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不叫“镇”,叫“园区”,英文缩写“SIP”(1)
1993年,对苏州人来说,是改革开放后的一个非常忙碌的年份,总是处在那种激动人心的兴奋之中。这一年,为了中新合作的这个大项目,江苏省省委领导也被牵进了忙碌之中,最忙碌的人之一要算江苏省省委书记和省长一肩挑的陈焕友。
5月,李光耀先生按照预定计划,应邀访问苏州,这也是决定新方正式确定在苏州项目的落实的关键时刻。毫无疑问,李光耀到苏州,作为江苏省主要负责人的陈焕友同志必须出面接待。
陈省长忙啊,5月10日,江苏省在香港有个赴港贸易洽谈会开幕式,定好的香港知名人士李嘉诚、邵逸夫、霍英东等香港大亨是要到场的,没有这些大亨到场,江苏省赴港的经贸洽谈会可能就要减色不少,所以陈焕友省长一定要参加,但李光耀又要到苏州,新加坡在苏州搞项目的这块“肥肉”假如一旦丢了,必将成为“历史性的罪人”!陈焕友无法分身,只好想法把香港的事搁一下,但又觉不妥,所以只好采取了先到香港专程一一到贵宾家里登门说明情况并表达歉意,再派刚上任的副省长王荣炳代之出席开幕式。陈焕友以为这样可以顺利地在10号到苏州接待李光耀一行。哪知中央又向他发出紧急通知:江泽民总书记10日上午在上海召开华东六省一市书记、省(市)长座谈会。陈焕友有点苦不堪言,9号夜里从香港飞达上海后,第二天在会场向江泽民总书记请假,说是要回苏州接待李光耀一行。江泽民总书记表示同意陈焕友的请假,并要陈代他向李光耀先生问好,另希望把苏州与李光耀他们会谈的情况及时向他报告。
“陈省长啊!见到你真高兴!”11日早晨,李光耀在苏州的竹辉饭店花园里见陈焕友疾步走来,便高兴地上前与他握手。当陈焕友说明情况,向李资政和王鼎昌表示歉意时,李光耀开心地再次握着他的手说:“陈省长是个讲信誉的人,辛苦了,我们感谢你。”
早餐后,就是正式的会谈,中方除了陈焕友等省领导外,就是苏州的同志了。在这一天会谈之后,苏州政府和新加坡劳工基金(国际)公司签订了一个合作协议,也就是苏州工业园区的最初合作签订。苏州市委王敏生、市长章新胜等出席签字。中新合作此时早已引起外界关注,尤其是新闻界的记者们早已等不及了,他们希望在第一时间发布新闻。但陈焕友有些顾虑,这么大的一个项目,虽然李光耀对要投资200亿美金一事说得非常明确而坚定,可毕竟是意向性的事,所以陈焕友建议新闻界暂时不要报道,因为即使200亿美元的投资能够落实,也得经中央批准才能开展工作,当时国家是有规定的,对外合作满几万美元的外国投资项目必须经中央批准后才能实施,更何况现在说的是200亿!
“我同意陈省长的意见,新闻界暂时不要说这事。”李光耀认为陈省长考虑周全。
哪知,当晚一位中方记者就向香港报纸发了一则消息: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与江苏省省长陈焕友在苏州签订了一个200亿美元的大项目。消息一经披露,在国内外立即引起震动。陈焕友气不打一处来,因为一是他在签约现场专门对新闻界的记者们提出了保密要求,可是有人就不听“招呼”;二是最主要的是他陈省长心里想的是另一个更深层的原因:1988年,当时刚成立的海南省在洋浦半岛那里划了一个开发区,由香港熊谷组公司独资对外招商。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引进外资进行成片土地开发的项目,尤其正在操作时就让外界炒作成“海南出卖国土”的新闻,结果最后基本上把这个项目炒黄了。陈焕友不能不害怕类似的事在苏州发生,而且新加坡在苏州投资200亿美元的项目,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要比当年海南洋浦的外资项目大得多,且苏州是中国腹地、中国最好的腹地之一,一旦这也被说成是“出卖国土”,那肯定麻烦会大得出乎想象。
陈省长害怕,李光耀等新加坡人也害怕会被人搅黄了。苏州人更不用说,一旦这么大的项目落空了,到时哭干眼泪也难以弥补。
但记者不理官员们这一套,他们潇洒地敲着电脑,一次点击“E”箱,就把一件天大的新闻捅到了全世界。
中新合作项目从此公布于世,苏州人和新加坡人全被亮到了世人面前。成者败者皆在别人的注目之中……
项目太大,光靠苏州人扛不住。于是陈焕友在李光耀他们与苏州人签协后,当天下午就向江泽民总书记发了传真汇报。这几日,李光耀到北京,江泽民总书记接见他时,李光耀曾向江泽民征求意见:到底是放在山东,还是上海,是放在无锡,还是放在苏州时,江泽民笑笑说,我作为中国领导人不便明讲,因为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如果你征求我的意见,作为个人,我认为放在苏州好,因为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比较高,中国历史上的状元、举人出在那里的比较多,而且苏州靠近上海,交通方便。李光耀就笑了,说:我想的跟您想的一样。我们就定苏州了!
王敏生书记和章新胜等苏州人后来听说江泽民同志的这一“手心手背”之说后,格外高兴和振奋,因为在关于中新合作的这个项目激烈竞争中,苏州是最后的赢家,苏州的竞争胜利者体现在软实力上!
200亿美元哪!不等于重新造一个“洋苏州”嘛!苏州人躲在被窝里想想也会乐出声来!
“与新加坡的合作,我是支持的。”李鹏总理对江苏和苏州的同志这样说。
中央政治局常委、副总理朱镕基也十分关注和支持中新合作项目。当陈焕友省长向他汇报,希望请中央有关部委协助这一项目时,朱副总理马上指定国务院特区办主任胡平当苏州与新加坡谈判的“顾问”。
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和外贸部部长吴仪则是更有力的支持者。
这年10月,当陈焕友率团赴新加坡访问时,正逢省级领导到中央党校集中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学习班,胡锦涛同志听说陈焕友要到新加坡谈中新合作项目,马上按“特例”同意了请假。
此次中方赴新的谈判代表团很庞大,除了中央和江苏省的领导外,苏州市主要领导也都去了,并且组成几个工作组。
代表团刚到新加坡,南京就发生了一场特大火灾,是金陵石化南京炼油厂储油罐发生爆炸。在省里主持工作的孙家正副书记向远在新加坡的陈焕友报告后,陈焕友着急得不行,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最后只好直接给李鹏总理打电话,李鹏总理说:“你留在新加坡吧,我派罗干同志代你去处理南京火灾的事。”
“焕友同志,南京炼油厂的大火扑灭了,你安心在新加坡谈判,签了字再回来吧!”不日,在南京指挥灭火的罗干同志打电话给陈焕友。
“谢谢,谢谢中央!谢谢中央对江苏工作的支持,谢谢对苏州这个项目的支持!”陈焕友一听罗干的话,心潮澎湃。
在新加坡参加谈判的苏州人听说这事后,无不感动。“可以这样说,苏州工业园区建设的每一个步骤和日后的成功,都渗透了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特殊关注。现在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移植去的苏州园区经验,假如没有中央的直接支持和关心,那是不可想象的事。”现任苏州市政协主席的“老园区人”王金华不止一次如此动情地说。
当时被章新胜市长“点将”到园区搞筹备的吴克铨是此次苏州赴新加坡谈判的成员之一,他兼任了商务谈判组的负责人之一,他对这次“艰难的谈判”记忆犹新。
“我们当时并不太懂得新加坡李光耀先生他们的真实意图,说实话,开始时我们看中的是比较简单的200亿美元这个外资投入数目,而并不十分了解李光耀他们所看重的新加坡‘软件移植’这东西。”吴克铨在我采访时曾坦言道。
那么新加坡人到底要在苏州搞个什么东西呢?苏州人后来才慢慢弄明白,等弄明白之后,他们才真正觉得新加坡确实有不少好东西值得我们刚刚起步的中国学习。
其实,李光耀在中方谈判人员到新加坡谈判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中方人员在最初时对他心目中的“合作”内容与真实意图有误解,这也是根本的一点:到底你们看中的是我们的200亿美元投资,还是我的新加坡经验。
因为是这一点上的一些理解和认识的不一致,中新谈判人员的谈判也曾几度出现激烈、拉锯。
先说说关于合作项目的名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