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柳永词选
过常宝更新时间:2020-08-19 14:35:33
最新章节:迷 神 引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柳永是一个用生命填词的人。在柳词中,你看不到才学、机智、优雅,在所有这些缤纷的装饰抖落之后,柳词呈现出最为本真的人生姿态:只有欢聚和离别,在相互缠绕、相互撕扯中延续着脆弱而孤独的生命。每一份温情,每一处山水,都被柳永抹上了忧郁的色彩。这忧郁令人震撼,让人沉醉;它是生命缺憾处生长出的美艳的花。本书所着重揭示的,是其生命体验的深邃真挚,是其情感意蕴的浓郁深沉,是其艺术境界的澄澈隽永。读者或能从词人身上或多或少地读出自己,能从遥远的悲伤中品味出纯真、挚诚、挣扎、感动,并最终收获一份当下的宁静。
上架时间:2015-04-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过常宝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诗经》选读(中学生版)
本书以宋刻《毛诗诂训传》(二十卷)为底本,精选81篇作精讲。编写体例为:原诗、注释、翻译、导读。文学26.5万字 - 会员
福建词史(全2册)
本书研究了宋代至民国近千年间闽词的发展历程,揭示了闽词关注现实的精神特质,说明了词体文学与闽人文化传统的深度结合如何催生闽词,探讨了闽人性情气质与闽文化特殊性所决定的闽词地域特征,阐明了闽词之爱国传统、淑世精神以及非凡创造力的重要价值。文学56.4万字 - 会员
杜甫诗选
杜甫是家喻户晓的盛唐诗人,他有1400多首诗歌流传至今。他的诗歌记录了他的生活、思想,是其人生轨迹的忠实反映,同时也是它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忠实反映,同时也是杰出的艺术作品,是古典诗歌的巅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饱受战难之苦,杜甫的时候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心弦,著名学者冯至也在这个时期开始杜甫研究,开始撰写杜甫传记,并陆续发表。五十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约请冯至选注杜诗,冯先生完成选篇后,因工作文学15万字 - 会员
中国古典诗学源流
《中国古典诗学源流》,钱志熙著。本书收录作者历年撰写的32篇有关中国古典诗学的学术论文,立足于诗学本身的范畴来探讨它的源流演变,对诗学的内涵,诗史的演进趋势和规律,以及具体诗体与诗人创作等都作了探讨,试图探寻诗歌史中存在的发展演变的诗学系统。本书汇聚了作者二十余年来对中国古典诗学的研究成果与心得,其中蕴藏了作者独具匠心的研究方法和学术理念。文学55.4万字 - 会员
中唐古诗的尚奇之风
本书将唐代天宝至元和年间诗坛兴起的尚奇之风视为唐诗发展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在揭示出奇诗作者所坚持的儒家古道与其创作理念之内在联系的前提下,着重寻找隐藏在风格、意象、修辞等表现元素背后的深层艺术要素,尤其是各家求奇思路的一致性和独特性,及其对联想方式、艺术视野、构思创意乃至体式声调方面的影响。意在理解这派诗人深蕴于超现实想象中的心理感觉和思维逻辑,以及从其苦吟中透射出来的生命力和悲剧美。文学27.5万字 - 会员
唐诗讲读
本书先提要式地概述唐前诗歌及唐诗的发展脉络、总体特色和重要成就,进而按题材对唐诗进行分类讲读,重点讲述了边塞诗、怀乡诗、闺怨诗、爱情诗、哲理诗、饮酒诗、咏月诗等十二类唐诗佳作。文学18万字 - 会员
元曲讲读
本书是关于元曲的入门读物,介绍元曲基础知识,兼顾最新研究成果,使读者掌握元曲的知识全貌和发展脉络,展现了元曲这一文学形式的艺术魅力。文学25.7万字 - 会员
先秦诗文史
本书基于对先秦文本、先秦日常史和文学家经历的了解和解析,以不断回溯原文的方式讲解人类文明初开、车未同轨书未同文的先秦时代的文学脉络。文学14.4万字 - 会员
名家读唐诗
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它不仅包罗了诗歌的种种可能性,开启了中国诗歌的青春时代,还成就了中国古典诗歌精神最充沛、最丰盛的阶段,创造了有史以来诗歌的盛世。这片生机盎然的百花园中,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风骨,也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扶栏露华浓”的艳词;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柔婉;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明快,也有“朱门文学25.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诗经译注(彩图珍藏本)(全二册)
《诗经译注》是由我国著名《诗经》研究专家、华师大古籍所程俊英教授编著的全注全译本。自1982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欢迎,哺育了无数海内外学子,也是许多《诗经》英译本的第一选底本。书中每首诗包括原文、题解、注释和译诗四部分。题解以精美地理图简述诸侯国背景、阐明诗歌的主题,剔除了古代经生牵强附会的解释。注释博采众长,有二说并存的,一并附注,使读者有所思考与选择。生疏字上方皆有注音。注释、译诗逐句排于原诗两古诗词30.3万字 - 会员
像古人一样读古诗:野藤斋教读《千家诗》
《像古人一样读古诗——野藤斋教读〈千家诗〉》,采用普通话读书音诵读千家诗。《千家诗》因其广泛的流传性及浅显易懂的特点,很适合作为古典诗歌的入门读本。学好《千家诗》,可为以后诵读甚至写作旧体诗词打基础。“教读本《千家诗》”既响应国家政策,又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古诗词1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