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0章 佛教哲学的重要著作(1)

§§§第一节佛典概论

佛教典籍通常称为佛书,主要包括古印度佛教的经、律、论三部分典籍,再是印度以外中国、朝鲜、日本等地佛教学者的撰述。“经”是以佛祖释迦牟尼口气叙述的典籍。“律”即戒律,是对于佛教徒生活和行为细节的规定与解说。“论”是从理论上解释“经”的著作。

佛典也称为“藏经”。“藏”是取其能收藏包容各种佛教典籍的意义。

“经”是线的意思,取其能贯串摄持各种佛教义理的意义,也含有依照儒家“五经”的名称,用“经”称佛典,以示尊崇的意思。佛典也称“契经”,表示佛典契合道理和众生的要求,故名。佛典因包含经、律、论三个部分,又名“三藏经”。还因其卷帙浩繁,为形容其量多、量全,而称“众经”、“群经”、“大藏经”、“一切经”。“藏经”,广义地说,包括经、律、论三部分,狭义地说,是专指“三藏”之一的“经藏”部分,其中包括相传为释迦牟尼所说而为后世门徒结集的经典,以及历代以“如是我闻”(即“我闻如是”)形式创制的经典。在中国,隋唐时代已由“三藏经”改称为“大藏经”了。佛教通常还讲“十二部经”、“十二分经”或“十二分教”,这是把佛教经典按经文的形式和内容分为十二类而得名的。所谓“十二部经”等名称也就是一切佛经的别名。佛教还从内外有别的角度,称自己的典籍为“内典”,称佛教以外的,即所谓世俗的和外道的典籍为“外典”。

现有几种文字的佛教典籍,重要而完整的是三大系:一是巴利文系佛典。这是小乘佛教的经典,代表印度佛教早期的思想,流传于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国家。二是汉文系佛典。梵文佛典是汉译佛典所依据的主要原本。汉文佛典包括了经由西域传入的早期佛教经典,但主要是大乘佛教的作品,代表印度佛教中后期的思想。此外也有中国僧人的大量创作,因而是各种文字佛典中最为完备的佛典,流传于中国、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地。三是藏文系佛典。约于12世纪依据梵文佛典开始译出,偏重于大乘佛教经典,尤其是密教的经典,代表印度佛教后期的思想,后来其中有的又译成蒙古文。此外,还在中亚细亚地区发现一些其他文字的译本,但多是残卷。

佛教典籍中,中国撰述占有显要的地位。随着印度佛典翻译和介绍的增多,中国僧人对佛教义理的领会能力逐渐提高,自两晋以来不断有所创作,丰富了“三藏”的内容。据吕澂先生所作的编目详见《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124~154页,济南,齐鲁书社,1980。,中国僧人撰述的汉文佛典共为582部,4172卷,其中包括现存的唐代以前的大部分撰述和唐代以后的重要撰述,也包括少量在中国流行的古代高丽和新罗学人的著作。从撰述的体裁来看,有章疏、论著、语录、史传、音义、目录、杂撰、纂集等。从撰述的数量来看,章疏部分居于首位,数量最多,反映了佛教徒崇信经典,热中于注经解经的性格。其次是论藏部分,数量也不少,反映了隋唐佛教宗派的创作热情和独特见解,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风格和历程。史传部分的数量也很可观,表现了中国古代佛教学者深厚的历史观念,重视历史的研究和编纂。在所有的撰述中,唯一称“经”流传的是唐代禅宗实际创始人慧能的《坛经》,这是禅宗学人突出中国祖师学说的典型表现。

佛教“三藏”中,蕴涵哲学思想比较丰富的是“论藏”。佛典的“论”通常分为“释经”和“宗经”两类,释经论是阐释佛经的论典,宗经论是阐发各宗各派学说的论著。“论”多数是对外宣传的教义,也有部分是属于内部辩论的专著。“论藏”比较集中地阐明了佛教对宇宙和人生的根本看法,比较集中地批判了各种反佛教的思潮和观点,比较集中地汇合了佛教内部各派相互论战的内容,因此,“论藏”中保存了较多的佛教哲学的专著。另外,某些“经藏”也包含了比较丰富的哲学思想,也是具有哲学性质的著作。至于“律藏”,其少量的哲学思想则主要包含在阐发戒体的论述之中。

所谓佛教哲学著作是相对而言的,佛教的纯粹哲学著作比较少,更多的著作是其中包含了部分哲学内容。我们把较多地涉及宇宙和人生的根本观点的著作,也归属于佛教哲学著作之列。

佛教哲学著作,基本上可以分为印度的佛教哲学著作和中国的佛教哲学著作两大部分来介绍。

§§§第二节印度佛教哲学的重要著作

印度的佛教哲学著作宏富可观。早期佛教基本经典的汇集是《阿含经》。现北传佛教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和《增一阿含经》四部。南传佛教巴利文经藏有《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和《小部》五部,前四部和北传佛教四部《阿含经》在内容上大体相应。《阿含经》的基本内容是论述四谤、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四禅和善恶报应、三世轮回等小乘佛教的基本教义,包含了人生哲学的丰富内容,是十分重要的著作。此外,南传佛教巴利文佛经《弥兰陀王问经》,大体上相当于汉译《那先比丘经》(译者不详,2卷)。这两本经的基本内容是,通过弥兰陀王(公元前3世纪统治古印度西北部的希腊国王)和那先比丘的问答,着重阐明缘起、无常、无我和业报轮回等佛教教义,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古印度觉音(佛音)著巴利文《清净道论》,是南传佛教上座部的重要论著。此书共23品,依次叙述戒、定、慧三学的内容,在叙述慧的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四谛、五蕴、八正道、十二因缘等内容,还概述了无常、苦和无我三法印的学说。早于觉音的优波底沙曾著巴利文《解脱道论》,被认为是觉音《清净道论》的重要理论根据。

从整个印度佛教的演变发展历史来看,佛教哲学思想主要集中在小乘有部(婆沙)、说经部(经量部)和大乘的中观学派、瑜伽行派的论著中。其中说经部的重要著作《大乘阿毗达磨经》,阐述了一系列的重要哲学思想,和大乘佛教声气相通,关系极为密切,可惜原本不存在了,只在其他著作中保留了片段资料。所以,下面只介绍其他三派的著作。附带地说,有些佛教学者认为,《成实论》也是说经部的著作,这是不准确的。此论实是依据说经部的前驱譬喻师说而结构成的著作。《成实论》很重要,它系从多闻部出家的诃梨跋摩(师子铠)著,后秦鸠摩罗什译,20卷(或14卷)。“实”指“四谛”的“谛”,“成实”即成立“四谛”。

“四谛”是释迦牟尼所说,但各部派解说各异,所以要成立“四谛”的确实所指,以评论各部派的主张。全书主要讲人没有真性实体,兼讲一切事物和现象也没有真性实体。这是由小乘向大乘空宗过渡的重要著作。

一、说一切有部(1)《发智论》,全称《阿毗达磨发智论》。约释迦牟尼去世后300年时,迦旃延尼子著。

唐玄奘译,20卷。因被认为是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著作,所以又称《发智身论》。“身”喻为根本。全书阐发该部的基本学说,兼及当时部派佛教斗争的各种问题。东晋时僧伽提婆译的30卷《阿毗昙八犍度论》是异译本。

(2)《大毗婆沙论》,全称《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简称《毗婆沙论》。系迦旃延尼子的弟子们解释和宣传《发智论》的大型著作。唐玄奘译,共200卷。此书一方面按《发智论》的分类,进行详细论释,系统总结说一切有部的理论主张,一方面对佛教内部和外部的其他派别的异说进行破斥,宣传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实有的根本观点。此论重逻辑论证,带有经院哲学的色彩,使说一切有部的思想定型化。此论还带有早期佛教百科全书的性质,是研究部派佛教思想的宝贵资料,因而在印度佛教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异译本有北凉浮陀跋摩译的《阿毗昙毗婆沙论》60卷(一作80卷)。因《大毗婆沙论》过于庞大,印度佛教学者法胜乃选其要义编成《阿毗昙心论》一书。东晋时僧伽提婆译,经慧远校订,共4卷。异译本有北朝北齐那连提耶舍译《阿毗昙心论经》6卷。另有南朝宋僧伽跋摩等译《杂阿毗昙心论》11卷,系作者法救用自己的观点夹杂在《阿毗昙心论》中间而成,它扩展了《阿毗昙心论》的内容。

(3)《异部宗轮论》。世友著,唐玄奘译,1卷。著者站在说一切有部的立场,概括地叙述了小乘部派佛教分裂的原因、经过以及各派的主张,是现存最早的部派佛教思想资料之一。

窥基撰有《异部宗轮论述记》。异译本有《十八部论》(失译,一说后秦鸠摩罗什译)、南朝陈真谛译《部执异论》。

(4)《阿毗达磨俱舍论》,简称《俱舍论》。世亲著,唐玄奘译,30卷。此书系对《大毗婆沙论》不满而作,是批判性、总结性的论著。全书对于当时流行的说一切有部、毗婆沙、说经部等小乘学说做了统一的工作,因而盛行一时,几乎取代了《大毗婆沙论》的地位而被认为是说一切有部的代表作,是一部历来被重视的教科书式的著作,书中将构成宇宙万有的基本要素归纳为五位七十五法,对后来佛教思想的发展影响很大。作者世亲原信小乘,反改宗大乘,此论实为小乘向大乘有宗(瑜伽行派)的过渡著作。异译本有南朝陈真谛所译《阿毗达磨俱舍释论》22卷。

(5)《顺正理论》,全称《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简称《正理论》。众贤著,唐玄奘译,80卷。所谓“正理”,指说一切有部的正统观点。全书根据说一切有部毗婆沙师的正统学说对修正说一切有部观点的《俱舍论》进行了批判。在批判中发展了说一切有部的一系列哲学观点,被称为新说一切有部说。

以上著作又以《大毗婆沙论》和《阿毗达磨俱舍论》最为重要。

二、中观学派此派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是“四论”,即《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和《大智度论》,其中尤以前三论更为重要。这里也附带介绍作为大乘佛教理论基础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1)《中论》,全称《中观论》。龙树著,青目注释,后秦鸠摩罗什译,4卷。此论主要阐述“缘起性空”和“八不中道”的中观学说,并对小乘部派以及其他学派进行彻底的破斥。此书是佛教大乘空宗(中观学派)主要奠基人龙树的基本理论之所在,也是中观学派的第一部重要著作。

(2)《十二门论》。可能为龙树作,后秦鸠摩罗什译。此论系概要地解释《中论》基本道理的入门书,其内容分为十二门,以阐明宇宙万物性空的理论,故名。

(3)《百论》。提婆著,世亲释,后秦鸠摩罗什译,2卷。此论系佛教大乘空宗另一奠基人提婆所作《四百论》的入门之作。全书力主破斥一切外道,对当时印度势力强大的哲学流派数论和胜论的观点进行彻底批驳,以证明世界万物“毕竟空”的中观道理。

(4)《大智度论》,略称《智度论》、《智论》、《大论》,也译称《摩诃般若释论》。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100卷。此论系解释和发挥《大品般若波罗蜜多经》的论书。此“大品”相当于唐玄奘译的600卷《大般若经》第二分。全书主要宣传宇宙万有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假而不实,只有通过佛教智慧“般若”对世俗认识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真理”,达到解脱境界。关于般若部经典,在玄奘以前就有多种选译本和节译本,其中如后秦鸠摩罗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一卷,可以视为《般若经》的一个略本,包含了《般若经》的主要论点。它宣扬一切现象“性空假有”的道理,强调对现实世界不应留恋和执著,要尽力做到不著事相(“无相”)、情无所寄(“无住”),对中国佛教的思想影响极大。

三、瑜伽行派此派学者的著作颇富有哲学色彩,如史称其奠基人无著的“八支”(内包括无著弟世亲的著作),即八部著作:《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摄大乘论》、《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辨中边论》、《缘起论》、《大庄严经论》和《成业论》,大多数都可说是佛教哲学著作。无著、世亲的后学也有一些重要的哲学著作。另外,此派所宗奉的《瑜伽师地论》以及六经中的《解深密经》和《楞伽经》也都包含有重要的哲学思想。

(1)《瑜伽师地论》,又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口说,无著笔述。唐玄奘译,100卷。是瑜伽行派所依据的根本论书。书中宣扬世界万有是心识的暂时显现,要人们离弃有无等各种名相,悟入“中道”。

(2)《摄大乘论》,亦称《摄大乘论本》,无著作。此系总括大乘义理的纲要性著作,书中论述了成立唯识的理由,影响深远。汉译本有三:南朝陈真谛译,3卷;唐玄奘译《摄大乘论本》,3卷。此两种译本影响较大。此外,北魏佛陀扇多译,2卷,题为阿僧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