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沈从文小说英译的社会学研究
更新时间:2023-10-30 18:31:19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研究尝试从翻译社会学视角对沈从文小说的英译文本进行实证研究。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宏大的时代背景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充分理据。在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语境下,(重新)审视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情况,探究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在目标语系统的接受现状,成为学界必然的关注点。本研究以沈从文小说的英译文本为个案和出发点,探究英语世界的沈从文如何被译介、被欣赏、被接受,力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文化交流史观和跨学科视野,深度考察分析沈从文小说在英语世界被译介的整体状况。通过深入、细致的文本对比分析展开言之有据的翻译评述。通过挖掘一手资料考察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揭示翻译场域、译者惯习与场域资本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考察翻译作品从选材到翻译过程到翻译作品产出再到流通接受的整个社会形成过程,分析沈从文小说英译文本的接受现状及其对中国文学外译的启示。此研究成果可以提供对比认识沈从文的新视野、新维度,更可以为理解中国现代文学在全球化视野下的译介和接受提供有意义的实证支持。从社会学视角对沈从文作品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翻译作品的整个社会形成过程的全面考察可以让我们以更理性、更客观的态度评判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状况,看清问题的本质所在。
上架时间:2022-08-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后现代误读理论研究
误读是20世纪文论的关键词之一,是文学阅读中最常见的现象。本书勾勒了后现代误读理论的谱系:解构的思维方式和解释学的“合法偏见”等,描述了后现代误读理论的基本特征。重新审视了后现代误读理论的范畴语言、他者等,从语言的角度看,解构性、修辞性是误读生成的内在机制。从现象学的角度看,文本是一个他者,他者是理解的极限、形而上学的极限,用描述替代解释成为方法论的重要变革。后现代误读理论同时产生了正负两种效应,社科30万字 - 会员
鄂温克语语音声学研究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利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声学参数统一平台”,用声学语言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鄂温克语元音、辅音等音段特征和词重音等超音段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描写每一个音段的实际音值及其在声学空间中的分布格局和分布特点以及在语流中的存在模式和音系特点,探讨语音四要素与蒙古语词重音性质之间的关系问题,阐述了语音声学参数与音段和超音段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和语言学意义。社科11.4万字 - 会员
转型与创制:五四文学语言研究
在民国初期,五四文学的文化政治逻辑已然在观念层面建立。青年胡适在留美期间,白话文思想得以实质性突破。五四白话文运动与“文学革命”的理论倡导与反响,显示其普遍的社会动员能力。五四白话文开辟了中国语言文字现代转型的整体性道路,产生了系列创制,也夹杂改用拼音文字、世界语的繁复声音。五四白话文构筑了五四新文学语言的底线与平台。周氏兄弟的文学语言践行,以思想文化的内核奠基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胡适、郭沫社科25万字 - 会员
世界华文教学(第7辑)
《世界华文教学》以提升海外华文教学与研究水平为目标,着重反映华文教学与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是华文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本辑分为四个部分:特稿、第四届国际华文教学研讨会专栏、华文教育理论研究、汉语国际教育与华文教学研究。社科7.8万字 - 会员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0年秋之卷/总第28卷)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为半年刊。本刊发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各二级学科包括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还设有学术名家、京津冀文学研究等栏目。其办刊宗旨是:荟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怀,鼓励开放创新。本刊已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评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社科29万字 - 会员
罗怙世系
《罗怙世系》是印度古典梵语时期著名诗人迦梨陀娑(Kālidāsa,约四、五世纪)的作品,在印度被奉为古典梵语叙事诗的最高典范,至今仍是梵语学习的经典作品。这部叙事诗共有十九章,取材于印度史诗和往世书中罗怙世系的传说。罗怙世系属于太阳族,祖先可以追溯到吠陀时代的甘蔗王。本书采用帝王谱系的形式,以罗摩故事为重点,描写罗摩在位前后的罗怙世系帝王传说。本书提供了《罗怙世系》的汉译全文,在印度古典梵语诗歌汉社科0字 - 会员
秦汉文体史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体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奠定了古代文体基本格局,文体参与文化建设和人生日用,在知识者的写作生活中占有极大比重,这也成为中古文论勃发的基础。本书首次对秦汉文体进行了全面梳理,力图呈现文体演变的宏阔背景与内在逻辑。这既是对秦汉文体研究的全面总结,也为中国古代文体史的叙述方式做出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社科52.8万字 - 会员
励耘语言学刊(2023年第2辑)
《励耘语言学刊》原名《励耘学刊》(语言卷),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语言学类重要学术集刊。2005年创办,每年2辑。本集刊主要刊载汉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精品成果,稿件具有前沿性和学术价值,或属原创性理论,或为原始性资料,或者具有独特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刊已被遴选纳入CSSCI集刊收录名单。社科24.3万字 - 会员
彝族史诗《勒俄特依》译注及语言学研究
《勒俄特依》是一部有文字记载同时以口传为主流传于彝语北部方言区的彝族史诗,它以五言诗为主并融合了口语叙事的句式。本书作者是母语为彝语的语言学者,她对史诗进行了可靠的考证和释义、准确的语法分柝和标注,对史诗的语言学特征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本书上编为译注部分,对史诗进行了彝文、彝语拼音、国际音标、词汇释义和语法标注、句译等五行对照的注音释义;下编对史诗的语言学特点,即韵律特征、句法结构、语法范畴、社科7.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