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4卷):西班牙的衰落与三十年战争(1609—1648/1659)
(英)J.P.库珀更新时间:2025-04-28 18:38:10
最新章节:译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战争、瘟疫、叛乱、宗教和王朝冲突改变了之间的权力分配,以及它们的结构,而古代欧洲的许多社会、知识和政治基础也奠定了Regime。人民群众遭受了战争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但有限和专制的政府和各种社会团体都加强了自己的力量。在这本书中,作者讨论了权力的转移和对西北欧海洋航线的指挥,哈布斯堡政权在西班牙和德国的失败,以及他们在波西米亚的权力重建,评估了17世纪50年代法国战胜西班牙的内部代价及其地位,大的直接利益是由较小的获得的,荷兰和瑞典。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译者:郝名玮等
上架时间:2024-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J.P.库珀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九条路:印度村庄一年
英国人类学家斯塔德伦8年印度研究积累之作。跨越语言、文化与信仰的亲密对话,勾连九位女性的婚姻生活与生命体验。长期以来,印度在发达国家眼中似乎是“混乱”和“落后”的代名词。然而,英国人类学家莱克茜·斯塔德伦却致力于打破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对印度的塑造,她只身前往印度东部边缘的一座岛屿,在岛上的穆斯林村庄进行了为期16个月的田野调查,最终将叙述的重点集中在九位穆斯林女性身上,追寻了她们琐碎又不平凡的日常生历史16.2万字 - 会员
剑桥古代史·第十三卷:晚期帝国(337—425年)
第13卷在时间上涵盖公元4世纪,从337年君士坦丁之死到5世纪初,终结于425年前后狄奥多西二世(408~450年)的统治时期。在这一时段,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去世时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还有当时人和下一代人所见的378年罗马军队被哥特人在哈德良堡打得惨败,410年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劫掠罗马城,这是罗马帝国西部解体的第一阶段。随着狄奥多西二世在君士坦丁堡统治的开始,出现了更有特点的东部治理方式历史72万字 - 会员
区域视野下的中亚研究:范式与转向
本书把中亚放在全球史的大视野上,从理论、方法、具体问题上讨论了中亚史研究。第一篇为“‘一带一路’与区域研究”,在“一带一路”的视野下,从世界大历史的角度,审视古代史上中亚地区的历史地位,强调中亚地区是古代连接欧亚大陆的中心;第二篇“重思‘中亚’”,主要论述前近代18—19世纪的中亚历史;第三编“转型中的‘中亚’”,以学术史为主,讨论我国中亚史研究1949年以来相关的学科建设、范式与话语的转换。历史31.1万字 - 会员
帝国为什么衰落:罗马、美国与西方的未来(经纬度丛书)
本书是一本将国际政治与历史叙事相结合的人文思想著作。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西方世界崛起并主宰了地球,科技、经济、文化全面领先亚非拉诸国,更鼓励世界其他地区追随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然而,在千年之交,面对经济停滞和内部政治分裂,西方世界发现自己开始衰落,像极了当年的罗马帝国。在本书中,政治经济学家约翰·拉普利和历史学家彼得·希瑟利用罗马帝国的历史重新思考和演绎当代西方的危机状态,从新奇的角度,用独特的历史11.2万字 - 会员
全球史评论(第23辑)
《全球史评论》由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创办,刘新成教授和刘文明教授担任主编,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全球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提倡有关跨文化、跨国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的研究,注重揭示全球视野中的文明互动与交往,探寻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全球化进程,及其与地方特性的相互影响。历史26.8万字 - 会员
当代中国的日本研究(1981—2020)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经国务院批准于1981年5月成立,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下属专门从事当代日本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和智库单位。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日本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值此日本研究所成立40周年之际,特组织本所各学科带头人并适当吸收所外专家,对过去40年来中国学术界有关日本政治、经济、外交、中日关系、安全、社会、文化、历史、思想九个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学科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在总结日本历史29万字 - 会员
英国与殖民时期的马来亚和缅甸
本书创新性地取英国与东南亚双视角,结合即时即景欧美与东南亚国际关系的背景,以对比方式纵向考察马来亚与缅甸在殖民地形成过程、应对英国的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殖民政策,以及在战后保留英国殖民遗产,和选择去殖民化道路方面的相通性与不同性。结果表明殖民与被殖民是一个不平等的双向互动的历史过程。此过程不仅与马、缅各自的前殖民时期历史密切相关,对战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21.2万字 - 会员
中世纪的西方精神生活
本书汇聚了于可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历史学视角剖析了中世纪西欧和中欧的信仰问题及相关思想运动的影响。改革开放后,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于可先生便是其中的领军人物。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基石,展现了中国特色的研究成果,不仅标志着中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新篇章,还聚焦于人们的精神生活,理性探讨了西欧社会的思想历程。本书的学术性和历史深度,对于研究相关问题及了解我历史25.2万字 - 会员
战争与财政(财之道丛书)
破译战争基因背后的财政密码,解读国力棋盘上的科创布局;所有的危机最终都会转化为财政危机;地缘政治背后,是钱的政治。历史12.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暧昧的对手:俄国和法国,从彼得大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书回顾了从彼得大帝时代到“一战”期间俄法两国200多年的关系史,其中有战争、对抗、冷漠和排斥,也有缓和、结盟、仰慕和接纳。在这200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法国一直是欧洲实力和光芒的象征,因此这段时期的俄法关系,可以说是俄欧关系的一个缩影,也是今日俄罗斯与西方恩怨的前奏!同时,观察这段时间俄国与法国等欧洲列强的博弈,也为我们观察俄罗斯帝国的崛起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世界史23.2万字- 会员
俄罗斯远东史(全3册)
亚洲东北部地区土地广袤,历史上诸多大小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北方民族文化。16世纪以后,俄国开始向东殖民扩张。到19世纪60年代,现代意义的俄远东版图基本形成,俄国成为中国最大的陆路邻国。此后,俄国政府通过加快移民和兴修铁路,推动了远东经济社会的变迁。苏联时期,远东地区的各项事业取得较快发展,在区域经济布局、对外经贸联系、地缘政治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联解体前后,远东的发展长期停滞世界史72.9万字 - 会员
日本历史镜鉴录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作者从事中日关系史研究40余年,本书精选其部分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四编,第一编以史为镜,论述中国与日本互相认识和互相比较的历史经验教训。第二编以事为镜,论述近代中日两国重大历史事件的互动影响及其经验教训。第三编以书为镜,论述近代中国日本研究的重要著作的成书过程及其历史意义与评价。第四编以人为镜,论述近代中日两国一些著名历史人物的互相交往与促进中日友好的事迹世界史28.5万字 - 会员
现当代非洲历史与文化
本书叙述了从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非洲到当代非洲的历史,探索了历史与文化的关系,着重分析复杂历史事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发展对历史的影响。通过在历史视野下对非洲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的综合考察,来反映非洲历史发展的生动性和文化的丰富与完整性。作者在实地考察基础上,把实际感悟与对中外文献发掘相结合,细节性地展现了非洲历史文化风貌和非洲人的价值观、审美观与民族性,以有助于人们更全面了解非洲社会。世界史24.3万字 - 会员
土耳其:历史与现实
土耳其位于欧亚大陆的交汇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历史上,奥斯曼帝国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解体。20世纪20年代凯末尔革命后,土耳其共和国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二战后,土耳其实行多党议会制,并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当代土耳其满怀大国抱负,试图再创辉煌。世界史32.1万字 - 会员
简明世界历史知识手册
本书以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知识体系为框架,收录相关基本历史知识,为中级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提供一本简明扼要的世界历史知识手册。本书包括世界历史名词、世界历史年表两部分。其历史知识涵盖范围包括基本历史理论范畴与自人类起源至1949年的世界历史。更新至:第44章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