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成败(3)
第二天,当村民从他们的茅舍里走出来时,发现苜蓿跟大教堂一样高,麦子也疯长得金灿灿的,他们都感到惊慌极了!真是叫人发狂。牲畜惶恐地吼叫,迷失在牧场的一片黑暗之中。鸟儿绝望地嘁嘁喳喳,它们的窝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们也不能飞下来寻觅种子吃,因为沐浴着阳光的泥土、地毯似的草坪也不见了。
牧童们守着畜群徘徊;他们的羊儿不肯走进任何草木浓密的地方,害怕自己会整个儿被吞食掉。
这时候,胜利了的芦苇却放声大笑,朝桉树青色的树梢甩打着它们的茂盛的叶子。
据说这样过了一个月。衰落事情是这样发生的:喜欢荫蔽的紫罗兰,它们的紫色花朵充分地暴露在烈日之下,枯萎了。“没有关系,”芦苇赶忙说,“它们算不了什么。”
(但是在神灵的世界里,神灵都在哀悼它们。)那些拔高到50英尺的百合花,折成两段了。它们像皇后的头一般的、白色大理石似的花,掉得到处都是。
芦苇照样在辩解。(可是美丽和欢乐的女神都在森林里奔跑,伤心恸哭。)
那么高的柠檬树被狂风吹掉了它们所有的花朵。收获,落空了!“没有关系,”
芦苇再一次声明,“它们的果子太苦了。”
苜蓿枯萎了,它们的茎像以前那样由于娇柔无力而低垂。
它们长得过分的高了。扑倒在地上,像一根根沉甸甸的铁轨。
马铃薯为了让它们的地上茎长结实,只长出了细小的块茎,比苹果的种子大不了多少。
现在芦苇不再笑了;它们终于严肃一些了。
灌木或草花再也不能受精了,因为昆虫不拼命鼓动着它们小小的翅膀就飞不了那么高。
而且,据说人们既没有面包、水果,也没有喂牲口的饲料,遍地是饥馑和悲伤。
在这种情况之下,只有那些高大的树木依旧安然无恙,树干照常坚挺地高耸着:它们没有向诱惑屈服。
芦苇是最后倒下的——这标志着它们那与树木平等理论的彻底破产,它们的根由于湿度太大而腐烂。
这时候才明白,同它们过去结实的躯干比起来,它们变空了。它们忍饥挨饿地直往高处蹿,可是,肚子里空空如也;它们真可笑,就像空心的木偶或玩具娃娃一样。
在这种真凭实据面前,再没有人能为它们的哲学辩护了:几千年来再也没有人提到它了。
大自然——永远是宽宏大量的——半年之内就弥补了这种损害,让一切野生植物依然照往常一样生长着。
那个像河神一样蓄着长胡须的老诗人,在长期隐退之后出现了,他欢欣鼓舞,歌颂这个新时代。“就这样吧,亲爱的人们。紫罗兰之所以美,就在于它的细小;柠檬树就美在它优雅的形状。上帝创造的一切事物,本来都是美好的:宏伟的橡树,脆弱的大麦都是美的。”
大地又结了果实,牲口长了膘,人们也得到营养了。
但是芦苇——那些造反头子——却永远带上了它们耻辱的标记:它们空了,空了……
丝路花语
花草有自己的高度和特点,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也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芦苇长得太高才会空,有时候,人也会像文中的芦苇一样,一心想要得到更多更好的,这样反而超越了自己能够承担的限度,所以会徒增烦恼。莫不如,量力而行,自己应得的不放弃,不应得到的不觊觎,这样的生活才更自在。
论解嘲
林语堂
必读理由
自我解嘲,是一种幽默,一种智慧,一种大度与洒脱。
人生有时颇感寂寞,或遇到危难之境,人之心灵,却能发出妙用,一笑置之,于是又轻松下来。这是好的,也可以看出人之度量。古代名人,常有这样的度量,所以成其伟大。希腊大哲人苏格拉底,娶了姗蒂柏(Xantippe),她是有名的悍妇,常作河东狮吼。传说苏氏未娶之前,已经闻悍妇之名,然而苏氏还是娶她。他有解嘲的方法,说娶老婆有如御马,御驯马没有什么可学,娶个悍妇,于修心养性的功夫修炼大有补助。有一天家里吵闹不休,苏氏忍无可忍,只好出门。正到门口,他太太由屋顶倒一盆水下来,正正淋在他的头上。苏氏说:“我早晓得,雷之后必有甘霖。”真亏得这位哲学家雍容自若的态度。
林肯的老婆也是有名的,很泼辣,喜欢破口骂人。有一天一个送报的小孩子,十二三岁,不识道送报太迟,或有什么过失,遭到林肯太太百般恶骂,詈不绝口。小孩去向报馆老板哭诉,说她不该骂人过甚,以后他不肯到那家送报了。这是一个小城,于是老板向林肯提起这件小事。
林肯说:“算了吧!我能忍她十多年。这小孩子偶然挨骂一两顿,算什么?”这是林肯的解嘲。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林肯以后成为总统,据他小城的律师同事赫恩顿(Hemdon)写的传记,说是应归功于这位太太。赫恩顿书中说,林肯怪可怜的,每星期六半夜,大家由酒吧要回家时,独林肯一人不大愿意回家。所以林肯那副出人头地,简练机警,应对如流的口才,全是在酒吧中学来的。又苏格拉底也是家里不得安静看书,因此成一习惯,天天到市场去,站在街上谈空说理。因此乃开始“旅行派的哲学家”(Peripatetic School)的风气。他们讲学,不在书院,就在街头逢人问难驳诘。这一派哲学家的养成,也应归功于老婆。
关于这类的故事很多,尤其关于几个名人临终时的雅谑,这种修炼功夫,常人学不来的。苏格拉底之死,由柏拉图写来是最动人的故事。市政府说他巧辩惑众,贻误青年子弟,赐他服毒自尽。那夜他慷慨服毒,门人忍痛陪着,苏氏却从容阐发真理,最后他的名言是:“想起来,我欠某人一只雄鸡未还。”叫他门人送去,不可忘记。这是他断气以前最后的一句话。金圣叹判死判,狱中发出的信,也是这一派。“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大有火腿滋味”(大约如此)。历史上从容就义的人很多,不必列举。
西班牙有一传说:一个守礼甚谨的伯爵将死,一位朋友去看他。伯爵已经气喘不过来,但是那位访客还是刺刺不休长谈下去。伯爵只好忍着静听,到了最后关头,伯爵不耐烦对来客说:“对不起,求先生原谅,让我此刻断气。”他翻身朝壁,就此善终。
我尝读耶稣最后一夜对他门徒的长谈,觉得这段动人的议论,尤胜过苏氏临终之言,而耶稣在十字架上临死之言:“上帝啊,宽恕他们,因为他们所为,出于不知。”这是耶稣的伟大,出于人情所不能及。这与他一贯的作风相同:
“施之者比受之者有福。”可惜我们常人能知不能行,常做不到。
丝路花语
生活难免会有不如意,同学朋友相处也难免会磕磕碰碰,当你放宽了心,原谅了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以前的事情根本就不算什么,根本就没有人在刻意折磨你,而是你一直不肯放过自己。
忍耐与宽容
【日本】松下幸之助
必读理由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人相处时,切忌只看别人的缺点,忍耐与宽容会让周围的关系更和谐。
你爱吃鱼,我爱吃肉,虽然嗜好各有不同,但缘分安排我们一桌共食,我们也吃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很好。
如果我们能承认品质各有差异的客观存在,便会对彼此的差异感到快乐。
你有你的思考方式,我有我的思考方式,若是我们能互相学习,彼此宽容,就能一团和气。
无论彼此有何不同,你我都各有长处与缺点,如果我们能学习别人的长处,赞美别人的长处;努力改正自身的缺点,含蓄地指出别人的缺点,即可共同提高水平。不必去批评责难,也不必互相排斥,更不用怀疑别人是否出了毛病。
能做到此境界者,才是真正的君子。
砂糖是甜的,精盐是咸的。它们是味道的两极,互为相反,如果想要使食物尝起来是甜的,只要加点糖就可以了。然而事实上若我们再加入些盐,反而更能增强砂糖的甜度与味道。这是因为调和了互为正反的两种味道而产生的一种新鲜滋味,这正是造物主绝妙的安排。
事物都有对立,都有正反。有对立的关系,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才能体会得出那种类似砂糖里加入了盐的滋味。
所以,与其苦思如何去排除那些挥之不去的东西,还不如苦思如何去接纳,调和它们。如此,必能产生新的天赐美味,而康庄大道也就在我们面前展开了。
一般人往往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凭自己的意志来促成或断绝。但事实并非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个人的“意志”或“希望”所能左右的,而是由一种超越个人的意志或希望的力量来决定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该珍惜自己的人际关系,心中常怀感激之情,在任何不平或不满之前,先以谦虚的态度想到彼此的缘分,然后以喜悦的心情,热忱的态度对待对方。如果每个人都能这样,必然可以产生坚强无比的力量,使社会由黑暗变为光明。
人与人相互依靠而生活,而从事工作。这世界上各类人都有,因此,唯有养成忍耐与宽容的品性,才能适应这个社会。
丝路花语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样东西,人和人也一样存在着差异,人的外貌不同,思想不同,价值观不同,因为有诸多的不同,所以会有意见的分歧,会有辩论,甚至争吵。没有人能完全掌控他人,使事情按自己预想的进行,如果一直斤斤计较,那么每个人都会活得很累,只有接纳和承认差异,并且从中学会忍耐和宽容,这种不争便是对自己最大的争取。
平静
【美国】
詹姆斯·E·艾伦
必读理由
在现代喧嚣的社会,我们的心灵吏需要平静。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将我们带入一仝平静的世界。
心灵的平静是智慧美丽的珍宝,它来自长期、耐心的自我控制,心灵的安宁意味着一种成熟的经历以及对于事物规律的不同寻常的了解。
一个人能够保持镇静的程度与他对自己的了解息息相关。人是一种思想不断发展变化莫测的动物;了解自己,首先必须通过思考了解他人。当他对人对自己有了正确的理解,并越来越清楚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间的因果关系时,他就会停止大惊小怪、勃然大怒、忐忑不安或是悲伤忧愁,他会永远保持处变不惊、泰然处事的态度。
镇静的人知道如何控制自己,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适应他人,别人反过来尊重他的精神力量,并且会以他为楷模,依靠他的力量。一个人越是处变不惊,他的成就影响力和号召力就越是巨大,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商人,如果能够提高自我控制和保持沉着的能力,那他会发现自己的生意蒸蒸日上,因为人们一般都更愿意和一个沉着冷静的人做生意。
坚强、冷静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敬。他像是烈日下一棵浓荫片片的树,或是暴风雨中抵挡风雨的岩石。“谁会不爱一个安静的心灵,一个温柔敦厚、不愠不火的生命?”
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艳阳高照,无论是沧桑巨变还是命运逆转,一切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样的人永远宁静,沉着,待人友善。我们称这为“静稳”的可爱的性格是人生修养的最后一课,是生命盛开的鲜花,是灵魂成熟的果实,比足赤真金还要昂贵。与宁静的生活相比,追逐名利的生活是多么不值一提。宁静的生活是在真理的海洋中,在急流波涛之下,不受风暴的侵扰,保持永恒的安宁。
我们都曾结识过许多人,他们因为火暴激烈的性格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一团糟,他们毁灭了一切真与美的事物,同时也葬送了自己平稳安宁的性格,并将坏影响四处传播。大多数人都因缺少自我控制破坏了自己的生活,损害了原有的幸福。在生活中,我们碰到的真正能够沉着、冷静保持平稳安宁的人真是寥若晨星。
是的,人性因为毫无节制的狂热而骚动不安,因不加控制的悲伤而浮沉波动,因为焦虑和怀疑而饱受摧残。只有明智的人,能够控制和引导自己思想的人,才能够控制心灵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经历了暴风骤雨的人们,无论你们身处何方,无论你们身处何境,你们都知道——在生活的海洋中,幸福的岛屿在微笑挥手,理想的充满阳光的彼岸在等待着你们的到来。将你们的手牢牢地放在思想之舵上,在你们的灵魂深处有一个发号施令的主人,他可能在沉睡,唤醒他吧!自我控制是力量,正确的思想是优势,冷静是权力。请对你的心说:“平和、安静!”
丝路花语
太多的时候,我们不能保持平和安静,我们上蹿下跳,试图寻找出口和宣泄点,但是往往以失败告终,周围的人看到我们的情景,不禁也为我们揪心不已。随着时间的流逝,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们将会慢慢发现保持心灵的平静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又是一项多么珍贵的品质。如果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能暗示自己的内心保持平和、安静,冷静对待各种问题,我们将会发现只有这样,幸福才能到来,理想才有希望实现。
青少年朋友们,从现在开始,学会进行自我控制,养成冷静的好习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