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历史编纂与民族精神
更新时间:2020-08-21 10:24:45
最新章节:跋 语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陈其泰先生受教陈寅恪弟子刘节先生、师从史学大家白寿彝先生,主要在先秦两汉史学、清代及近代学术史、20世纪中国史学领域耕耘,《陈其泰史学萃编》是他三十余年勤勤恳恳治学的结晶。《陈其泰史学萃编》全书共九卷,约300万字,包括《学术史沉思录》《史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历史编纂与民族精神》《史学与民族精神》《清代春秋公羊学通论》《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再建丰碑——班固与<;汉书>;》《梁启超评传》《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全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重大创新。《陈其泰史学萃编》是对时代需要的回应。陈其泰先生的著作通过更加准确评价优秀史家、史著的成就,增加了我们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丰富蕴涵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和伟大创造力。陈其泰先生满腔热忱,对民族和国家的赤子之心字里行间可见,这种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优秀士人精神的薪火传承。
品牌:华夏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1-01 00:00:00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夏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作为他者的东邻:近现代日本知识分子的中国研究
本书聚焦近现代日本知识分子对同时代中国问题的观察与研究,梳理、剖析那些身为他者的观察者是如何认识、分析、评价中国的历史变革的。本书选取中江兆民、有贺长雄、内藤湖南、中江丑吉、橘朴、竹内好、沟口雄三等人,围绕政治真理与优良政体、文明的传承与民族国家建构、传统社会的转型与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革命与现代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等理论课题,批判性地分析典型人物的思想,考察他们的中国研究。本书有助于完善关于近现代历史18万字 - 会员
清初福建遗民文人心态及其创作研究
本书以清初福建遗民文人共时性的多元化心态特征与历时性的心态嬗变为线索,构建双重遗民群体网络结构。围绕遗民士人的著述,聚焦忠孝仁义、爱国英勇等遗民文化品质,对这一群体在历史记忆与身份认同意识下的遗民气节与家国情怀,展开不同向度的研究与思考,探讨易代之际遗民士人离散书写的传播意义。本书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遗民文学的研究视角,推动遗民文化思想与文学生产价值的当代化,促进闽台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与发展。历史18.9万字 - 会员
两周时期华夷关系研究
书从金文资料入手,结合相关社会科学理论讨论了两周时期华夷关系问题。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华夏和夷狄族群关系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地理气候因素是造成华夷关系演变的内在动力之一。本书对先秦时期华夏族群发展壮大的脉络特征以及华夏早期的对外观念进行了梳理。历史18.9万字 - 会员
阐释生成与历史阐释
本书以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为缘起,结合哲学阐释学,考察思维形式与阐释行为的理论关系,对阐释学的基本概念进行语义辨析,检视人类阐释行为的发生与初形,引出人类思想的发生机制及原初形态问题,提炼出文明发展的跳跃性特征,揭示感性直观与“观看”行为在早期人类思想中的奠基作用,描述从语言发生到文本出现的基本过程,再现人类第一次政教大分离以及人神关系第一次大更新的观念历史24.9万字 - 会员
门阀时代: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与制度
本书收录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论著十余篇,论题集中于门阀政治的缘起、发展、特征以及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政治制度上的独特现象,外编收录书评两篇及祝先生的学术自述。历史26.1万字 - 会员
魏晋南北朝丝绸之路与对外关系史研究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项目批准号:19ZDA261)阶段性成果,北京外国语大学2020年度“双一流”建设重大标志性项目结项成果。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发展时期。在交通方面,除了汉代以来传统丝路的利用以外,新的交通线得以开辟和利用;在交往方面,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起通交和贸易关系;在交流方面,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内容都大大拓展而更加丰富。本书分十章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丝绸之路。第一历史25.2万字 - 会员
“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文集2016
由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16“汉学与当代中国”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通过2016“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2016“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和“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中外文学出版翻译研修班”等,搭建中外思想交流“朋友圈”。此次研讨会有来自26个国家的31位著名汉学家参加。本文集是对研讨会汉学家和中国学者专家发言整理后的文字成果。历史26.1万字 - 会员
历史认识论研究
历史认识论是哲学认识论的特殊组成部分,本书对历史认识论进行了研究。历史事实是已经消失了的过去的人和人的活动,对于今人而言,它已不复存在。那么,历史事实存在过吗?它是可知的吗?我们今天所说的历史事实,它是通过史料的形式流传和保存下来的,这些史料准确、真实吗?历史学家经过对历史资料的认识和研究,把过去的事情告诉读者,这就是我们所读到的历史著作。历史学家个人并未亲自经历过他所写的事情,他的论述正确可靠吗历史31.6万字 - 会员
王锺翰史学研究
王锺翰先生(1913—2007年)是中国现代著名清史、满族史专家,该书对王锺翰学术道路、史学成就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揭示了其治史风格既植根于中国传统史学,又受到近现代史学思想与方法的熏陶;既有时代特点,又富有个人特色。该书不仅是对王锺翰个体的研究,更可以通过个案进一步探视中国近现代史学发展的脉络与规律。历史24.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