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千古生死名句——聚散有时,成败有时(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出处】出自南宋·李清照《声声慢》
【释义】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
【解析】原文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最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作品的名篇之一,是历来人们所公认的她的代表作。这首词成功地表现了李清照晚年的精神面貌,是她晚年生活的一幅缩影。全词归结到一个“愁”字上,的确,“愁”字是李清照晚年生活的一个核心,支配着她的思想生活的。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出处】出自北宋·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释义】我常常怨恨,我自身没有自由,什么时候才能忘却名利,不再奔走在名利场面中?
【解析】原句是:“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首词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作于黄州。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有名的“乌台诗案”被捕下狱,经多方营救,最后贬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团练副使。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今在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词中的东坡,本为黄州城东的旧营地。作者于本年春在此开荒植树,仰慕白居易在四川忠州东坡躬耕之事,遂名此地为“东坡”,并取以为号。
在苏轼现存的362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105次。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相传当地官吏看了这首词后,看见其中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的句子,大为惊慌,怕苏轼真的逃走。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出处】出自唐·秦韬玉《贫女》
【释义】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每天压线刺绣,不停息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为他人作嫁衣裳”后来传成为千古名句。
【解析】全诗为:“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为他人作嫁衣裳”是千古名句。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了荆州,实际上就是周瑜“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结果。
公元208年11月,周瑜率领的大军于赤壁击败曹操,又逆江西进,占领沿江各重要城市(包括入川的门户夷陵),包围江陵,与曹仁展开激烈的争夺战。起初,刘备、周瑜追击曹操,一起向南郡进攻,周瑜、程普率领几万人马与驻守江陵的曹操大将曹仁隔江对峙。双方相持不下。周瑜部将甘宁率兵西上,想先取夷陵,结果被曹仁派兵包围,形势危急。周瑜、程普亲自前去解围,大破曹军,得胜而归。周瑜一鼓作气渡过长江,驻兵北岸,对江陵形成包围之势,与曹仁进一步相持。经过多次激战,曹军伤亡惨重,曹仁不得不放弃江陵北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出处】出自北宋·苏轼《水调歌头》
【释义】人有悲伤欢喜、离别相聚,月亮有阴晴和圆缺。
【解析】全词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曲。”根据这个小序,我们可以了解这首诗的背景: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水调歌头》,是醉后抒情,怀念兄弟(子由)之作。
子由,也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仁宗嘉二年(1057年)与苏轼一起中进士。不久因母亲去世,回家服孝。嘉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熙宁三年(1070年)上书神宗,竭力向皇上陈述法不可变,熙宁五年(1072年),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年),其兄苏轼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四年(1089年)权吏部尚书,出使契丹。回朝后任御史中丞。崇宁三年(1104年),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他和苏轼感情很好,从这首词中就能够窥见一斑。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出处】出自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释义】兰花凋零时走在送故人去咸阳的路上,苍天如果有感情的话那么它也会老去。
【解析】“天若有情天亦老”,作为名句,多少年来,一直在绵延不断地流传着。从一千两百多年前的唐代“长吉鬼才”李贺原创以来,古今以来很多大文学家和伟人都曾经借用过,以此来表达对苍天有情与无情的感慨与感叹。北宋的石曼卿在赠友联时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李贺是唐朝宗室的后裔,但早已没落破败,家境贫困。他才华出众,少年时就获诗名,但一生只做了一个职掌祭祀的九品小官,郁郁不得志,穷困潦倒,死时年仅27岁。宋代以来,不少学者、诗人常用“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来形容唐朝两位著名诗人。宋人钱易曾在《南部新书》中说过这样一番话:“李白为天才绝,白居易为人才绝,李贺为鬼才绝。”与钱易同时代的宋祁也有过“太白仙才,长吉鬼才”的评论,长吉是李贺的字,“鬼才”,并非只说他喜欢写神仙鬼魅的题材,而主要是指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意境新颖诡异,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出处】出自北宋·苏轼《江城子》
【释义】(指结发妻子)离去已经十年,音讯渺茫,即使不想念,也自然难以忘记。
【解析】全词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这是一首著名的“悼亡诗”,是苏轼为悼念亡妻所作。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27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王弗逝世后这十年间,东坡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法,在政治上受到压制,心境是悲愤的;到密州后,又逢凶年,忙于处理政务,生活上困苦已极。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里说:“治平二年(1065年)五月丁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名弗),卒于京师。六月甲午,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熙宁八年(1075年),东坡来到密州,这时他才四十岁不到,已经“鬓如霜”了。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出处】出自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释义】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向西而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解析】全诗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意思是:早上的一场春雨沾湿了路上的尘埃,旅店四周青翠的杨柳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新葱绿。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向西而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王维的这首诗很早就被谱上曲子广泛传唱,被称为《阳关三叠》。同时,这首诗更使阳关名扬千古。
阳关建于汉元封四年(前107年)左右,曾设都尉管理军务,自汉至唐,一直是丝路南道上的必经关隘。出敦煌市西南行75公里路程即可到达阳关故址——古董滩。1943年,向达先生在这里考察时写道:“今南湖西北隅有地名古董滩,流沙壅塞,而版筑遗迹以及陶片遍地皆是,且时得古器物如玉器、陶片、古钱之属,其时代自汉以迄唐宋皆具。古董滩遗迹迤逦而北以迄于南湖北面龙首山,俗名红山口下,南北可三四里,东西流沙湮没,广阔不甚可考。”古代阳关向北至玉门关一线有70公里的长城相连,每隔数十里即有烽燧墩台,阳关附近亦有十几座烽燧。
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出处】出自北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释义】人生的种种经历,在心坎上只留下短暂的印象,早晚会因雪融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解析】原文是:“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毛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君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的弟弟苏辙(字子由)曾写了一首《渑池怀旧》诗,苏轼就以上面这首诗和他。苏轼和苏辙兄弟俩,曾到过渑池,也就是今天河南渑池县,在洛阳之西,崤山之东。他们曾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壁上题过诗。当苏轼后来从苏辙的怀旧诗回忆起这些情景的时候,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可能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踪,不由得感慨起来。
苏轼的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很大,有时人们也把留作纪念的题赠诗文,称为“雪泥鸿爪”。元朝戴良有首诗中就写道:“世事已成鸿印泥。”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出处】出自唐·白居易《长恨歌》
【释义】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但这种遗憾啊永远不会有消失的那一朝。
【解析】《长恨歌》是一篇长篇叙事诗,所咏的是唐朝历史上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故事。但这样一篇大家喜读熟诵的作品的主题思想究竟是怎样的,古人的评论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这首诗的主题是讽喻,唐汝询在《唐诗解》中说是“讥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另一种则认为它只是在写李、杨的爱情,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说,“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也有人在这两种观点的激烈争论中又产生了双重主题说,即认为该诗既有对明皇的讽刺批判,又有对李、杨爱情的同情歌颂。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出处】出自五代南唐·李煜《相见欢》
【释义】不能了断,也不能理出个头绪的东西,就是离别的忧愁
【解析】原文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果是李煜早年的作品,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廷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
李煜于公元961年即位,五代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他登位之时,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风雨飘摇。他在对宋委曲求全中过了十几年苟安生活。南唐为宋灭之后,他被俘到汴京。李煜在文艺上颇有成就,能书善画,妙解音律,他创作上的主要成就在入宋之后。此时,他逐渐从醉生梦死中清醒过来,亡国使他丢掉了皇帝的宝座,却使他在词的创作上获取了巨大的成就,如清代大学者王国维所说的那样:“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在政治上十分无能,不修政事,纵情于吟咏宴游,笙歌燕舞。为了使宫女的舞姿更加曼妙婀娜,荒唐病态竟至于让宫女束脚,传说中国女子裹脚陋习便起源于他。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处】出自五代南唐·李煜《虞美人》
【释义】问我的忧愁有多少,就好比那滚滚东流的春江水。
【解析】原文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是南唐后主,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李煜都推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第二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宋太宗即位后,进封陇西郡公。《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42岁生日,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出处】出自唐·杜牧《清明》
【释义】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解析】全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只要一到清明,人们挂在口头上最多的恐怕就属这首诗。他的这首《清明》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但在杜牧的《樊川诗集》《别集》中却没有收录,《全唐诗》中也未收录。后来的一些专家和学者,大都肯定它是杜牧的作品。《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本诗写一个离乡在外的“行人”,在春雨绵绵的清明时节欲借酒浇愁的心情。诗中的景物构成了一幅情趣盎然的“清明烟雨画”。后人曾经把这首诗进行多种多样的修改,使其变成不同的诗甚至词。其中有人觉得原诗啰唆,就把它改成: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读来虽然缺少原诗的韵味,但确实简洁明快。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出处】出自唐·白居易《琵琶行》
【释义】同样是沦落天涯的人,能够遇见又何必讲求是否认识呢?
【解析】诗前的序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元和十年,我(白居易)被贬到九江当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个夜晚,到湓浦口送一个朋友,听见船中有人弹琵琶,那声音,铮铮纵纵,很有京城里的韵味。问那个人,才知道她原来是长安歌伎,曾经跟曹、穆两位名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姿色衰退,只好给一个商人当老婆。我便吩咐摆酒,让她畅快地弹几只曲子。她弹奏完毕,十分忧伤。叙述了年轻时候的欢乐情景;可是如今呢,飘零憔悴,在江湖中间辗转流离!我从京城里贬出来,已有两年,心情平静,安于现状。听了她的话,这天晚上,才感觉到被贬谪的味道,因而作了这首长诗送给她,共计612字(实际上全诗是616字),叫做《琵琶行》。
白居易也曾遭诬陷被贬,对于她的处境和心情,自然十分了解、十分同情。从白居易于元和十年被贬,离开长安去江州,直到元和十三年十二月,从江州改任忠州刺史,至少在这一段时间内,他一天也没有忘记过被贬的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是他对琵琶女同情的写照。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出处】出自南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释义】痛苦过去以后,再去追思当时的痛苦,那是何等的悲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