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就用的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金钱的逻辑(4)

根据比较靠谱的统计,目前20%的人拥有80%的银行存款,不足5%的富人拥有全国居民存款总额的约50%。有学者估计,在我国城镇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中(不等于存款),20%富有的居民拥有其中的66%,而20%低收入者只拥有1.3%,相差50倍以上。根据法国百富勒公司以人均2.5万~3万元、家庭年均收入7.5万~10万元为标准,认为中国内地当前中产阶级约占总人口的13.5%。如果你的收入在这个范围内,那么我要恭喜你了,你已经比至少70%的中国人要富有了!

在对收入分配作了上述分析以后,你以后就不应该再被平均数搞迷糊了。这里可以引申出经济学上关于收入分配的一个基本概念,那就是偏态分布。也就是说一个群体的收入分布状况往往不是对称的,并不是简单地在平均数周围均匀分布,而是有偏的,而且往往是右偏的。我知道大家不喜欢数学曲线,简单地说,这样的收入分布会导致一个必然的结果,即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会在平均值以下,而如果联系到中国目前的状况,我们完全有理由在“大部分”前面加个“绝”字。用再通俗一点的话表达就是:如果100个人中有99个穷光蛋和1个亿万富翁,那么一平均,人人都是百万富翁。这下你该明白中国目前的平均数是一个多么无聊的指标了吧。

那么到底是不是应该完全消灭收入差距才好呢?我知道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冲动,但是我要说,一定的收入差距是有好处的,这也是被许多国家的许多案例所证实的,也有着其内在的经济学逻辑。其一就是很多人所知道的只有收入拉开差距,才有示范作用,激发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经济的效率,它会告诉你:你看,人家好好干活、天天向上就能吃香的喝辣的,你要是好好干也能这样。在这种“模范”作用的带动下,其他人甩开膀子去干活,为我们的GDP添砖加瓦。而另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逻辑是这样的:假设有2000元,两个人来分。如果每人1000元,他们可能生活得差不多,偶尔下下馆子,一个月下来每人省下来100元,这200元钱就可以变成储蓄,进而由银行贷款给企业变为资本,用于改善设备、扩大厂房。但是如果分给甲1500元,乙500元,那么显然乙的生活就会很艰难了,天天在家啃窝头,也没什么储蓄,但还是活下来了。而甲就要奢侈一点了,经常下馆子,一个月花了1100元,储蓄了400元,他们两个总共就能有400元储蓄变成了资本,也就是说资本的积累增加了一倍,这样就会促进经济发展。

据此我们也可引出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做边际消费倾向,即收入增加1元钱后所增加的消费量。在这里甲多得到了500元,但是只多消费了200元,这个在经济学上叫做边际消费倾向为0.4,一般情况下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是小于1的,而且一般是随着收入的增加递减的,比如像盖茨这样的人,增加或减少1亿的收入对他的消费几乎是不会产生什么影响的。

当然收入差距也有非常不利的影响,特别是过高的收入差距。比如说现在国家出台政策要扩大内需,提振消费,渡过经济危机、出口疲软的困难时期。但是内需从哪里来?那些大量的储蓄会自动变成消费吗?答案是不会。按说需求在经济学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很多情况下分析经济学现象都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入手。但是“需求”这个词似乎不太确切,我还想在地中海买个小岛呢,但是这是毫无意义的;经济学上真正有意义的是“有效需求”,所谓有效需求,就是那些有购买能力的需求。那么为什么我们在扩大内需的时候会碰到有效需求不足的麻烦呢?

很多人所说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自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因为咱们中国人向来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传统,那就是未雨绸缪。虽然现在生活还过得去,还得考虑老了以后怎么办、失业了怎么办、生病了怎么办、孩子上学怎么办、给孩子买房结婚时怎么办,诸如此类要说咱中国的父母实在是全天下最积极的劳模,不仅考虑到了自己的养老,还顺带把孩子的所有事情都考虑了:咱们苦点累点没关系,孩子们,你们就等着享福吧!在这种社会心理背景和目前的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情况下,很多人自然要看紧自己的钱袋子。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巨大差距。社会上的一小部分富人,现在是洋鬼子有的东西他有了,甚至洋鬼子没有的东西他也有了,他缺什么啊?实在是不缺。而那些占人口比重不是很高的中产阶级,对于日常的消费品也不缺,他们向往的只是那些富人的奢侈品而已。而广大工薪阶层和穷人,确实是缺很多东西的,但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形成不了有效需求,这就是内需难以启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在这里讲一个关于饺子的故事。假设有13个人(代表目前的总人口),其中有4个人(代表生产工业产品的劳动力)在努力包饺子,他们除了要养活自己还要抚养赡养另外5个人。饺子做出来了,但是马上有9个人(代表广大工薪阶层和一般农民)出来说,我们吃不起饺子,我们只要喝汤就行,剩下4个人里面的1个(代表富人)说,我不想吃饺子,我要吃美国的汉堡(消费奢侈品和进口品),所以只有剩下的3个人为这些饺子买单了。想想看,生产的人比消费的人还多,怎能卖得出去?所以只好出口了。但现在出口出现问题了,那么多饺子你再怎么提振消费也吃不完啊!

可见,收入分配问题不止是一个关于“和谐社会”的政治问题,还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相信已经能够解答中国人到底有没有钱这个疑问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不是谈论有没有钱的时候,而是努力赚钱的时候,我们才刚上路哎。归根结底,衡量一个国家的民众有没有钱的标准,不是这个国家的政府有多少外汇储备,不是这个国家的政府有多少财政收入,不是这个国家的企业收购了多少海外资产,更不是这个国家的奢侈品消费能力有多强。要想知道中国人有没有钱,你只需要去问问:城里人是否买得起房?农村人是否生得起病?工薪阶层是不是吃得起猪肉?仅此而已。

中小企业的融资与地下金融

在开始我们这一章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融资。所谓融资就是资金融通,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把有钱但不急需用的人手头上的钱集中给某些需要用钱但是手头缺钱的人使用。对于咱们大部分老百姓来说,需要通过“融资”解决的问题实在不多,通常可能是在买房、结婚、生病等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想起来去借钱,平时还是不太喜欢求人支援的,这也是由我国特定的文化背景决定的。

但是,对于企业却不一样,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几乎每时每刻都可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然而作为一个企业不可能时刻准备着大量的足够的现金来预备进行这样的支付,因为企业的目的就是赚钱,把这么多钱闲置在那儿是一个极大的浪费,钱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创造价值,所以作为一个有效率的企业,很少会这么做。因此,当某个企业需要资金时,往往就会通过某种手段去融资,以保证企业的运作。对于那些大型企业、集团而言,融资的难度相对来讲就不是很大了,因为他们就像那些航空母舰,即使出现一些问题,一时半会儿也沉不了,信誉和稳定性都相对较好,所以风险就比较低,很多金融机构都乐意为其提供资金,对某些财务状况非常好的企业,银行们甚至相互之间掐架争着要给他们资金:大哥,您行行好,就借我们的钱吧,我们质优价廉,童叟无欺。但是,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中小企业可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那么,中小企业的融资为什么会出问题呢?这还得从其本身谈起。

中小企业的概念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的。中小企业一般是那些规模较小或处于创业阶段和成长阶段的企业,具体来说就是那些没有较大规模、企业人数不多的企业,或尚处于向较大规模方向发展的企业。这些好像是废话,那么简单点说,那就是现在大学生找工作,如果你问一个人:您工作找哪儿了?如果对方一低头,满脸羞愧地报出一个你没什么印象的企业的名字,那几乎就是所谓的中小企业了。可见,中小企业是连“和白菜一个价的大学生”都比较鄙视的这么一个企业群体。

但是中小企业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在数量上却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这也难怪,好不容易凑点钱注册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哪有那么容易,就凑合着过吧。截至2003年年底,我国312.6万个企业法人中(不包括乡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占99.4%,50人以下的小企业占82.1%;中小企业上交的税收占全国全部税收收入的43%,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

小链接1:

以浙江为例,浙江国土面积排全国第25位,人均耕地排26位,而GDP排第4位,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排第4位,固定资产投资、企业法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全国第3位;2004年浙江省个体私营企业就业673.4万人,总量居全国第一;在全部工业中,国有企业仅占9.6%,非国有占90.4%。温州市民企占全市企业数的98.8%,产值占全市产值的96.7%,中小企业占93.6%,上缴税收占全市的70%,外贸出口占95%,就业占全市的80%。

小链接2:

从深圳市的情况看,中小企业已经支撑起经济的半壁江山。中小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99%,主要分布在工业、商贸、旅游及服务业等行业。中小企业对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的贡献超过50%,实现销售收入占62%,利税占51%,加工贸易出口额占88%。

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型企业多是资本密集型企业。这里你可能要问了,这都是什么意思啊?所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就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力的数量相对比较多,比如纺织、服务等行业;而资本密集型企业则使用的资本数量相对比较多,比如钢铁、石化、汽车等行业。所以,中小企业在安置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在中小企业比较密集的地方,比如浙江、广东、江苏等,税收达到了当地财政总收入的60%以上,正是它们勤勤恳恳地养活了咱们广大的公务员同志。中小企业不仅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减少了国家的社会保障支出,同时还贡献了大量的税收,正所谓一举多得。但是,中小企业的生活却很不好过,尤其是当它要进行融资的时候。

确实,中小企业和那些大型企业很不一样,大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往往是分离的,就是企业的老板——董事们较少参加企业的管理,而是让经理们具体负责。而中小企业可没分得那么清楚,我们对这些企业主有一个生动具体的称呼——“老板”,反正这个企业是他的,实际上具体管事的也是他,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老子说了算。所以这就对所有者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企业的成败往往很大程度上看“老板”行不行,很少有外来的经理人发挥的空间。同时呢,这样的企业往往有错综复杂的家族背景关系。你想,本人好不容易草创了一个企业,虽然说手底下人不多吧,要我一个人管着几十上百号人也会累得够呛,精力实在是有限啊。从外面找人来管吧又不放心,不过刚巧,咱七大姑八大姨都闲着没事干呢,把他们拉进来一起干,有钱大家一起赚,本人也放心,岂不一举两得?但是这样一种结构在管理上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比如说,小舅子在企业里犯了错误,本来想按规定“修理修理”的,无奈晚上“枕边风”甚为强劲,最后往往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最后,多数中小企业内部的管理职能没有进行专业的分工,往往出现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经常出现左手管右手的“黑色幽默”。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中小企业是比较“不规范”的。

除了上述的在产权和管理上的问题,中小企业在我国所处的政策环境也比较差,较少被考虑到,好像没娘的孩子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此外产品层次低和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管理者的学历、知识结构普遍较低等因素也使中小企业的风险看起来相当的大,而实际统计数据显示似乎也确实如此。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