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中国社会组织声誉管理研究
更新时间:2020-05-14 17:47:10 最新章节: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声誉建设的实践与借鉴:以美、德、日三国行业协会为例
书籍简介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当前,社会各界对社会组织有较高的声誉期望。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组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严重的信任流失现象和声誉危机,极大动摇了其在公众心中的形象。于社会组织而言,声誉建构能促进其依法自主治理与管理,保证组织“德性”并促使其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因此,探究社会组织声誉管理,对未来我国第三部门健康发展和现代化社会组织体制建构有重要意义。本书基于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变革背景,深入、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我国社会组织声誉管理背景和途径,主要内容包括:(1)社会组织声誉的基本内涵、测评体系;(2)社会组织声誉面临的危机及其产生的根源,声誉的影响因素;(3)国外非营利组织声誉建设的经验;(4)社会组织声誉的内部管理(如内部治理)和外部管理(如事中、事后监督)。目前,我国尚缺乏有关社会组织声誉管理的著作。本书较好地结合了当前我国社会组织体制改革的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是一部深度展示和研究我国社会组织声誉管理的力作。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冉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重点复原以民间信仰为纽带构建的城市移民社会网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城市社会空间塑造。本书将民间信仰在移民社会适应中所扮演的组织城市基层社会作用。民间信仰及其与城市发展共进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城市发展史的相关研究,也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生活风尚研究的拓展,这对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上海城市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也为全国其他城市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范。社科23.5万字
- 会员本书旨在以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理论为视角,分析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四部主要代表作品里的消费主义。本书侧重运用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异化理论和最具有代表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符号理论等进行研究,揭露并批判20世纪20年代真实的美国社会。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与其强烈的历史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真实地记录了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世态,生动地再现了社科11.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