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做人的哲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低调做人的哲学--心态上低调一点儿 (2)

贪婪是不幸的根源,对付贪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学会放弃。因为欲望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你不放弃一些东西,你的心灵一定会越来越沉重,快乐就真的离你而去了,因此要学会自我放弃、自我解脱,保持一颗平常心。少一点儿欲望,就会多一些快乐。

愈追求完美则愈不“完美”

能把平常日子过好的人,也常常能品味到人生的幸福;能珍惜平常的人,也就能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因为一切都蕴涵在平常之中。如果害怕挫折,可以把目标和要求定得低一些,关键是要懂得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凡事只追求更好,而不追求最好,这样我们自然就能有个好的心情。

有时我们会为生活的不完美而感到一丝遗憾,因为我们都没有做到完美。本来喜欢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但她却嫁给了他人;本来拥有一个好的机会,结果却错失了。在我们追求完美的同时,会有失落感,有痛苦,有遗憾。如果把人生的一切际遇看得自然一些,也就不会有太多的感慨。

估计大家都看到过断臂的维纳斯,她以高度的诗意和巨大的魅力征服了无数的观众,堪称是一个雕刻艺术的奇迹。而她失去的双臂更是令人觉得有一种慑人心魄的魅力,散发出一种残缺的美。有人认为如果维纳斯拥有了双臂,她将更加完美,但更多的人认为,正是因为她失去了双臂,才能带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抽象的艺术效果,给人一种难以准确描绘的神秘气质。

痛苦和失落是人们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实现自己的愿望的过程中,难免要付出的代价。但一个人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总是沉浸在无法忍受的缺陷或者遗憾当中,就会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压力,不利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有时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要知道生活中的缺陷和遗憾是难免的,我们要学会把目光多放到一些美好的事物上,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美好的东西。

一位老师拿着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道:“一个黑点。”

“真是太遗憾了,你们把眼光都集中在黑点上,居然没有看到这张白纸。生活中希望你们也多发现一些‘黑点’之外的东西,多看到一些阳光的东西!”老师教导学生们说。

获得快乐和幸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目光停留在快乐和幸福的事情上。

如果你总是把目光集中在痛苦、烦恼上,生命自然不会绚丽多彩。

想必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远大的理想,那时候总是把自己放在独一无二的位置上,想象自己的未来也必定是无限精彩的。可很多年过去之后,才发现自己还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过着十分平淡的生活,于是就不甘心,认为自己生不逢时,感叹命运的不公。其实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过着平凡的生活,他们依然过得很充实,过得很踏实,过得很有意义。只要能在平凡的生活中用心体会,我们就能获得心灵的满足。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许多的挫折和不如意,没有人总是一帆风顺。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感受到人生的精彩。那些能够放弃完美的人,他们就能在生活中活得更有意义,就能在事业上取得更高的成就。

一位方丈有两个徒弟,他想从中选择一个做衣钵传人。他的两个弟子平时都很努力,而且平时都表现得非常好,这让方丈很为难。

一天,方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两个徒弟叫到跟前,对他们说:“你们出去给我捡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两个徒弟听了方丈的话,便分头去找。过了一会儿,大徒弟拿着一片并不漂亮的树叶回来了,把它交给了方丈,对他说:“这片树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找到的最完整的树叶了。”

过了很长时间,二徒弟才回来,他手里什么也没有,师傅问他缘故。他说:“树叶太多了,但就是没有最完美的……”

最后,方丈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

其实,善于过平淡生活的人也往往能做出不平凡的大事,而一味追求完美的人到头来常常是两手空空。

能把平常日子过好的人,也常常能品味到人生的幸福;能珍惜平常的人,也就能创造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因为一切都蕴涵在平常之中。如果害怕挫折,可以把目标和要求定得低一些,关键是要懂得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绩。凡事只追求更好,而不追求最好,这样我们自然就能有个好的心情。不要总是事事都与人对比。只要自己坚持不懈,让今天的自己超过了昨天的自己,让自己努力的付出带来令自己欣慰的回报,这样就无愧于自己的生命了。

嫉妒心“毒害”你的幸福

有嫉妒心的人,常有一种“危机感”,怕别人超过了自己,显出自己的落后和平庸。其实,这只能说明自己气量狭小。当别人强过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去嫉妒别人,而是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争取和优秀的人一样出色,和成功的人一样有所建树。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想在日新月异的快节奏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如鱼得水,有一些人获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而更多的人还是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这时候有些人就对比自己生活得好的人心生嫉妒。

其实对别人的优越心怀憎恨,正是自己自卑和狭隘的表现,总是喜欢跟别人攀比,难免会生出自卑的心理,从而见不得别人的好。嫉妒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是自己给自己找烦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过多地去关注其他人,要多找出自己的不足。只有自己能够做最好的自己,自己超越了自己,才能进一步去超越别人。

“妒忌是心灵上的肿瘤。”这是著名诗人艾青的话,如果不能及时地消除自己的嫉妒心理,就很可能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还会危害他人。

嫉妒是人性的一大弱点,绝大多数人或多或少地都有那么一点儿嫉妒心。嫉妒是人性中残存的动物的一面。据有关研究表明,许多动物都有嫉妒的本性,一只狼可能会因为嫉妒咬死比它多抢了猎物的同类。据中国杂技团驯兽员讲,一只叫“红红”的小狗看到驯兽员接触一只叫“丽丽”的小狗较多,它竟然把“丽丽”咬死了。我们虽早已进化成了人,但这个“动物性”却似乎与生俱来。当我们还是孩子时,就会对父母表现出的对其他弟弟妹妹的“偏心”而生气甚至哭闹,我们会因老师偏爱其他学习成绩更好的学生而心生不快。

虽然嫉妒是人普遍的也可以说是天生的缺点,但我们绝不可因此而忽视它的危害性。趁着它还只是我们心灵里的小小“肿瘤”,我们就要赶快诊治它,以免它发展下去,形成恶性“癌变”。

杜绝嫉妒的根本方法是要保持宽广的胸怀。一个胸怀宽广的人,是能容人的,即使是别人犯了错误都可以原谅,更何况是别人的才华或是富有呢!

具有嫉妒心理的人往往得不偿失。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讲得就是因为嫉妒引发的悲剧。

有一对夫妇,两个人都是非常著名的作家。他们年轻的时候就是因为对于文学的共同爱好而相互爱慕的,后来更是因为对相互才华的肯定而结合在一起。应该说他们是幸福的,但就在男作家61岁的时候,却残忍地杀死了他的爱人。

原来,在他们认识之初,男作家的名气就已经很大,而女作家还只是文坛的新秀。但渐渐地女作家后来居上,其写作的才华和名气都超越了她的丈夫,这让男作家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他嫉妒的烈火已经无法扑灭,他开始抽烟、酗酒、打骂自己的妻子。

女作家因为无法忍受丈夫的嫉妒和打骂,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朋友家里寄宿。这样的日子就一直持续着,直到有一天,女作家和男作家的新书同时出版,女作家的书卖得很好,刚一出版就创下了几十万册的好成绩,而男作家的书却只卖出了几千册。男作家再也无法忍受这个每天和他朝夕相处的女人,更容忍不了她比自己更出色。于是悲剧发生了,他将枪口残忍地对准了跟他生活了半辈子的爱人,之后,又绝望地把枪口对准了自己……

本来在外人眼中两个人是天作之合,不仅有共同的志趣,又同是一起生活互相帮助的伴侣,谁也想不到他们之间会发生这样的悲剧。而悲剧的源头,却仅仅是因为男作家的嫉妒。

有嫉妒心的人,常有一种“危机感”,怕别人超过了自己,显出自己的落后和平庸。因此他们常常盯着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长处不是视而不见就是故意诋毁。其实,这只能说明自己气量狭小。我们要有宽阔的胸怀,谦虚的态度,像古人说的:见贤思齐。当别人强过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去嫉妒别人,而是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争取和优秀的人一样出色,和成功的人一样有所建树。

要想克服嫉妒,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跳出自我,与人为善。别人取得成功,别人获得幸福,别人一帆风顺……我们应该为他们高兴。哪怕我们自己并不成功,并不幸福,我们也衷心地祝贺别人,像一支唱歌中唱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

千万不要被名利缰锁

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名和利,或者说不能淡泊名利,那么已有的名利其反面效应也是相当危险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人生观不太牢靠、在事业上浅尝辄止的人而言,很容易被捧杀,造成他们事业与人生的昙花一现。

名与利是紧密相连的。名,是一种荣誉、一种地位。有了名,就很容易享受更大的权利;有了名,通常万事亨通。正是因为名利的诱人之处,使得很多人将名利看做是立足于社会、搏击人生的动力。

很多人把收获名利当做自己的美好理想,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我们应该知道,无论是在社会的哪个阶层,名利双收者都是少数,更多的是为名利所困扰、因过分追求而未能如愿的落败者。既然现实生活如此严酷,那我们为什么不把名利看淡一些?为什么不能视名利如过眼烟云呢?懂得低调做人、糊涂做人哲学的人会知道,生活的道路是很宽阔的,人生的价值并不是仅靠名和利来衡量的。因此若想活得有滋有味,就应该看淡名利,活出生活的本色来。

《菜根谭》中说:“世人只知道拥有名声地位是令人快乐的事,却不知道没有名声地位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世人知道挨饿受冻是令人忧虑的事情,却不知道不愁吃不愁穿但精神上有某种痛苦才是真正的痛苦。”

尽管《菜根谭》中的观点有些明哲保身的消极思想,但其中也着实包含着为人处世的真知灼见,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几句话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平凡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静静地生活,静静地享受,用不着去承受大起大落,也用不着去追求大富大贵。只可惜世人都不珍惜自己拥有的平凡生活,为名利终日忙碌、四处奔波,等真正明白什么是幸福时,已为时晚矣。世人不辞辛苦地为了更高的职务、更多的利益绞尽脑汁寻求达到目标的手段和妙方,殊不知这就在不知不觉中玷污了自己纯洁的心灵,即使捞到了一点儿名利上的好处,却已不受人喜爱,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这句话是孟子说的,意思是讲如果一个人心中的欲望是很有限的,那么对于他来说,从外界获得的东西是多是少都与自己无关。少了不足以产生内心的不平衡,而多了也不会助长他的欲望。而若一个人内心装满无尽的欲望,那么他永远也不会有满足的时候。在名利的驱动下,很多人一心想着往上爬、挣大钱,而名利增长了以后,欲望再一次提升,如此循环下去,永远追求着名利,直至生命的尽头仍然得不到满足。孟子在这里对清心寡欲的好处和欲壑难填的弊端论述得可真是十分精辟。

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在现实生活中,常能见到一些名人受到人群的围观骚扰,连散步、购物之类的基本行动自由都难以保证;至于因名声引来的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麻烦事乃至灾祸,在报刊上也时有所见。

年仅31岁的李政道在获悉自己荣获诺贝尔奖时发出了这样一声感叹:“我的上帝,我此后的生活又将怎样呢?”他当时的心情并不如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欢欣鼓舞到极点,而是更长远地考虑到了自己获奖之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

众多的事实表明,获奖,尤其是获诺贝尔奖这样举世瞩目的大奖,能使获奖的科学家在一夜之间成为人人皆知的名人,而这对他们日后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各项人生抉择,都将产生很大影响。如果获奖者不能正确地面对这样丰厚的名利,那么获奖可能会为其带来负面的影响,使获奖者与自己以往亲密的同事之间划出了一道鸿沟,造成了一定的距离。少数获奖后的科学家将主要精力转移到社会领域与政治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了社会贤明的角色,因为公众将他们视为权威,他们也不时遭受到名人所遭受的骚扰,对他们继续潜心于科学研究带来不利影响。

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这样回忆说:“我得奖的那一年真糟糕,得奖当然是好极了,但一年内我什么工作也没做。”

鲁迅先生曾有一句警世之言:“毁或无妨,举例可怕。”如果我们不能正确对待名和利,或者说不能淡泊名利,那么已有的名利其反面效应也是相当危险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人生观不太牢靠、在事业上浅尝辄止的人而言,很容易被捧杀,造成了他们事业与人生的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