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新时代社区治理创新:理论与案例
更新时间:2025-04-03 19:03:58
最新章节:封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区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治理方向不清晰、治理定位不准、治理能力不足、治理效率不高。伴随社区治理创新的不断深入,中国社区治理正在走上精细化、技术化和持续化的轨道。本书对新时代社区治理的基本理论基础、社区治理持续创新的案例以及社区营造、精英治理、党建与社区基金嵌入等专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索,突出了新时代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新时代社区治理持续创新提供前瞻视角,并为其他地区的社区治理提供经验参照。
上架时间:2019-09-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劳动光荣:农民工群体及其结构化
本书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农民工群体的历史、现状和前途,在劳动体制视角下分析其背后的社会心理和制度逻辑,并通过农民工群体理解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本书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农民工群体呈现结构化特征,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农民工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占据着比较稳定的比例。农民工群体结构化的微观心理基础是他们的客观生活状态和主观动机态度的“互构”,而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动机态度又受到农村生产社科15.6万字 - 会员
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
羞于谈论卫生巾,如何讲述女性的历史。拒绝“月经羞耻”,坦然面对自己的痛与快乐。一本书了解世界各地的月经禁忌和女性卫生用品的发展历史,揭示社会变迁,展现女性身体自主意识的觉醒过程。月经是女性生理成熟的美好象征。但长久以来在父权制的价值观下,月经被视作一种宗教文化禁忌,是身体不洁的表现,甚至让女性产生了羞耻感。女性卫生用品的出现,不仅守护了女性的健康与快乐,更是改变了女性的意识,让女性对月经有了积极的社科9.9万字 - 会员
“三社联动“政策下的地方社区实践: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本书梳理了“三社联动”在民族地区的实践经验。本书是内蒙古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的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在“三社联动”模式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总结形成的学术成果。他们以“呼和浩特市睿联凯舟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为实践平台,联结呼和浩特市民政局及在地企业的资源,培育在地社区组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回应居民服务需求,并由此创新出了一套“产—学—政”三位一体的民政工作机制。‘社科11.8万字 - 会员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分层与社会融入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发展带来巨大变革,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国家政策不断适应、引导,城乡人口流动的社会政策和就业市场背景不断变化,农民工就业与社会融入以及他们的社会认知也在变化。新一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面对着怎样不同的就业、公共服务与流动境况?他们是否因此有着不同的社会认知评价?这些都是本书试图探讨与回答的问题。社科11.6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结构变动与文化政策演进
中国正处于全面而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体制机制改革、法律政策安排关系着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实现。文化发展作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其政策设计和流变也置身于时代变革中。本书通过对社会结构变动的考察来分析不同历史阶段权力关系及结构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文化政策制定与施行带来的影响,找到不同时期“社会结构—文化政策”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影响文化政策设计的重要因子,从而构建出社科18.2万字 - 会员
中国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构研究
本书是关于中国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一部全景式研究成果。书中利用大量调研数据,对我国长期护理服务的总体需求和供给状况作了较为准确的描述,对其中存在的供需失衡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选择了安徽芜湖和浙江杭州,分别代表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两个个案,实地考察了当地长期护理服务的机构设置、政策和服务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参照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中国方案”。社科21.3万字 - 会员
反歧视评论(第7辑)
《反歧视评论》是由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主办的国内首个以平等权利和反歧视为主题的学术文集,旨在汇集反歧视研究的前沿理论,展现反歧视实践的最新成果,进一步推动反歧视的法律和制度变革。《反歧视评论》以学术性和建设性为评价标准,设置主题研讨、学术专论、评论、判例研究、调研报告、深度书评等栏目。本书是第7辑,以“艾滋歧视及其法律应对”为主题,内容涉及艾滋病患者就业、生活等相关法律与社会问题。社科24.3万字 - 会员
城市贫困老人的多重困境与抗逆过程
社会福利研究中的主流范式往往聚焦于引致贫困和剥夺的结构性因素,却忽略了个体的能动性。事实上,贫困老人进入老年阶段就是抗逆力的证明。贫困老人的抗逆力是老人个体及其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缓冲逆境衍生的压力,以达致个体在心理和生理功能上保持相对稳定和均衡的过程。本书在抗逆力的理论框架下使“个人”与“结构”有机结合,不仅将个人、家庭和社区纳入贫困老人的抗逆过程,而且将相关社会政策作为该抗逆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科16万字 - 会员
中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
本书运用政治发展理论与社会治理理论,回顾了明清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人民公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历史进程,并对美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学理上分析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并从实践角度探讨了我国农村发展与社会治理的切实可行的改革路径。社科15.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乡下人的悲歌(2025修订版)
美国现象级畅销书。中美大博弈,未来4年看特朗普,未来20年看万斯,这本书让你同时看懂特朗普和万斯。看清特朗普政府孤立主义、关税战、反移民政策的内在逻辑。彼得·蒂尔、比尔·盖茨等大咖推荐。社会学15万字 - 会员
爱的终结:消极关系的社会学
为什么我们不爱了?直击当下情感关系病症的社会学名著!这似乎是一个人人崇尚自由、追求自主的时代,无论男女都可以自行定义自己的爱情样貌,随意选择交往的对象。但更多的选择,并没有为人们带来更高的情感满意度。爱的前景正变得愈发不确定,经历分手和离婚的人也仍然经历着心碎……这既是一部关于“心碎”的历史记录,也是一部批判资本主义和消费文化的学术扛鼎之作。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思潜心二十年研究,结合社会学、心理学、更新至:第35章 参考书目 - 会员
男性的衰落
与男子气概重新交涉!伦顿艺术大学校长格雷森·佩里重新定义现代男性的话题之作!什么样的男性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男人,阳刚、坚强、理性、独立、自信、勇敢的代名词。但对一些男人来说,这样的男子气概可能是致命的负担。在英国,四十五岁以下的男性非常常见的死因是自杀。从全球范围看,男性的自杀率是女性的两倍。这些悲剧的原因不在于男人们的性别,而在于传统社会赋予他们的性别角色:“娘娘腔”免谈,要追寻成功和地位、被社会学7.1万字 - 会员
女性卫生用品的社会史
羞于谈论卫生巾,如何讲述女性的历史。拒绝“月经羞耻”,坦然面对自己的痛与快乐。一本书了解世界各地的月经禁忌和女性卫生用品的发展历史,揭示社会变迁,展现女性身体自主意识的觉醒过程。月经是女性生理成熟的美好象征。但长久以来在父权制的价值观下,月经被视作一种宗教文化禁忌,是身体不洁的表现,甚至让女性产生了羞耻感。女性卫生用品的出现,不仅守护了女性的健康与快乐,更是改变了女性的意识,让女性对月经有了积极的社会学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