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发展史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发展史编写组更新时间:2019-09-20 15:39:32
最新章节:第十三章 比较法学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科发展史》的续编。宗旨是回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历程,总结办学经验,提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学术思想精髓和特色,发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学术传统,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增进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国内外兄弟法律院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学科建设更上一个台阶,学术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在推动中国的法学教育和法治事业进步方面做出更大贡献。上卷“学者观点实录卷”是本书的特色所在。之所以称为“实录”,是因为这一部分几乎都是由学者们亲自撰写或过目审定的。下卷“学科发展史卷”主要是继2010年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科发展史》而作的近五年来的总结。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5-10-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发展史编写组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学数学教学设计
本书紧扣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系统阐述数学教学设计的一般原理与方法,内容包括:数学教学原则,讲授教学、对话教学、直观教学、探究性教学等数学教学方法,备课、说课、模拟讲课、研课等数学教学常见形式,教学情境设计、课堂提问设计、板书设计、体态语言等数学教学基本技能,数学知识的分类教学设计。本书结合典型案例进行研析解读,既重视知识教学,又重视能力培养;既重视教学过程,又重视方法渗透。本书可供数学与应用数学(师社科16.9万字 - 会员
心安幸福教育
本书从孔子、孟子、王阳明思想中提炼出“幸福是不断向上向善的心安”这一核心理念,并认为教育的理论基础主要不应是人力资本理论和社会分层理论,而应该是传统文化所秉持的“境界自修论”。基于以上思想以及作者在全国上百所学校的多年实践,本书提出了“修身为本、幸福家庭、幸福学校”一体两翼的幸福教育模式,阐述了“勤学向上”“仁爱向善”“自强不息””明道心安”等核心理念以及“立志高远”“读书明理”“觉察反省”“幸福社科19.8万字 - 会员
科技特色学校建设案例研究
科学教育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设科技特色学校能够最大限度地发展科学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水平。本书从国外理科高中、美国科技教育创新学校、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十佳学校四个不同方面,各选取五个案例,从课程、师资、课外活动、资源利用等多个维度展示科技特色学校建设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供所有希望开展科技特色建设的学校参考。社科12万字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本书以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为主题,立足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实效性,全面系统地梳理了高校思政课育人功能的内涵、特点。在广泛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客观地分析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所取得的成效。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构建和运行程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路径、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社科17.7万字- 会员
陶行知教育文集(下)
陶行知先生,这位在中国教育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倾其一生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号、躬身实践。本书中凝聚了陶行知先生先进且极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从“生活即教育”到“社会即学校”,打破传统教育的禁锢,让教育回归生活本真,扎根于社会现实土壤,使知识不再是书本上的晦涩文字,而是鲜活于日常点滴中的感悟与成长。在书中,我们将跟随陶行知先生的思想,认识到中国大众教育问题、文化解放等教育问题,了解中国普及教育方案的探讨与社科4.2万字 - 会员
高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
2006年以来,中央政府不断增加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引导其快速发展。本书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主要分析单位,利用大样本数据和前沿的量化研究方法,对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严谨的实证研究。一方面,以制造大类专业为例,估计课程、教师、校企合作等投入要素对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另一方面,重点分析示范院校建设对高职院校的课程、校企合作和生源质量的影响,并估算财政资金对非示范院校的外溢效应。社科11.7万字 - 会员
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报告(2021)
本书基于2019年第二轮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学前到高等教育阶段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的水平、结构和负担,学前和高中阶段学生入学机会和学生资助的分配,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参与和家庭支出,以及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决策。此外,还结合公共教育部门的事业和经费统计数据,分析了基础教育阶段公共教育投入的分配情况。社科15万字 - 会员
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研究
通过构建由元标准、本体标准和品质标准构成的MSC三棱锥形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框架,本书分析了政府、市场、高校和高等教育行业等主体基于权利和责任合理划分的主体协作网络,探析了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学习、质量改进团队、动态系统等质量发展方法论及其工具,梳理了法律法规、政府政策、高校制度构成的正式质量制度以及质量隐喻、质量意识形态、质量情感与道德和质量文化等非正式质量制度的发展,并以质量认证为例介绍了发社科28.2万字 - 会员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实践指导教程
本书是作者在高校多年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参考最新生涯教育发展理念,兼顾高校课程教学安排,服务于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本书共九章:生涯觉醒——探寻人生意义与价值、生涯启航——重新认识大学、生涯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涯解码——性格决定命运、生涯技能——寻找能力“武器库”、生涯定位——我想成为有价值的人、生涯未来——探索外部职业世界、生涯决策——我的未来我做主、生涯行动—社科1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