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共犯从属性研究
秦雪娜更新时间:2022-08-02 15:32:17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共犯从属性问题并非孤立的具体问题,而是牵涉整个共同犯罪的基础理论。毫不夸张地说,从理论研究层面,借由共犯从属性问题这一视角,可以揭开共同犯罪本质的面纱;在司法实务层面,共犯从属性问题更是直接决定着共同犯罪参与人的处罚范围以及处罚形态。但是,目前我国学界对共犯从属性问题的研究尚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问题之一,对共犯从属性的内涵理解不一,理论立场之间的对立往往缺乏统一的语境。除了对于共犯从属性体系结构上的争议之外,对于公认的共犯从属性内容,特别是共犯的实行从属性问题,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理论定位。区分制阵营和单一制阵营的学者,经常是结合自己的研究需要,构建共犯从属性论的基本立场,再以此为对象提供支持或展开批驳。这也导致共犯从属性问题的学术印象逐渐褪色,甚至出现了立足于单一制的从属性问题。因而,作为对共犯从属性研究的前提,应首先就共犯从属性的理论内涵建立沟通机制。问题之二,对共犯从属性的研究视野局限,缺乏相关基础理论的体系性构建。无论在何种程度上接受共犯的从属性,均是以采纳区分制犯罪参与体系为前提。此外,共犯从属性的有无以及从属程度并不是能够自证的问题,而是作为共犯处罚根据这一基础理论的具体归结而存在。而共犯的处罚根据与共同正犯的本质问题,又存在能否对整个共同犯罪的实质进行统一解释的内在关联。因此,对共犯从属性的研究,是串联共犯的基础理论并实现理论自洽的系统性工程。然而,面对近年来单一制阵营直击理论根基的批评,区分制体系岌岌可危。而区分制阵营直接跳过区分制体系自身面临的难题,自顾自地探讨共犯从属性问题,或者在共犯从属性特别是要素从属性问题上,直接得出缺乏共犯处罚根据或违背已采纳的共犯处罚根据的结论,均是欠缺体系性构建的表现。问题之三,在共犯从属性以及相关理论问题上的观点因循守旧。作为经常被独立探讨的问题,无论是区分制阵营对区分制体系基本立场的传达,还是共犯处罚根据论上几种有限立场的争议,抑或对共犯的实行从属性、要素从属性的通说定性,或多或少都是传统而守旧的。这些碎片式的研究在制式思维、通说立场的裹挟下,使得共犯论缺少了新意和活力,气氛古板而沉闷。与理论界存在的问题不同,司法实务对共犯从属性问题的把握,则呈现出共犯的实行从属性尚未建立、在要素从属性的处理上又过于严格的“两极化矛盾”。综上,共犯从属性的研究大有作为。本书希望通过对共犯从属性问题及相关共犯基础理论的体系性研究,为共同犯罪的理论发展注入活力,为司法实务中共犯的定罪处罚,以及社会发展变化下共犯呈现出的新特点,提供刑法教义上的指引和支持。
品牌:法制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3-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秦雪娜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我国现行宪法的诞生(精装版)
本书介绍了宪法修改的过程,总结了宪法修改讨论中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按照宪法文本的顺序,逐条说明宪法序言和条文形成过程中的不同观点和讨论情况。作者将阐述的重点放在新宪法与之前的三部宪法存在不同的条文上,着重介绍、阐述和总结这些条文的由来、相关讨论和相关考虑。法律11.2万字 - 会员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
本书主要从法律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界定及保护宗旨,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性,并探讨了现有知识产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发源地利益保护的模式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知识产权制度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建立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知识产权理念及模式,为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及传承问题提供了法律思路。本书所作的探索和尝试有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一步思考,有法律17.8万字 - 会员
实务刑法评注(第二版)
本书分为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其他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等。法律202万字 - 会员
中国知识产权的理论新建与制度创新
本书是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黄汇老师从事知识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集成,从理论探讨及实践建议等方面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理论新建与制度创新进行了独到的阐明与论述。具体内容涉及对商标权和著作权领域相关重点问题的解析,以及对知识产权公益诉讼和知识产权未来建设的展望。法律19.9万字 - 会员
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
本书以现阶段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不足为鉴,探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新思路、新途径,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法治理论参考。本书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监督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公民参与、公民环境公益诉讼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监管国家赔偿责任等问题都进行了系统论述,从法治化的角度勾勒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愿景。法律26.2万字 - 会员
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理论架构与优化路径
本书把司法与社会关系的理论模型放到司法回应社会之“诉求-回应”的互动关系性视角下加以审视,并且以当代中国司法回应社会的理论架构和优化路径作为思考的两个基点,同时以司法的社会回应性与司法的自治性之关系处理为中心线索,贯穿全书,试图建构出司法回应社会的基本理论架构,并以此为分析框架,从宏观层面和微观个案来深描出司法回应社会的现实样态。法律17.8万字 - 会员
衍生作品著作权法中法律地位问题研究:法律、现实及对策
本书就衍生作品(二次创作作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同人文字作品和同人演绎视频作品)在中国著作权法体系中的承认与保护问题进行研究。本书在导论和第一篇第一章对概念进行厘定后,于第一篇第二章对衍生作品在著作权法中的不确定性做了分析。将不确定性归因于“立法”上宗旨模糊、权利范围限制与司法标准的多元性,并认为这些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著作权本质问题”的争议与“文化产业/作者/读者等利益主体的冲突”。第二篇着重分法律27.6万字 - 会员
医患关系视角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研究
医学的先决条件是寻求帮助的病患和施予帮助的医师,医患关系的研究对象就是这两者之间的多种多样的关系。因此,医患关系是整个医学实践中最本质的内容。本书以医患关系作为研究视角,分析医疗纠纷的预防机制,分别从基础理论、法律关系、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医疗纠纷预防等方面对医患关系进行了阐述,意在探索医患沟通机制和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对推动医疗纠纷预防制度发展的重要意义。法律10.4万字 - 会员
保险合同法新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保险合同总论,按照《民法典》第一编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和第三编第一分编合同通则的章节顺序,从合同订立、合同解释、合同效力、合同履行、合同变更与转让、合同终止的顺序逐一探讨民法与保险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下编为保险合同分论,就实务中出现的保险合同的重点、热点和疑难问题进行分析。本书既全面吸收了保险法的研究成果,又对学术界、司法和保险实务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释,具法律46.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