外交人员冷静地回答:“请阁下相信,我们最终会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倒真有点担心,如果贵国反政府运动继续发展下去,贵政府是否能具有维持现状的能力。”
我外交人员的回答有意地改变了话题,避免了正面作答,又引出使对方最头痛的问题,使对方不好再行追问,显得有礼有节有利。同时,答话中带着强烈的讥讽:自家政府连现状都难以维持,还是应该回去关心关心本国政府的措施吧!这样以进攻来作为防守的变答,既不失尊严,又能从气势上压垮对方,让自己把握主动权。
(二)岔答
“文革”期间,一位农民在傍晚行船,一个干部模样的人从桥上经过,向下警觉地而不客气地问道:“什么船?”农民不动声色地答道:“水泥船。”那个干部又问:“干什么的?”农民仍从容地答道:“行船的。”旁边的人听罢,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段对话中,问者带有责问甚至审问口气的两句问话,被答话者巧妙地岔开,使问话的人非常尴尬。
按理讲,行船的农民是了解问话的用意的,所谓“什么船”,是问装的是什么东西,绝不是问船的质地。而他却有意岔开去,使问的人不好再问。所谓“干什么的”,是问行船去做什么事的,而不是明知故问行船与否。农民又以没有提供任何话语信息的“行船的”岔开去,这就让干部的两次问话两次落空,等于白问。这其实反映了当时农民对某些干部和政策的一种不满与排斥情绪。
(三)拈答
所谓拈答,就是运用修辞学中的拈连手法,将对方话中的中心内容(语言)进行另外的一种解释,以此作为自己回答问题的主体内容。王蒙新时期的小说与他当年的成名作《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变化。有一位读者在一次座谈会上直截了当地向他提出,你能不能再保持《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的风格时,他说:“不论有多少好心的读者希望我保持‘组织部’的‘年轻人’的风格,但是,这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二十年来,我当然早就被迫离开了‘组织部’,也再不是‘年轻人’……”
这段话,巧妙地运用了拈连手法,语意双关,把读者的关心、自己的因素、事情发展的必然性等问题全部作了回答。特别是“被迫离开了‘组织部’”这句话,将蒙冤受屈二十多年的流离生活之痛皆蕴藉其中,同时也表明:自己文学道路是发展的、变化的,不可能原地踏步,一成不变。后一句“再不是‘年轻人’”,与前句结为一体,含蓄地说明:因为时间的推移、年龄上的悬殊、文学道路的艰辛、思想上的成熟、语言运用的老练,以及时代需要创新等因素,自己不应该也不可能保持原有的风格,变是自然,而不变却意味着倒退。
(四)引答
说话作文,引用名人名言、哲人睿语、方言俗语、民间歌谣等,以佐证自己的答话,增加其可信度,这样更能显得新鲜生动、活泼有趣,增强感染力。
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死去丈夫后,看中了朝中品貌兼优的宋弘。一次,刘秀召来宋弘,以言相探:“俗话说‘人地位高了,就改换自己结交的朋友;人富有了,就改换自己的妻子’,这是人之常情吗?”宋弘回答说:“我听说‘人在生活穷困、地位低下时候的朋友不能忘记,最初的结发妻子不能让她离开身边。”
刘秀运用俗语来试探宋弘,以期得到宋弘的共鸣,让他来娶湖阳公主。而宋弘是个品德高尚的人,不为所动;但是既不能含糊其辞,留下后患;又不能直来直去,冒犯皇上。宋弘巧妙地引用古语,言辞委婉而又毫不闪避地表示了自己的决绝态度。
(五)错答
错答,就是故意将回答的内容向错误的方向来解释的一种答话方法。错答不是科学论辩中的应答方式,但作为一种语言技巧,它却能非常高明地摆脱不必要的麻烦与纠缠。
俄国有一个民间故事:一只熊要找人较量一番,它先是遇到一个小孩,就问:“你是不是人?”小孩子说:“我现在不是人,我将来是人。”后来又碰到一个老头儿,它问:“你是不是人?”老头儿说:“我现在不是人,我从前是人。”
错答不同于一般的谎答,因为它从某个特定角度,或从宽泛意义上讲是对的。在小孩子看来,小孩非人;在老头儿看来,老头儿非人;合民俗,通情理。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是错的。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是人。老人与小孩的回答就这样富有哲理情趣而又不合科学道理。在似错非错、似真似误、痴人说梦、扑朔迷离的云雾中,就让老熊上了当。
(六)推答
人们经常遇到出言不逊或有意为难的问话或对话,这就需要应答者巧用心智,将计就计,“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顺着对方的话将对方的话语推回去,使之作茧自缚,从而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有一次,我党干部同国民党反动派辩论,在我方义正词严的雄辩面前,对方理屈词穷,进而恼羞成怒,气急败坏地叫嚷说,同我方讲理是“对牛弹琴”!我党干部当即灵机一动,利用对方抛下的话语,将计就计,随即反驳过去:“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将原来的一个成语,通过巧妙地利用句读,将四个字中的第一字截取下来,使介词活用成肯定性动词,自成一句,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并且巧妙地将乱说一通的反动派所做出的论辩,比喻为如同牛弹琴一样。一个巧妙的推答,蕴藉着如此丰富的内涵,起到了痛击敌方,使我方终于取得彻底的胜利。这种顺手牵羊的推答,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七)截答
一般地说,答话者都应让问话者讲清楚,再作回答。可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对方话一讲完,就会揭开某种秘密,难以收拾;或顺问作答,难以应付。因此,估计到对方所问内容,在对方未讲完的情况下,截住话头,迅速作答,一可迁移其他听众的注意力,二可使问话者有所领悟,改换话题,铺好台阶,便于圆场。
八场闽剧《洪武鞭侯》第七场,朱元璋与太子朱标两人微服至民间察访,不料在酒店中被不愿为官、甘当布衣的陈君佐认出来了。
朱元璋 店家,取上好菜饭。
店小二 是!
陈君佐 (闻声察觉)呵!
朱元璋 (见陈君佐)先生不是淮阳陈君佐吗?
陈君佐 (急离座,欲跪)臣……
朱元璋 (急阻)寻,寻什么?莫非是寻酒寻肉!
陈君佐 这个……
朱元璋 彼此原是布衣深交,今日正可重温旧谊,何必多礼呢?
陈君佐 这位莫非是太……
朱元璋 他是太不知礼了。标儿,这就是我常常提起的陈君佐先生。
陈君佐听见朱元璋声音之后,立即想行君臣之礼,刚按习惯称臣时,朱元璋即截取话头,利用“寻”与“臣”语音相似,又由于陈离座之举动,语和境相随,抢口问他“寻什么”,自然地搪塞开。当陈君佐脱口想说“这位莫非是太子”时,朱元璋又截断问话作答,说“标儿”“太不知礼”,“太”字恰巧成了引出答话的媒介。这一答,既巧妙地解答对方的疑问——是“标儿(即太子)”,又遮掩了别人的耳目。
(八)喻答
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能化复杂为简单,化艰深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遇到一些棘手的提问,或难以用通常语言表达的问话,如果用一个通俗形象的比喻来回答,就会胜过几多话语——这就是喻答。
1936年11月,中国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史良被捕后在法庭上与法官、检察官进行了多次论辩。其中,针对七君子的电报与西安事变的所谓联系,有这样一段对话:
检察官问:你们给张学良的电报引起西安事变。
史良答:比方刀店卖刀,买了刀的人也许用来杀人。检察官的意思,难道杀了人要刀店负责么?
这件事如果就事论事,可能既费口舌而又说不清。史良只用了一个通俗的比喻,即刀店与买刀者杀人的关系,严正地指出自己的观点:西安事变要由发电报的人负责与杀了人却要刀店负责同样是无比荒谬的。这样,既指出检察官“你们给张学良的电报引起西安事变”的推论不能成立,又讽刺了检察官的愚蠢与蛮横。
由此可见,巧妙的喻答既充满睿智,以简驭繁,又有深入浅出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