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为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5章 无形资产价值投资 (1)

巴菲特的智慧法则一:与时俱进

在生活中,如果你正确地选择了自己的英雄,你就是幸运的。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将价值投资的传统融于一炉并因此而登峰造极。

——劳伦斯·卡名汉姆

价值投资的三大血脉传于沃伦

很多人知道巴菲特,也知道巴菲特的老师是格雷厄姆,还有不少人也知道巴菲特曾经师从过菲利普·费雪,虽然时间短暂,而且基本是从费雪的著作中完成的学习,但不可否认的是费雪给了巴菲特第二次投资的生命。其实,价值投资的鼻祖除了上述两位,还有一位,此人名叫约翰·B·威廉姆斯。三个人共同搭建了一个价值投资的框架但是直到巴菲特出现才完成了这个价值投资框架的初步整合,因此将巴菲特称为第二代价值投资理念的代表并不为过。

很多人将价值投资看做是股票的一种投资分析方式,其实价值投资可以追溯到马克思的价值规律,也就是价格围绕价值的运动,虽然对于价值的看法各有差异,不过价值投资始终认为价格具有自我调整回归的特点,期限越长越是如此。所以,索罗斯就将价值投资从股票玩到了外汇上,而格雷厄姆局限于股票和债券,而巴菲特则在今年也开始将价值投资的理念扩展到了股票和债券之外,比如白银和外汇。林奇和费雪则几乎专心于股票,而不顾它,所以这两个人在股票和公司上的理论成就都超过了同时代的人。费雪弥补了格雷厄姆对公司的机械有形看法,而林奇则把价值投资发展到第三代水平,这也要归功于费雪提出的成长性课题。虽然巴菲特在投资理念上没有林奇走到那么前沿,但是他却是利用价值投资获得最多财富的人。同时,他也受到过费雪的影响,虽然没有林奇受到的影响深。巴菲特更喜欢那些具有稳定客观收益的公司,而林奇更喜欢那些具有高速成长性的公司,两者都来自于费雪的影响。林奇可以说是融会派的第二代,而巴菲特则是价值投资贯通的第一人。我们下面就从价值投资的第一代巨擘说起,巴菲特正是在此三人的基础上成为了价值投资的第一高手,世界最伟大的投资家。

格雷厄姆是证券分析之父,我们的第一位大师就是他,从价值投资的传统出发,他的影响最大。他提出了安全空间原则,这个原则为巴菲特和林奇所继承,这个原则要求购买股票的时候必须以低于公司价值的市价购买,而且价值和价格之间的空间越大越好。安全空间的提出主要有方面的意义,一是强调估值存在不确定性,这点索罗斯也从其师父卡尔·波普的著述中有所了解,那就是人的认知能力是天生不完全的,在进行投资估值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二是股价偏离公司价值的运动是必然,而其回归则取决于时间的长短,期限越长则回归可能性越大。索罗斯的另外一个老师哈耶克提出了经济盛衰周期,其中也蕴涵了大众心理的周期,结合卡尔·波普提出的不完备性理论,索罗斯认为这是价格偏离价值运动的原因。所以价值投资的哲学有一部分来自于哲学大师卡尔·波普和经济学大师哈耶克,但是限于篇幅我们只就大家一般认同的投资大师进行评析。接着说格雷厄姆,他除了提出安全空间之外,也提到了能力范围的问题,不过没有那么明确,费雪提到这个问题了,最后还是巴菲特把“能力范围”法则明确了。

格雷厄姆有两本书非常出名,一本是《证券分析》,另外一本是《聪明投资者》。前一本书相当于是后面一本书的全本。现在的投资者一直在争论这些经典是否过时了,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格雷厄姆那个时代的经济以有形资产为特征,但是随着新经济和某些具有商誉公司的出现,格雷厄姆的分析框架没有很好地容纳这些变化。严格来讲,这两本书的内容确实有些过时,而且内容过于精细化了,以至于给人感觉非常费劲。不过仍旧有很多格雷厄姆的坚定拥护者认为第一版的《证券分析》是最好的。虽然,格雷厄姆以有形资产作为估值的方法在今天已经失去了意义,但是这种估值方法有两种积极意义,这些都被巴菲特继承下来了:第一,有形资产比无形资产更容易评估,可以避免投资者对于公司价值过高估计,在千禧年的网络股泡沫中就是因为高估了无形资产,所以才造成这样严重的技术泡沫;第二,评估有形资产更能建立安全空间,因为不把无形资产纳入正式评估的范围,可以获得额外的安全空间。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格雷厄姆首次定义了投资,将投资严格限制在价值投资的范围内,而巴菲特更是认为价值投资的“价值”两个字完全是多余的。从格雷厄姆身上,巴菲特学会了通过财务报表来把握企业的静态价值。巴菲特接触格雷厄姆是在大二的时候。巴菲特中学毕业后,进入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学习投资管理方面的课程,这时候他对投资知识的兴趣有增无减,据说阅读了几百本投资方面的著作,其中还有很多技术分析的书籍,但是在他大二接触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之后,如获至宝,这本书开启了巴菲特成为价值投资的思想里程和实践之路。为了能够亲耳聆听格雷厄姆的投资教诲,巴菲特来到了哥伦比亚商学院,虽然巴菲特的第一志愿并非这所学校,不过老天还是洞悉了巴菲特内心的真实想法,将他送到了第一位老师的身边。此时,巴菲特刚满20岁,而格雷厄姆同时是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的主席。巴菲特除了从书本和纸面材料上了解格雷厄姆的学说精髓外,还设法与格雷厄姆本人接触和交流,他为了了解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还亲自拜访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这为他日后涉足保险业投资打下了一些基础。

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巴菲特不仅醉心于理论学习,同时也利用自己积累下来的资金开始价值投资的实践,这时候他投资了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并且获得一笔非常客观的收入。在哥伦比亚大学期间,巴菲特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沉迷于消遣和娱乐,他是一个拼命三郎,成天在金融书籍阅读和投资实践之间忙碌。后来,巴菲特毕业后辗转回到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再次受到格雷厄姆的熏陶,后来他回到故乡奥玛哈开始了自己的独立投资之路。

巴菲特从格雷厄姆身上学到了投资理性的一面,格雷厄姆的六大智慧在巴菲特身上都有很好的体现,这就是前面我们讲到的“投资为王”,发掘“隐藏价值“,“不要轻信”,“要有耐心”,以及最为重要的“安全边际”。但是,格雷厄姆的“分散投资”法则,巴菲特却没有那么热衷,他甚至表示反对,而林奇则发扬了这一法则,将其进一步阐发为“组合投资”,组合投资就是在相对集中的前提下运用组合来规避风险,林奇是在六分法的基础上完成这点的,而格雷厄姆的分散投资则相对抽象一些,可操作性差些。为什么巴菲特没有继承格雷厄姆“分散投资”的衣钵呢?这主要是巴菲特受到了另外一个价值投资大师的影响,他就是菲利普·费雪。

要想全面了解巴菲特超越第一代价值投资大师的道路就必须了解格雷厄姆和费雪。巴菲特坦诚地说自己百分之八十五像格雷厄姆,剩下的百分之十五像费雪。从中也可以看到费雪对于巴菲特的影响要远远小于格雷厄姆,这也是巴菲特不那么重视成长性的一个因素,至少没有费雪本人那么重视。很多投资大师研究人士都认为相对于巴菲特而言,林奇更像费雪的传人。

从这点看来,费雪影响了巴菲特和林奇两个人,而巴菲特对林奇也有一些影响,作为晚辈,林奇不仅沐浴了费雪的恩泽,巴菲特的精髓也被他吸收。费雪被称为关注成长的先驱,其实是费雪开启了动态价值的大门。格雷厄姆主要是用定量的方式分析了静态价值,而费雪则主要是用定性的方式分析了动态价值。正因为巴菲特受到格雷厄姆的影响更大,所以巴菲特更为注重静态价值,但是我们知道动态价值,也就是价值的时间维度蕴含更大的投资机会,因为时间价值较空间价值更难以为投资者确认,简单而言,过去和今天的价值比明天的价值更容易认识和评估,所以静态的价值不太容易被低估。这也是林奇的投资业绩能够超越巴菲特的原因,从两个人在同一段时期的回报率可以明显看出,林奇是领先的。林奇之所以能够做到这点,大概是因为他受到费雪的影响比巴菲特受到的影响大。

费雪相对于格雷厄姆而言,更注重公司管理层素质的考察,费雪的分析通常是定性化的,他认识到管理团队的重要性,他看重商业模式和策略对公司价值的重要性,这些后来被巴菲特发展成为“市场性专利”法则。林奇认为价格低于账面价值的投资也极有可能是糟糕的投资,因为这些公司的增长是停滞的,甚至是负增长,而且其资产价值很可能低于账面上的数字。费雪非常重视销售额,这在其子肯尼斯·费雪身上得到了延续,这两父子都是投资界的翘楚,两人都是成长性投资的坚决拥护者。巴菲特受到费雪的影响基本据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在巴菲特读了费雪的《普通股的不普通利润》时,他开启了投资生涯的新里程。巴菲特回忆了此后不久见到费雪的情形:“当我见到费雪本人时,他的思想如此深邃,恰好解答了我的疑问,尽管他和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存在差异,但是他们都是投资界不可或缺的理论奠基人。”

威廉姆斯是价值投资第一代宗师里面的第三人,知道此君的人远远少于知道格雷厄姆和费雪的人。他将现金流分析引入了价值投资,这是今天最为流行的估值方法。但是,这种思想却使得很多投资者将价值投资和费雪的思想分割开来形成了价值投资和增长投资两个类型。其实,无论是格雷厄姆还是费雪,都强调了价值投资的一个方面,格雷厄姆强调了静态的价值,而费雪强调了动态的价值。格雷厄姆着重给出了价值投资的风险控制策略,而费雪则着重给出了价值投资的收益提高策略。所以,今天现金流贴现估值虽然如此流行,但是却并没有给价值投资带来多大的进步,所有实用的技术都来自于格雷厄姆和费雪。

我们对价值投资的三位宗师作一个总结。格雷厄姆被称为价值投资之父,证券分析之父,其主要代表著作是《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其核心观点是安全空间和隐藏价值的发掘;费雪被称为增长投资之父,其主要著作是《普通股的不普通利润》,其核心观点是专注公司特质和销售与利润的增长,其观点在其子肯尼斯·费雪和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身上得到较好的体现;威廉姆斯提出了现金流的折现的分析方法,其主要著作是《价值投资理论》。就目前的价值投资框架而言,重视资产负债的思想来自格雷厄姆,重视销售额和利润增长率的思想来自费雪,重视现金流的思想来自威廉姆斯。

巴菲特超越了第一代价值投资的大师,他将这些方法融于一炉。在投资领域,巴菲特成了格雷厄姆投资思想的公认代表人物,巴菲特的名字等同于价值投资这四个字。巴菲特是格雷厄姆一生中最为杰出弟子,格雷厄姆给予了巴菲特A+的评价,而巴菲特也承认格雷厄姆是对其投资思想影响最大的人。从1964年开始,巴菲特开始超越格雷厄姆的投资思想,这是借助于费雪的力量。1964年投资美国运通公司,1973年投资华盛顿邮报,1986年投资美国广播公司,1988年投资可口可乐公司,1990年投资威尔斯法高公司,这些投资没有遵循格雷厄姆的财务定量选股规则,甚至无法通过格雷厄姆投资法的筛选,但是巴菲特却大举参与了这些投资活动。这些投资带来的收益远远超越了格雷厄姆方法带来的收益,巴菲特成为后来居上的价值投资者,第二代价值投资思路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