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你的心理健康吗——18岁以后审视你的心理问题(1)
人人都面临心理问题:烦恼是成长的契机
张莉的一个同学是名中学老师,她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孩子活泼可爱,丈夫温柔体贴,原来每当谈起那“爷俩”时,她总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豪和骄傲。然而,最近几次提起她丈夫的时候,她总是向张莉诉苦:“他什么都好,最近不知怎么的,就是有时候莫名其妙地朝我们母子俩发火,不久又莫名其妙地与我们亲热起来。反反复复,简直像个精神病。”
这令张莉突然想起她的一位同事。在单位她与张莉的关系特好,但是就是有个“怪毛病”,每月几乎都有那么一两天沉默寡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而且这时,就连张莉也遭到她的冷落。出于好心,张莉有时主动找她喝茶,或者散步,都被她婉言谢绝,但随后她又“单独行动”,或饮酒,或喝茶,或漫步,令张莉百思不得其解。
最近张莉与一位做心理医生的朋友偶然聊到这两个人时,朋友说“你知道吗,他们的心理出现了某种异常现象。”
“什么?你说什么?!”张莉当时脑子一下子没转过弯来。
看到张莉满脸疑惑,医生朋友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向她透露了其中的“奥秘”。
就人本身的生物属性来看,人整个身心在不停运转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会想“只有意志薄弱的人精神上才会有问题,这和自己完全没有关系吧”。确实,大多数的人在精神上总体说来是比较健全的。但是,无论是谁,内心总会有那么一些脆弱的部分、偏激的想法或者是一些无法释怀的芥蒂吧。称自己没有这种情况的人,实际上是没有注意到自己内心存在的这些东西。
“虽说有很多压力、烦恼、不安,但总还过得去。”当今社会有很多人都处于这样的心理亚健康状态。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具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在如今的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压力过大,心理健康问题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心理健康有什么标准?
心理健康不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发展的心理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能发挥身心潜能。
可见,心理健康包括了两层含义:首先是没有心理疾病,这是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就像没有身体疾病是身体健康的最基本条件一样;其次是保持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这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意味着要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一个人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有七条标准,得到很多心理学家的认可:
第一条,智力状况正常。多数人都属于智力正常的。智商低于70为落后,是弱智的。
第二条,稳定乐观的情绪、情感。情绪不会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昨天还很高兴,今天就不想活了,这都是心理有问题。
第三条,健全的意志,协调的行为。
第四条,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和大家友好相处,再具体一点,还可以有这么三种标准:一、乐于与人交往,有知心朋友;二、在交往的过程中,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有的人一跟人交往,就是非常卑贱的心态,老是吹捧别人,溜须拍马。这样的人其实是心理上有问题;三、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友好相处,宽厚待人。有的人嘴跟刀子似的,出口就伤人,专门谈人家的隐私,讲对别人很不利的话,到处挑拨,这就是心理不健康。
第五条,具有适度的反应力。该哭能哭,该笑就笑,但笑应该有节制,如果笑过度了对身体也是有害的;有的人为一点儿事情就伤心得没完没了,泪都流不完,怎么劝也不行,这也是反应过度。反应过度也是心理上的不健康。
第六条,自我悦纳。你矮也好,高也好,胖也好,瘦也好,自己都能够接纳自己。如果总看着自己不顺眼,矮了不行,高了也不行,胖了不行,瘦了也不行,这就有问题。
第七条,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对照着这七条标准,看看自己的心理是不是处于一种健康状态。如果感到心理有问题,就需要赶快引起我们的重视,尽早进行调试,以免我们的生活、工作受到影响。
精神分裂症:回归社会需要很长时间
李小玲,现年24岁,在北京某大学的后勤部工作。她身材苗条、面容姣好,虽未身着名牌服装,因会搭配穿着和修饰,故穿着打扮非常得体,显得贤淑而且端庄秀丽。在上大学时就被同学誉为“校花”,整天被充满爱慕之心的男同学捧着、追着。
20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开始颇受单位的男士们“关注”。但近两年来,同事们渐渐发现小玲不再像以前那样喜欢梳妆打扮,穿着也不再得体,整天是邋邋遢遢的,身上也发出一阵阵浓烈的汗臭味。上班不是迟到就是早退,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并且总是出差错,对领导、同事与家人、朋友的关心、询问都不理不睬,对年老多病的父母也漠不关心。不论谁问她问题,她都回答极为简单,常常是问十句话,回答一句。
小玲的姑姑是一个心理医生,来北京出差时,发现小玲种种异常并详细询问了其父母以后,怀疑其可能有“心理问题”。于是就带小玲到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精神科就诊。经详细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精神检查,精神科的专家诊断李小玲患有“精神分裂症”。
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专家的解释是:精神分裂症又称为“综合失调症”,属于一种精神科疾病,是一种持续、通常慢性的重大精神疾病,是精神病里最严重的一种,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
关于“精神分裂”的说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得不少,也许因“分裂”这个词的原因,使一些人对“精神分裂症”产生了不正确的理解,觉得患者“精神分裂”了,“那些人多么危险,真让人害怕呀”。
精神分裂症是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有突发性和慢性之分,包括积极症状(如幻觉、错觉、联想散漫)和消极症状(情感贫乏、社会技能差)。主要表现是:患者心理活动脱离现实,在知觉、情感、思维及意志行为之间互不协调及互相影响,导致学习、工作、生活、社交等适应能力降低。因此常不能维持原来的学习工作能力,原来的生活习惯方式也变为异常。
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年富力强的青年时期起病,以25岁左右为最多,也有不少在15~40岁之间的少年和壮年时间起病;大多起病缓慢,少数呈急性或亚急性,多数冗长,从数月至数十年不等。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不明确。有很多人觉得“窝在家里不愿意出门就是精神分裂的开始”,其实不一定是这样。如果觉得自己有上述症状并怀疑自己得了精神分裂症,一定不要惊慌,要去找专家咨询并检查。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原则,精神药物治疗为关键性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改善社会心理环境,改善病人的心境也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是在病人病情好转时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进行。病情缓解期或慢性阶段,除适量药物治疗外,环境、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十分必要,特别是对病人的社会康复,预防病人的衰退,以及提高病人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急性阶段的安全护理及慢性阶段或康复期的家庭监护也很必要。
依赖症:想戒也戒不掉的习惯
26岁的张璇是一家对外贸易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因为工作关系,她有时半夜也要为客户接机或随时安排应酬,手机24小时开着,使用频率非常高。“手机电池本来能用3天,可我每天得换一次,我把全身心都奉献给了工作,不断打进打出的电话让我感觉生活很充实。”她说。
忙了一段时间后,最近业务量骤减,张璇的电话寥寥,原来暗自庆幸能睡个安稳觉的她却感到极不适应,反倒开始失眠、坐立不安。在别人的手机铃声响起时,她会条件反射地拿起自己的手机。有时候半夜也好像听到手机铃声被惊醒,反反复复,睡不好觉。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忍受,只好去找心理诊所的李医生。李医生在了解了她的情况后,认为张璇患上了“手机依赖症”。
依赖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心理学家称:依赖症是指带有强制性的渴求,追求与不间断地使用某种或某些药物或物质,或从事某种活动,以取得特定的心理效应的一种行为障碍。
不仅仅是手机,烟、酒、网络游戏都有可能成为人们所依赖的对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酒精依赖症。患者自己无法控制饮酒量和饮酒方式,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
酒精是一种合法的成瘾物质,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亲和力。有的人在体验饮酒的初期感到心情愉快,酒后变得喜欢交往,能够缓解紧张、焦虑、苦闷、疲劳。这样,渐渐形成每天不断饮酒的习惯。随着饮酒量的增加和饮酒时间的延长,酒就变成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下去的话就有可能转化为酒精依赖症。
酒精依赖症会引发各种问题,包括:身体上的问题,如肝病、脑病等;社会问题,如酒后驾车、迟到、缺勤等;精神问题,如失眠、焦躁、抑郁、丧失了醉酒期间的记忆,甚至出现幻觉等。
很多患者自己不愿意正视问题重重的现实,他们的家人却烦恼得焦头烂额。
成为依赖物的对象有很多,除了酒精还有药物、购物、性爱、赌博等。从这些行为中得到的快乐就跟醉酒时一样,兴奋之下平时所有痛苦的事情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可是,现实依旧是那个现实。于是,他们借钱也要赌博、购物,或是和不同的人发生性关系。
依赖症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问题,如焦虑、抑郁、不自信、人际关系的压力、过去遭受的精神创伤等。他们并不是把喝酒之类的事情当做是适度释放压力的手段或是一种消遣,而是依托它来逃避现实中的种种问题,于是就陷入了依赖症这个无边的沼泽里。
解决依赖症,最需要调整心态,学习应对技能,解决其它不愿意去面对的心理问题。比如,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与人交谈,多读读书、看看报,通过自我约束逐渐减少对对象的依赖次数,尽量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如果客观条件允许,最好多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听音乐、外出散步、郊游、健身等。如果依赖症过于严重,就要去看心理医生,以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摄食障碍:贪食症和厌食症
案例一:刚进大学时,王璐的体重是96斤。大二的时候,周围的同学都流行减肥,认为越瘦越漂亮,于是,王璐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体重控制到80斤以内。从那以后,王璐开始有意识地节食,每次吃饭都神经质地计算摄入多少卡路里,这些卡路里是怎么消耗掉的,每天无数次地照镜子,看镜中自己的模样。有的时候和同学们聚餐,回来后就悄悄地呕吐掉。三个月后,体重从96斤下降至70斤,并且出现食欲消失,情绪明显抑郁。
案例二:最近,上高三的晓雅得了一种贪吃而不能控制的古怪毛病。以前她总担心身体发胖,不敢多吃,结果慢慢地出现厌食症状。可是不久后,情况却截然相反,常常不由自主地想吃东西,而且每次非要吃到被撑得难受才罢休。如果想吃的东西没吃,就会没心思上课,晚上连觉都睡不好。由于不断地暴食,晓雅明显发胖,变得越来越臃肿。她常常采用引吐、导泻、增加运动量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身体发胖的恐惧心理。为此她苦恼不已,一再发誓再不滥吃了;但她又无法控制自己,尤其是心情不好时就吃得更多,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常常悄悄地落泪。瞧着痛苦不堪的晓雅,心急如焚的父母带着她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没有发现任何生理上的毛病,最后由朋友介绍来到医院找心理医生咨询。
心理医生的结论是,晓雅是由于学习压力太大得了“神经性贪食症”。
案例中所提到的病例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女孩子,在进入大学后开始节食减肥,体重渐渐地降下来可以让自己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周围的朋友说自己变漂亮了也会让自己很高兴,有一种得到大家认可的感觉。在开始减肥的日子里,女孩几乎不怎么吃饭了。但是有一天,却会突然感觉到强烈的食欲,开始大吃特吃起来(贪食),体重反弹到减肥前的重量。虽然女孩子特别担心自己会变成大胖子,但是却无法抑制自己过盛的食欲。
像这样的症状就是摄食障碍。摄食障碍一般分为两种:极度暴饮暴食的贪食症和几乎不吃东西的厌食症。摄食障碍的患者一般都是女性,大部分是由于减肥引起的。减肥计划一般是从“正常的”节食开始的,但慢慢就发展成了十分挑剔和严格的热量限制和剧烈漫长的生理活动。食物限制和身体锻炼形成了强迫性。开始的时候是不敢吃,到疾病后期,食欲极度缺乏,身体消瘦,对食物有强烈的欲望,这样的节食坚持不了几天就会禁不住食物的诱惑,大吃一顿。为了不导致发胖,就采用吃泻药或自我引吐的方法,使吃下去的食物迅速排出体外,然后再继续开始节食,控制不住了再暴吃一顿。如此周而复始,就出现了摄食障碍的症状。
大多数摄食障碍患者小时候是“好孩子”,有些还经历过与父母的分离,或是受到父母的过度保护、过度干涉、虐待等。伴随着摄食障碍,有时还会出现偷窃食品、性出轨、自残等行为。比如,吃了饭以后呕吐出来。在呕吐的时候,大脑内会分泌某种快感物质,有些类似于麻药的功效。由此,患者就会自动寻求下一次的呕吐。
如何治疗这种疾病呢?首先及早发现病情。患者及家人要认识到这是一种疾病,而不要认为这只是嘴馋或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家长如发现孩子有神经性厌食或贪食迹象,应及时请教医生,到专业机构找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诊治。药物治疗有时是必不可少的,抗抑郁药物可以缓解进食障碍的症状。心理治疗中除用支持性心理治疗以外,主要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找出情绪压力的来源,并强调正确的饮食观念。教导患者养成记录饮食的习惯,并且运用食物热量换算技巧,以及适度运动来维持理想体重。
恋物癖:难以启齿的诱惑
王林,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父亲嗜酒如命、性格粗鲁、脾气暴躁,常常与王林母亲争吵,动不动就上演家庭暴力。夫妻俩平时很少照顾王林。在这样的环境下,王林自幼养成了胆小畏缩、执拗、内向的性格。
6岁的时候其父母离异,王林跟着母亲一起过。母亲为了生活外出打工,王林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时王林总是和女孩一起玩耍,并由于其少年老成的关心体贴常博得女孩的好感。12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堂姐放在床上的内衣,当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性冲动。此后常回想此情景,并伴有手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