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守柔不争】刚柔相济的生存智慧
在老子眼里,刚与柔是相对的。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软硬兼施,刚柔相济,克敌良法;屈节让步,至柔能破至刚;沉默是金,不言而言有力量。他提出持“弱”的主张:“弱者道之用”,主张“啬”“不欲盈”,主张“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样就“能勇、能广、能成器长”。正因为这样,柔弱就可以胜过刚强。
至柔治刚
原典: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解读:
天下间最柔软的东西能影响天下间最刚强的物体(滴水能穿石),没有实体的东西才能穿越没有间隙的物体(电波能穿越墙壁)。
老子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智慧,我们其实并不难于理解:天上的风是最柔的,但是却能通过肌肤,拔坚倒屋,再小的孔隙也能通过;电是最柔弱的,但它能通过金石,透过钢铁。
为何能至柔治刚呢?从物理的角度来看,刚性越大,物体的脆性就越大,抗打击的能力也就越低,钻石的确是自然界最硬的东西,但又有谁注意到,钻石甚至比玻璃更易碎呢?而硬度极差的铅,柔韧性却极好,你甚至可以用锤子把它砸得像纸一样薄,但仍然不能将它砸为两半。
有个成语叫:“四两拨千斤。”讲的正是以柔克刚的道理。俗语说:“百人百心,百人百性。”——有的人性格内向,有的人性格外向,有的人性格柔和,有的人则性格刚烈,各有特点,又各有利弊。然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刚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太过嚣张的民族,往往越容易被低调的民族所征服。
冒顿是匈奴单于头曼的太子,头曼后来又喜爱别的妻子生的小儿子,想废掉冒顿而立小儿子为太子。冒顿便杀掉头曼,自立为单于。
当时东胡强盛,听说冒顿弑父自立,内部形势不稳定,乘机挑衅,派使者到冒顿那里,索要头曼的一匹千里马。
冒顿问左右大臣,大臣们都说:“千里马是匈奴的宝马,绝不能送给他。”
冒顿沉吟着说:“东胡索要千里马不过是个借口,假如我们不给,他就有理由攻打我们,就要发生战争。”
左右大臣都攘臂愤慨地说:“宁可和他们拼一生死,也绝不可示弱送马。”
冒顿说:“打起仗来就要损失几千几万匹马了,人死得更要多,不值得为了一匹千里马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况且都是邻国,在乎一匹千里马也显得过于小气。”冒顿便派人把千里马送给东胡。
过了不久,东胡又派人来索要单于的一个阏氏(单于的妻子称为阏氏),冒顿又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都义愤填膺,说:“东胡太没有道义了,竟敢索要阏氏,是可忍,孰不可忍,请您下令发兵攻打他。”
冒顿说:“为了一名女子和邻国大动干戈,损失人马牲畜无数,太不值得了,况且和人家邻国友好,何必吝惜一名女子。”便又把东胡索要的阏氏送了出去。
东胡王见所求斩获,意气骄横,根本瞧不起冒顿单于,又派使者见冒顿,说:“你我两国边境之间有块空地,有一千多里,你匈奴也到不了那里,把这块地送给我吧。”
冒顿又问左右大臣该如何。左右大臣们说:“这本来就是块无用的土地,给他也可以,不给也可以。”
冒顿闻言大怒,说道:“土地是国家的根本,怎么能把土地送给别人?”
凡是说可以把地给东胡的大臣都被他斩首,然后下令国中,集中兵马,有敢迟到者一律斩首,便亲率大军袭击东胡。东胡素来轻视匈奴,全然不加防备,冒顿一举消灭了东胡,把东胡的百姓和牲畜占为己有。
冒顿弑父自立,虽属自保,也显露出他凶猛残忍的天性,然而面对东胡的无理要求,却一忍再忍,而且忍常人所不能忍,这是因为他要成就常人所不能成就的事业。
当时东胡最为强大,东胡敢于提出无理至极的要求也是倚仗自己的实力,索要千里马和阏氏不过是想挑起事端,以便自己出师有名,假如此时冒顿不答应请求,正式开战,一定占不到上风。
冒顿偏偏都忍住了,要马给马,要人给人,就是不给你开战的理由。另外也以谦卑懦弱的姿态达到骄敌、愚敌、痹敌的目的,同时用所受到的耻辱来激发国内斗士的血性,“知耻近乎勇”,耻辱常常会增强斗志。
东胡见所求无不获,心满意足,既不把匈奴放在眼里,也不屑出兵攻打了,却不知“骄兵必败”,在表面的胜利中,已经输掉了最关键的战争要素。
冒顿战胜东胡的智慧,正是以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为指导思想才成功的,或者说是一种退一小步而进一大步的胜利。倘若东胡是一块巨石的话,那么冒顿就必须让自己成为一堆棉花,而不是同样硬的岩石,因为棉花与巨石相碰,则会很轻松地将其包在里面。而如果巨石与巨石相碰,必然会两败俱伤。
至柔治刚的智慧并非让我们在面对强者时一味退缩、忍让,而是让我们适时地避开锋芒,与别人巧妙的周旋,最终达到制胜的目的。历史上最有名的以柔克刚的事例莫过于《将相和》——蔺相如正是善于使用柔术,不但避免了窝里斗,还使廉颇自己认识到错误、主动请罪的。
阳刚是年轻人的标志,然而处事过于阳刚就不明智了。遇到问题应该以冷静的心态去对待,在某些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上不妨退一步,以一种柔弱的态度转向另一个方向去解决,这就是那些会办事的人通常采取软硬兼施手段的原因了。
忍一时退一步,海阔天空
原典: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解读:
智人从不崇尚武力,指挥战争的将帅之才从不会做出偏激的行为,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从不与人争一地之高下。
《老子》既是一部道家的哲学名著,也可以说是一部宝贵的兵书。因为《老子》一书中既有关于战争的思想,也有用兵的战略与战术问题,对中国的兵家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老子反对“以兵强于天下”,“夫佳兵者,不祥之器”是老子的反战名言,这与他反对一切强暴的态度相一致。但老子的柔弱并不是软弱,老子的不争并不是屈从,这在老子对军事问题的看法中随处可见。
老子认为,以冷静的态度来进行战争,才能制订出合理的计划,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才能取得最好结果。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是要寸土必争,斤斤计较于一城一地之得失,而是要获得最后胜利。所以,能够以不争的态度来指挥战事,往往能够把握全局、进退自如。
生活中太多好逞一时之能、得理不让人的人,他们看似精明、看似英雄,实则不过一介莽夫而已。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户人家来了远方造访的客人,父亲让儿子上街去买酒菜,准备请客,没想到儿子出门许久都没回来。父亲等得不耐烦了,于是自己就上街去看个究竟。
父亲快到街上的便桥时,发现儿子正在桥头和另一个人面对面地僵持在那儿,父亲就上前询问:“你怎么买了酒菜不马上回家呢?”
儿子回答说:“老爸你来得正好,我从桥这边过去,这个人坚持不让我过去,我现在也不让他过来,所以我们两个人就对上了,看看究竟谁让谁!”
父亲听了儿子的一席话,就上前声援道:“孩子,好样的,你先把酒菜拿回去给客人享用,这儿让爸爸来跟他对一对,看看究竟谁让谁!”
生活中,到处可见这对父子的影子,不肯给别人一点余地,不愿给别人一点空间,往往只为了“争一口气”,本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非要大费周章地坚持己见互不让步,结果小事变大事,甚至搞得大家都没好果子吃,这是何苦?
在狭窄的路上行走,要留一点余地给别人走。羊肠小道两个人相对通过时,如果争先恐后,两人都有坠入深谷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先停住脚步让对方过去,才是最有礼貌、最安全的做法。
遇到美味可口的饭菜时,要留出三分让给别人吃,这样才是一种美德。
路留一步,味留三分,是提倡一种谨慎的利世济人的做人方式。在生活中,除了原则问题须坚持外,对小事、个人利益而言,互相谦让会带来个人的身心愉快。
“小姐,你过来!你过来!”一位正在用餐的顾客指着面前的杯子高声喊,“看看!你们的牛奶是坏的,把我一杯红茶都糟蹋了!”
“真对不起!”服务小姐充满歉疚地笑道,“我立刻给您换一杯。”
新红茶很快就端上来了,碟边跟前一杯一样,放着新鲜的柠檬和牛奶。小姐轻声地告诉顾客说:“我是不是能建议您,如果放柠檬,就不要加牛奶,因为有时候柠檬酸会造成牛奶结块。”这位顾客的脸一下子红了,他匆匆喝完茶就离开了。
一会儿,有人笑问服务小姐:“明明是他的错,你为什么不直说呢?他那么粗鲁地叫你,你为什么不还以一点颜色?”
“正因为他粗鲁,所以要用婉转的方式对待;正因为道理一说就明白,所以用不着大声!”小姐说,“理不直的人,常用气壮来压人。理直的人,要用‘和’气来交朋友!”
对于生活中那些喜欢小题大做、得理不让人的人,我们大可以像这位服务员那样去以理服人,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得理让人,忍让为先”。忍什么?一要忍气,二要忍辱。气指气愤,辱指屈辱。气愤来自于生活中的不公,辱产生于人格上的贬损。忍气是为了求安,凡事要想得开,看得远,正如俗话所言:“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在中国人眼里,忍耐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以屈求伸的深谋远虑。“吃亏人常在,能忍者自安”,是提倡忍耐的至理箴言。忍耐是人类适应自然选择和社会竞争的一种做人方式。
世上的无谓争端多起于芥子小事,一时不能忍,铸成大祸,不仅伤人,而且害己,此乃匹夫之勇。凡事能忍者,不是英雄,至少也是达士;而凡事不能忍者,纵然有点愚勇,终归城府太浅。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是也。
忍耐并非懦弱,而是于从容之中静观或蔑视对方。唐朝的娄师德,是世家公子,祖上历代都做大官。他弟弟到代州去当太守,他嘱咐说:“我们娄家世代为官,泽及你我,所以难免被人说道。你出去做官,要认清这一点,遇事要能忍耐。”他弟弟说:“这我懂得,就是有人把口水唾到我脸上,我也自己擦掉算了。”娄师德说:“这样还不行。”弟弟又说:“那就让它留在脸上自己干。”娄师德说:“这才对了。”
娄师德教诲他弟弟的“唾面自干”也许不值得效仿,但忍耐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它需要健康的心理。忍耐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也不是谁都能学会的。做到了,万物皆备于我;学会了,人格就会得到提升。
无论是民族还是个人,生存的时间越长,忍耐的功夫就越深。生活在世上,要成就一番事业,谁都难免经受一段忍辱负重的曲折历程。因此,忍辱几乎是有所作为的必然代价。
做人不要太执著
原典: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解读:
我因此懂得了不执著于名的“无为”的好处。“不言”的劝教,“无为”的好处,普天下没有什么比得上。
据说,在7000年之内,尼加拉瓜大瀑布将会完全溶解它周围所有的山,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7英里的山和石头被它所溶解。所以,在7000年之后的人们将看不到尼加拉瓜大瀑布那壮丽的景色了,因为将不再有山可以让它落下来,瀑布也就消失了,或者可以说是那座山消失了。没有山的尼加拉瓜大瀑布会变成什么呢?是一条大河吗?这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最坚硬的石头被最柔软的水所溶解,仔细想来真是件神奇的事情。
正如老子所说的,至柔的可以驰骋至坚的。山是那样坚硬,而且庞大,与它相比瀑布似乎只能是流淌奔泻在山涧里而已,可是水真的只是用那始终如一的流动,便能使得一座山消失。这样想来,所有海洋里面的沙也只不过是远古时的高大山脉。水将它们带到地面上,山脉消失了,而水继续在流动,它虽然很柔软,但是却持续不断,渐渐地,那些坚硬的物质就溶解了。
如果我们能活上几千年几万年,能有着无比的耐心去看这个过程,那么或许我们才会真正领悟到水的力量。
为什么天下最柔弱的却可以消溶掉天下最坚硬的?是因为那个坚硬的会抗拒,因为那个坚硬的会抗争,因为那个坚硬的从一开始就在防卫——那个防卫使它疲倦。而那个柔软的从来不抗争,打从一开始那个柔软的就没有想要去溶解或摧毁任何人,它只是按照它的本性流动,流向中空的地方,就这样而已。打从一开始,它就不是一个敌人,你怎么能够防卫住一个不是敌人的“对手”呢?而那个坚硬的是觉知的、警觉的,它一直在紧张地抗拒,而抗拒就是在消磨自己的能量,就是在走向灭亡。
是的,柔弱的最终会不争而胜。也许有人会说这个最终来得太慢,要等上几千年之久啊。在我们的社会上,谎言战胜真理,邪恶战胜正义,贪婪战胜无欲,虽然说真理可能最终会战胜谎言,可是我们哪里等得了那么久呢?也许我们等完了这一生,都等不到那个“最终”的来到。
所以,人们仍然习惯于用强硬的手段去获取,因为这样比较快。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还进一步造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新兴的美国和德国经济发展相当快,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而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俄国和日本经济也迅速发展。这就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掠夺,从而加深了列强之间的矛盾,造成国际局势的紧张,最终酿成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由德、奥、意形成的“三国同盟”和英、法、俄形成的“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阵营参与的世界大战,卷入战争的国家达到33个,人口近15亿,1000万人在战火中伤亡。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终在巴黎近郊著名的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共有27个国家的1000多名代表参加。实际上,和会主要是由英、法、美这三个大国操纵,其他国家只能参与讨论与本国相关的问题。这次会议名义上是战后“和平会议”,实际上是欧美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根据《凡尔赛和约》,德国领土减少八分之一,人口减少十分之一,失去所有海外殖民地和领地,军事力量被大大限制。该条约使英、法、日三国获利巨大,德国受到了苛刻的限制,对美国不利。因此,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
此后,协约国方面又陆续与土、奥、保等国签订了和约,与《凡尔赛和约》一起构建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体系——凡尔赛体系。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一战战胜国似乎在战争之后都有所获得,但是同样可以看到他们也失去了很多,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战争所造成的灾难还远不止于此。
这就是最强硬的抗争的结果,硝烟弥漫,伤痕累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
小到一个家庭来说,如果那个家庭和睦的话,如果夫妇之间有着爱与敬意的话,那么你将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丈夫都是怕他那柔弱的妻子的。是的,身为强壮有力的男人,他可以去打击所爱的女人,可以对她使用暴力,她因为爱着他,所以从来没有真正去抗争,可是最终她会胜利。
妻子们有着水的温柔和甜美,她们不同于丈夫们的坚硬,她们可以让男人假装说他是胜利者,但实际上所有的妻子都知道她们才是真正不争而胜的。因为妻子们就像水一样,完全准备好要去适应而不是抗争,丈夫们又怎么能够摧毁她们呢?她们的柔软会不知不觉地“战胜”他们。
按照老子的说法,如果你想要胜利,你就必须是柔软的、谦虚的、不抗拒的。
道法自然,心境自可平和
原典: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解读:
天地相互交融,自然就会普降甘露。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顺应自然而不妄加增减,事物自然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这和佛家常说的“不增不减”是一个意思,同时,这也是一种养心的境界。当我们感叹心累的时候,不要总是抱怨外界的因素,看看是不是我们自己画蛇添足了?
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他问庄子,人本来就是没有情的吗?
庄子说:“是的。”
惠子说:“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惠子觉得奇怪,一个人如果没有情,那怎么还能称作人呢?
庄子解释说:“道与之貌,天与之形,焉得不谓之人?”就是说,道赋予人容貌,天赋予人形体,怎么能不称之为人呢?这可和情没有什么关系呀。
惠子听了以后,说既然都已经称为人了,那又怎么能够没有情呢?
庄子说:“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就是说,你说的情和我说的情是两码事,我说的情不是你所说的那种普通的感情,而是包括后天的思想观念。人天生就有感知,有普通的感情,而我说的那个情是后天加上的意识。我之所以讲人要修养到无情,是不要偏见,不要后天加上的好恶,从而伤害自己。如果我们加上妄情,加上后天的好恶,就会伤害生命本身。那人要怎样用知用情呢?“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要很自然地活下去,运用天生的自然感知,不要起分别心,不要被俗世所污染。这样人就可以长寿,可以常在。
惠子说:“不益生,何以有其身?”不增不减,那靠什么来保有自己的身体呢?是呀,人体是需要补充能量的,不吃东西,不休息,那怎么能让身体不损坏呢?
庄子说:“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无以好恶内伤其身。今子外乎子之神,劳乎子之精,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天选子之形,子以坚白鸣!”庄子一看惠子还是不明白自己的话,就接着说,我是说生命要顺其自然,要不增不减,是指心中保持清明,这样才是神仙之道。上天给我们道,这个道就是本性,上天又给了我们形体,这就很好了。人何必要加上后天的人情世故,有喜怒哀乐,来内伤其身呢?你看看你,把自己的神都用在身体外面去了,没有内养其神,心里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杂念不断,这不就是在把自己生命的能量消耗完了吗?你靠着树干吟咏,凭依几案假寐,天给了你形体,你却非得以“坚石非坚”、“白马非马”这些诡辩而自鸣得意。这种事情也要考虑个没完,考虑来考虑去有什么意义?不过是迟早把自己给累死罢了。
庄子跟惠子的辩论告诉我们,一个人要修养其内在,要使心灵顺其自然,不增不减,不要自找麻烦。自找麻烦就同惠子一样,认为自己学问好知识丰富。学问越好知识越丰富,就烦恼越多痛苦越深,也就同自己生命过不去,自己往死路上走,那就不是道德的境界了。
要让心境很平和,顺天而行,自养内在的精神,生命道德就充沛了,身体内容也充沛了,这才是道的境界。
晋武帝时,杨骏以国丈的身份把持朝政,声势显赫。
杨骏为人奸诈,凡事营私,为了永葆权势,他上台伊始便结党派,排挤打击不屈从于自己的人。他为此还得意地对自己的两个弟弟杨珧和杨济说:“古时智者谋事在先,我们兄弟要权位永固,岂能无所作为?趁皇上宠信我们,任用私人是最要紧的,若是满朝文武皆为我党,我们还怕什么风吹草动吗?”权位永固,这简直是神话啊,谁能权位永固?权力这种东西和其他事物一样,是盛极则衰,物壮则老的,怎么可能永固呢?
杨珧、杨济颇有见识,对哥哥的做法不以为然,杨珧忧心地说:“兄长处心积虑,未免有些过头了。兄长的智谋是高妙的,但人人得见、路人皆知,大违智谋的本意。现在兄长如果不另取他法,只怕会招人忌恨,于事无益啊。”
杨济也说:“人心向背,绝不是智谋所能赚取的。兄长若是能礼贤下士,以诚待人,自然会有奇效,否则只会自取其辱。”——他所说的是要杨骏修养自身,以品德感化他人,让别人自然归服,这是凭借内心的力量来达到的,用不着什么外在的谋略。对于内在的修养来说,那些所谓的智谋就是多添加上的污染罢了。
可是杨骏刚愎自用,对兄弟的劝谏嗤之以鼻。晋武帝病重时,杨骏撤换掉了很多与他不和的大臣,安插大量亲信进入朝廷。他的做法引起了众怒,被罢斥的大臣们纷纷弹劾杨骏不法,晋武帝病情略有好转,知道此事后十分震怒,当面斥责了杨骏,又诏命汝南王和杨骏共同辅政,以削弱杨骏之权势。
杨骏十分害怕,便将诏书藏匿起来,两天之后晋武帝病情加重,其他人也不敢追究此事,不久之后晋武帝就病死了,杨骏因此侥幸保住了富贵。
经过此事,杨骏得意忘形,更不把继位的惠帝和大臣们放在眼里,他日夜盘算如何整治他人,往往心血来潮便违反常制,大树亲党。杨珧、杨济劝阻他说:“兄长唯恐算计不到,岂不知这才是最大的失策啊。兄长担负国家大任,当以情动人,以德服人,怎可一味徇私枉法呢?一个人的智力终是有限的,你这样对待天下人,天下人自会这样对待你,你岂有胜算?”
杨骏十分讨厌弟弟们的规劝,他说:“身处显位,焉能无智无计?我只怕智谋不多,又何谈当止呢?别人算计于我,难道我也要坐以待毙?”
他自知众望难孚,于是想出大开封赏这一招来,以便向众人示好,收买人心。但结果是有功受封者不感其恩,无功受封者难服众心,没有受封者更是对他增加了怨恨。殿中中郎孟观、李肇因对杨骏不满,就向贾后诬告他要篡位,贾后早有干预政事之心,借此机会和汝南王亮、楚王玮勾结,发动了兵变。杨骏逃到马棚里被人杀死,他的党羽也被诛杀,牵连数千人。
杨骏自以为聪明,实则愚蠢。他不知道自己的种种计谋实乃画蛇添足,于事无益。
示人以弱,将锋芒隐藏起来
原典: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解读:
人刚出生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后身体却变得坚硬。草木在刚长出来的时候是柔嫩脆弱的,死后则变得枯槁。所以坚强皆跟死亡是同一种类型,柔弱与生存是同一种类型。因此,自视兵强而发动战争则不可能赢得战争,巨大的树木因资源较多容易利用反而容易被当成目标而被砍伐。强大的往往因树大招风而容易居于下风,柔弱的则常常居于上风。
老子认为“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是因为其锋芒过露。他认为“强大处下”,而“柔弱处上”——为人处世应该善于隐匿自己的锋芒,才能让自己永远不落“下风”。
能成大事的人在做一件大事之前,都会将真实的自己置于暗处(将才能、智慧隐藏起来),为了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真实地展现在自己眼前,这件事自然能成。
将自己真实的实力和意图隐藏起来,并非是让我们一声不响默默无闻,而是让自己在这种不被关注的情况下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中的本质问题,然后我们再行动,从而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这就是老子“柔弱处上”的人生哲学。
古代就有许多人深知老子的这一哲学,并将之发扬光大。楚庄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举动,正是悟透了老子的这一智慧而为的。
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即位伊始便受到内外的瞩目,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两代国王都很有作为。楚国上下希望他能继承父、祖遗志,开疆拓土,使楚国更加强盛:而邻近的小国则战战兢兢,危不自安,甚至连中原的大国秦、晋也都密切注意着楚国的动向。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楚庄王即位后,根本不理国政,每日里不是在宫中听音乐,饮美酒,与妃妾们寻欢作乐,便是率领卫士于深山大泽打猎,一副标准的荒淫无度的国王形象。
楚国的大臣们自然不甘心楚国前两代国王奋斗的成果就此毁灭,纷纷入宫劝谏,但楚庄王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后来听得烦了,干脆在王宫外立一道牌子,上写:敢入谏者死。严令之下,楚国的大臣们大概觉得还是保命要紧,真的没人敢再劝谏了。
楚庄王日以继夜,荒淫不已,一连持续了三年。国王不理朝政,下面自然乱作一团:权臣们借机树党争权,谄谀小人们则逢迎拍马,捞取官职,贪官们更是浑水摸鱼,中饱私囊。楚国的政治一下子陷入了混乱无序的状态,而忠臣贤良只有扼腕叹息的份儿了。
楚国的大夫伍举实在忍不住了。他决定入宫进谏,不过他也不愿意拿自己的头往刀刃上撞,于是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
他入宫见到楚王时,楚庄王正左搂郑姬,右拥越女,一边喝着美酒,一边听乐师们奏乐。见到伍举,楚庄王问道:“大夫是想喝美酒,还是要听音乐?”
伍举笑道:“臣既不想喝酒,也不想听音乐,而是听人们说大王智慧过人,所以想请大王猜个谜语。”
楚庄王知道伍举是要借机进谏,但既然伍举没明说,自己也不点破。伍举便说道:“在楚国的一座高山上,停落一只大鸟,它羽毛五彩缤纷,异常华丽,可是三年来它既不鸣叫,也不飞走,臣实在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楚庄王沉思片刻,说道:“这不是一只平凡的鸟,它三年不鸣,是在积蓄自己的力量;三年不飞,是等待看清方向。这只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你去吧。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
伍举听完楚庄王的解释后异常兴奋,他出宫后告诉自己的好友、同是楚国大夫的苏从,国王是很有头脑的人,他是在等待时机,而绝不是一个沉溺酒色的荒淫君主,看来楚国还是大有希望。
几个月过去了,楚庄王不但没有丝毫改变,反而更加荒淫无度,苏从感到受了骗,他全无顾忌,舍身直闯王宫,直言进谏:“您身为国王,不理国政,只知道享受声色犬马之乐,却不知道乐在眼前,忧在不远,不久就会民众叛于内,敌国攻于外,楚国离灭亡不远了。”
楚庄王勃然大怒,拔出长剑,指着苏从的鼻尖,厉声叱道:“大夫不知道寡人的禁令吗?难道你不怕死吗?”
苏从凛然正色道:“假如我的死能让君王悔悟,能让楚国富强,我的死就是值得的。”
楚庄王看了苏从半晌,忽然扔下长剑,双手抱住苏从,感慨道:“我等的就是大夫这样忠于国家、不怕死的栋梁。”他挥手斥退歌男舞女,与苏从谈论起楚国的政务。苏从这才惊异地发现:国王对国家上下了解得比自己还要多。
楚庄王随后发布一系列政令,对那些权臣政客、谄谀小人、贪官和不称职的官员,该杀的杀,该罢职的罢职;把那些包括伍举、苏从在内的忠于国家、有才能、刚直不阿的人提拔上来。一番振作之后,楚国的政治从贪浊混乱一下子变得清明而富有活力。
楚庄王待国内基础巩固后,不仅继续开疆拓土,平定了周围附属小国的背叛,而且挺进中原,夺得了霸主地位,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楚庄王即位时,楚国的情况表面上看来不错,但实际上却有隐忧——在当时,国内权臣夺利,小人充斥,群臣良莠不清,忠奸难辨。他就故意收敛住自己的锋芒,将真实的自己隐匿起来,装扮成一个荒淫君主的形象,这样不仅解除了周围国家对自己的戒心,更消除了群臣的顾忌,让他们尽情施展自己的手段,露出自己的庐山真面目。在苦等三年,摸清了所有的情况后,猝然施展霹雳手段,使楚国政治焕然一新,这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刚柔并济,进退有道
原典: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解读:
天下没有什么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它的柔弱,所以没有什么能真正改变得了它。弱能胜过强,柔能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却很少有人能实行。
老子一直提倡以温和或迂回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主张,也就是以柔胜刚,以弱胜强。他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了这个观念。柔中含刚,刚中存柔,刚柔相济,不偏不倚,才是中国人处世的正道。这一理想化的处世方式,太极图表现得最为形象。在一个圆圈中有一条白色的阳鱼和一条黑色的阴鱼,阳鱼头抱阴鱼尾,阴鱼头抱阳鱼尾,互相纠结,浑融婉转,恰成一圆形,无始无终,无头无尾,无前无后,无高无下。最妙的是阴鱼当中有阳眼,阳鱼当中有阴眼,相互包容,相互蕴含,相互激发,相互转化而又相互促生。这正是刚柔并济的哲理。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出任宰相的时候,正值郑国内忧外患之时,处境十分困难。子产一方面以大刀阔斧的政治手腕使国内政治步入轨道;另一方面又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功绩斐然,从而改变了郑国的困难处境。
当时朝廷有许多暴政扰民,老百姓对朝廷多有怨恨。子产建议废除暴政,他说:“国家如果不为百姓设想,只会盘剥取利,那么百姓就视国家为仇人了,这样的国家是不会兴旺发达的。给百姓一些好处,好比放水养鱼一样,国家看似暂时无利,但实际上大利还在后边,并不会真正吃亏的。”
郑国大族公孙氏在郑国很有影响,为了安抚他们,子产格外照顾公孙氏,一次竟送一座城邑作为对他们的奖赏。子产的下属太叔表示反对,说:“让国家吃亏而讨公孙氏的欢心,天下人就会认为你出卖国家,你愿意背上这样的罪名吗?”
子产说:“每个人都有他的欲望,只要满足了他的欲望,就可以役使他了。公孙氏在郑国举足轻重,如果他们怀有二心,国家的损失会更大。我这样做可促使他们为国效力,对国家并无损害。”
几年之后,郑国由于子产的改革,使全国人民的生活臻于富裕安康,渐渐步入强国的行列。
百姓常在乡校休闲聚会,非议政府的政策,大夫然明向子产建议关闭乡校,但子产不同意,他说:“为什么要毁掉乡校呢?百姓在一天工作完毕之后,聚集在一起批评我们的施政得失,我们可以参考他们的意见,对获得好评的政策继续推展,对于获恶评的施政行为虚心改善,他们岂不是相当于我们的恩师?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可以防止怨恨的。如果以强制手段阻止他们的言论,就如同要切断水流,最终使河水决堤造成大洪水,产生重大损失一般,到时抢救都来不及了。不如在平时就任随水流倾泻以疏通水路。对于人民的言论,堵塞不如疏通,这才是治乱的根本。”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我的确不如你啊。”
在子产的这段话中,或者说是在他的施政方法上,可以看出他对水之本性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也就是他实行刚柔相济政策的依据。
子产临终时,在病榻之前,他把后事托付给心腹,并忠告说:“我认为施政的方式不外柔与刚两者,一般来说以刚性的施政较妥。刚与柔两者譬如火与水一般,火的性质激烈,故人民见之畏之不敢接近它,所以因火丧生的人极微;反观水,因为水是温和的,故而不易使人生畏,但因为水而丧命的却不在少数。施行温和的政治看起来虽然容易,但实际上实行起来却极困难。”
其实子产就是因为掌握了刚与柔的平衡,才能刚柔并济治国有道。他能看到民心不可逆,也能看到施政的诀窍在哪里,并从中掌握一种巧妙的平衡,既能得人心,又能使国家复兴。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和子产一样明智,能够刚柔并济,以柔克刚,以退为进,那么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可以以一种平衡的状态去实施。因为子产的明智,在他死后,郑国人凡是男子都舍弃玉制装饰品,妇人都舍弃珠珥,男女都在巷口恸哭,三个月不闻音乐之声。这是由于子产的所作所为像水一样浸透了大地,所浸透的地方就能生长出草木,所以老百姓是这样的爱戴他。
大到管理一个国家,小到管理一个企业,甚至是经营一个家庭,都有着与子产的施政措施相通的地方,都可以运用水的智慧。而这同样也是道的智慧。
身居领导之职的人,或者是一家之长,都要有这样的觉悟:对下属或家人,切不可以过于严苛,也不可以过于宽大;过严则失去人心,没有人情味,过于宽大则不能立威,无规矩不能成方圆。当然,在细节上还是有着不同的,管理企业要更偏于刚一些,而经营一个家庭则更注重宽柔。但是无论是哪一种,作为领导者或是家长,都应该像水润草木一样,要把企业或家庭的利益放在前面。
必须指出的是,不论在历史中还是现实中,人们做人处事时往往是刚者居多,柔者居少,只知进取的多,明了后退之理的少。虽然人们都知道以柔克刚的道理,可是由于贪婪、暴躁、逞一时之快、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人性中的弱点,人们一般不去施用,或是施行得不好,这就需要从老庄之道中吸取智慧。
给别人留点空间
原典: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解读:
天地之间,不正像是风箱一样,因有空间而得运作,能在运行之中生化不息。
“橐龠”,是旧式农业社会用作鼓吹通气的工具,俗话叫做风箱。也就是《淮南子》本经所说的“鼓橐吹捶,以销钢铁”的冶炼金属的工具之一。“橐”,是指它的外形的箱椟;“龠”,是指它内在的往来活动的管片。但在旧式的农业社会里,用布缝成两头通,中间空,用来装置杂物的布袋,也叫做“橐”;“龠”,又指后世的七孔笛。总之,“橐龠”,是老子用来说明万物的造化生灭都是乘虚而来,还虚而去,而常用的比喻。这里的“虚”,就是空间,就是我们在为人处事的过程中,给自己也给别人留下足够的喘息、反应、思考、悔过的空间。
“留白”是书法绘画术语,指的是一幅书法或绘画作品的整张纸面上,线条与颜色以外的地方。书画艺术中的“疏能跑马,密不插针”讲的就是书画艺术“黑”与“白”的辩证关系:后者讲的是线条与颜色上的功夫,前者则是神奇的灵魂所在——看上去似不经意,细细品味才知乃神来之笔,所以有的艺术家又将“留白”叫做“造白”。
中国画的留白,留得其所,便生气韵,使画面上流动着生命,使观者得以在那白而不空之处徜徉。留白是中国画的智慧,其表现力与感染力绝不逊于有形的线条与颜色,“留白”有时甚至可以将人带到线条与颜色所无法达到的境界。可以说没有留白便不能显出着墨处的美妙。
据说,当毕加索看到齐白石的水墨画时,不禁惊叹:白石先生画水不着一点色,只用一根线,却使人看到了江的涌流,嗅到了水的清香。由此足见“留白”之境界:创作之人,在留白里可以洒脱地留下自己的胸臆与情怀,而欣赏之人在留白里则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心中的山水与风月。
生活也需要“留白”,这便是老子所说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报纸上刊登了一家公司招聘员工的信息,有一个人前去应聘。他事先打听到这家公司的总经理一些过去的情况,一见面就对那位总经理说:“能在这里工作我将感到十分荣幸,我更愿意追随您左右努力工作!因为我知道在十几年前,这个办公室里只有一台打字机和一个职员,经过您的艰苦奋斗和努力经营,才成就了今天这样伟大的事业,这是多么令人敬佩的事啊!”
那位总经理本来对去应聘的人,大都瞧不上眼,所以应聘的人虽然络绎不绝,结果都扫兴而归。可是这个人这么一说,正中那位总经理的下怀,使他想起自己创业之始的艰辛,再看看现在的成绩,自然是有很多感慨。于是便和这个人聊起了自己的奋斗历史,兴高采烈,眉飞色舞。这个人只是在旁边侧耳恭听,不时用简短的词句表示敬佩。谈了半晌,总经理也没有问他的学历、技能,就对坐在旁边的副总经理说:“我看这位小伙子很不错,我们就定下要他吧。”
有人做过统计,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个单词是什么,结果发现就是“我”这个字。人们的注意力大都放在自己身上,做事时会以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作出决定,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也都喜欢把话题围绕在自己身上。这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并不一定是有意为之。所以,如果在与人交谈时能认真倾听对方的话,那么无需自己多说什么,就能够与对方拉近距离。
法国大哲学家洛士佛科说:“与人谈话,如果自己说得比对方好,便会化友为敌;反之,如果让对方说得比自己好,那就可以化敌为友了!”这句话真是说得一针见血!如果对方总是夸自己的长处,并陶醉其中,觉得自己像个伟人,那么你就不妨多谦逊一下,表示卑小无能,这样自然容易获得对方的好感。
做一个倾听者比做一个倾诉者更有用,而适当的沉默无疑便是巧妙的留白,将空间留给对方去发挥,也就是给予对方极大的尊重。世上话说得天花乱坠的人不在少数,而能够善于倾听的人却不多,但是往往这样的人才更容易办成事。
在爱情和婚姻上,这种留白也是十分重要的。有很多人虽然爱得很深,但是爱情和婚姻却十分短暂,这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要在爱情中“留白”。这就使爱情“密不插针”,没有可以喘息的空间,那么爱情也就会进入坟墓。
那么如何为爱情与婚姻“留白”呢?
首先,要尊重对方的自主性。我们常说“爱情是自私的”,这是指在感情问题上具有排他性,不允许他人染指,否则爱情就会变质,就会消失。但是这种“自私”绝不意味着一方对另一方的绝对支配和控制。如果有一方以爱为名而强迫对方绝对服从自己,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吃什么东西、交什么朋友、做什么工作等,都要听从自己的安排和意见,那么另一方就会失去了主体性。这其实是一种精神虐待,因为它已经变成了一方对于另一方的奴役,爱情的和谐已经荡然无存。
所以,在爱情和婚姻生活里,我们要尊重对方的“隐私”。这是给予对方的信任和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方便说出来的事情,无论两个人有多么亲密,这样的事情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的,这是心理空间上的自我保护。如果这些事情不影响双方感情,对家庭生活不构成障碍,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去强迫对方坦白。比如对方与前任恋人的关系等,既然已经成为过去,既然两个人已经决定要共同生活,那么未来都是你们的,何必纠缠于已经过去的事呢?
其次,爱情与婚姻的“留白”还在于给自己留下一份清醒。
人们形容恋爱,往往用“干柴烈火”“海枯石烂”等极端的形容词,这是爱情的天性,但不是爱情的全部。爱情里除了激情,还有责任和义务,还有从爱情转化而来的亲情、友情,平等和尊重。火烧得虽然旺,可是终究不会长久,真正持久的是细水长流。所以在恋爱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缺点都伪装起来,只给对方看自己完美的一面,事实上这样的伪装是不可能长久的,一旦脱去伪装展露真实的时候,就不免会让对方感到意外和伤害。
再次,爱情与婚姻的“留白”还在于保持对方的独立人格。
有的人喜欢将对方按照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去雕琢,还认为这样是为对方好。可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按照老子和庄子的话来说,只要顺其自然便好,多加矫饰反而不美。
如果能够在爱情与婚姻中“留白”,给予对方和自己私有的空间,有余地地去回旋和体味,那么就不至于在爱情中迷失自己的个性,感情也就不会轻易破裂了。总之,爱情的质量,也许不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而在于我们“没做什么”。
我们只要在生活中注意“留白”的妙用,就能发现生活会更加自在。
善于隐藏,不露峥嵘
原典: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解读:
迎着它看不到它的头,跟着它看不到它的尾。
处事做人有时候不能太过彰显自己,要像神龙一般,自身清清楚楚,却只让人看到该看到的部分。有人看到龙鳞,说是金子;有人看到龙爪,说是霹雳。其实都是龙。管中窥豹,只能看见斑点;盲人摸象,只能摸到厚墙。豹与象都只能走不能飞,已经让人如此难以见到全貌,何况飞龙!
龙有道吗?在老子看来,龙也有道。龙的道有两条:一是大,二是飞。龙之大充盈宇宙,让人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尾,只能看见一段龙身在蜿蜒而游。
龙之飞舒展风云,御气为车轮,借日作轴心,逍遥太空。我们要学习龙的“大”,不能让人见全貌,这样做事才能自己掌握而不被人控制。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回避某种矛盾,或者为了渡过某种危难,或者为了对付某个势力强大的对手,在一定时期内,隐藏首尾不露峥嵘,伺机待时而动,这就犹如神龙在天,虽不见其身,但其势不可抵挡。
魏国的司马懿,出身大士族。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那时候,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假装得了风瘫病。曹操怀疑司马懿有意推托,派了一个刺客深夜闯进司马懿的卧室去察看,果然看到司马懿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刺客还不相信,拔出佩刀架在司马懿的身上,装出要劈下去的样子。他以为司马懿要不是风瘫,一定会吓得跳起来。司马懿也真有一手,只瞪着眼望着刺客,身体纹丝不动。刺客这才相信他是真瘫,收起刀向曹操汇报去了。
司马懿知道曹操不会就此放过他。过了一段时期,让人传出消息,说风瘫病已经好了。等曹操再一次召他的时候,他就不拒绝了。
司马懿先后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担任重要职位。到了魏明帝即位,司马懿已经是魏国的元老。由于他长期带兵在关中跟蜀国打仗,魏国兵权大部分落在他手里。后来,辽东太守公孙渊勾结鲜卑贵族,反叛魏国,魏明帝又调司马懿去对付辽东的叛乱。
司马懿平定了辽东,正要回朝的时候,洛阳派人送来紧急诏书,要他迅速赶回洛阳。
司马懿到了洛阳,魏明帝已经病重。魏明帝把司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叫到床边,嘱咐他们共同辅助太子曹芳。
魏明帝死后,太子曹芳即位,就是魏少帝。曹爽当了大将军,司马懿当了太尉。两人各领兵三千,轮流在皇宫值班。曹爽虽然说是皇族,但论能力、资历都跟司马懿差得远。开始的时候,他很尊重司马懿,有事总听听司马懿的意见。
后来,曹爽手下有一批心腹提醒曹爽说:“大权不能分给外人啊!”他们替曹爽出了一个主意,用魏少帝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是夺去他的兵权。接着,曹爽又把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了重要的职位。司马懿看在眼里,装聋作哑,一点也不干涉。
曹爽大权在手,就寻欢作乐,过起荒唐的生活来了。为了树立他的威信,他还带兵攻打蜀汉,结果被蜀军打得大败,差点全军覆没。
司马懿表面不说,暗中自有打算。好在他年纪也确实老了,就推说有病,不上朝了。
曹爽听说司马懿生病,正合他的心意。但是毕竟有点不放心,还想打听一下太傅是真病还是假病。
有一次,有个曹爽的亲信、官员李胜被派为荆州刺史。李胜临走的时候到司马懿家去告别,曹爽要他顺便探探司马懿的情况。
李胜到了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两个使唤丫头伺候他吃粥。他没用手接碗,只把嘴凑到碗边喝,没喝上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下来,流得胸前衣襟都是。李胜在一边看了,觉得司马懿病得实在可怜。
李胜对司马懿说:“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担任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是本州),特地来向太傅告辞。”
司马懿喘着气说:“哦,这真委屈你啦,并州在北方,接近胡人,你要好好防备啊。我病得这样,只怕以后见不到你啦!”
李胜说:“太傅听错了,我是回荆州去,不是到并州。”
司马懿还是听不清,李胜又大声说了一遍,司马懿总算有点搞清楚了,说:“我实在年纪老、耳朵聋,听不清你的话。你做荆州刺史,这太好啦。”
李胜告辞出来,向曹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说:“太傅只差一口气了,您就用不着担心了。”
曹爽听了,竟信以为真。
公元249年新年,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大臣全跟了去。司马懿既然病得厉害,当然也没有人请他去。
等曹爽一帮人一出皇城,太司马懿的“病”全好了,他披戴起盔甲,抖擞精神,带着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皇太后的诏令,把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撤了。
曹爽和他的兄弟在城外得知消息,急得乱成一团。有人给他献计,要他挟持少帝退到许都,召集人马,对抗司马懿。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哪儿有这个胆量。司马懿派人去劝他投降,说是只要交出兵权,绝不为难他们。曹爽就乖乖地投降了。
过了几天,有人告发曹爽一伙谋反,司马懿派人把曹爽一伙人全下了监狱处死。
这样一来,魏国的政权名义上还是曹氏的,实际上已经转到司马懿手里。
今天再回顾那段历史,真让人感慨良多,曹芳虽为一国之君,但司马懿才是真正的“龙”。
老子说“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形象地说明了龙的巨大灵动与高深莫测,我们做事当如神龙,不能让人看见首尾,不能示人以全貌,这样才能不被控制(连龙都怕被控制,因为龙多屠龙的人也多),何况人。有的人喜欢无保留地展示自己,只能自取灭亡。
《史记》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出来后感叹说:老子,龙也。孔子觉得老子是条龙。后来老子出关而去时,孔子正好在周游列国的路上。我们有理由推断,孔子离开鲁国的目的之一是寻找老子去了。
老子一生行为神秘莫测,最终出关而去,不知所终,果然是条不见首尾的神龙。
为人处事必须具备“大”的胸怀
原典: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解读: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道”之所以无所不能在于其大,在于其无所不包。天地也是如此,而人若想成王,也必须有这样的气魄和胸怀。
老子给我们的启示用在今天就是“为大不为小”。
有人聪明在眼前,有人聪明在长远。大智慧的人行为总是很超脱,他们襟怀坦荡,从不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去斤斤计较。而有点小聪明的人却总喜欢察言观色,纠缠不清,鸡蛋里可以挑出骨头,无事也可以生非。这实在是很可悲。人生那么短暂,每个人都应该致力于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怎么能因为计较小事而让自己背上沉重包袱呢?
《庄子》中对如何不与别人发生冲突也有阐述:有一个人去拜访老子,到了老子家中,看到室内凌乱不堪,心中感到很吃惊,于是,他大声咒骂了一通扬长而去。翌日,又回来向老子道歉。老子淡然地说:“你好像很在意智者的概念,其实对我来讲,这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如果昨天你说我是马的话我也会承认。因为别人既然这么认为,一定有他的根据,假如我顶撞回去,他一定会骂得更厉害。这就是我从来不去反驳别人的缘故。”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在现实生活中,当双方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对于别人的批评,除了虚心接受之外,还要保持一种包容的心态。人与人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太多了,因此一定要心胸豁达,有涵养,不要为了不值得的小事去得罪别人。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喜欢论人短长,在背后说三道四,如果听到有人这样谈论自己,完全不必理睬这种人。只要自己能自由自在按自己的方式生活,又何必在意别人说些什么呢?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跟随自己的人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许多人都会被看成是罪不可恕、无可救药的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能容人,这样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过分挑剔,“明察秋毫”,眼里揉不进半粒沙子,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那么人家就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当“孤家寡人”,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具有宽阔的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鼠目寸光;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人。
一个人要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首先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经常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便容不得下属出半点差错,动辄横眉立目,发怒斥责,属下畏之如虎,时间久了,必积怨成仇。许多工作并不是你一人所能包揽的,何必因一点点毛病便与人怄气呢?如若调换一下位置,站在挨训人的立场,也许就能理解这种急躁情绪之弊端了。
在公共场合遇到不顺心的事,实在不值得生气。有时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了你,其中肯定另有原因,不知哪些烦心事使他此时情绪恶劣,甚至行为失控,我们也尽量应宽大为怀,不以为然,或以柔克刚,晓之以理。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方的触犯是发泄和转嫁他心中的痛苦,虽说我们没有义务分担他的痛苦,但确实可以用你的宽容去帮助他。
不仅别人错待自己时不要计较,自己的一些烦心琐事也要放下,千万不要把精力放在寻找人际关系的障碍上。
生活中,财、色、利、贪、懒……时刻潜伏在我们的周围,像看不见的灰尘一样无孔不入。时间长了,不去清扫,人的心上就会积着厚厚的一层尘埃,智慧被蒙蔽了,善良被遮挡了,儿时的纯真亦不复见。
那些尘埃,颗粒极小,极轻。起初,我们全然不觉他们的存在,比如一丝贪婪、一些自私、一点懒惰,几分嫉妒、几缕怨恨、几次欺骗……这些负面的意念,像细微的尘灰,悄无声息地落在我们心灵的边角,而大多数的人并没有及时地清扫,结果尘灰越积越厚,直到有一天完全占满了我们的内心,使我们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自己。
落叶之轻,尘埃之微,刚落下来的时候难有感觉,但是存得久了,积得多了,清理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在生命的过程中,也许我们无法躲避漂浮着的微尘,但千万不要忘记去拂拭自己的心灵,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会如生命之初那般清洁、明净!
不争则无祸害之忧
原典:
夫唯不争,故无尤。
解读:
有不争的谦逊美德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烦恼和祸端。
道家的智慧虽然站在哲学的高度上示人,但它毕竟出自生活,也必然能回归于生活。“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在实际生活中很有现实意义。
生活中不乏一些头脑灵活、聪明伶俐的人,他们仰仗自己有点小才,总是一副“天下舍我其谁”的样子,很是狂妄。他们总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和场合去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能力和优越感,他们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目的,反而在别人面前扭曲了自己的形象,既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同时也会使自己遭受损失。
有个年轻人,邀一帮朋友到沙漠地区去捕获响尾蛇。
一路上年轻人向朋友们吹嘘自己捕蛇的本领,表示任何蛇他都不怕,反而是蛇怕他,会乖乖地听他的话。
为了证明自己的本领,到了目的地,年轻人竟然把刚刚捉到的冷冰冰的毒蛇拿起来亲吻了一下。
旁边的朋友吓得目瞪口呆,并连连要求他“别再干蠢事了”。年轻人却笑眯眯地说:“没事没事,我经常和响尾蛇接吻。”
随后他又把蛇拿起来亲了亲。就在大家惊讶不已的时候,这条毒蛇猛地蹿起来冲着年轻人脸上扑去,并狠狠地咬了他上唇一口。
就听“哎呀”一声惨叫,年轻人把蛇扔在了地上,手捂嘴巴倒了下去。一边的朋友先是七手八脚将他扶起来,接着赶紧用牛仔靴将毒蛇踩死。
就在大家等救护车到来的短短几分钟时间内,人们眼见年轻人的脸“像气吹的一样肿胀起来”。
希望得到他人的尊敬和认可,这是人之常情,但不能因此而妄自尊大、不计后果强行出风头,结果自然骑虎难下、得不偿失。
一个人自恃才能过人,总是锋芒太露,就会给对手带来压力和不快,别人就会感觉到你气势太盛,不可一世,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将你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尤其是当你的傲然之气表现出来的时候,他甚至会怒火中烧,不择手段地对你施以明枪暗箭。所以,做人必须学会自敛锋芒、韬光养晦。
作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自认为有才华有前程的人,要做到“心高不气傲”,既能有效地保护自己,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就要战胜盲目自大、盛气凌人的心理和作风,凡事不要太张狂、太咄咄逼人,并且还应当养成谦虚让人的美德。这不仅是有修养的表现,也是生存发展的策略。
巧妙的掩饰之所以是赢得赞扬的最佳途径,是因为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抱有好奇心。不要一下子展现你所有的本事,一步一步来,才能获得扎实的成功。倘若你处处刻意卖弄,志得意满时趾高气扬、不可一世,不被别人当靶子打才怪呢!
曾经当过苏军大本营总参谋长的华西里也夫斯基,许多时候能使斯大林不知不觉采纳他的正确的作战计划,这与他的做人技巧有很大的关系。
斯大林在办公室与华西里也夫斯基谈天说地“闲聊”时,华西里也夫斯基往往会“不经意”地“顺便”说一些军事问题,既不郑重其事,也不头头是道。果然如他所料,等他走了以后,斯大林往往能想起一个好计划。
整个二次大战期间,斯大林在军事上最倚重两个人:一个是军事天才朱可夫,一个就是上述的华西里也夫斯基。
甚至有人说,军事天才朱可夫之所以被斯大林倚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好与斯大林倚重大智若愚的华西里也夫斯基有关。因为倚重朱可夫,也是华西里也夫斯基的主意。
所以无论你有如何出众的才智或高远的志向,都要时刻谨记:心高不可气傲。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必须审时度势,尽量收敛起锋芒。
能做到这些,你就能真正领略道家“夫唯不争,故无尤”智慧的真谛了。
换一个角度来讲,“夫唯不争,故无尤”还有它更深一层的意思,在必要的时候不仅不要强出头,还要学会低头,就像民间俗语所说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说得明白一点就是要根据周遭的形势适当地调低自己的心态。
生活当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屋檐,也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只要你人在这势力范围之内,靠这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头站着,但这种屋檐不多,大部分的屋檐都是非常矮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限制,以及不知从何而来的欺压,除非你强大到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的程度。即使如此,你也不能保证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屋檐下避避风雨。所以,在人屋檐下的心态就有必要调整了。
这一点,在办公室里尤为突出。今天,那些聪明的部属总会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实力,以假装的愚笨来反衬领导的高明,力图以此获得领导的青睐。当领导阐述其观点后,他马上会装出大彻大悟的样子,并且第一个叫好;当他对某项工作有了好的可行的办法后,不是直接阐述意见,而是在暗地里或用暗示等方法及时告知领导。
善于处世的人,常常故意在明显的地方留一点儿瑕疵,让人一眼就看见他“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搞错了!”这样一来,尽管你出人头地,木秀于林,别人也不会对你敬而远之,别人一旦认为“原来你也有错”的时候,反而会缩短与你的距离。
适当地把自己放得低一点儿,也就等于把别人抬高了许多。试想,当被人抬举的时候,谁还有搁置不下的敌意呢?
低头并非没有出息,而是一种权宜之计。头昂得太高,容易撞伤;个性太强,总有一天要吃亏。
一般来说,低头起码有这样几个好处:你很主动地低下了头,不致成为明显的目标,也不会因为头抬得太高而把矮檐撞坏。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些善于低头、谦让而豁达的人们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他们善于放下自己的架子,虔诚、恭敬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反之,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什么事都爱露一手,仿佛就自己行,对别人不屑一顾。总认为在这个世界上,唯我最大,舍我其谁,因此,只要是涉及利益重新分配或调整时,他都采取“当仁不让”的态度,因而什么都想占,什么都想贪,这样的人到最后都受到了人们的鄙视。正如希腊一位叫希尔泰的学者所说的:“傲慢始终与相当数量的愚蠢结伴而行。傲慢总是在即将破灭之时及时出现。傲慢一现,谋事必败。”
智者善屈尊,愚人强伸头。商人总是隐藏其宝物;君子品德高尚,而外貌却显得愚笨。必要时要藏其锋芒,收其锐气,不可不分场合将自己的才能让人一览无遗。你的长处短处被别人看透,就容易被别人操纵。相反,不争的人往往能得到别人的信赖。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以“不争”的姿态面对每一件事、每一个人,这是做人的方略,也是道家智慧在生活中的闪光点。
以德报怨是最大的宽容
原典: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无道无亲,常与善人。
解读:
无论如何化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难以消除的余怨,这怎么能算妥善?所以圣人待人即使被伤害了,也不会利用有利的地位去报复。有德的人只给予别人而不向别人索取,这就像拿着契约却不去逼债一样。无德的人像掌管税赋的一样,只向人索取而不给予别人。天道虽不偏袒,但却护卫有德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如果不懂得宽容,那么你就难免要处处树敌,寸步难行。而对老子来说,不记旧怨还不是宽容的最高境界,真正懂得宽容的人放弃报复对方的想法,热情大度地待人,求得人与人的谅解、和谐。
一位名叫卡尔的卖砖商人,由于另一位对手的竞争而陷入困难之中。对方在他的经销区域内定期造访建筑师与承包商,并告诉他们:卡尔的公司不可靠,他的砖块不好,生意也面临即将歇业的危险。卡尔对别人解释说他并不认为对手会严重伤害到他的生意。但是这件麻烦事使他心中生出无名之火,真想“用一块砖来敲碎那人肥胖的脑袋作为发泄”。
“有一个星期天早晨,”卡尔说,“牧师讲道时的主题是要施恩给那些故意为难你的人。我就把在上个星期五,我的竞争者使我们失去了一份25万的订单的事跟牧师说了。牧师却教我们要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而且他举了很多例子来证明他的理论。当天下午,我在安排下周日程表时,发现住在弗吉尼亚州的我的一位顾客,正因为盖一间办公大楼需要一批砖,对方所指定的砖型号并不是我们公司制造供应的,而与我的竞争对手出售的产品很类似。同时,我也确定那位满嘴胡言的竞争者完全不知道有这笔生意机会。”
这使卡尔感到为难,是遵从牧师的忠告,告诉对手这个生意的机会,还是按自己的意思去做,让对方永远也得不到这笔生意?那么到底该怎样呢?卡尔的内心斗争了一段时间,牧师的忠告一直萦绕在他心田。最后,也许是因为很想证实牧师是错的,他拿起电话拨到竞争对手家里。
卡尔礼貌地直接告诉他有关弗吉尼亚州的那笔生意。结果,那个对手很是感激卡尔。卡尔说:“我得到了惊人的结果,他不但停止散布有关我的谣言,而且还把他无法处理的一些生意转给我做。”卡尔的心里也比以前舒服了许多,他与对手之间的误解也获得了澄清。
太过顺遂的人生反而是不好的,只有经历挫折才能让人真正成熟起来。如果一个人能以这样的心态去看待曾经伤害自己的人,那么他也就悟透了宽容的含义。
宽容意味着给予,给予别人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丰富;刻薄意味着摄取,摄取得太多则容易干涸。宽容是有力量的表现,而刻薄却是力量不足的流露。
宽容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情感能融化心头的冰霜,驱散眉宇的阴翳,焕发出重整旗鼓的力量,使你留得青山,可图再起。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唯宽可以得人”,宽容最终将使伤害你的人情愿或不情愿地走向道德法庭的被告席位,或者受到这宽容的巨大感召,放弃伤害,归顺于美好的人际中来。
宽容是人类性情的空间,这个空间愈大,你的情绪就会有转折的余地,就愈加不会大动肝火,纠缠于鸡虫之争;宽容别人,给别人留条后路,别人才会报之以宽容,这也为自己留下了余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保护自己。给别人留一些空间,你自己将得到一片蓝天;一个宽容的人,到处可以契机应缘,和谐圆满,微笑着对待人生。
还在为受到的一次伤害怨气满腹吗?还在为自己的不平寻求报复吗?何苦来呢?人生不过短短数十载,多包容一些,让心境更平和一些,你不是可以活得更轻松一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