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交的10种朋友,一生要防的10种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导师(2)

张伟从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分配到某机械厂,第一年先到车间实习,跟着一位老工人师傅实习。这老师傅工作20多年了,虽然只有高中文化,可工作经验非常丰富,工厂的各个车间、各个技术岗位他几乎都干过。张伟很尊敬这位老师傅,老师傅也很喜欢张伟,两人经常在一起探讨技术上的问题。年轻好学的张伟非常聪明,在和老师傅探讨技术的时候,想出了不少技术改革方案,可奇怪的是,这些张伟认为很好的技术方案却一个也没有得到实施。于是张伟便断定这是师傅忌妒他,故意不让这些技改方案得到实施,以免张伟盖过他。老师傅是生活经验丰富的人,他看出张伟的心思,就主动找张伟聊天,对张伟说:“其实技术的改进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两个人商量一下就能拍板的事,要从成本、市场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多个角度去考虑才行。我在五年前,为车间开发了一条新的生产线,自以为很成功,沾沾自喜。结果,生产线上马没半年,别的城市就出现了技术更先进,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更低的生产线。每当我想起这件事情,都非常后悔,为自己的盲目而感到自责。”张伟听完老师傅的话之后才恍然大悟,心想:如果自己提出的那些技术方案都付诸实施,有几个能够真正成功呢?如果成功不了,那要给单位带来多大的损失呀,那样自己岂不是成了工厂的罪人。看来是自己考虑得不够周全,如果没有师傅的指点,自己不仅要继续陷在偏执的泥沼中无法自拔,而且也很难取得更大的进步。

了解前辈的失败教训至关重要,我们要把他们的这些经验当成一面镜子,通过它照一照自己。如果自己也存在相同的问题,要尽早改正;如果没犯这样的错误,那么就当成是对自己的警告,这些警告让我们少走弯路,以最快的速度走向成功。

§§§第二节与导师的那些事儿

再主动一点,再谦逊一点

主动谦逊才能赢得导师的帮助

找到自己的良师益友,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他们的一个经验的分享,或者画龙点睛、临门一脚的提醒,可以让我们的路走得更加顺利。但是如果你不主动表现出友好的姿态,不能谦虚地向他们请益,那么他们即使有心为你提供帮助,也不知从何下手。所以我们在与导师交往的时候,必须积极主动,充满真诚,虚怀若谷。

大凡有所成就者,无不是以“学生”的身份为人处世的。

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堪称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

他曾向当时地位最为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农夫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谦逊,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雅量,要放下架子,不耻相师。

导师一定有许多比我们更强的地方,通常他们还可能具有显赫的身份和地位,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尊重他们,另一方面也要主动与他们沟通和交流,这样他们才会乐于与你交往,分享经验和心得。

奚杰在一次旅途中结识了一位文学界的前辈。她十分珍惜这层关系,可她只是个平常的文学爱好者,两人又只是萍水相逢,当然并没有给前辈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奚杰每逢节日必寄贺卡给这位作家。作家终于记住了奚杰,并与她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奚杰也在作家前辈的帮助下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专栏作家。

可见,主动、谦逊地向导师请教会给事业的成功带来莫大的帮助。事实上,在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只有主动谦逊的人,才能不断增强自己的才干,在山高水长的成功之路上有所作为。

苏珊和玛丽是新进入公司的两名工程师,公司安排她们头六个月早上听课,下午完成工作任务。

苏珊每天下午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阅读技术文件,学习一些日后工作中可能用得着的软件程序。她认为,自己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并向同事及老板证明自己的技术能力是如何出色。

而玛丽除了每天下午花两个小时看资料外,把剩余的时间都花在向同事们询问与工作项目有关的一些问题上了。当同事们遇到问题或忙不过来时,她就主动帮忙。当所有办公室的PC机都要安装一种新的软件工具时,每个工作者都希望能跳过这种耗时的、琐碎的安装过程。由于玛丽懂得如何安装,她便主动提出为所有机器安装这个工具。公司里的老员工见她如此热心,都对她产生好感,经常为她介绍公司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方法。

5个月后,苏珊和玛丽都完成了工作安排。她们的两个项目从技术上讲完成得都不错,苏珊还稍显优势。但是经理却认为玛丽表现得更出色,并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会议上表扬了玛丽。苏珊听说后,一时想不开,就去经理办公室问经理,为什么受到表扬的是玛丽而不是自己?

经理说:“因为玛丽是一个有主动性的工程师,善于为别人提供帮助,而且愿意与公司内的同事交流。虽然你们的成绩相当,但她的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从长远看,比你更有发展潜力。”苏珊禁不住红了脸,低下了头。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可能靠傲慢和等待去完成,只有躬身自省,主动做事,才有成功的可能。事实上,每个人与导师之间的帮助都是相互的,导师也会从对你提供的帮助中找到成就感和扶持之乐。

对于年长的人而言,他看到了年轻的朋友,就好像在沙漠中发现了绿洲,觉得自己枯萎的生命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当他看到你热烈诚恳的态度时,他也会产生一种开朗而乐于接受你的心态。

所以,想要与导师融洽相处,想让他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倾囊相授,就必须再主动一点,再谦逊一点,这样就一定会赢得他的心。

学会“戴高帽”,赢得帮助

善用“高帽子”,赢得导师的帮助

“戴高帽”是一句俗语,它的由来是这样的:北朝有个儒生叫宗道晖,这个人喜欢戴高翅大帽子,穿厚底大鞋子。当州将第一次到来时,他就这样穿戴着去谒见,谒见时仰着头抬起肘,拜了又拜,拜时还自言自语地说:“学士可以比得上三公。”自此以后,凡是受人恭维或恭维别人,都被称为“戴高帽”。

“戴高帽”好不好?这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现在,我们必须摒弃那种将“戴高帽”等同于阿谀奉承的陈腐观念。事实上,只要善加利用,“高帽子”就能散发不可思议的力量。将这种力量运用到人际交往中,会让你赢得导师的好感,让他们乐于帮助你、指导你。

温克就是一个善于运用“高帽子”的人。他在一家出版公司工作,对于自己的业务水平,他很自信,唯一让他感到不足的地方就是他的计算机水平太差,很多先进的软件他都不会使用,这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工作效率,他为此深深地苦恼着。

后来有一天,他发现公司里有一位姓孟的同事十分精通电脑,办公室的电脑出了问题都找他帮忙。但是这位同事平时不苟言笑,加上温克又是初来乍到,他不知怎样才能得到他的帮助。这时,在朋友的帮助下,他主动找到这位同事,说:“孟老师,听公司里的同事说你是一位电脑高手,对于我这样的电脑文盲你可要多多指教啊。”这位同事本来就对自己的计算机水平感到十分满意,听他这么一说,兴趣马上提了起来,露出了难得的笑容,随后耐心地回答了温克的问题。一回生,二回熟,以后他经常去向这位同事请教,也恰到好处地运用同一方法。他的计算机水平由此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戴高帽”实例,这种做法是与导师相处的一个重要技巧。

贬低自己就是抬高导师

我们都坐过跷跷板,如果一边贴地,跷跷板的另一边必定是荡在空中。这种“跷跷板原理”同样也能应用在人际关系上。适时地贬低自己,将能相对地捧高对方。即使是“不擅言辞”或“不善于称赞”的人,也能轻而易举地使用这种方法,达到高捧他人的目的。

比方说,当我们在假期与导师一起打球时,即使他的球技不怎么样,我们也要结合当时的情境对他进行适当的赞美。我们可以贬低自己,捧高导师说:“你击球时的力度和方向掌握得很好,不像我,很容易打偏,有时,球还会出界。”

这样就很容易让对方产生一种优越感,从而觉得与你相处十分舒适。清代宰相刘罗锅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其实,在人们心中刚直不阿的刘墉也是一位“戴高帽”的高手。

有一天,刘墉陪乾隆爷去承德避暑山庄。在大佛寺,乾隆爷见那大肚弥勒佛,便随口问道:“爱卿,弥勒佛为何冲朕笑啊?”

刘墉答道:“启禀皇上,皇上您乃文殊菩萨转世。当世的活佛,今天来此,故佛见佛笑!”

乾隆爷戴上了刘墉送上的“高帽子”,十分高兴,但又随口问道:“那佛见卿也笑,又是为何?”

刘墉愣了一下后,有了巧妙的回答:“回皇上,佛见臣笑,乃是笑臣成不了佛。”

试想,如果对乾隆爷的第二个问题也如第一个问题那么回答,势必惹得皇上龙颜大怒。而刘墉的回答却巧妙地通过贬低自己,突出了乾隆至高无上的尊贵,赢得了皇上的心。

在我们与导师朋友相处的时候,有必要借鉴这种做法。将对方和自己作具体的比较,并技巧性地批评自己略逊对方一筹,对方将因被人高捧而兴起优越感,而他心中的舒坦自是不可言喻。这样,他便能打开心扉,坦然地接受你,并把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

虚心请教才是智者

虚心向导师请教才能成就大业

有问题、有困难就要请教他人,特别是请教比自己有经验、有学识的朋友。这点许多人都明白,但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却是相当困难的。原因多在于自身,一是人人都有“好为人师”、不甘落后的天性,二是害怕别人的耻笑。这两方面都必须戒之,否则会阻碍一个人的发展。

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说明了虚心求教的重要性。刘备就是一个善于虚心请教的人,他也确实因此而受益,成就了自己的基业。

刘备驻军在新野时,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见到。刘备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开始了他的千载一问:“汉朝的天下崩溃,奸臣窃取了政权,皇上逃难出奔。我没有估量自己的德行,衡量自己的力量,想要在天下伸张大义,但是自己的智谋浅短、办法很少,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您说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诸葛亮一听刘备如此诚心相问,如此智慧善问,自然不肯藏智缄言,于是帮他仔细分析了天下大势,提出了“联吴抗曹”的策略。

一番高论引得刘备叫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历史证明,事后局势的发展完全是按诸葛亮预先设想的方向进行的,刘备也因此而成就了自己的西蜀基业,这就是请教导师的好处。

美国的一位名叫阿瑟·华卡的农家少年成为企业家的故事也说明了这个道理。这位少年在杂志上读了某些大实业家的故事,很想知道这些前辈的经验和秘诀。

于是,他跑到纽约,早上7点就到了威廉·亚斯达的事务所。

在第二间房子里,华卡立刻认出了面前那体格结实,长着一对浓眉的人是谁。高个子的亚斯达开始觉得这少年有点讨厌,然而一听少年问他:“我很想知道,我怎样才能赚得百万美元?”他的表情便柔和并微笑起来。两人竟谈了一个钟头。随后亚斯达还告诉他该去访问的其他实业界名人。

华卡照着亚斯达的指示,遍访了一流的商人、总编辑及银行家。

他所得到的忠告对他有很大帮助。能得到众多导师的赏识,也给了他自信。他开始仿效他们成功的做法。

又过了两年,这个20岁的青年成为担任学徒时的那家工厂的所有者。24岁时,他是一家农业机械厂的总经理,不到5年,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百万美元的财富了。这个来自乡村粗陋木屋的少年,终于成为银行董事会的一员。

华卡能够与导师朋友相结交,会见成功立业的前辈,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转换了自己的机运。

虚心请教是高超的赞美

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这样的体会:当你还是高中生的时候,你会遇到初中的小弟弟、小妹妹们向你请教各种问题,充满敬仰地要求你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这时,无论多么不高兴,多么忙,你都会带着一丝骄傲解答他们每一个稚嫩的问题,并从他们的目光中得到某种心理满足。

可见,请教是一种让交际双方“双赢”的方法,一方面求教的人可以学到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授教的人会从帮助中体会到一种心理满足。请教是赞美的一种最贴近人心的方式,是最高超的赞美。

如果你是刚刚进入公司的新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位上司做职场指导者,对你日后在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小王是一家公司的职员,这方面他做得非常好。有一次,小王正在整理一个文案,正好经理进来了片刻空闲间,经理偶然看了看电脑上的文档。于是他抓住机会问道:“经理,您看看我写的这个行吗?我是这么想的……”就这样,小王和经理开始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经理了解了他的想法和思路,也看到了他的潜力,为他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两个月后,他成了该部门的主管。

导师朋友一般都是才智出众的人,他们身上肯定有很多比你强的地方。因此,不妨常在某些方面让他们表现一把,让他们舒畅一把,切实感受一下比别人强的滋味。

林畅是书法爱好者,当他得知自己所在单位的局长是一个书法高手以后,便主动登门求教。林畅谦虚地对上司说:“张局长,这些年我虽然努力练字,书法功力却进步很慢,恐怕主要是不得要领,请你稍稍泄露点秘诀如何?”

局长很兴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他的书法“经”。他说:“我最大的体会就是练字无剑胜有剑,就跟令狐冲练剑一样。平时心中多揣摩,多看多记。关键在于心得,不一定非整天坐在那里练字不可……”

林畅很高兴地说:“现在得你‘真传’,以后用心练习,定会大有长进。”张局长很高兴,临别时还送了几幅字让他临摹。

虚心请教是赞美的另一种形式。向导师请教会让他们感到被尊重、被敬仰,从而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学会运用这一方法,你也可以像故事中的小王和林畅一样,得到导师的“真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