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套胜战计(1)
即使自己处于优势,亦不可有胜算在握的高枕无忧之心。因为瞬间的疏忽往往会招致失败。所以在顺境中仍应慎重谋求策略,以达到成功之目标。
第一计瞒天过海
原文注译
[原文]
备周则意怠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②。太阳、太阴③。
[注释]
①备周则意怠:备,防备。周,周密、周到。意,意志、思想。怠,懈怠、松懈。全句意为:防备十分周密,容易使自己有恃无恐,意志松懈。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这里指的是秘密谋略。阳,这里指公开的行动。对,对立、相反的方面。全句意为:秘密的谋略就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之中,而不与公开行动相对立。③太阳、太阴:太,这里是指的极端、特别、非常之意。全句意为:在最公开的行动后面往往隐藏着最秘密的阴谋。
[译文]
防备周密,往往容易导致思想麻痹,意志松懈;常见的事情就不会产生疑惑(以致丧失警惕)。秘谋就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之中,并不是与公开行动相对立的。最公开的行动当中往往隐藏着最秘密的阴谋。
按语注译
[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①。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欲之行②,非谋士③之所为。昔孔融被围④,太史慈⑤将突围求救,乃带鞭弯弓,将两骑自从,各作一的⑥持之。开门出,围内外观者并骇。慈竟引马至城下堑内,植⑦所持的射之,射毕,还。明日复然,围下之人或起或卧。如是者再,乃无复起者。慈遂严行蓐食,鞭马直突其围,比⑧敌觉,则驰去数里矣。
[注释]
①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背时,趁着没人在的时候。秘处,隐秘之处。全句意为:(机密的谋略)不能在背着人的时候或者是隐蔽之处进行。②愚俗之行:愚,愚蠢。俗,庸俗、鄙俗。全句意为:这是愚蠢、鄙俗的人的行为。③谋士:智谋之士。④孔融被围:孔融,东汉末年曾任北海相。孔融被围,是指孔融任北海相时,被黄巾军首领管亥率军包围之事。⑤太史慈:东汉末年人,智勇兼备,曾奉母命前往救援被黄巾军围困的孔融。⑥的:箭靶。⑦植:树立。⑧比:等到。
[译文]
施行秘密的谋略,不必选择背着人、隐蔽的地方进行。趁黑夜行窃,钻进僻静的巷子里杀人,(这些)都是愚蠢、鄙俗的人的行为,真正的智谋之士是不屑于这样干的。昔日孔融被围,太史慈要设法突围救援,便骑着马,执着鞭,带上弓箭,领着两名骑士做随从,并让骑士各自拿着一个箭靶,打开城门走了出去。(这时)城内的守军和城外的围兵见了都大吃一惊!却只见太史慈等人牵着马走进了城下的堑壕里,立上箭靶,在那里练习射箭,练完了箭,便又回城了。第二天又照样如此,那些围城的敌兵便有的躺着,有的站着观看,神色不显得那么惊奇了。如此这般地一连练习了好几天,那些围城的敌兵便(渐渐习以为常)一个个躺在地上,连看都懒得起来看了。这时,太史慈(认为时机已到),便整好装,吃饱饭,扬鞭策马,径直突围而去。等到敌兵醒悟过来时,他已经驰出数里之远了。
传世典故
瞒天过海:瞒:隐瞒,隐藏实情,不让别人知道。天:天子,即皇帝。瞒天过海原意是指用各种巧妙的伪装,遮挡住皇帝的视听,瞒骗他上船,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跟随大队人马安全顺利地渡过大海。引申为用伪装的手段作掩护,暗中活动。
典故出自《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北路太宗御驾亲征,统兵三十万,欲取高丽。路过辽帆,见到距长安五千余里的辽河水,皇帝即产生了后悔之心。不数日,来到海边,那波浪滔天的汪洋大海,又使皇帝产生恐惧,后悔当初没有听从谋士们的劝告。东望高丽,隔海千里,皇帝找来前部总管张士贵问计。张士贵无奈,只好请薛仁贵于帐下。薛仁贵献计说:现在天子只是担忧大海难渡,无法征付高丽,我有一计,可以让千里海水,到明天就不见了半点,无论是太宗皇帝,还是士兵,都如同在平地上一样,平平安安地渡过大海。接着他们见了皇帝禀告说:在附近的海上,居住着一位豪富老人,愿为您的三十万兵马提供粮草,太宗皇帝非常高兴,宣豪富老人觐见,豪富老人让太宗皇帝前去海边亲验。当文武百官随太宗皇帝来至海边时,只见眼前上万间房屋都用彩幕遮围着。老人将皇帝请进一间四壁挂着彩绣地上铺着地毯的屋子。皇帝入座,百官进酒,说说笑笑,好不热闹。过了一会儿只觉得四面的帷幕被风吹得呼呼作响,哗哗的涛声如雷震响,桌子上的杯子盘子翻落在地,身体也坐不稳。这时皇帝心生疑惑,命人揭开围幕观看,只见一望无际的涛涛海水,分不清东西南北,太宗皇帝惊恐问道:“这是什么地方?”张士贵起身回答说:“这就是我们过海的计谋,借着风势,已快到东岸了。”就这样,太宗皇帝在不知不觉中被人渡过大海。
用计锦囊
“瞒天过海”是使用伪装的手段,引诱对方;利用机会、乘人之危来坐享成功的策略。也就是在外表上装作就要采取行动,对对方保持警戒之心;但实际上却不采取任何行动。如此反复伪装,使对方误以为这仅仅是虚张声势,而慢慢怠于警戒。这时即刻抓住对方的疏忽,乘虚而入,给予致命的一击。总之,采取各种隐蔽措施,克服敌方的侦察、监视和封锁,顺利地实施己方兵力的动机。这就是“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的关键在于一个“瞒”字。瞒得过则大功告成,瞒不过则弄巧成拙。但是,“瞒”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过海”的必要手段。此计中的“天”指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对象。要善于抓住“天”的弱点施谋设计,使“天”变成聋子和瞎子。用“瞒”解除“天”的威胁,“过海”也就不难了。
瞒天过海的情形很多,大而言之,可分为以下几种:
1.隐迹潜踪。即把自己的踪迹隐藏起来。一般情况下,对方要根据我们的踪迹来判断我们的意图,要根据我们的行踪来对我们施以干扰或攻击。如果我们把行踪隐藏起来,那么对方就无法判断我们的行动方向和位置,甚至不知我们是否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处在明处,我们处在暗处,我们就可自由灵活地行动了。这就属于《孙子兵法》中的“无形论”。无形论认为:谋划一定要机密,行动一定要无形,使敌人捉摸不定或产生错觉,进而掩盖自己的行动。
2.转移视听。即把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公开的行动上来,而使其忽略在这种公开行动中隐藏的不公开行动。在对抗行动中,如果能做到“无形”,当然是最好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做到的,稍有不慎,露出蛛丝马迹,反倒使对方更加警觉。如果以一种行动来掩盖另一种行动,那么对方就会被迷惑,进而产生一定的盲区,我们便可在他们的盲区内行动而不被发现。
3.示假隐真。就是向敌人出示一定的假象,而把真的行动或意图掩护或隐蔽起来。虚假的东西很容易制造,所付的代价或所冒的风险都较小,而对对方的蒙骗作用又相当大,所以这种策略常常被先采用。
4.阳奉阴违。即表面上遵从,暗地里却不执行。表面上的服从可以骗得信任,并削弱对方的警惕,有时甚至可以获得对方主动提供的有利条件,暗中另行其事的时候,则不会被发现。而暗中另行其事则可以实现自己的真正的目的。“阳奉阴违”与“阴在阳内”不同,前者是以臣属朋友等身份出现,以假的隐蔽真的,后者一般公开身份与实际身份是一致的。
对瞒天过海之计,可采取如下防范对策:
1.发现疑点。俗话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无论事情做得怎样隐蔽,神秘,总要露出一定的蛛丝马迹来。我们便可抓住这些可疑之点,顺藤摸瓜,见微知著,发现敌人的真正意图。绝不可被一些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因为对方为了隐蔽自己,有时要施放一些烟幕弹,让我们辨不清目标,但越是这时我们越要提高警惕,因为“烟幕弹下,必有勾当”,越是遮遮掩掩,就越是可能有见不得人的东西。
2.宁有虚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特别是对那些与我们有直接的利益冲突的人,更要认真提防。要常备不懈,以防不测。做到“宁使我有虚防,无使彼得灾害”,只有把对方时时置于我们严密的监视和控制下,才能不被他所蒙蔽和欺骗。
3.及时反馈。无论发现对方有什么新的动向,特别是在策略行为方面的变化,都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全面的信息反馈,做出准确的判断。绝不能熟视无睹,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在这里“及时”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发现过晚或是反应迟缓,都会给对方以可乘之机,最后失去战机,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4.穷追不舍。如果发现对方正在渡海或者已经渡过大海,并爬上了岸边,我们也绝不要轻易放他们逃走,哪怕只有一点可能,也要坚决穷追不舍,以挽回损失。要想追上已经逃走的敌人,要有比敌人更快的速度,或者选择比敌人更近的捷径。另外,还要预先防范敌人过海之后的企图,使之过海之后也难以实现最终的目的。
第二计围魏救赵
原文注译
[原文]
共敌①不如分敌②,敌阳不如敌阴③。
[注释]
①共敌:集中的敌人。②分敌:分散的敌人。③敌阳不如敌阴:敌,攻打。阳,这里是指公开、正面、先发制人;阴,这里是指隐蔽、侧面、后发制人。敌阳不如敌阴,指正面攻敌,不如从侧面攻敌。
[译文]
攻打集中之敌,不如攻打分散之敌。从正面攻敌,不如从侧面攻打防守相对薄弱之敌。
按语注译
[按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流;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说:“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①;救斗者,不搏击②;批亢捣虚③,形格势禁④,则自为解耳。”(《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
①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控,抓紧。全句意为:要解开杂乱纷繁的纽结,不能握紧拳头。②救斗者,不搏击:搏,打。全句意为:要解救打架的人,自己不能参与打斗。③批亢捣虚:批,用手打击,攻击。亢,咽喉,比喻要害之处。全句意为:攻击要害之处,攻打薄弱环节。④形格势禁:格,受阻碍。全句意为:受阻碍的困难局面。
[译文]
治兵就像治理洪水一样:对于来势凶猛的敌人,要避开它的锋芒,就好比治理洪水要导流一样。对于弱的敌人,要堵住宅,歼灭它,就好比治理洪水要修筑河堤一样。所以,当齐国派兵去解赵都邯郸之围时,孙膑对田忌说:“要解开杂乱纷繁的纽结,不能握紧拳头;要解救打架的人,不能自己参与打斗。只要抓住敌方要害,攻其虚弱之点,使敌方处于受阻的困难局面,赵都之围便自然而然解除了。”(见《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传世典故
围魏救赵。魏、赵: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两个国家。其中魏都大梁在今河南开封,赵都邯郸在今河北邯郸。原意是指在魏国包围了赵国的时候,不直接去赵国解围,而是通过反过来包围魏国国都的办法,迫使其回救而自己解赵之围。引申为通过围攻来犯之敌的后方据点,迫使其撤回兵力的作战方法。
典故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的齐魏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周显王十五年),魏国派将军庞涓带领八万军队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国派人到齐国求救,齐威王任命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带兵八万去救援赵国。
田忌接受了齐威王的命令后,立即集中军队,准备粮草,军械。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便召集全军将领商议进军。
将领们到齐以后,田忌说道:“大王命令我们去援救赵国,我们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明天大军兵发邯郸,与魏军决战,救援赵国。”
“是!”众将一齐应道。
这时,军师孙膑却急忙说道:“田将军!我们的大军不应去到邯郸。”
田忌听后,吃了一惊,忙问:“大军不去邯郸,去哪里?军师快说。”
“大军应当到大梁(魏国国都,今开封)去。”孙膑说道。
田忌惊讶地说:“军师!这就奇怪了。魏国八万大军正在邯郸城下攻城,我们军队不去邯郸城下找魏军作战,却跑到大梁干什么?”
孙膑笑道:“请问将军,大王命我们带兵八万去完成什么任务?”
田忌道:“解邯郸之围。”
孙膑道:“要想解开一团乱丝,不能用拳头去乱打;要想替别人拉架,不能去参加搏斗。现在要去解救赵国的危难,直接去死打硬拼也是不合算的。眼下魏国精兵都在攻打赵国,国内防御必定空虚,我们如发大军直捣大梁,大梁是魏国国都,庞涓必然要回军自救。庞涓一撤军。邯郸的围不就解开了吗?等到庞涓急忙赶回本国时,我们再在半路上打他个突击,不正好以逸待劳吗?”
田忌一听,恍然大悟,连叫:“好计!好计!”众将也都高兴地赞成。于是,齐国军队不去邯郸,而直接去魏国国都大梁。
魏国军队虽在攻打邯郸,但与国内联系却十分密切。庞涓突然接到探马报告,说齐国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袭击魏国国都大梁去了。这一惊非同小可。他慌慌张张地带领部队撤离邯郸,日夜行军,回师自救。当魏军赶到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时,中了齐军的埋伏。魏军长期在外奔波作战,现在又是急行军,十分劳累;齐国军队却以逸待劳,锐气正盛。魏军抵挡不住,被齐军打得落花流水。齐国军队没有花大力气。就打了大胜仗,解了赵国之围,凯旋而归。
用计锦囊
古人云:“治兵如治水。”面对来势凶猛的强敌,一味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应当避其锋芒,采用分导引流的办法:或者攻击敌人的薄弱之处牵制它,或者袭击敌人的要害部位威胁它,或者绕到敌人背后打击它。如此一来,敌人就不得不放弃原来的目标。这是一种转化敌我双方地位的迂回策略。
在此计中,“围魏”是“救赵”的前提条件,不论是真围还是假围,不论是明围还是暗围,“围魏”必须能够引出“救赵”这个后果。也就是说,“围魏”与“救赵”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否则,“围魏救赵”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打算。
“围魏救赵”有四种含义:
1.以迂为直。就是通过看似迂远曲折的途径来达到近直的目的。某些事情,如果直接去办,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绕一绕弯或增加一些中间环节,就可以把困难避开或者把困难化解掉。这就好比开车上山,从山下直奔山顶,路虽然是最直最近的,但却是最陡最险的,即使能爬得上去,也会费时费力的。如果盘旋而上,虽然多走许多路,但却可因此降低了坡度,绕过一些悬崖和沟壑。这样不但使一些不可解的事情成为可能,而且可以相对迅速和安全。
2.避实击虚。就是主动避开敌人的实处,攻击其虚处。在古代兵书战策中,实和虚是两个具有相对意义的哲学概念,其所指也比较广泛。一般无者为虚,有者为实;空者为虚,坚者为实;弱者为虚,强者为实;无备为虚,有备为实等等。这就是如果解牛,要专门寻找骨与骨之间的缝隙处下刀,因为“骨有隙而刀无厚”,才能游刃而有余。这就是所谓的批亢捣虚。如果举起刀来乱剁乱砍,再锋利的刀也会受不了。所以《孙子兵法》中提出:“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告诉我们不要同比自己强大的敌人正面硬拼,要避其锋芒,击其弱处。
3.从易者始。就是要从相对容易的地方下手,从相对容易的地方做起,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抢在对方之前,首先取得胜利,对自己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对敌人则是一个严重的震慑。另外,从“易者始”也可以创造出一种破竹之势,使原来的难者也逐渐自行转化为“易者”。如果难易程度相差不多时,则应选择对全局影响较大的地方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