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向曾国藩借为官运权智慧(5)
危急时刻不能仰仗他人
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其在人者,皆不可靠。恃之以守,恐其临急而先乱;恃之以战,恐其猛进而骤退。
——曾国藩格言
一个成大事的人,凡事都自己艰苦经营,壮大自己的实力,这样就不至于在危急时刻,去依靠他人,看别人脸色,使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他人的手中。记住:命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曾国藩在初办团练的时候遭遇到了挫折,受挫原因是他手中没有实权,没有管理地方的职责,但练兵筹饷,每一项都要与地方官打交道。而他当时性格外露,没有顾忌,因而招人怨、招人忌。另外,当时有文官不统辖武弁的定制,曾国藩破坏了这一定制,因而就有人名正言顺地反对他。再者,绿营兵是国家正规军,而湘军当时称为乡勇,属于临时性质的,是无法与绿营兵相提并论的。所以,曾国藩处处遭人排挤、受人牵制,根本没有办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初办团练遭遇到的挫折让曾国藩清醒了很多。在与幕僚谈论此事时,曾国藩说:“我的起兵是被人反激而成的,初办团练之时,借人抚衙而居,令不得行,想杀几个不听令的士兵,全军鼓噪入吾居处,几为所戕。因是发愤练兵万人,居然成就了一支队伍,而有今日。”他的意思是,居人之室、借人之军,难以立足,必须发愤练成自己的一支军队,才有成功的本钱。
从这时候起,曾国藩就意识到不能在危急时刻仰仗别人。之后的一场战争更加印证了他的这一说法。
1862年5月,曾国荃带领湘军逼近了太平天国的首府天京,在天京城南门外的雨花台扎下营寨。
曾国荃和他的心腹大将李臣典、萧孚泅、刘连捷、朱洪章等在太平天国的叛将韦俊的带领下,察看了这座江南名城。曾国荃看到天京城高池深,深沟高垒,城围辽远,以他的两万人马想要攻破这座名城,实在是比登天还难。虽然已经攻到天京城下,却也不敢轻举妄动。他深怕城内的太平军和外省的李秀成联合起来出动,把他们歼灭掉。所以,曾国荃一面督促湘军在雨花台一带修筑工事,作长期战争准备;另一方面派人投书,催促各路人马尽快会师天京城下。
然而,曾国荃等了多日,也不见别路人马到来。先是李续宜的北路军由镇江刚要出师,忽接父丧凶信,匆匆回家奔丧。其部将唐训方远在皖北,闻讯南援,结果被太平军阻于寿州。鲍超由宁国北进,遇太平军杨辅清等部,展开血战,亦难达天京。这时,可援之军只有多隆阿一路。
曾国藩接到雨花台寄来的加急求救文书后,命令多隆阿迅速南下。多隆阿接信后,攻陷庐州,准备南下,但后来又突然按兵不动,拒绝赴天京汇合。曾国藩再三恳请赴援,他也不为所动。这时,有一股四川农民起义军入陕,多隆阿的部将雷正绾已入陕阻击。
因为官文久与曾氏兄弟不和,也不愿湘军得到成功,他与多隆阿密约,再奏令多隆阿本人率队入陕,皇帝居然准奏了。多隆阿与官文皆以不赴天京之援而暗自高兴。
多隆阿率军西去,曾国藩万分惊慌,派人飞马送信给官文,让他追回多隆阿,仍让多隆阿赴天京之援。他在信中说,“闻入秦之贼人数不满三千,有雷正绾一军足以抗敌”,而“江南贼数之多比秦何止百倍”,仍请求把去之不远的多隆阿追回。然而,官文明知天京城下急需多隆阿赴援,却置曾氏兄弟的求援于不顾,使曾国荃的雨花台之师成了孤军。多亏了曾国荃能征善战,得以取得攻陷天京的大功。
于是,曾国藩致力于部队训练,他要亲手将湘军缔造成为一支有胆有技、能征善战的队伍。经过艰苦的训练,湘军素质迅速提高,逐渐成为一支士气旺盛、能征善战的队伍,而曾国藩本人也由一介儒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军事家和“训练之才”。
外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着,谁都不知道它下一秒会成什么样。危急关头,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是最实际的。
曾国藩在1862年9月13日致沅弟季弟的信中,又把这一观点强调给了其弟曾国荃:
都将军派四个营的兵来助守,自然可喜,但也未必靠得住。凡在危急时刻,只有自己靠得住,而别人都不可靠。靠别人防守,恐怕临战时会先乱;靠别人战斗,恐怕会猛进而速退。幸亏这四个营人数不多,或许不致扰乱弟弟你那里的全局。否则,这部分军队另有一种风气,一种号令,恐怕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弟弟要谨慎使用这支队伍。去年春天,弟弟没要陈大富一军,又不留成大吉一军,我很喜欢弟弟的见识。
曾国藩的“在危急时刻,只有自己靠得住”这句话很经典。一个依赖外在条件而不能依赖自己的人是无法成为真正的强者的。
春秋战国时,一个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作战。父亲已当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号角吹响,战鼓雷动。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支箭。父亲严肃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带在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要抽出来。”儿子非常高兴,推想着箭杆、箭头的样子,耳边仿佛响起“嗖嗖”的射箭声音,敌方的主帅应声倒下。果然,佩戴宝箭的儿子英勇无比,所向披靡。
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胜利的豪气,完全违背了父亲的叮咛,强烈的欲望驱使他“嗖”地一下拔出宝箭,想看个究竟。然而,他瞬间惊呆了。一支断箭,箭囊里装的竟然是一支折断的箭,他竟然一直带着一支断箭打仗。儿子不禁吓出一身冷汗,仿佛一瞬间失去支柱的房子,意志轰然倒塌。最后,儿子惨死在乱军之中。父亲来到儿子身旁,拣起那支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儿子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祖传的箭上,才有了他的骁勇无敌。而当他看到断箭的时候,就失去了自信,结果惨死于乱军之中。这是多么可悲的人啊!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成就美好的人生,也只有自己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只有自信,人们才能充分地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克服困难和挫折,到达成功的彼岸。凡事都想着等、靠,依赖他人的帮助,就如同一座没有地基的大厦,随时有倒塌的可能。
这个道理在官场上如此,在日常生活中也很适用。凡事依赖他人,就给自己埋下了失败的隐患。我们想要在危机时刻能够自保,就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学会自立自强。
当然,自立并不是要拒绝别人的帮助,特别是那些比你有经验者或者长辈人的帮助。这是因为,他们的知识、经验和生活阅历比我们丰富,看问题更全面、更深刻。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时,多征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是可取的。当然,依靠不是依赖。这些人的意见也只是一种参考,最终拿决定解决问题还要依靠自己。所以,自立应该是既有自己的主见,也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接受别人的帮助。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接受别人的帮助并不是依赖。
在现代社会里,很多人是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的,这样的人容易缺乏独立意识,凡事有依赖心理,而这种依赖心理会给他们的成功带来很大的阻力。鉴于此,我们都应该学会自强自立。
我们要有不依赖他人的思想,在生活中要靠自己决定怎样处理事情,而不是去依赖别人,自己却大脑一片空白。
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独立生活。要独立生活,就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只有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不过,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的前提就是要学会自主。遇到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独立只是徒有虚名。很难设想,一个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怎么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又怎么能够在生活中自立?
该出手的时候要敢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