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活在洪武时代:朱元璋治下小人物的命运
谌旭彬更新时间:2022-08-10 17:57:43
最新章节:四、丑脸是相术语言的具化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将洪武帝朱元璋在《大诰》中写到的十三个案件抽丝剥茧,详尽地阐述了在这些毫无法理、常识和逻辑的案件背后的来龙去脉。从明初的军事、土地、政治、法制等政策制度入手,梳理涉案人员的行为动机,解读洪武帝审案和判决的依据和目的,从而勾勒出洪武时代各色人物的荒诞命运以及可怖的生存状态,再现了洪武帝“重典之治”的本来面目。在这些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毫无人身自由的卫所军奴,被捆绑在土地上不得离乡的农民,说错话连累邻里被没收家产的老妇人,不想做官只能切指的士人,遵行合理的立案程序却没能揣测出“圣意”的官员……通过这些小人物如草芥般的命运,我们看到一个脑回路清奇的开国皇帝,是如何欺骗控制官员,如何监视窥探民众的。这些案件,让我们看到了“洪武之治”的另一面。
品牌:浙江人民
上架时间:2022-07-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江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谌旭彬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清史论丛(2019年第2辑/总第38辑)
《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创办于1979年。本集刊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颇受学术界的重视,潜心研究、学风严谨、把握学术前沿是其重要特色。书中所收文章,既有清代考辨历史的研究文章,也有涉及清代学术史论的研究文章;既收录有关清代传统文化的博学鸿词科研究,也收录对清代地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文章。历史23.5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15年卷)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每年召开一次青年学术研讨会,并将与会者提交的论文集结出版,自2000年至今连续出版,可谓近代史所青年学者成长的一个记录。本书系2015年卷,内容涉及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研究领域,是近代史所研究所青年学者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展现。历史20.9万字 - 会员
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
本书侧重思想的过程与肌理,以“梁启超系”这一群体的故事为主线,重访“另一类”新文化理念,呈现了全新的“另一场新文化运动”。历史25.3万字 - 会员
元明江南政治生态与社会发展
本书系2016年元月天津“元明江南社会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研究项目“元、明前期的江南政策与社会发展脉络”的最终成果之一。研讨会论文所聚焦的元、明江南重要问题包括:元至明前期江南政策与社会发展比较、元明户籍制度演变、卫所军户制与江南社会结构、诉讼刑法、江南科举、地方士大夫政治与文化生活、市镇起源与空间结构、海商、海禁与海防等。辑入该书时,又将上述问题分为“元明江南政治及军制”、历史48.9万字 - 会员
秦史人物论稿
商鞅、宣太后、甘罗、白起、郑国、吕不韦、秦始皇、李斯、乌氏倮、巴寡妇清、赵佗、商山四皓等在秦史舞台上都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秦史人物论稿》以作者对于以上秦史人物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这些对秦史进程形成影响的历史人物的分析,深化对秦史与秦文化的认识。理解这些人物的立场、思想、表现及其历史影响,对于多视角地考察秦史,可以提供有价值的新发现。而秦文化的风貌,也可以得到更具体、更生动的说明。历史29.3万字 - 会员
奉系与东北铁路
铁路以及围绕铁路主权和利益产生的路权问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大课题。本书从东北铁路在铁路发展以及路权纷争的特殊性出发,以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为首的奉系集团为主角,围绕铁路这一主线,探讨奉系的铁路建设基本历程及其成败得失、奉系主导修建的铁路对东北近代化进程的效应,以及奉系与苏联、日本围绕东北路权产生的长期纷争等问题,揭示九一八事变前东北铁路问题的复杂面貌。历史30.1万字 - 会员
东洋之灰:中日水泥战(1927~1937)
20世纪的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危机转嫁史。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本可以远离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但危机的天风海雨,还是通过日本这扇窗吹了进来。产能过剩、财政紧张、币制改革失败、国际收支失调……日本遭受的经济问题需要对外转嫁,中国就成了消化国际过剩产能的尾闾。甚至水泥这种本不适合国际贸易的笨重商品,也遭受了高强度的倾销。日本企业不惜“为国破产”,借助汇兑贬值、航运补贴、协定关税等武器,试图以低价洋历史21.4万字 - 会员
唐宋国家与乡村社会(修订版)
本书所考察的是唐宋乡村控制问题和宋代乡村农户问题。作者意在从乡村社会的政治结构切入,研究唐宋的转型,或者唐宋的变革。作者对此问题的讨论并未循着以往的形式化思维,而是深入普通农户的社会生活史中间,通过感性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来认识这个变化时代发生的事件与历史意义。历史22.8万字 - 会员
南宋罗泌《路史》上古传说研究
《路史》是一部上古史通史性质的著作,以纬书十纪为时间纪年,认为天地开辟至孔子获麟,共历“二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在十纪的时间观下,罗泌于三皇五帝的帝系之上,增列了五十八位上古帝王,叙述天地开辟至夏代的上古历史。《路史》帝系背后所蕴藏的古史观念,彰显了罗泌对于上古历史与文化进程的思考,对后代的古史著述与神话小说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从文学研究面向来看,罗泌重新诠释了神话人物/符号的象征,使之接轨于历史。从历史3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