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08 18:17:15
封面
版权信息
文前彩插
主编简介
各章作者简介
引言
致谢
第一篇 编年史
第一章 世界基督宗教的发展与衍变
第一节 作为历史宗教的基督宗教
第二节 东西罗马帝国及以外的基督宗教
第三节 中世纪基督宗教发展
第四节 16世纪的教会改革
第五节 启蒙运动、现代传教运动与世界基督宗教
结语
第二章 1500年以前的基督宗教在中国
第一节 更远的叙事:景教入华前
第二节 景风东扇:唐代中国的景教
第三节 元代景教
第四节 元代天主教的东传
第三章 明末清初的基督宗教
第一节 明末清初入华天主教的历史背景及早期传教实践
第二节 利玛窦与第一代基督徒
第三节 汤若望与第二代基督徒
第四节 南怀仁与第三代基督徒
第五节 明末清初天主教文献与科学传播
第六节 明末清初天主教思想与群体活动
第四章 礼仪之争与清前中期天主教
第一节 “效忠—保护”模式与容教令
第二节 中国礼仪之争过程
第三节 官方禁教与“帝国潜流”
第四节 清中前期天主教的本土化
第五节 清前中期中西文化交流
第五章 19世纪上半叶基督宗教在华活动的新开端
第一节 19世纪初新教在中国
第二节 19世纪初天主教在中国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清廷对传教活动的初步弛禁
第四节 新教在华传教事业的发展(1842—1860)
第五节 天主教的恢复与新建(1842—1860)
第六节 弛禁之后的官教关系
第六章 晚清基督宗教的困境与推进(1860—1911)
第一节 天主教在晚清中国
第二节 基督新教在晚清中国
第三节 晚清时期的教会与官方关系
第四节 基督宗教与晚清的改良与革命
第七章 新环境、新方向、新行动:1912—1937年的中国基督新教
第一节 教会内兴起的改革力量
第二节 合作运动
第三节 教会发展中的问题
第八章 1912—1937年的中国天主教
第一节 1912—1922年在华天主教
第二节 1922—1937年在华天主教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天主教的政治处境及对政教关系的回应
第四节 梵蒂冈与北洋政府、南京政府的建交尝试
第五节 民国时期在华天主教神学本地化与礼仪革新
第九章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基督教会
第一节 全面抗战前基督宗教为和平而努力
第二节 战争对教会的影响及财产损失
第三节 难民救济与战时服务
第四节 沦陷区的基督教会
第五节 大后方及中共根据地的教会发展
第十章 战后中国基督宗教
第一节 战后教会的复员与重建
第二节 战后教会的短暂复兴
第三节 国共内战与教会政治
第四节 拥抱新中国
第五节 比较视野:战后天主教
第二篇 专题史
第十一章 东正教在中国
第一节 东正教入华和第一届俄国传教团来京
第二节 俄国传教团的特殊性
第三节 俄国传教团在华发展教徒
第四节 俄国传教团在华翻译和刊印东正教经书
第五节 俄国传教团在华开办学校
第六节 东正教与天主教和新教在华传教活动比较
第十二章 基督宗教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
第一节 基督宗教与文字事业
第二节 基督宗教与教育事业
第三节 基督宗教与医疗事业
第四节 基督宗教与慈善事业
第十三章 基督教与太平天国
第一节 太平天国简史
第二节 千禧年主义的中国变体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基督教国家蓝图
第四节 太平天国给在华基督教的遗产
第十四章 中国基督宗教思想发展(1920—1949)
第一节 中国基督宗教思想发展的神学背景
第二节 本色教会与本色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