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5-18 16:29:09
封面
版权页
前言
第一章 刑事政策的基本观念与主导内容
第1节 刑事政策思想的兴起
第2节 刑事政策的概念与特征
第3节 刑事政策学的学科地位
第4节 我国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演进与形成
第5节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演进
第6节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的内涵
第7节 宽严相济政策的提出
第8节 惩宽结合与宽严相济
第三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本体内容
第9节 宽严相济政策的概念与特征
第10节 宽严相济政策的地位考究
第11节 宽严相济政策思想的司法阐释
第12节 宽严相济政策思想的学理剖析
第13节 宽严相济政策的知识体系
第四章 宽严相济政策与相关政策
第14节 宽严相济政策与综合治理方针
第15节 宽严相济政策与“严打”政策
第16节 宽严相济政策与轻轻重重政策
第五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价值标准
第17节 宽严相济政策的犯罪理论价值标准
第18节 宽严相济政策的刑罚理论价值标准
第19节 宽严相济政策的刑法原则价值基础
第六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事实基础
第20节 无差别杀人犯罪的特征与状况
第21节 有组织犯罪的特征与现状
第22节 职务犯罪及公务犯罪的特征与现状
第23节 暴力犯罪的犯罪率波动状况
第24节 犯罪总量的犯罪率波动状况
第七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罪因根据
第25节 犯罪原因理论的里程碑
第26节 19世纪欧洲犯罪原因理论的拓荒
第27节 20世纪以来美国犯罪原因理论的深化
第28节 犯罪学研究的基本观念
第29节 化解阻断罪因机制的理论模型
第30节 化解阻断罪因机制的结构性展开
第31节 化解阻断罪因机制的类型性展开
第八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报应已然之罪的制裁制度
第32节 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演进与形成
第33节 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模式与比较
第34节 双层多阶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建构
第35节 我国有期徒刑的形成
第36节 国外有期自由刑
第37节 我国有期徒刑的特征与完善
第九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再犯预防的处遇制度
第38节 保安处分的演进
第39节 保安处分的界说
第40节 保安处分的基本原则
第41节 保安处分的适用
第42节 保安处分的对象和措施
第43节 我国类似保安处分的处罚措施
第44节 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建构
第十章 宽严相济政策的社会内处遇制度
第45节 缓刑的界说
第46节 缓刑的适用要件
第47节 缓刑的考验
第48节 缓刑的撤销
第49节 假释的界说
第50节 假释的适用要件
第51节 假释的适用主体
第52节 假释的考验
第53节 假释的撤销
术语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