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西山经 (4)
①长留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二:“伊犁塔勒奇城北百里有谷曰果子沟,长七十里。为伊犁驿程所经,岭上出泉,南会众流出。山曰乌里雅苏图,水峡流迅急,跨桥四十有二,故长留所由纳称也。”
②少昊,古代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③磈(wěi)氏,传说中的神名。
④反景,“景”通“影”。反景,就是太阳返照。
译文
从积石山再往西二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长留山。长留山山神白帝少昊就居住在这座山上。山中的野兽尾巴都带有花纹,鸟头也都带有花纹。山上盛产带有花纹的玉石。这里实际上是员神磈氏的宫殿。这个神,主管夕阳返照。
章莪山
又西二百八十里,曰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所为甚怪。有兽焉,其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其名曰狰。有鸟焉,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①,其鸣自叫也,见则其邑有讹火②。
■
注释
①毕方,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树,很精灵;有的说是一种像鸟的神灵。
②讹火,怪火,野火。或指磷火。
译文
从长留山再往西二百八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章莪山,山上没有任何花草树木,有很多瑶玉和碧玉。山上的东西都很奇怪。有怪兽,形状像红色的豹,长着五条尾巴和一只角,发出的声音如同敲击石头的声响,它的名字叫狰。山中还有一种奇鸟,形状像鹤,却只有一只脚,青色的羽毛中嵌有红色的花纹,一张白嘴巴,它的名字叫毕方,是根据它的叫声来命名的。这种鸟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发生怪异的火灾。
阴山〓符愓山
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蕃泽,其中多文贝①。有兽焉,其状如狸②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又西二百里,曰符愓之山③,其上多棕 柟,下多金玉。神江疑④居之。是山也,多怪雨,风云之所出也。
注释
①文贝,也就是紫贝。贝科动物的壳。
②狸,动物名,是一种善伏的野兽,俗称野猫。
③符愓(yáng)之山, 《五藏山经传》卷二:“伊犁河自察林河口西北流百馀里,得巴克岭,连山三百里,至车里克河口,即符阳之山也。巴克,回语谓丛林也。车里克河即符水,山在其东,故曰符阳。符者,水形似剖竹也。”
④江疑,据古代的《祭法》中说,从山中、树林中、河谷中都能升出云,刮起风,落下雨,凡是能兴风作雨的怪兽,都是神。这座山上的神江疑,就能兴风作雨,它就是这一类的风雨神。
译文
从章莪山再往西三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阴山。浊浴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南流入番泽,浊浴水中有很多五彩斑斓的贝壳。山中有一种野兽,它的身形像野猫,白色的头,名叫天狗。天狗的叫声像榴榴,饲养它可以避免凶灾。
从阴山再往西二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符愓山,山上遍地都是棕树和楠树,山下蕴藏着丰富的金矿和玉石。神灵江疑就住在这座山上。这座山常降怪异的雨,刮奇怪的风,出现罕见的云。
三危山
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①居之。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白身四角,其豪如披蓑②,其名曰傲■③,是食人。有鸟焉,一首而三身,其状如■④,其名曰鸱。
注释
①三青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力强、善飞,负责为西王母取食。
②蓑,一种用草或棕做成的防雨雨披。
③傲■(ào yē),古代传说的一种野兽,会吃人。
④■(luò),古鸟名,形似雕鹰。
译文
从符愓山再往西二百二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三危山,三青鸟就住在这座山上。这座山,方圆百里。山上有种野兽,形状像牛,全身呈白色,长有四只角,身上的毛又长又密像披着的蓑衣。它的名字叫傲■,会吃人。山上有一种鸟,长着一个鸟头却有三个身子,它的身形像雕,名字叫鸱。
騩山 天山
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①,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②居之,其音常如钟磬③。其下多积蛇。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④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
注释
①騩(guī)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二:“騩山,昌吉县南之孟克图岭及其西之呼图必山也,有罗克伦河、呼图必河并北流而会,又西北合南来诸水注额彬格逊池,象騩形,故名呼图必,言有鬼也。”
②耆(qī)童,老童。古代传说耆童是中上古帝颛顼的儿子。
③磬(pán),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玉石或特殊的石头制作而成的。
④浑(hùn)敦,浑然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译文
从三危山再往西一百九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騩山。这座山上有许多玉石,但是没有普通的石头。天神耆童就住在这座山上,它发出的声音常常像是敲钟击磬的响声,山下有许多盘叠的蛇。
从騩山再往西三百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天山,天山上有很多的金矿和玉石,还有很多石青和雄黄。英水是从天山流出,然后向西南流入汤谷。山中有一种神,它的身形像黄色的口袋,发出红色的光,长有六只脚和四只翅膀,浑浑沌沌看不清楚它的面貌,它能歌善舞,原来它是帝江。
泑 山
又西二百九十里,曰泑山①,神蓐收②居之。其上多婴短之玉,其阳多瑾瑜之玉,其阴多青雄黄。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其气员,神红光③之所司也。
■
注释
①泑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二:“长沙西北也,泑山因泽纳称。在晶河口不周支麓尽处。”
② 蓐(rù)收,古代传说中的金神,掌管日出日落。
③红光,郝懿行注:“盖即蓐收也。”
译文
从天山再往西二百九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泑山,神灵蓐收就居住在这里。山上盛产婴短玉,山的南面有很多瑾、瑜之类的上等好玉,山的北面有很多的石青和雄黄。这座山,向西可以看到太阳落山的景致,所以这个国家气象浑圆,由神红光掌管。
翼望山
西水行百里,至于翼望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狸,一目而三尾,名曰讙①,其音如■百声,是可以御凶,服之已瘅②。有鸟焉,其状如乌,三首六尾而善笑,名曰■■③,服之使人不厌④,又可以御凶。
注释
①讙(huān),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兽。
②瘅(dàn),通“疸”,也就是黄疸病。中医认为这种病是因为体内虚热造成的。
③■■(qí tú),古鸟名。
④厌(yǎn),通“魇”,也就是噩梦,梦中遇到可怕的事情。
译文
从泑山往西走一百里水路便到了翼望山,山上没有任何花草树木,有很多的金矿和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身形像野猫,长着一只眼睛三只尾巴,名字叫讙,讙能发出百种动物的叫声,饲养它可以避凶防邪,人吃了它的肉可以治疗黄疸病。山上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三个头,六只尾,常常发出笑声,这种鸟名叫■■,吃了它的肉能使人不做噩梦,还可以避凶防邪。
总 观
凡西次三经之首,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凡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其神状皆羊身人面。其祠之礼,用一吉玉瘗,糈用稷米①。
注释
①稷(jì),即粟,谷子,五谷之一,是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
译文
纵观《西次三经》这一山系,从崇吾山到翼望山,共二十三座山,沿途六千七百四十四里。这些山神都是羊的身形,人的面孔。祭祀这些山神的礼仪是,把一块吉玉埋在地下,祭祀的米用粟米。
西次四经
导读
《西次四经》主要介绍阴山、劳山、罢父山、申山、鸟山、上申山、诸次山、号山、盂山、白於山、申首山、泾谷山、刚山、刚山尾、英鞮山、中曲山、邽山、鸟鼠同穴山、崦嵫山的相对位置、相关河流、物产和有关山神祭祀等情况。
阴山〓劳山〓罢父山
《西次四经》之首,曰阴山①。上多榖,无石,其草多茆②、蕃。阴水出焉,西流注于洛。
北五十里,曰劳山,多茈草③。弱水④出焉,而西流注于洛。
西五十里,曰罢父之山。洱水⑤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茈、碧⑥。
注释
①阴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二:“以阴水名,今澄城县西南搠铃泉也,其北亦有甘泉,与雕阴之甘泉同名,故旧说或指雕山为阴山矣。”
②茆(mǎo),古草名,也就是凫葵草。
③茈(zǐ)草,即紫草,可以用作染料。
④弱水,《五藏山经传》卷二:“弱同溺。溺水即甘泉,西南流会阴水注洛。”
⑤洱水,《五藏山经传》卷二:“山在澄城东北,其水曰大谷河,即洱水也,南流西注洛,形如珥。”
⑥茈、碧,这里是指紫色的美玉和青绿色的玉石。
译文
《西次四经》所描述的西部山系的第四组山脉的第一座山叫阴山。阴山上生产着茂密的构树,山上没有石头。阴山上的草主要是凫葵草和青蕃草。阴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洛水。
从阴山往北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劳山。劳山上有茂盛的紫草。弱水是从劳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洛水。
从劳山往西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罢父山。洱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洛水。洱水中有很多茈石和碧绿色的玉石。
申山〓鸟山
北百七十里,曰申山①。其上多榖柞,其下多杻橿,其阳多金玉。区水②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北二百里,曰鸟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楮,其阴多铁,其阳多玉。辱水③出焉,而东流注于河。
注释
①申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二:“申山在洛川县东五十里,有丹阳水东流,又东北右合朱砂岭水,两川若垂绅之厉,故名。”
②区水,古水名。《五藏山经传》卷二:“又东北银川水合众流自西北来会,总名曰区水也。”
③辱水,古水名。《五藏山经传》卷二:“浊筋河出其东北,北会延水,东流注河,即辱水也。”
译文
从罢父山往北一百七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申山。山上有很多构树和柞树,山下有很多杻树和橿树。山的南面蕴藏着丰富的金矿和玉石。区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从申山往北二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鸟山。鸟山上有许多桑树,山下有许多楮树,山的北面有丰富的铁矿,山的南面盛产玉石。辱水是从鸟山流出,然后向东流入黄河。
上申山
又北百二十里,曰上申之山,上无草木,而多硌石①,下多榛楛②,兽多白鹿。其鸟多当扈,其状如雉,以其髯③飞,食之不眴目④。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注释
①硌(luò)石,大石头。
②榛(zhēn)楛(hù),榛,落叶灌木,果实名叫榛子。楛,茎坚韧,可以用作箭杆。
③髯(rán),脸颊上的胡子,这里指两颊上的长须毛。
④眴(shùn)目,眨眼的意思。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