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做人有道(2)
老子总是拿出一些常见的现象给我们讲,就是在平常的事物里面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一位厨师手艺的高低不是看他们做什么山珍海味,而是在最平常的菜上看出来。这是与老子说的话一个道理,最平常的现象也就最容易被人忽视,因此这些道理也就是更加珍贵。平时我们所说,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就是这个道理。圣人哲人们总是善于观察,他们在人们最不显眼的地方就看见了那些大道理难道不是高明么?老子所说的"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就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打败别人只不过是说明你比别人厉害而已,而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有人说,自己是最大的敌人。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战胜自己是最不容易的胜利。"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自胜自强的故事,让我们深思。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就开始撰写著名的历史巨著《史记》。可是在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兵抗击匈奴,在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拼杀之后,兵败投降。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那是因为寡不敌众,在没有救兵的情况之下,责任不全在李陵自己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着意在为李陵辩护,于是勃然大怒,将之投入监狱,打算处以死刑。
根据汉朝的法律,减免死刑有两种办法:一种是那钱来赎罪,第二种就是接受腐刑。司马迁从小就家境不好,父亲临死时也没有所说的万贯家资,自然是拿不出钱来赎买了。只有接受侮辱人的腐刑了。司马迁为此还想到了自杀,可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是要死的轰轰烈烈,死得有所值,毅然接受了腐刑。他立志要把《史记》完成,要"藏之名山,传之后世"。 三年后他被赦出狱,继续发奋写作《史记》。十几年如一日,在征和二年,司马迁终于完成了这部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鸿篇巨制。
司马迁那种隐忍自强的精神为人称道,每当人们读到《史记》就会想到司马迁故事。而当人们陶冶于钢琴曲中,也会想到另一个人,那就是自强不息的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嗜酒成性,他强迫贝多芬学习钢琴,打算让他成为第二个神童,以便靠他享受荣华富贵,因此贝多芬稍有懈怠便会遭到毒打。贝多芬的童年就是在毒打声中度过的。可是,天资聪颖的贝多芬在勤学苦练之后,折服了众人。在12岁的时候就担当了宫廷的乐师,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他因为在宫廷中的表现日渐受到重视,可是胸怀远大的他不愿意在此碌碌无为。于是就毅然奔向维也纳投拜莫扎特。不幸的是,母亲病危,他只好回家。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他大受打击。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再次奔赴维也纳,受教于海顿门下,还向申克等名师请教,在这里他学了十几年。
1795年,贝多芬在维也纳举行了一次音乐会,在这个音乐之都,贝多芬演奏了自己创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民众为之折服,他也开始崭露头角。紧接着,在当年他又推出了三首钢琴三重奏,这也预示着他自己伟大时代的开端。就在随后的五年里,他创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1799年,贝多芬完成了"第一交响曲",他发挥了卓越的想象力,接二连三的创作出震惊乐坛的作品。然而,就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噩梦也随之而来,他患有耳疾。耳朵失聪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是致命的,对贝多芬来说更是如此,他开始离群索居,过着孤僻的生活。
但是贝多芬并没有气馁,1802年,他迁到维亚纳的一个小村庄里生活,在那里继续完成了"第二号交响曲"。极度恶化的病情使他痛苦万分,为此他还一度写下海利根施塔特遗书。不幸遭遇并没有打倒贝多芬,他说"要忘掉自己的不幸,最好的方法就是埋头苦干",他有回到了维也纳。他那泉涌般的乐思,伴随着他那雷霆万钧的"第三号交响曲"喷涌而出。他本来想把这首乐曲献给拿破仑,可是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之后,贝多芬生气的涂掉拿破仑的名字,改为"英雄交响曲"。同年,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也应运而生,1940年,第二十一号钢琴奏鸣曲"华德斯坦"也面世,隔年又有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以及歌剧"费黛里欧",这些都彰显着贝多芬的深厚音乐功力,令人如痴如醉。1806年他又创作出了"第四号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两年后第五号交响曲与第六号交响曲相继面世,这些都是永垂不朽的名作。
贝多芬的一生是与命运斗争的一生,也是与疾病斗争的一生。1824年,他的第九交响乐首演,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对听众指导。当全曲演奏甫毕,听众深受感动,高声欢呼,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毫无知觉,还是经过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含泪答礼。这是贝多芬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他在不知不觉下患了肝病,时日就度过在病情益渐严重的日子里。他那即将远离尘世的心灵,反而趋於宁静。这时贝多芬好像在稀薄,纯净的高空中,俯视自己即将抛开的世界。对万世证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贝多芬的余生已经不多,单是1826年就动了四次手术,但病情未见好转。1827年3月26日下午,维也纳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著震耳欲聋的春雷,贝多芬握紧右拳,在天空中挥出了最后的一个音符,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贝多芬的故事令我们深受感动,他那种战胜自我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在时代今天仍旧振奋人心。
司马迁、贝多芬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在身处逆境的时候,能够实现老子所言的"自胜者强"的告诫。但是,还有一种更加困难的"自胜者强",那就是在身处顺境的时候,成功的喜悦、工作的顺利,也常常模糊人的眼睛,甚至麻痹人的神经,使人失去警惕。这时候,我们更需要克制自我,战胜自己心灵之中的各种负面念头。
1644年,闯王李自成挥师东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而死,明朝灭亡。为了这一天,李自成已经在刀光血海里奋斗了14年。胜利来的太快、太突然了,刚刚进城的起义军很快就失了约束,李自成本人也入住紫禁城。然而,胜利麻痹了胜利者的神经,李自成的部下迅速腐化,士卒抢掠,臣将骄奢,据古书记载,他们"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结果,短短一个多月,李自成就被迫退出北京,一年以后死去。这是一个典型的"能够战胜敌人,不能战胜自己"的例子。
300年后,历史学家郭沫若把李自成总结李自成的经验教训,写出一篇《甲申300年祭》,被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列为整风学习的资料。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学习与时局》的报告中说:"我党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表现了大的骄傲,都是吃了亏的……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移驻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嘛。"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能退回来。"毛泽东信心十足地上了汽车,他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事实证明,毛泽东是正确的。在战胜敌人之后,他领导中国共产党战胜了自己,创立了一个不断发展的新中国。
不要自以为是
【老子说】
企者不立,跨着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故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故不长。(第24章)
意译:踮着脚跟的人,站立不不会长久;跳跃着往前走的人,行不得远路;只看见自己的人,眼光不会明亮;自以为是的人,是非总是辨不清楚;自夸的人,事业不会有成就;自我满足的人,不能担任首领。
【解读】
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常识,那就是踮起脚来很难站立站稳,跨步式的走路,也会很难用这种方式行走。很多人总是会喜欢自我表现,急于炫耀自己,未免糊涂不明白。老子熟知这个道理,他更是认为自以为是的人,总会固执己见,他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自吹自擂的人也会很容易的被别人识破自己的面目,人若是骄傲自满自然得不到别人的尊敬。
古往今来,凡是能够成就大业的领导者,无不虚心接受他人的正确意见,倘若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做事情往往会失败,甚至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远。从一定意义上讲,领导者是不是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告诫全党不要骄傲自满,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不同场合也多次提到这一点。1962年1月30日,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面对党内高级干部,发表重要讲话,其中有这样一段,对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也不无启发。
毛泽东说:"有这样的情况:一切事情,第一书记一个人说了就算数。这是很错误的。哪有一个人说了就算数的道理呢?我这是指的大事,不是指有了决议之后的日常工作。只要是大事,就得集体讨论,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认真地对于复杂的情况和不同的意见加以分析。要想到事情的几种可能性,估计情况的几个方面,好的和坏的,顺利的和困难的,可能办到的和不可能办到的。尽可能地慎重一些,周到一些。如果不是这样,就是一人称霸。这样的第一书记,应当叫做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从前有个项羽,叫做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他那里有个范增,给他出过些主意,可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话。我们现在有些第一书记,连封建时代的刘邦都不如,倒有点像项羽。这些同志如果不改,最后要垮台的。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笑声)我为什么要讲得这样厉害呢?是想讲得挖苦一点,对一些同志戳得痛一点,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最好有两天睡不着觉。他们如果睡得着觉,我就不高兴,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戳痛。"
在谈笑风生之中,毛泽东同志用他丰富的历史知识,阐释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毛泽东当然不是就史论史,他所讲的项羽失败教训,针对的是为了对那些缺乏民主作风、不"认真地听取不同的意见"的干部,"挖苦一点","戳得痛一点","让这些同志好好地想一想"。后来,他还特意把一本新版带注解的《项羽本纪》挑出来,推荐给给一些同志读,以引起注意。
在历史上,这样的故事更是不可枚举。许多成功者最后走向失败,就在于"自是"这样的观念作祟。东晋列国纷争之时,前秦苻坚的经历足以让我们借鉴。苻坚称帝之后,重用汉族谋士王猛。王猛文韬武略,竭尽所能,苻坚也对他的鸿才大略钦佩有加,仅仅十几年间,前秦北灭燕云,南胁东晋,国力蒸蒸日上,统一了北方,不可一世。可是几年后,王猛病危,苻坚伤心难过,还为其百般祈祷。病榻之前,王猛以孤焰之力,语重心长的对苻坚说:"自古至今善于做大事的人都要积极进取,能有好开端的人却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古往今来的圣哲王侯都知道建功立业的困难,他们无不小心翼翼,如临深渊。但愿您能够像古代的圣贤王侯一样,那真是天下的幸事呀。"王猛又分析形势说:"晋朝虽然偏处江南,可是君臣一心。在我死后不要轻易攻打东晋。而应该将鲜卑、西羌等心腹大患渐渐除去,这样国家就会长治久安了。"
王猛说罢就撒手人寰,苻坚失声恸哭,三次亲临哭丧,优宠至极。可是,就在王猛死后七八年,苻坚一反常态,早就将王猛曾经说的话抛之脑后,以为可以自恃百万之众踏平东晋。他召集群臣,召开军事会议。左仆射权翼毅然劝阻说:"东晋虽然国力不强,但是它还不是心腹大患,何况他们有谢安等贤才,不能轻举妄动。"其他人也发表了相同的意见。苻坚却不以为然的说:"我们人多势众,将鞭子投在江里,就能截断水流,又何必害怕呢?"苻坚这种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态度最终为自己埋下了恶果。
就在东晋大军压境之时,丞相谢安毅然决定奋起抵御。他还举荐自己的弟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侄子谢玄为先锋,率领精兵抗击秦军。前秦军队粮草不济,士气低落。苻坚看见对方草木皆兵,顿生惧意,随即下令军队后撤。没有想到,朱序在军中大喊"秦军败了。"秦军信以为真,一退千里,东晋军队趁机掩杀。就此前秦军队全线溃逃,哀鸿遍野。不久,苻坚本人也很快遭到了身死国灭的悲惨下场。
同样,我们都熟知《三国演义》,这本讲求智谋的古书给我们提供了许多鲜活的例子。荆州之战后,关羽与义子关平被孙权杀害,蜀主刘备发誓要为关羽报仇。这时,诸葛亮与赵云劝说不能轻易动兵,但是刘备丝毫不为所动,毅然亲征。孙权几次求和都被拒绝了,最后只得派陆逊为都督前去阻挡。双方数次交锋,互有胜负,后来陆逊见蜀军远道而来就采用防守的战略,这样一来,刘备速战速决的计划就被打乱了。当时正值天气炎热,蜀军士气低落,刘备不听劝阻着意驻守在树林茂密之处,而且将营地连着驻守。陆逊趁机发动火攻,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大败。刘备也是匆匆逃到白帝城,临终上演了一幕白帝城托孤的故事。
还有三国时期的祢衡,恃才傲物,见到不如自己的人就不理睬,因此人们都非常讨厌他。只有孔融欣赏他的才华,于是向曹操推荐,祢衡不肯见曹操,曹操也早就听说祢衡张狂自大,还经常随便臧否人物,并说许都这个地方没有人才。原来,祢衡到了许都之后,很多人就曾经问他许都哪些人不错?祢衡说孔融与杨修还行,其他人都是庸碌之辈。有的人就故意让他谈谈对曹操等人的看法,祢衡就说他们仪表堂堂,可以借他们的仪表去吊丧之类的话。
祢衡这些话早就传到曹操耳朵里了,可是祢衡是当今名士,曹操不愿意杀他,但也不愿这样受气,就打算羞辱一下他,就任命他做一个敲鼓的官吏。
曹操这样做还觉得不够,还想当众羞辱一下他,在一次朝会之后,他大宴宾客打算击鼓为乐。按照当时的礼仪,鼓吏应该更换新衣服,可是祢衡根本不理睬其他官吏的训斥。他当着曹操的面,一件件脱了个精光,然后才换上新衣服击起鼓来,面色从容,一点也没有羞愧的样子。曹操尴尬的说,本来想羞辱祢衡,却被祢衡羞辱了自己。向曹操推荐祢衡的孔融就私下里责备他,让他向曹操道歉。祢衡答应了。谁知祢衡没有见曹操,而是在寒冬穿着单衣,拿着手杖数落曹操。
曹操尽管生气,还是不愿杀他,就把他送给了刘表。临走的时候,还为他饯行。刘表也早就听纹祢衡的大名,他见祢衡被曹操押来,就知道了曹操的伎俩,曹操不愿意背负杀名士的罪名,就让他来背负。可是,刘表对祢衡十分热情,祢衡却屡次顶撞冒犯刘表。为此,刘表就把祢衡送给了心胸狭窄的江夏太守黄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